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听了两位教师上的“可能性”一课,其不同教法引起了我的深思。
【片断一】师:今天我们做一次摸球游戏。(拿出两个装有乒乓球的袋子)我这里有两个袋子,里面装有乒乓球,我请两位同学上来,每人可以摸三次,摸到黄球次数多的为胜。(活动开始,两位学生分别从两个袋子里摸球。第一位学生摸了三次,都是黄球,大家都很兴奋。第二位学生摸了三次,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大家都叹了一口气,很是遗憾。)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来看看两个袋子里的球。(师分别倒出两个袋子里的球,发现一个袋子里有5个球全是黄球,另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2个白球,没有一个黄球。这时,师及时把学生引到今天要学习的知识上,揭示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一定”、“不可能”。)
师(又拿出一个透明的袋子,可以看清里面的球):如果从这个袋子里摸一个球,你们觉得情况会怎样,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揭示并板书“可能”。同时就这三种情况做出一番说明。接下来的练习活动,教师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如“根据要求装球”,“根据要求装水果”、“选词填空”,用“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片断二】师(拿出一个纸盒,摇一摇):同学们,猜猜看盒子里装的是什么?老师要带你们做一个摸乒乓球的游戏。我要选表现好的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分成男女两队比赛,分别从两个盒子里摸球,以摸到黄球多的一个队为胜,你们可以为各自队伍加油!你们两队先派一名同学选盒子。(活动开始,两队学生有序地摸球)
第一次,男生摸到白球,女生摸到黄球(女生一起兴奋地欢呼起来,男生大喊加油)。第二次,男生摸到白球,女生摸到黄球(女生欢呼声更高了,男生已经有人怀疑老师偏心,并窃窃私语)。第三次,男生摸到红球,女生摸到黄球(女生大声欢呼赢了,男生都说老师作弊偏心女生)。
师:我没有作弊也没有偏心,盒子是你们自己选的。
男生:倒出来看看,肯定我们的盒子里没有黄球,女生的盒子里全是黄球。(师分别倒出两个盒子的球,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都说女生的盒子里有6个黄球,男生的盒子里有5个白球1个红球。师随即板书:“全是黄球”、“没有黄球”)
男生:女生的盒子里全是黄球,任意摸一个肯定是黄球嘛!我们男队的盒子一个黄球也没有,怎么可能摸到黄球呢?
师(乘机追问):刚才这位同学大胆地谈了自己的发现和看法,如果让你们用数学语言来说一说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情况,你们想说出些什么?(师话音一落,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在学生的回答中,师板书“一定”、“不可能”。)
师:根据男队盒子里的球的情况,任意摸一个球我们可以怎样说?
生1:在男队的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红球,因为里面有红球和白球。
师:那根据红球和白球的个数,你觉得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样,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又怎样?
生2: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因为白球比红球多多。(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可能”、“可能性小”、“可能性大”)
接下来,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几次活动:一是装球游戏。男女生按要求往透明的袋子里装球,并摸球,然后分组按自己的要求装球,最后展示,请其他组的同学猜他们想的是什么要求;二是举旗游戏。布置学生分成三部分分别准备红、黄、绿三种旗,活动时按要求举旗;三是转盘游戏。结合商家的促销活动来认识可能性。最后让学生用今天学习的“可能”、“一定”、“不可能”说说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反思与分析]这两位教师在课的细节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给了我一些启发。
其一,教师语言要煽情。怎样才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首先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片断一在引入新课的游戏中,教师的语言以叙述型为主,由教师牵着学生走;片断二中,教师的语言很煽情,是悬念型的、兴奋型的,从“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到活动时“可以为自己队员加油!”再到最后倒出盒子里的球验证学生的猜测,每一个环节都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直观操作要有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片断一中,男女两队各选一名队员,每人摸三次球,片断二中男女两队各选三名队员,每人摸一次球,看似差不多,但其中大有学问,前者代表的是个人,后者代表的是一个团队,更能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尤其是片断二中让两队分别派一名队员选盒子,也体现了公正性。再看后面的练习设计,前者是把书上的练习完整地演绎了一遍:用盒子装球,包括后面的往“盘子”里装“水果”(盘子和水果均为图片),都是让学生做了以后指名各组汇报装的情况。盒子装球,不透明;往“盘子”里装“水果”,虽然直观却不便于展示给全班学生看。而后者用举旗、透明塑料袋装球等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直观地看到,更能促进学生清晰地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概念,尤其是装球游戏,并不是都按教的要求让学生装球,而是各组自己提要求,让别的组的同学来猜,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片断一】师:今天我们做一次摸球游戏。