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两岸双向“三通”变成现实,到“胡锦涛的六点意见”的出炉,看似只有区区16天的时间,但中央的谋篇布局,早在这一年的春天即可看出端倪
18年来,作为两岸唯一没有落下每次“海协”“海基”协商的采访者,台湾《中国时报》主任记者王铭义却在2008年连“栽”了两个跟头。
第一次发生在这一年的春天,报道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王铭义判定胡锦涛不会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会见台湾地区当选副领导人萧万长,遂收拾行囊前往泰国普吉岛度假。人刚到曼谷机场,就接到萧万长方面的电话——胡锦涛将在博鳌会见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理事长身份出席论坛的萧万长——王铭义只好放弃休假,赶赴海南博鳌。
第二次发生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
在当天举行的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作主题发言时,提出了后来被称作对台纲领性文件的“胡六点”。
“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胡锦涛此言一出,震动的远远不止两岸四地,国际舆论亦对此高度关注。
王铭义收起笔记本,准备步出人民大会堂时,喃喃自语,“又没想到”。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前所长、资深研究员李家泉表示:“胡六点”昭示着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三次战略性调整。
“胡六点”起源何处?
在为《中国新闻周刊》解读30年前那份对台政策纲领性文件《告台湾同胞书》之时,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殷存毅挑出了其中的关键词:“三通”。
30年后的2008年12月15日,两岸双向“三通”从理想变成现实,“对台政策也就有了调整的必要”,殷存毅说。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胡六点”将政治议题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显然与过去30年间,两岸协商的基本原则有所不同——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一直是两岸协商的默契。但随着协商的深入,“政治议题就成为绕不过去的门槛”。李家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两岸双向“三通”变成现实,到“胡六点”的出炉,看似只有区区16天的时间,但中央的谋篇布局,早在这一年的春天即可看出端倪。
2008年3月22日,中国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战中胜出。4天之后,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通话时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谈判是我们的一贯立场。我们期待两岸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
李家泉当时已经注意到,胡锦涛两次谈及半年前已被写入十七大政治报告的“和平发展”。学界之前已有讨论,“和平发展”在逻辑意义上亦包含了“和平统一”。
4月29日,胡锦涛在北京会见老友、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并提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16字方针: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为年底“胡六点”的推出,提前搭好了框架。
12月17日,刚刚参加完两岸“三通”天津站启动仪式的连战,取道北京转往杭州,再到上海参加第四届国共经贸文化论坛之时,在北京金融街下榻的酒店里接受了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王铭义的独家专访。连战透露,4月29日当天,胡锦涛在钓鱼台18号楼四季厅宴请连战夫妇。餐毕,胡锦涛主动邀请连战散步,并亲自送出国宾馆大门。
据台湾《中国时报》12月18日的独家报道:“胡连二人散步时独行在前,将众人远远甩在身后,胡锦涛对连战说:我们做的事(指2005年4月29日两人的历史性会晤)是正确的,我们当时排除万难达成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你我都有责任共同推动。这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了两岸后代子孙啊!”
