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是全国沙漠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沙产业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20世纪6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利用在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东风航天城所在地)搞国防科研的机会,业余考察了巴丹吉林沙漠。80年代,他提出“农、林、沙、草、海”五大产业将在21世纪掀起第六次产业革命。其中。沙产业是专门针对广大沙漠干旱地区提出的,是科学开发沙区的优势资源,“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的系统工程,也是创建新的阳光产业、节水农业、扶贫工程和知识经济。21世纪,内蒙古在防沙、治沙、用沙的实践中,把沙产业理论变成了现实。沙产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提高了地区经济水平,也大大改善了沙区乃至大半个中国的生态环境。
一、沙漠化与治理阶段比较
(一)内蒙古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赋予其生态屏障功能的重要地位
地球沙漠化fdesertificationl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的环境退化现象。沙漠化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及社会问题。内蒙古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库布齐五大沙漠和巴音温都尔、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呼伦贝尔五大沙地。沙区总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3%。降水量减少是内蒙古沙漠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内蒙古每人每天供水量不及全国的1/2,13亿亩草原可灌溉面积只有320万亩。同时。人们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过度放牧和滥垦滥伐滥捕滥挖,保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百姓生存和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全区90%的旗县集中在沙区,60%的农田和半数以上的草牧场不同程度地风蚀沙化。生态恶化与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由于植被退化、物种减少、沙漠化加剧,内蒙古中西部成为沙尘暴的主发地,三大京津风沙源都在内蒙古。沙尘暴危害波及“三北”地区和京津周边地区,甚至危及长江流域。内蒙古的北方生态屏障地位。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二)各治理阶段比较
为了遏制生态恶化,改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沙区各族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内蒙古生态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90年代,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阶段。生态建设越建越穷,群众生活难以为继。政府年年单方面号召植树造林,根本没有考虑把植树造林与发展地方经济和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像猫捉老鼠,政策一来轰轰烈烈植树造林,政策一过毁林开荒,结果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第二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左右,有投入也有微弱产出的阶段。这个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让群众觉醒,开始寻求生态建设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结合起来的道路和方法。在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中融入了能够形成一定收益的经济林和中草药材等,其有限的产出维持着群众的基本生存。虽不能致富,但生态建设与群众生存的关系开始曲“共毁”变为“共生”。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萌芽,形成于2000年以后。由于企业的介入,防沙治沙用沙产业化,实现了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重大转变。沙产业以新的视角看沙漠,沙漠变害为利,沙子变金子;沙产业以新的思维看生态建设,找到了一条“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共赢”之路。在内蒙古沙区,涌现出了永业集团、苁蓉集团、盘古集团、东达集团、亿利集团、伊泰集团、天骄人造板、宏业人造板、通九物资、碧森种业、宇航人等一大批沙产业龙头企业。
沙产业的兴起,促进了沙区林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成为农村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防沙治沙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提高了生态建设的整体效益。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表明,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沙化首次出现逆转,生态治理速度提高到每年1600多万亩,超过了每年1000万亩的沙化速度:森林覆盖率已经提前达到20%:全区沙尘暴的发生次数已由治理前的最高每年20次降低到2004年的10多次。
二、开发重点与模式选择
根据钱学森的观点,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搞大农业生产,强调“绿化—转化—产业化”,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下,向沙漠要效益。我国沙漠化防治专家刘恕认为,沙产业有四条标准,一要看太阳能的转化效益,二要看知识密集程度,三要看是否与市场接轨,四要看是否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内蒙古的沙产业必须是“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通过善待自然,造福人类,构建新的生态平衡系统。所以严格讲,单纯的植树造林不是沙产业,沙漠旅游不是沙产业,拉沙子去建筑工地换钱更不是沙产业。
