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环境污染已经上升到全球性问题,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污染问题,而建筑领域便是其中之一。建筑业被列为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之一,且属于能源消耗较大,在绿色环保社会大环境下,绿色建筑也成为了热点话题。从近几年建筑领域的绿色建筑发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基于设计缺乏科学性、建设方案不适合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以解决,而绿色建筑设计也仅仅流于表面,甚至于部分建筑项目耗费了更高的资金。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对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使绿色建筑概念得以成为现实,促进建筑业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概念,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做到不伤害自然环境,并且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在对环境不构成威胁的条件下,实现生态平衡发展。这种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有的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全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的最大化,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和工程材料等的低消耗,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绿色建筑从建筑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包括在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能耗,以及建筑产品完成之后的采光条件和通风状况。从选择建造的工程材料,到引进先进的建造设备、运用科学的工程管理技术,在建造前期、建造过程中,都要以绿色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和前提来组织开展建筑设计。
2、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特点
2.1节约性
节约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内容的一大特点,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当然也应突出体现这一特点,在该原则的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果,保障能源利用率,也充分展现了建筑材料的利用手段。譬如对于施工区域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考察,重视将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应用至建设设计当中,从而大大提升对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人工照明时间和照明强度,节约了成本和资源,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新能源及新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摆脱对传统建筑能源的依赖。
2.2共存性
共存性原则是要求建筑规划设计相关人员要重点搞好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同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因此,设计人員在实际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建筑及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具体影响。以科学合理的技术举措来确保建筑使用过程中同环境的共存关系,并将建筑设计理念同环境文化理念进行有机融合,另外还必须要防止建筑开发建设及使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防止周边环境因建筑开发而出现退化情况,提升环境的安全性。
2.3宜居性
宜居性原则可谓是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的一项关键要求,在规划设计及使用中更加关注用户的居住体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提升用户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借助完善的建筑技术为用户提供舒适放心,质量可靠的室内居住环境。因此在具体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空间设置和布局以及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以加强用户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保障用户的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
3、设计策略
3.1应用自然光与自然通风
在绿色生态建筑期间首要考虑的便是节省能源,为此,在设计方案上应该尽量选择可训练利用能源,而太阳能便是较好的选择方向。太阳能属于可持续应用能源,绿色建筑中应该尽量应用太阳能,且阳光还具有杀菌的作用,有助于人们的健康。自然通风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具有着重要作用,其价值为改善建筑物环境。在原有建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经由结构设计形成穿堂风,在夏季可经由开窗实现通风,维持室内凉爽的温度,控制空调的应用。将太阳光与自然通风进行协调应用,可结合建筑与地区内气候条件在建筑物中庭顶部设置窗户,实现采光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室内能够进入自然风。
3.2改善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
外围护结构属于建筑能耗的核心结构,基于此,为保障建筑物设计能够遵循节能原则,就必须要对外围护结构选择节能措施。差异化的气候条件对建筑外围机构具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若地区较为寒冷,需要增加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应该在结构上尽量应用传热系数相对较小但保温性能较强的隔热材料,借助于此来控制外界低温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现阶段,建筑领域多应用复合墙体的手段进行外围护结构保温设计,也就是用保温材料融入墙体结构中,促使整个结构在维持原有承重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保温性能。
3.3控制环境负荷
在绿色生态建筑期间,需要关注的是避免或是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控制环境负荷的效果。首先,在材料上优先选择环境负荷小的材料。建筑期间对于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较大,且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设计师对于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经济与环境效益,应用对环境负荷较小的材料,例如,绿化混凝土、高性能周期长建筑材料等,有助于控制建筑垃圾。其次,绿色生态建筑应该关注到施工期间所造成的污染,在结构设计上以及材料选择上需要便于施工,控制施工能耗,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负荷。
3.4对建筑设计人员普及绿色建筑理论知识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生态系统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建筑和环境是相互促进的。
3.5政府要制定统一的建筑设计评价体系
设立建筑和环境统一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需要对其进行多方法和多学科论证,要多听从专家学者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审查工作不能只是走个过程,而是要严格审查每一项工作,并完成评估报告。
3.6政府可以鼓励对绿色建筑实行总承包责任制
例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照明设计、结构设计等相关顾问可以组成设计团队,团队在整体上对建筑施工进行规划和设计,各分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拆改,提高绿色建筑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减少能源消耗,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结语:
建筑业被列为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之一,且能源消耗较大。在绿色环保社会大环境下,绿色建筑成为了热点话题。全文对当下建筑业发展比较受到关注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探究,从绿色生态建筑的内涵来看,其主要是借助于环保材料、绿色结构设计等应用来提升建筑物的环保性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萌.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7,(3):18.
