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删除了草案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引发各方热议。战略新兴板该不该推出?删除是意味着暂时搁置还是今后有可能再重新设立?
战新板搁浅:资本市场发展逻辑使然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外发布。《纲要》中指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
这段表述中,出人意外地完全没有提到战新板。
此前曾经为外界关注的战略新兴产业板,在正式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俨然已经销声匿迹。此前曾一度被传闻的“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将被从纲要中删除的说法得到了证实。
济南知名证券分析人士吕爱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战新板本来就没必要推出。”
从目前多层次股权市场来看,我国有沪深交易所主板市场、深交所创业板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四个层次。其中,主板市场服务于大型的企业融资、并购等市场活动;创业板市场主要服务于新兴产业公司;新三板则定位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因此,吕爱文表示,“从规则来看,战略新兴板和创业板没什么不一样,本质上不过是又搞一个低门槛的创业板”。
业内分析,稳定金融或是战新板被删主因。“我觉得战新板被删的主要原因是当局意识到金融应该稳定,对于证券业的改革应该遵循稳字当前,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进行,特别是在目前证券制度尚待完善、某些不良企业存有浑水摸鱼的行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林仁皓告诉记者。
如今,战新板被删让很多准备跃跃欲试的企业一时茫然,对不少公司未来规划带来很大的影响。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看到这个消息非常意外,年前我们已选定了战新板作为登陆资本市场的入口,如果战新板发生变化,可能要打乱我们今后的战略规划。”
“原本不少券商已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公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现在看来都已经成为泡影。”林仁皓认为,与此同时,注册制也推迟了,这些对于券商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中概股遭遇回归变故
事实上,2015年国家层面曾两次提及设立战新板。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要推动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以及在2015年1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
几个月前,甚至几个周前,大家还在兴致勃勃地研究这个新的资本市场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会。业内曾传闻,上交所为战新板设计了四套市值为核心的上市标准,比如,“市值—净利润—收入”、“市值—权益”等,淡化了对企业盈利的硬性财务要求,并可能实行注册制和转板制,即通过登陆战新板能够插队进入IPO。面对如是条件,许多企业跃跃欲试,其中包括尚未盈利的中概股、相对成熟的新三板企业、正在排队准备IPO的企业。
特别是中概股企业。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开放,中概股回归潮愈加明显。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已有38家中概股宣布私有化,其中4家已完成私有化过程,5家已通过股东大会投票,11家已达成私有化协议,17家未达成协议,1家撤回私有化要约。这30余家中概股中含有不少互联网新兴行业,如智联招聘、聚美优品,他们十分看好战新板市场——既淡化了盈利硬要求,又能插队IPO。
然而受战新板被删除的影响,多数中概股当日应声大跌,尤其是已收到私有化要约的企业,如陌陌跌了8.51%,当当网跌了4.56%,聚美优品跌了2.48%,中概股回归之路多了一层迷茫。
“战略新兴板的变故,我认为对私有化影响很小。”i美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美股资管”)创始人CEO梁剑说。在2015年给投资人的信里,梁剑就曾指出,“中概股私有化套利”在2016年仍然是重要的投资机会。
回顾历史,这波私有化浪潮和战略新兴板之间并没有关联。2015年6月,国务院文件提出推动在上交所设立战略新兴板,而当年同一时间公告要私有化的中概股数量已经超过30家。很难想象有谁能预料到,当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会确定建立战略新兴板。
只是战略新兴板的定位和上市条件,被认为是再上市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还没有利润的新经济类企业。
新三板又一春?
战新板夭折,新三板喜形于色。消息传出当周,新三板做市整体呈震荡上升的趋势,做市交易额近10亿。接下来一周又是开门红,一改年后交投萧条的局面。
实际上,整个市场,无论是拔掉战新板这根硬刺,还是注册制延后,对新三板市场都是大大的利好。截至3月22日,新三板挂牌总数已高达6211家,新三板成为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不二选择,部分申请IPO上市辅导的企业,说不准也会掉头回来。另一方面,新三板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对券商的要求标准也在提升,2016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券商已下达9次自律性监管。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的关键是把新三板搞活,尤其是要发展一个活跃的自由交易的层次出来。目前近6000家的新三板,好好培育,如有20%的公司壮大,便是丰功伟绩。
不过,目前已挂牌公司总数突破6000家大关的新三板,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新三板的流动性不足。尽管挂牌公司数量不断增多,但其交易量始终保持低位徘徊,整个新三板的成交额甚至还不及主板的单只股票。新三板做市指数和新三板成指走势也在2016年持续低迷,其中2月29日,新三板做市指数跌至1207点,创历史最低点位。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一方面与新三板市场的投资门槛过高,限制了中小投资者的进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股权转让方式有关。新三板市场暂不支持竞价交易,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价格发现功能较弱的协议转让方式。
“创新层的推出是利好政策的开始,而能否一炮打响仍要看创新层实际操作的情况,公募基金、混合做市、竞价交易乃至投资者门槛降低以及分层制等看得到的政策利好,都仰仗着创新层的推出是否能为新三板带来所需要的流动性和人气。”金雀三板研究中心认为。