内蒙古所处的自然环境最适合于种植牧草,与内蒙古处在相同纬度的国家和地区的草业都比较发达。内蒙古沙产业以草产业为主,有效利用了沙区内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极具生命力的珍稀灌木和草,重点开发了沙棘、沙柳、有毒灌草等草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科技人员在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号称“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成功,开发了一个兴旺的沙棘产业。另外,内蒙古境内的沙漠几乎都是没有人类开垦痕迹的“净土”,在这些区域种植一些极端环境下的药用植物资源,如苁蓉、甘草、麻黄等,恰好符合国际市场无污染的绿色潮流。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在梭梭木上接种肉苁蓉成功,又开发了一个兴旺的苁蓉产业。到2007年,全区以沙生植物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有47家,实现销售收入40.48亿元,增加值14.5亿元,上缴税金1.39亿元,直接解决和带动了约20多万人就业,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甘草、苁蓉、沙棘、沙柳、山杏等沙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目前,内蒙古沙产业初步形成了“草畜工贸四结合”、“公司+基地+农牧户”的龙型生态经济模式,也初步形成了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碳汇经济模式。1 牧草产业链:固定沙地的灌木(柠条、梭梭、沙棘枝等)→高蛋白饲料颗粒→饲养肉羊、牛→牛羊肉、牛奶→富含氮、磷、钾及有机物的排泄物→沼气→渣料还田。增加沙地腐植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适宜沙地的牧草品种有紫花苜蓿、沙打旺、花棒等,还有灌木柠条、梭梭等。内蒙古年种牧草1000万亩,可提供干草近30亿公斤。仅小肥羊肉业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羔羊100万只,肉制品年产量可达1 万吨。2 中蒙药材产业链:固沙中蒙药植物一甘草原草、甘草饮片、甘草粉等初级产品一滴丸、软胶囊、口服液、水丸和复方甘草片、甘草合剂、甘草安胃疡等固体制剂产品→高蛋白保健精饲料等副产品,亿利资源集团在在库布萁沙漠、黄河南岸242公里的区域内种植和围封,保护了近200万亩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中蒙药材基地,同时,投建中蒙药材副产品高蛋白保健精饲料项目。3 沙柳产业链。沙柳(优质发电燃料,经热化学性能测定,其低位热值均在4000大卡以上,相当于褐煤的发热量)→发电(主导产品)→二氧化碳(副产品。可生产油藻。有4个国家的碳基金组织已购买了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二氧化碳排放权15万吨。价格达到每年130多万欧元)→灰(副产品,是很好的钾肥)。4 葡萄种植产业链:种植沙地葡萄→酿酒→酒糟养殖牛羊→肥料→沼气。汉森葡萄酒业和金沙苑生态公司逐步摸索出一套沙漠种植、养殖、沼气、葡萄加工、牛羊肉冷冻加工的沙漠综合治理良性循环体系。还有沙棘产业链、苦豆产业链、山杏产业链、鸵鸟、沙鸡产业链等。在这些产业系统中。把沙产业、草产业、林果产业、畜牧业乳、肉、绒有机地结合和链接起来。从产业链条上看,是闭环式循环和永续周转的过程,也就是能量的循环利用过程,基本上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规律。在这些循环经济的链条中,还可以增加科技示范园区观光业、沙漠旅游业、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沙产业延伸产业。
三、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目前,沙产业在内蒙古乃至全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内蒙古努力开拓,在沙产业和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作出了榜样。但内蒙古沙产业的产业化经营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沙产业在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方经济发展较强的鄂尔多斯市,沙产业蓬勃发展,其区域内的库布齐和毛乌素两大沙漠的产业化治理也最见成效。但在地方经济较差的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等地,沙产业规模、效益还比较小,生态环境的好转只能靠国家投入和广大农牧民克服各种困难来完成。
其次,沙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治沙政策性贷款落实难,贷款期限短,利率偏高。包括鄂尔多斯沙产业龙头企业在内,都缺乏建设资金的持续性投入。设备、技术更新慢,项目实施难,新产品研发难,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扩大规模难,也不利于带动农牧户的积极性和原料基地的永续建设。
再次,沙产业链条短,联结机制不健全。沙产业链条的内部结构松散,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基地和农牧户之间缺乏规范的合同契约;市场关联度差,信息反馈慢,抵御风险的能力弱;中介组织不健全、服务不规范;产业链中各利益体间联结不稳定。总之,产业化程度还较低。此外,行政干预过多,各部门政令不一,也使沙产业企业成本提高,经营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沙产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认真规划,不断完善各个环节,以促进内蒙古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科学制定沙产业发展规划
内蒙古已经把大力发展沙产业写入“十一五”规划。沙产业是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的系统工程。在发展沙产业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因地制宜搞好发展规划。一是把生态治理项目与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一同规划,沙产业继续围绕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同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二是把生态建设与发展沙产业的后续产业一同规划。沙产业重点开发沙棘、沙柳、山杏、麻黄、苁蓉等深加工和沙漠旅游等后续产业。三是把资源开发与产业集群、综合利用一同规划。真正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和农牧民的致富链。
(二)积极引导、扶持各类企业投资沙产业,特别是各类企业集团、民营企业进入沙产业
加大沙产业比重是内蒙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可引导一些高碳产业转投产沙产业:加强煤田复垦力度:吸引区外、国外企业到内蒙古搞沙产业等。在努力争取国家发展西部优势特色产业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自治区也要在税收、信贷等各个方面对发展沙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沙产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沙产业发展
