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由于我国各个行业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再加上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出现了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的情况,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建筑给排水占建筑能源消耗的很大一部分,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十分必要,做好节能减排过程中的规划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供水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措施
  1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布置与组成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首先需要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布置与组成,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有抽升设备、通气管、排水管道等组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管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布置方式:
  1.1 敷设排水管道
  在排水管道立管时需要采取2个45°的弯头,在管道之间设置一段间隔距离,并在建筑层垫中掩埋排水的横支管,使卫浴间的高于地面150mm,做好辅助水器具的连接,在专用假墙之内设置专用的排水管,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渗漏。
  1.2 管道布置
  一般为了保证水资源的顺利排放,需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的管道,实现排水系统的分流。针对雨水、污水、生活用水应该分别用不同管道,对于热水系统主要采用下行上给式供应方式。
  1.3 管道保温
  为了实现管道的保温效果一般使用热水系统进行保温以降低热能损耗,热系统主要包括机械循环水干管、热水箱、贮热器的部分装置,这个装置并不是单一存在的,需要各个部分协调配制,以实现系统的保温效果。
  1.4 通气管道系统
  为了保证管道内部水资源的顺畅流通,需要安装通气管实现与外界空气的流通,根据建筑工程的不同情况,通气方式有器具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副通气管等。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
  水作为人类在地球生存的生命源泉,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极具挑战性的战略资源。面对水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地方缺水的现状,节能减排、节约用水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根据实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给水系统以及热水供应系统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给水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筑给水体系出流超压,引起水资源浪费的现象。经过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城市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出流超压现象,由于很多流量超出的水资源被无端浪费掉,从而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使用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这种给排水资源比较隐蔽,在不易察觉的过程中,持续性浪费对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筑内部热水供应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建筑工程使用效益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热水供应系统始终存在问题,从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尤其在严寒的冬天,很多水资源都没有发挥应有效益。根据原因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有:部分建筑物使用没有循环的热水供应系统,部分建筑工程由于出水点和热水器相距甚远,导致输送管道缺乏保温措施,管道水资源温度过低。
  2.2 给排水系统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排水系统问题主要是排水系统配件以及管路渗漏。在排水管路中,由于设计不当或者材质问题,造成管道故障,渗水现象频发。另外,由于输水管路在渗水维修中,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处理,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对用户正常用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节能减排措施
  3.1 优化建筑工程节水新技术
  在传统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由于经常使用镀锌钢管,一旦钢管生锈,不仅会造成水资源被污染;长时间闲置后,大量锈水放出,从而对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根据实际调查显示,使用新型不锈钢管以及铝塑复合管,不仅能解决浪费问题,对节能减排也有很大的作用。阀门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最重要的配件,阀门质量以及类型对工程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使用情况来看:闸阀没有截止阀关的严,但比蝶阀要关的牢靠。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根据施工要求,选用环保、新型的的阀门。在工程施工中,配备良好的配水器具以及卫生器具,除了必须认真考核使用对象、价格因素外,还必须根据节水性能好坏,选用节水型设备以及器具。
  配水器具和卫生器具节水性能对整个建筑节水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必须尽量使用配水器材以及卫生器具。例如:在充气或者瓷芯节水龙头取代传统水龙头时,在水压条件一样时,产痛水龙头比节水龙头节水效果稍差,一般在20%到30%之间。在静压越高的情况下,传统水龙头出水量越高的地方,水龙头节水量就越大。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6L节水型水箱大便器,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根据排水要求,在正常情况下,通常使用肖荣军的水箱;国外一般采用两档洗水箱,冲水量一般为4L或者9L。
  3.2 选用降耗材料,开发中水系统
  从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网问题来看,管路渗漏作为建筑给排水工程最主要的問题,和工程师合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藝、工程方法具有直接联系;由于没有认真考虑建筑工程温度、环境,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混凝土应力不足,从而造成管路泄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在正确选用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保障施工材料、工艺;从而在最大限度降低建筑给排水工程渗漏现象的同时,保障水资源利用情况。在工程材质应用情况来看,根据阀门渗水、管道节点问题,通常采用新型材料,在保障连接处控制作用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管道泄漏。
  另外,中水利用作为当今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发展趋势,它作为最好的节能减排措施之一。主要根据建筑物本身以及小区雨水、生活污水,在适当回收后,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实际调查显示:在建筑物中水使用过程中,建筑区可以节约30%到40%的节约,可以减少35%到45%的污水排放。中水回收系统主要包括原水储存、收集、供给以及处理等多个环节,当前由于造价、操作水平限制,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实际利用中,必须综合技术、投资、管理相关内容,选择最佳的中水处理工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节能减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实际施工的管理中,必须根据工程整体结构以及特征,将节能减排意识落实到各个细节中。建筑节水技术和措施是工程设计阶段节水的关键,在工程设计中我们通过给水系统的节水设计,选用节水型洁具和设备,及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雨水和中水给水系统,相信一定可以使宝贵的水资源得以良性循环,满足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莛.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2).
  [2]高伯超,周丹.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给排水系统建设不合理而导致的积水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及能源浪费。因此,的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工作如今正受到水利、领域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安全生产、经济生产,成为目前国内给排水建设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优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建筑业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组织
采用边带锁频技术 ,在II类相位匹配半整体光学参量振荡器 (OPO)中实现双谐振OPO稳定单频运转 ,通过调谐抽运光频实现OPO输出连续可调谐 ,最大连续调谐范围 2 .8GHz,将其应用
文章以基层档案建设现状为出发点,从队伍建设、设备设施完善、信息化管理、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点等方面剖析了基层档案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了档案工作在油田勘探开发利用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历来是研究的热点,也是重点、难点。这不仅与水电工程本身的特殊性有关,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其施工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说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要对实际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将实际运行状况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发现出现偏差,要及时找出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对于工程的进度要实行动态控制方式,适时作出调整,保证工程能够按
【摘 要】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在促进我国城市社会的过程中,交通奠定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市政道路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它们。如果道路有问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市政道路的建设关系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必须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因此
期刊
【摘 要】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的建设项目正在加快发展步伐。建设工程监理是建设项目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房建工程的质量水平关联着房建工程的功能与品质的优劣,关联着使用者的生活或工作环境的安危,甚至事关群众的生命安全。房建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文章对如何处理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房建工程;工程监理;工程
营改增 安装工程造价 影响  “营改增”的背景及意义  自2016年5月起,我国全国全面实行“营改增”税收改革,增值税制度将替代营业税制度,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降低企业纳税金额,我国税收结构更加合理、完善。在这之前,我国一直实行“两税并存”的体制,即同时实行营业税和增值税,它能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对于经济发展,资源合理配置有着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