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ei0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只能被动地学习,得不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无法体验学习的乐趣,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历史课,降低了历史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因而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会有效果、有意义。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笔者认为“六步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的编制必须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材。
  备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备知识是指教师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哪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学生需要了解的、哪些知识是需要补充的、哪些知识是用来培养学生能力的。
  备教材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分清知识重难点,以便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总而言之,导学案的编制要做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
  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此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导学案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创设教学情境。
  (1)创设悬念问题情境。悬念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加强记忆,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例如,在教学“国共十年对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这样设置悬念问题:国共为什么对峙?是怎样对峙的?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看书,寻找答案。
  (2)创设争论问题情境。教师可通过设置争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讲解“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争论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你怎么看?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步,合作探究。探究的主题应涉及本课重难点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探究主题,利用已有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教师只是指导者,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可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并指派组长,要求组长组织好自己小组的合作学习。在取得探究成果后,组长要代表本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总结、评价学生探究成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四步,精讲点拨。这一环节,教师要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当堂检测,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要编写习题,以当堂检测的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通过当堂检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总结提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点,然后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归纳、拓展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总结中得到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当学生翻阅历史教材时,第一时间往往被教材中的图片吸引,而并不关注文字内容。历史地图作为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大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但在初中阶段,很多历史教师将课标当做“圣旨”,课标中未做明确要求的内容一概不纳入自己的教学范围。这就导致历史地图这个学习历史最为形象、直观的工具常常被老师忽略、摒弃。而一些想要利用历史地图讲课的老师又因自身地理知识匮乏、画图能力差强人意等原因,没能有效地应用历
人文教育面临困境是我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所开展的人文教育着实不容乐观。笔者从人文教育、职业人文教育的含义入手,分析目前高职
联通主义:数字时代的联结。正如西门思所指出的,联通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体。联通主义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学习发生在我们的刺激和反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并产生了很多困惑。对此,笔者认为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爱学、乐学。因此,地理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
针对环境中含硫恶臭物质的污染问题,以活性炭和石英微孔瓷粒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氧化锌脱硫剂.研究了脱硫剂的除臭性能,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椰壳
【案例一】  王老师大病初愈就返校工作,脸色蜡黄,身体虚弱,学校老师无不为之感动。我认为这是一个培养师生亲情的绝好机会,所以就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欢迎王老师重返校园。我在黑板上画了红心环绕的图案,正中写着“热烈欢迎王老师重返校园”的字样。当班主任老师搀扶着身体虚弱的王老师走入教室,教室里就响起了“王老师!欢迎您”的欢呼声,王老师被学生的热情感动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深情地感谢着学生
俗话说,育人德为先。中学阶段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人生道德品行优劣的特殊阶段。虽然“大道理”学生都明白,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合理、贴切的载体来实践这些道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会被架空,无法落实到实处,也就是说德育要有落脚点。历史学科因其丰富的人文性、案例性恰好可以为德育教育提供充足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既可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深度和宽度,也可以寓德育于历史课堂教学,自然而不突兀,实现历史教学与
期刊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影响人格,形成德性。长期以来,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注重知识性德育,而忽视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以致学生中出现了许多知行不
史料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还原历史的一切资源,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发展的信息。史料教学是在课堂上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营造历史氛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教师应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呢?  一、开展史料教学的意义  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曾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我国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就是史料学。由此可见,历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视角对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的定性问题进行探析,以期能为相关理论和实践起到抛砖引玉作用。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群体性事件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现实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