沙产业是应用高新技术才能取得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在钱学森看来,沙产业比防沙治沙难得多。只有利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变自然界的生物链、食物链为效益链、价值链。因此,必须将科技支撑贯穿于沙产业的全过程:必须加强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沙产业人才基地;普及、推广急需的沙产业应用性技术,如节水技术、无毒性可降解生态包装材料技术等;编写技术指导教材、举办技术培训班等。
目前,内蒙古生态环境属于脆弱型平衡,正处在好转与退化的相持阶段。内蒙古沙漠化土地面积大,沙漠资源丰富,合理利用沙区林草资源发展沙产业,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沙漠化与治理阶段比较
(一)内蒙古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赋予其生态屏障功能的重要地位
地球沙漠化fdesertificationl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的环境退化现象。沙漠化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及社会问题。内蒙古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库布齐五大沙漠和巴音温都尔、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呼伦贝尔五大沙地。沙区总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3%。降水量减少是内蒙古沙漠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内蒙古每人每天供水量不及全国的1/2,13亿亩草原可灌溉面积只有320万亩。同时。人们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过度放牧和滥垦滥伐滥捕滥挖,保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百姓生存和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全区90%的旗县集中在沙区,60%的农田和半数以上的草牧场不同程度地风蚀沙化。生态恶化与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由于植被退化、物种减少、沙漠化加剧,内蒙古中西部成为沙尘暴的主发地,三大京津风沙源都在内蒙古。沙尘暴危害波及“三北”地区和京津周边地区,甚至危及长江流域。内蒙古的北方生态屏障地位。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二)各治理阶段比较
为了遏制生态恶化,改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沙区各族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内蒙古生态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90年代,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阶段。生态建设越建越穷,群众生活难以为继。政府年年单方面号召植树造林,根本没有考虑把植树造林与发展地方经济和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像猫捉老鼠,政策一来轰轰烈烈植树造林,政策一过毁林开荒,结果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第二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左右,有投入也有微弱产出的阶段。这个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让群众觉醒,开始寻求生态建设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结合起来的道路和方法。在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中融入了能够形成一定收益的经济林和中草药材等,其有限的产出维持着群众的基本生存。虽不能致富,但生态建设与群众生存的关系开始曲“共毁”变为“共生”。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萌芽,形成于2000年以后。由于企业的介入,防沙治沙用沙产业化,实现了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重大转变。沙产业以新的视角看沙漠,沙漠变害为利,沙子变金子;沙产业以新的思维看生态建设,找到了一条“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共赢”之路。在内蒙古沙区,涌现出了永业集团、苁蓉集团、盘古集团、东达集团、亿利集团、伊泰集团、天骄人造板、宏业人造板、通九物资、碧森种业、宇航人等一大批沙产业龙头企业。
沙产业的兴起,促进了沙区林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成为农村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防沙治沙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提高了生态建设的整体效益。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表明,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沙化首次出现逆转,生态治理速度提高到每年1600多万亩,超过了每年1000万亩的沙化速度:森林覆盖率已经提前达到20%:全区沙尘暴的发生次数已由治理前的最高每年20次降低到2004年的10多次。
二、开发重点与模式选择
根据钱学森的观点,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搞大农业生产,强调“绿化—转化—产业化”,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下,向沙漠要效益。我国沙漠化防治专家刘恕认为,沙产业有四条标准,一要看太阳能的转化效益,二要看知识密集程度,三要看是否与市场接轨,四要看是否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内蒙古的沙产业必须是“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通过善待自然,造福人类,构建新的生态平衡系统。所以严格讲,单纯的植树造林不是沙产业,沙漠旅游不是沙产业,拉沙子去建筑工地换钱更不是沙产业。