[2]王大博.城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弊端与解决方案[J].建筑知识,2017(7):18~19.
作者简介:
康永,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概念,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做到不伤害自然环境,并且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在对环境不构成威胁的条件下,实现生态平衡发展。这种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有的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全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的最大化,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和工程材料等的低消耗,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绿色建筑从建筑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包括在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能耗,以及建筑产品完成之后的采光条件和通风状况。从选择建造的工程材料,到引进先进的建造设备、运用科学的工程管理技术,在建造前期、建造过程中,都要以绿色发展作为基本理念和前提来组织开展建筑设计。
2、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特点
2.1节约性
节约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内容的一大特点,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当然也应突出体现这一特点,在该原则的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果,保障能源利用率,也充分展现了建筑材料的利用手段。譬如对于施工区域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考察,重视将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应用至建设设计当中,从而大大提升对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人工照明时间和照明强度,节约了成本和资源,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新能源及新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摆脱对传统建筑能源的依赖。
2.2共存性
共存性原则是要求建筑规划设计相关人员要重点搞好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同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因此,设计人員在实际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建筑及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具体影响。以科学合理的技术举措来确保建筑使用过程中同环境的共存关系,并将建筑设计理念同环境文化理念进行有机融合,另外还必须要防止建筑开发建设及使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防止周边环境因建筑开发而出现退化情况,提升环境的安全性。
2.3宜居性
宜居性原则可谓是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的一项关键要求,在规划设计及使用中更加关注用户的居住体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提升用户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借助完善的建筑技术为用户提供舒适放心,质量可靠的室内居住环境。因此在具体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空间设置和布局以及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以加强用户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保障用户的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
3、设计策略
3.1应用自然光与自然通风
在绿色生态建筑期间首要考虑的便是节省能源,为此,在设计方案上应该尽量选择可训练利用能源,而太阳能便是较好的选择方向。太阳能属于可持续应用能源,绿色建筑中应该尽量应用太阳能,且阳光还具有杀菌的作用,有助于人们的健康。自然通风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具有着重要作用,其价值为改善建筑物环境。在原有建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经由结构设计形成穿堂风,在夏季可经由开窗实现通风,维持室内凉爽的温度,控制空调的应用。将太阳光与自然通风进行协调应用,可结合建筑与地区内气候条件在建筑物中庭顶部设置窗户,实现采光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室内能够进入自然风。
3.2改善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
外围护结构属于建筑能耗的核心结构,基于此,为保障建筑物设计能够遵循节能原则,就必须要对外围护结构选择节能措施。差异化的气候条件对建筑外围机构具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若地区较为寒冷,需要增加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应该在结构上尽量应用传热系数相对较小但保温性能较强的隔热材料,借助于此来控制外界低温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现阶段,建筑领域多应用复合墙体的手段进行外围护结构保温设计,也就是用保温材料融入墙体结构中,促使整个结构在维持原有承重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保温性能。
3.3控制环境负荷
在绿色生态建筑期间,需要关注的是避免或是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控制环境负荷的效果。首先,在材料上优先选择环境负荷小的材料。建筑期间对于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较大,且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设计师对于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经济与环境效益,应用对环境负荷较小的材料,例如,绿化混凝土、高性能周期长建筑材料等,有助于控制建筑垃圾。其次,绿色生态建筑应该关注到施工期间所造成的污染,在结构设计上以及材料选择上需要便于施工,控制施工能耗,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负荷。
3.4对建筑设计人员普及绿色建筑理论知识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生态系统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建筑和环境是相互促进的。
3.5政府要制定统一的建筑设计评价体系
设立建筑和环境统一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需要对其进行多方法和多学科论证,要多听从专家学者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审查工作不能只是走个过程,而是要严格审查每一项工作,并完成评估报告。
3.6政府可以鼓励对绿色建筑实行总承包责任制
例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照明设计、结构设计等相关顾问可以组成设计团队,团队在整体上对建筑施工进行规划和设计,各分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拆改,提高绿色建筑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减少能源消耗,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结语:
建筑业被列为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之一,且能源消耗较大。在绿色环保社会大环境下,绿色建筑成为了热点话题。全文对当下建筑业发展比较受到关注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探究,从绿色生态建筑的内涵来看,其主要是借助于环保材料、绿色结构设计等应用来提升建筑物的环保性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萌.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7,(3):18.
[2]王大博.城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弊端与解决方案[J].建筑知识,2017(7):18~19.
作者简介:
康永,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