对台政策的两次调整
《中国时报》专访连战稿件见报之时,恰逢12月18日大陆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对大陆30年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连战评价说:过去30年,对大陆来说,如同林肯总统时代的“再造”(refounding),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避免了联邦的分裂,进而为统一的美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可以这么说,2008年4月29日之后,两岸和平发展开始呈现出新的格局”。李家泉说。
早在2001年3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李家泉专著《两岸双赢之路》。书中的“携手共创‘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一文当中即已提到“一个主权,两个治权”。但在民进党当政的时期,这一主张显然无法变成现实,哪怕是坐下来协商的可能都不存在。2008年,承认“九二共识”、不搞“去中国化”的中国国民党重掌政权,“胡六点”也就适时地提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这段精辟的论述。
事实上,所谓“中华民国宪法”,亦从未将大陆置于领土之外,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亦将台湾视作中国的一个地区。“两岸一中”的格局既然未改,不同治权下的特殊关系也就有了协商的必要。
半个世纪之前,中共对台方针从“武力解放台湾”转为“和平解放”,并直接促成了“蒋介石回大陆居住,台湾交给蒋经国治理、外交和军事权收归中央”这一谈判成果——尽管“文革”的爆发使这一成果未能成为现实,但却没有改变政、学两界建国以后“对台政策第一次战略性调整”这一论断。
以30年前《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大陆对台政策进行了第二次战略性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革”路线进行了系统修正,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时代的主题。在这一背景下,对台政策也因应大势而做出了改变。1979年之后,“和平统一”成为主流,“解放”一词渐渐淡出。
对症的药方
2009年1月5日下午,王铭义搭乘台湾华航班机,从北京直飞台北。在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办理登机手续,他指着台胞出示的绿色“中华民国护照”说,这在“三通”之前,是不可能的事。台湾人的护照,以前只在香港转机时用,在大陆只能用台胞证登机。
在他看来,这一细节背后,充分考虑了台湾“风土人情、政策法规”, “这一次的‘胡六点’,就有多处表述极富针对性”。
“胡六点”中曾有表述:“对于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我们也热忱欢迎他们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随后,“胡六点”点名道姓说出“民进党”——“我们希望民进党认清时事,停止‘台独’分裂活动,不要再与全民族的共同意愿背道而驰,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两岸同时震动。
对大陆而言,这是官方首次在“台独”分裂活动表述中提到民进党;对台湾而言,最明显的感受莫过于“切割”二字。
近十余年来,在李登辉和陈水扁的联手推动下,台湾的“去中国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一种潮流,民众也被广泛煽动。每当大陆反击“台独”分裂活动、驳斥陈水扁当局之时,民进党总会祭出“大陆反对台湾民主”的大旗作为回应。
“此番‘胡六点’对民进党的点名道姓,等于是在告诉台湾民众,民进党只是‘台独’的一个壳,我们反对的是‘台独’——只要民进党放弃‘台独’,大陆就没有反对你的必要,相反,还要以礼相待。”殷存毅说。
另一个药方,散见在“胡六点”中关于“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表述中,在提出要“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之后,胡锦涛关于“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这一表述,引起了两岸的广泛注意。
2003年,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签署(简称CEPA),两岸之间,显然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参加第四届国共经贸文化论坛时,就表达了上述立场。“问题是,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是在同属一个中国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殷存毅提醒道。
事实上,两岸有识之士早已开始努力。两岸四地共同市场的搭建→台湾融入东盟→台湾融入APEC的路线图已经显现。2008年胡锦涛会见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理事长身份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萧万长,似已提前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之前的回应还比较原则性的话,这一次已经相当明确地回应了台湾主流民意的‘国际空间’诉求。”李家泉说。
凸显大陆对台了解程度之深的另一个提法,体现在“胡六点”中关于台湾文化的定位上,“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一表述与切割民进党与‘台独’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从更为长远的目光来看,这对两岸融合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李家泉说。
民进党大佬、前“立委”林浊水新年之后撰文指出,过去绿营主张“台独”的一个重要诉求是这样的:“假使你珍惜台湾文化的特殊性,那么就应拒绝台湾被只诉求文化普同性而忌视特殊性的中国统治。而胡锦涛提出的这一新构想却不能不承认相较于过去有相当的进步性,民进党恐不能轻率以对。”
“这一切都源自2008年4月29日胡连会的16字方针”,李家泉说,“求同存异这四个字搞活了局面。”
两岸携手勾勒路线图
时光倒退到14年前,当著名的“江八点”发表之后3个月,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李登辉才慎之又慎地回应以承认“一个中国”的“李六条”。此番“胡六点”推出之后,马英九的正式回应,“看起来也不会那么快,起码得春节以后”,王铭义说。
“胡六点”提出之后,台湾学者邵宗海发表文章,提出“两岸已经进入建构主义的时代”这一思路。在他看来,马英九受连任压力所限,尽管任职演说抛出了“和解休兵”“达成和平协议”的诉求,但第一个任期内更有可能推动的仍是两岸经贸、文化、教育乃至军事方面的制度化安排。而这些建构主义的推动,将让两岸关系更为紧密,文化更为融合,从而为未来的和平协议铺好路。
18年来,作为两岸唯一没有落下每次“海协”“海基”协商的采访者,台湾《中国时报》主任记者王铭义却在2008年连“栽”了两个跟头。
第一次发生在这一年的春天,报道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王铭义判定胡锦涛不会在4月中旬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会见台湾地区当选副领导人萧万长,遂收拾行囊前往泰国普吉岛度假。人刚到曼谷机场,就接到萧万长方面的电话——胡锦涛将在博鳌会见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理事长身份出席论坛的萧万长——王铭义只好放弃休假,赶赴海南博鳌。
第二次发生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
在当天举行的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作主题发言时,提出了后来被称作对台纲领性文件的“胡六点”。
“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胡锦涛此言一出,震动的远远不止两岸四地,国际舆论亦对此高度关注。
王铭义收起笔记本,准备步出人民大会堂时,喃喃自语,“又没想到”。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前所长、资深研究员李家泉表示:“胡六点”昭示着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三次战略性调整。
“胡六点”起源何处?
