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绽放的理由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zj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童心如溪,清澈见底;有人说,童心如玉,晶莹剔透;我说,童心若蕾,花瓣层层包裹,很难见其“芯”。那么,要让花蕾绽放,需要些什么呢?
  最近,我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一个专栏——梦想树。画面上是一棵枝壮叶茂繁花朵朵的大树,每片树叶都是心形的。我打算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梦想贴在树叶和花朵上:要想让自己的梦想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就需要每天一点一滴地努力,才能让自己成为一棵大树。
  我把自己的创意详细地向孩子们说明后,让他们在漂亮的纸片上用简练的语言,工工整整地写下自己的梦想。
  晚上,我在灯下欣赏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写着梦想的卡片。孩子们的梦想纯真美好。有的要当科学家,有的要当宇航员,有的要当服装设计师,有的要当企业家……我一边看,一边回想着那一张张充满激情的笑脸,暗笑着。
  突然,一个格格不入的梦想映入了我的眼帘,使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张卡片上写着“喜结良缘,早生贵子”八个字,署名是“张晓贺”。
  张晓贺是班级中的一位“大侠”级的人物,几乎每天都有“故事”,小小年纪显得有些玩世不恭,和他说好的,他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给他点严厉的,他不买你的账,和你耍泼皮,怪招层出不穷。
  看着这张卡片,我顿时心生怒火:四年级的孩子,脑子里就梦想着喜结良缘,早生贵子,这还了得!我毫不犹豫地淘汰了这张卡片。
  第二天,我就把孩子们的卡片都贴到了“梦想树”上。看到自己的梦想高高地“飘扬”在树上,孩子们都异常兴奋,充满了自豪,大声朗读着,评论着,谈笑着。“梦想树”下,一时分外热闹。
  大课间,张晓贺闷闷不乐地走到我的面前,满脸委屈地说:“老师,这棵树上为什么没有我的梦想?”
  “你说呢?”我反问道,“我正想找你呢!”
  他一脸无辜地说:“我不知道。”我想:又在装无辜,好好地装!我忍不住数落起张晓贺来:“张晓贺,你看同学们都想着做科学家,为民造福;当医生,救死扶伤;当老师,传授知识。你呢?小小年纪就想这些事!”
  他嗫嚅着说:“你不是说梦想吗?我又不是现在就……”
  “行了,不要说了,你的这个想法不能登大雅之堂!现在,还不是你这个年龄阶段该想的事。你想也没用!好好学习吧,多想点正事,回去吧,下午让你妈妈来一趟。”
  张晓贺噘着嘴,不满地走了。下午他的妈妈果然来了。我如实地反映了张晓贺的情况,并说起了“梦想”一事。我以为她会吃惊会生气,但没想到她格外平静:“是呀,我也觉得这孩子太早熟了,常常说些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话。他还常常对我说,想上初中就结婚,然后生个孩子让我带,这样我就不孤独了。”
  “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张妈妈欲言又止,但想了想还是说了:“我和他爸爸……离婚了。他爸爸已经……结婚生子了。他看我孤身一人,就常常这样说。也许是看到他爸爸再婚后整天仍是吵吵闹闹的,不想让我再找。”
  “你不和他生活在一起?”
  “他是判给他爸爸的,一直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他特别溺爱。这孩子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毕竟是在夹缝中生存,也不容易……”说着,张妈妈的眼圈就红了。
  那天晚上,送走张晓贺的妈妈,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一直以为,我对张晓贺是非常了解的,看他吃得好,穿得好,天天有爷爷奶奶专门接送,过着贵族般的生活,没想到他天天在为他的妈妈忧虑。从一开始接触张晓贺,我就想改变他的一切,他的是非观念,他的学习态度,他的做人原则……其实,我什么也没有改变,而且我根本就不了解他。今天我才从张晓贺的梦想里,读出了他的一份孝心。可当时我是怎样对待他的呀!我没有细细地去了解原因就武断地从成人的角度去审视他,训斥他,难怪他显得那么不理解,那么委屈!其实他只是想通过结婚生子来帮助妈妈早日摆脱孤独,他并不懂真正意义上的结婚生子。最终,我帮他修改了梦想——让妈妈幸福!看着梦想树上的五个字,张晓贺开心地笑了。他终于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让自己的梦想高高地飘扬在“梦想树”的枝头上。
  那一刻,张晓贺的心绽放了!
  此后,我对张晓贺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并从心底里接纳了这个孩子,我们的关系也渐渐地得到了改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孩子的世界里,更应该有一颗敏感的心。从孩子笑的声音里,哭的腔调里,奔跑的姿态里,回答问题的话语里,令人费解的愿望里……去感悟童心,呵护童心。
  童心是一株柔弱的嫩芽,只有阳光雨露才能助其健康成长;童心是一朵紧抱的花蕾,只有用心用情用智才能催其绽放。
  (作者单位:江苏运河高等师范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案例中提到的“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送信息”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已普遍推广,但褒贬不一。陶老师能在新事物来临带来新变化时如此冷静分析,科学处理,这不简单。同时,他的言行引发我们思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该如何适应?如何实现顺利转身?  教育,悄然从原本单纯的行业慢慢转变,渗透进明显的服务性质,随即带来的是责任的重新划分。以本案为例,“记录作业”这项学生本来就应该养成的能力,被信息工具替代,随之而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