(拿出两个装有乒乓球的袋子)我这里有两个袋子,里面装有乒乓球,我请两位同学上来,每人可以摸三次,摸到黄球次数多的为胜。(活动开始,两位学生分别从两个袋子里摸球。第一位学生摸了三次,都是黄球,大家都很兴奋。第二位学生摸了三次,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大家都叹了一口气,很是遗憾。)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来看看两个袋子里的球。(师分别倒出两个袋子里的球,发现一个袋子里有5个球全是黄球,另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2个白球,没有一个黄球。这时,师及时把学生引到今天要学习的知识上,揭示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一定”、“不可能”。)
师(又拿出一个透明的袋子,可以看清里面的球):如果从这个袋子里摸一个球,你们觉得情况会怎样,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揭示并板书“可能”。同时就这三种情况做出一番说明。接下来的练习活动,教师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如“根据要求装球”,“根据要求装水果”、“选词填空”,用“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片断二】师(拿出一个纸盒,摇一摇):同学们,猜猜看盒子里装的是什么?老师要带你们做一个摸乒乓球的游戏。我要选表现好的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分成男女两队比赛,分别从两个盒子里摸球,以摸到黄球多的一个队为胜,你们可以为各自队伍加油!你们两队先派一名同学选盒子。(活动开始,两队学生有序地摸球)
第一次,男生摸到白球,女生摸到黄球(女生一起兴奋地欢呼起来,男生大喊加油)。第二次,男生摸到白球,女生摸到黄球(女生欢呼声更高了,男生已经有人怀疑老师偏心,并窃窃私语)。第三次,男生摸到红球,女生摸到黄球(女生大声欢呼赢了,男生都说老师作弊偏心女生)。
师:我没有作弊也没有偏心,盒子是你们自己选的。
男生:倒出来看看,肯定我们的盒子里没有黄球,女生的盒子里全是黄球。(师分别倒出两个盒子的球,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都说女生的盒子里有6个黄球,男生的盒子里有5个白球1个红球。师随即板书:“全是黄球”、“没有黄球”)
男生:女生的盒子里全是黄球,任意摸一个肯定是黄球嘛!我们男队的盒子一个黄球也没有,怎么可能摸到黄球呢?
师(乘机追问):刚才这位同学大胆地谈了自己的发现和看法,如果让你们用数学语言来说一说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情况,你们想说出些什么?(师话音一落,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在学生的回答中,师板书“一定”、“不可能”。)
师:根据男队盒子里的球的情况,任意摸一个球我们可以怎样说?
生1:在男队的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红球,因为里面有红球和白球。
师:那根据红球和白球的个数,你觉得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样,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又怎样?
生2: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因为白球比红球多多。(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可能”、“可能性小”、“可能性大”)
接下来,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几次活动:一是装球游戏。男女生按要求往透明的袋子里装球,并摸球,然后分组按自己的要求装球,最后展示,请其他组的同学猜他们想的是什么要求;二是举旗游戏。布置学生分成三部分分别准备红、黄、绿三种旗,活动时按要求举旗;三是转盘游戏。结合商家的促销活动来认识可能性。最后让学生用今天学习的“可能”、“一定”、“不可能”说说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反思与分析]这两位教师在课的细节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给了我一些启发。
其一,教师语言要煽情。怎样才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首先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片断一在引入新课的游戏中,教师的语言以叙述型为主,由教师牵着学生走;片断二中,教师的语言很煽情,是悬念型的、兴奋型的,从“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到活动时“可以为自己队员加油!”再到最后倒出盒子里的球验证学生的猜测,每一个环节都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直观操作要有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片断一中,男女两队各选一名队员,每人摸三次球,片断二中男女两队各选三名队员,每人摸一次球,看似差不多,但其中大有学问,前者代表的是个人,后者代表的是一个团队,更能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尤其是片断二中让两队分别派一名队员选盒子,也体现了公正性。再看后面的练习设计,前者是把书上的练习完整地演绎了一遍:用盒子装球,包括后面的往“盘子”里装“水果”(盘子和水果均为图片),都是让学生做了以后指名各组汇报装的情况。盒子装球,不透明;往“盘子”里装“水果”,虽然直观却不便于展示给全班学生看。而后者用举旗、透明塑料袋装球等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直观地看到,更能促进学生清晰地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概念,尤其是装球游戏,并不是都按教的要求让学生装球,而是各组自己提要求,让别的组的同学来猜,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