在为《中国新闻周刊》解读30年前那份对台政策纲领性文件《告台湾同胞书》之时,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殷存毅挑出了其中的关键词:“三通”。
30年后的2008年12月15日,两岸双向“三通”从理想变成现实,“对台政策也就有了调整的必要”,殷存毅说。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胡六点”将政治议题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显然与过去30年间,两岸协商的基本原则有所不同——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一直是两岸协商的默契。但随着协商的深入,“政治议题就成为绕不过去的门槛”。李家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两岸双向“三通”变成现实,到“胡六点”的出炉,看似只有区区16天的时间,但中央的谋篇布局,早在这一年的春天即可看出端倪。
2008年3月22日,中国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战中胜出。4天之后,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通话时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谈判是我们的一贯立场。我们期待两岸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
李家泉当时已经注意到,胡锦涛两次谈及半年前已被写入十七大政治报告的“和平发展”。学界之前已有讨论,“和平发展”在逻辑意义上亦包含了“和平统一”。
4月29日,胡锦涛在北京会见老友、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并提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16字方针: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为年底“胡六点”的推出,提前搭好了框架。
12月17日,刚刚参加完两岸“三通”天津站启动仪式的连战,取道北京转往杭州,再到上海参加第四届国共经贸文化论坛之时,在北京金融街下榻的酒店里接受了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王铭义的独家专访。连战透露,4月29日当天,胡锦涛在钓鱼台18号楼四季厅宴请连战夫妇。餐毕,胡锦涛主动邀请连战散步,并亲自送出国宾馆大门。
据台湾《中国时报》12月18日的独家报道:“胡连二人散步时独行在前,将众人远远甩在身后,胡锦涛对连战说:我们做的事(指2005年4月29日两人的历史性会晤)是正确的,我们当时排除万难达成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你我都有责任共同推动。这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了两岸后代子孙啊!”