战新板搁浅:资本市场发展逻辑使然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外发布。《纲要》中指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
这段表述中,出人意外地完全没有提到战新板。
此前曾经为外界关注的战略新兴产业板,在正式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俨然已经销声匿迹。此前曾一度被传闻的“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将被从纲要中删除的说法得到了证实。
济南知名证券分析人士吕爱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战新板本来就没必要推出。”
从目前多层次股权市场来看,我国有沪深交易所主板市场、深交所创业板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四个层次。其中,主板市场服务于大型的企业融资、并购等市场活动;创业板市场主要服务于新兴产业公司;新三板则定位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因此,吕爱文表示,“从规则来看,战略新兴板和创业板没什么不一样,本质上不过是又搞一个低门槛的创业板”。
业内分析,稳定金融或是战新板被删主因。“我觉得战新板被删的主要原因是当局意识到金融应该稳定,对于证券业的改革应该遵循稳字当前,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进行,特别是在目前证券制度尚待完善、某些不良企业存有浑水摸鱼的行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林仁皓告诉记者。
如今,战新板被删让很多准备跃跃欲试的企业一时茫然,对不少公司未来规划带来很大的影响。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看到这个消息非常意外,年前我们已选定了战新板作为登陆资本市场的入口,如果战新板发生变化,可能要打乱我们今后的战略规划。”
“原本不少券商已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公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现在看来都已经成为泡影。”林仁皓认为,与此同时,注册制也推迟了,这些对于券商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中概股遭遇回归变故
事实上,2015年国家层面曾两次提及设立战新板。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要推动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以及在2015年1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
几个月前,甚至几个周前,大家还在兴致勃勃地研究这个新的资本市场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会。业内曾传闻,上交所为战新板设计了四套市值为核心的上市标准,比如,“市值—净利润—收入”、“市值—权益”等,淡化了对企业盈利的硬性财务要求,并可能实行注册制和转板制,即通过登陆战新板能够插队进入IPO。面对如是条件,许多企业跃跃欲试,其中包括尚未盈利的中概股、相对成熟的新三板企业、正在排队准备IPO的企业。
特别是中概股企业。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开放,中概股回归潮愈加明显。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已有38家中概股宣布私有化,其中4家已完成私有化过程,5家已通过股东大会投票,11家已达成私有化协议,17家未达成协议,1家撤回私有化要约。这30余家中概股中含有不少互联网新兴行业,如智联招聘、聚美优品,他们十分看好战新板市场——既淡化了盈利硬要求,又能插队IPO。
然而受战新板被删除的影响,多数中概股当日应声大跌,尤其是已收到私有化要约的企业,如陌陌跌了8.51%,当当网跌了4.56%,聚美优品跌了2.48%,中概股回归之路多了一层迷茫。
“战略新兴板的变故,我认为对私有化影响很小。”i美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美股资管”)创始人CEO梁剑说。在2015年给投资人的信里,梁剑就曾指出,“中概股私有化套利”在2016年仍然是重要的投资机会。
回顾历史,这波私有化浪潮和战略新兴板之间并没有关联。2015年6月,国务院文件提出推动在上交所设立战略新兴板,而当年同一时间公告要私有化的中概股数量已经超过30家。很难想象有谁能预料到,当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会确定建立战略新兴板。
只是战略新兴板的定位和上市条件,被认为是再上市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还没有利润的新经济类企业。
新三板又一春?
战新板夭折,新三板喜形于色。消息传出当周,新三板做市整体呈震荡上升的趋势,做市交易额近10亿。接下来一周又是开门红,一改年后交投萧条的局面。
实际上,整个市场,无论是拔掉战新板这根硬刺,还是注册制延后,对新三板市场都是大大的利好。截至3月22日,新三板挂牌总数已高达6211家,新三板成为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不二选择,部分申请IPO上市辅导的企业,说不准也会掉头回来。另一方面,新三板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对券商的要求标准也在提升,2016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券商已下达9次自律性监管。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的关键是把新三板搞活,尤其是要发展一个活跃的自由交易的层次出来。目前近6000家的新三板,好好培育,如有20%的公司壮大,便是丰功伟绩。
不过,目前已挂牌公司总数突破6000家大关的新三板,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新三板的流动性不足。尽管挂牌公司数量不断增多,但其交易量始终保持低位徘徊,整个新三板的成交额甚至还不及主板的单只股票。新三板做市指数和新三板成指走势也在2016年持续低迷,其中2月29日,新三板做市指数跌至1207点,创历史最低点位。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一方面与新三板市场的投资门槛过高,限制了中小投资者的进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股权转让方式有关。新三板市场暂不支持竞价交易,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价格发现功能较弱的协议转让方式。
“创新层的推出是利好政策的开始,而能否一炮打响仍要看创新层实际操作的情况,公募基金、混合做市、竞价交易乃至投资者门槛降低以及分层制等看得到的政策利好,都仰仗着创新层的推出是否能为新三板带来所需要的流动性和人气。”金雀三板研究中心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