内蒙古所处的自然环境最适合于种植牧草,与内蒙古处在相同纬度的国家和地区的草业都比较发达。内蒙古沙产业以草产业为主,有效利用了沙区内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极具生命力的珍稀灌木和草,重点开发了沙棘、沙柳、有毒灌草等草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科技人员在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号称“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成功,开发了一个兴旺的沙棘产业。另外,内蒙古境内的沙漠几乎都是没有人类开垦痕迹的“净土”,在这些区域种植一些极端环境下的药用植物资源,如苁蓉、甘草、麻黄等,恰好符合国际市场无污染的绿色潮流。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在梭梭木上接种肉苁蓉成功,又开发了一个兴旺的苁蓉产业。到2007年,全区以沙生植物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有47家,实现销售收入40.48亿元,增加值14.5亿元,上缴税金1.39亿元,直接解决和带动了约20多万人就业,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甘草、苁蓉、沙棘、沙柳、山杏等沙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目前,内蒙古沙产业初步形成了“草畜工贸四结合”、“公司+基地+农牧户”的龙型生态经济模式,也初步形成了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碳汇经济模式。1 牧草产业链:固定沙地的灌木(柠条、梭梭、沙棘枝等)→高蛋白饲料颗粒→饲养肉羊、牛→牛羊肉、牛奶→富含氮、磷、钾及有机物的排泄物→沼气→渣料还田。增加沙地腐植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适宜沙地的牧草品种有紫花苜蓿、沙打旺、花棒等,还有灌木柠条、梭梭等。内蒙古年种牧草1000万亩,可提供干草近30亿公斤。仅小肥羊肉业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羔羊100万只,肉制品年产量可达1 万吨。2 中蒙药材产业链:固沙中蒙药植物一甘草原草、甘草饮片、甘草粉等初级产品一滴丸、软胶囊、口服液、水丸和复方甘草片、甘草合剂、甘草安胃疡等固体制剂产品→高蛋白保健精饲料等副产品,亿利资源集团在在库布萁沙漠、黄河南岸242公里的区域内种植和围封,保护了近200万亩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中蒙药材基地,同时,投建中蒙药材副产品高蛋白保健精饲料项目。3 沙柳产业链。沙柳(优质发电燃料,经热化学性能测定,其低位热值均在4000大卡以上,相当于褐煤的发热量)→发电(主导产品)→二氧化碳(副产品。可生产油藻。有4个国家的碳基金组织已购买了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二氧化碳排放权15万吨。价格达到每年130多万欧元)→灰(副产品,是很好的钾肥)。4 葡萄种植产业链:种植沙地葡萄→酿酒→酒糟养殖牛羊→肥料→沼气。汉森葡萄酒业和金沙苑生态公司逐步摸索出一套沙漠种植、养殖、沼气、葡萄加工、牛羊肉冷冻加工的沙漠综合治理良性循环体系。还有沙棘产业链、苦豆产业链、山杏产业链、鸵鸟、沙鸡产业链等。在这些产业系统中。把沙产业、草产业、林果产业、畜牧业乳、肉、绒有机地结合和链接起来。从产业链条上看,是闭环式循环和永续周转的过程,也就是能量的循环利用过程,基本上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规律。在这些循环经济的链条中,还可以增加科技示范园区观光业、沙漠旅游业、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沙产业延伸产业。
三、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目前,沙产业在内蒙古乃至全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内蒙古努力开拓,在沙产业和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作出了榜样。但内蒙古沙产业的产业化经营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沙产业在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方经济发展较强的鄂尔多斯市,沙产业蓬勃发展,其区域内的库布齐和毛乌素两大沙漠的产业化治理也最见成效。但在地方经济较差的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等地,沙产业规模、效益还比较小,生态环境的好转只能靠国家投入和广大农牧民克服各种困难来完成。
其次,沙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治沙政策性贷款落实难,贷款期限短,利率偏高。包括鄂尔多斯沙产业龙头企业在内,都缺乏建设资金的持续性投入。设备、技术更新慢,项目实施难,新产品研发难,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扩大规模难,也不利于带动农牧户的积极性和原料基地的永续建设。
再次,沙产业链条短,联结机制不健全。沙产业链条的内部结构松散,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基地和农牧户之间缺乏规范的合同契约;市场关联度差,信息反馈慢,抵御风险的能力弱;中介组织不健全、服务不规范;产业链中各利益体间联结不稳定。总之,产业化程度还较低。此外,行政干预过多,各部门政令不一,也使沙产业企业成本提高,经营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沙产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认真规划,不断完善各个环节,以促进内蒙古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科学制定沙产业发展规划
内蒙古已经把大力发展沙产业写入“十一五”规划。沙产业是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的系统工程。在发展沙产业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因地制宜搞好发展规划。一是把生态治理项目与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一同规划,沙产业继续围绕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同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二是把生态建设与发展沙产业的后续产业一同规划。沙产业重点开发沙棘、沙柳、山杏、麻黄、苁蓉等深加工和沙漠旅游等后续产业。三是把资源开发与产业集群、综合利用一同规划。真正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和农牧民的致富链。
(二)积极引导、扶持各类企业投资沙产业,特别是各类企业集团、民营企业进入沙产业
加大沙产业比重是内蒙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可引导一些高碳产业转投产沙产业:加强煤田复垦力度:吸引区外、国外企业到内蒙古搞沙产业等。在努力争取国家发展西部优势特色产业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自治区也要在税收、信贷等各个方面对发展沙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沙产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沙产业发展
沙产业是应用高新技术才能取得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在钱学森看来,沙产业比防沙治沙难得多。只有利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变自然界的生物链、食物链为效益链、价值链。因此,必须将科技支撑贯穿于沙产业的全过程:必须加强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沙产业人才基地;普及、推广急需的沙产业应用性技术,如节水技术、无毒性可降解生态包装材料技术等;编写技术指导教材、举办技术培训班等。
目前,内蒙古生态环境属于脆弱型平衡,正处在好转与退化的相持阶段。内蒙古沙漠化土地面积大,沙漠资源丰富,合理利用沙区林草资源发展沙产业,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