对台政策的两次调整
《中国时报》专访连战稿件见报之时,恰逢12月18日大陆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对大陆30年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连战评价说:过去30年,对大陆来说,如同林肯总统时代的“再造”(refounding),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避免了联邦的分裂,进而为统一的美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可以这么说,2008年4月29日之后,两岸和平发展开始呈现出新的格局”。李家泉说。
早在2001年3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李家泉专著《两岸双赢之路》。书中的“携手共创‘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一文当中即已提到“一个主权,两个治权”。但在民进党当政的时期,这一主张显然无法变成现实,哪怕是坐下来协商的可能都不存在。2008年,承认“九二共识”、不搞“去中国化”的中国国民党重掌政权,“胡六点”也就适时地提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这段精辟的论述。
事实上,所谓“中华民国宪法”,亦从未将大陆置于领土之外,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亦将台湾视作中国的一个地区。“两岸一中”的格局既然未改,不同治权下的特殊关系也就有了协商的必要。
半个世纪之前,中共对台方针从“武力解放台湾”转为“和平解放”,并直接促成了“蒋介石回大陆居住,台湾交给蒋经国治理、外交和军事权收归中央”这一谈判成果——尽管“文革”的爆发使这一成果未能成为现实,但却没有改变政、学两界建国以后“对台政策第一次战略性调整”这一论断。
以30年前《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大陆对台政策进行了第二次战略性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革”路线进行了系统修正,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时代的主题。在这一背景下,对台政策也因应大势而做出了改变。1979年之后,“和平统一”成为主流,“解放”一词渐渐淡出。
对症的药方
2009年1月5日下午,王铭义搭乘台湾华航班机,从北京直飞台北。在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办理登机手续,他指着台胞出示的绿色“中华民国护照”说,这在“三通”之前,是不可能的事。台湾人的护照,以前只在香港转机时用,在大陆只能用台胞证登机。
在他看来,这一细节背后,充分考虑了台湾“风土人情、政策法规”, “这一次的‘胡六点’,就有多处表述极富针对性”。
“胡六点”中曾有表述:“对于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我们也热忱欢迎他们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随后,“胡六点”点名道姓说出“民进党”——“我们希望民进党认清时事,停止‘台独’分裂活动,不要再与全民族的共同意愿背道而驰,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两岸同时震动。
对大陆而言,这是官方首次在“台独”分裂活动表述中提到民进党;对台湾而言,最明显的感受莫过于“切割”二字。
近十余年来,在李登辉和陈水扁的联手推动下,台湾的“去中国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一种潮流,民众也被广泛煽动。每当大陆反击“台独”分裂活动、驳斥陈水扁当局之时,民进党总会祭出“大陆反对台湾民主”的大旗作为回应。
“此番‘胡六点’对民进党的点名道姓,等于是在告诉台湾民众,民进党只是‘台独’的一个壳,我们反对的是‘台独’——只要民进党放弃‘台独’,大陆就没有反对你的必要,相反,还要以礼相待。”殷存毅说。
另一个药方,散见在“胡六点”中关于“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表述中,在提出要“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之后,胡锦涛关于“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这一表述,引起了两岸的广泛注意。
2003年,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签署(简称CEPA),两岸之间,显然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参加第四届国共经贸文化论坛时,就表达了上述立场。“问题是,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是在同属一个中国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殷存毅提醒道。
事实上,两岸有识之士早已开始努力。两岸四地共同市场的搭建→台湾融入东盟→台湾融入APEC的路线图已经显现。2008年胡锦涛会见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理事长身份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萧万长,似已提前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之前的回应还比较原则性的话,这一次已经相当明确地回应了台湾主流民意的‘国际空间’诉求。”李家泉说。
凸显大陆对台了解程度之深的另一个提法,体现在“胡六点”中关于台湾文化的定位上,“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一表述与切割民进党与‘台独’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从更为长远的目光来看,这对两岸融合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李家泉说。
民进党大佬、前“立委”林浊水新年之后撰文指出,过去绿营主张“台独”的一个重要诉求是这样的:“假使你珍惜台湾文化的特殊性,那么就应拒绝台湾被只诉求文化普同性而忌视特殊性的中国统治。而胡锦涛提出的这一新构想却不能不承认相较于过去有相当的进步性,民进党恐不能轻率以对。”
“这一切都源自2008年4月29日胡连会的16字方针”,李家泉说,“求同存异这四个字搞活了局面。”
两岸携手勾勒路线图
时光倒退到14年前,当著名的“江八点”发表之后3个月,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李登辉才慎之又慎地回应以承认“一个中国”的“李六条”。此番“胡六点”推出之后,马英九的正式回应,“看起来也不会那么快,起码得春节以后”,王铭义说。
“胡六点”提出之后,台湾学者邵宗海发表文章,提出“两岸已经进入建构主义的时代”这一思路。在他看来,马英九受连任压力所限,尽管任职演说抛出了“和解休兵”“达成和平协议”的诉求,但第一个任期内更有可能推动的仍是两岸经贸、文化、教育乃至军事方面的制度化安排。而这些建构主义的推动,将让两岸关系更为紧密,文化更为融合,从而为未来的和平协议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