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报告44例以全身不同部位淋巴结肿大为原发和主要临床表现的黑热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44例以全身不同部位淋巴结肿大为原发和主要临床表现的黑热病。
其他文献
患者牙克××,男性,39岁,新疆人。主诉右季肋部疼痛1年余,于1980年4月15日入院。
手术切断肯特氏束(Kent)治疗预激综合征国外早有报道。我院于1980年采用无水酒精心肌内注射治疗两例预激综合征取得和手术同样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我们于1980年5月采用小剂量噻嘧啶并服四咪唑三日疗法,连服两疗程,在我区永川、璧山等五县作了普治钩虫感染者的效果观察。
本文仅就近年国内报道的暴发性肝炎中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对预后严重的急性坏死型和预后较好的急性水肿型的肝穿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和分析,并对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合成和装配的部位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有关血吸虫性肝损害的研究资料甚多。涉及肝脏酶化学如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及胆碱酯酶(ChE)等的报告亦不少。尽管任何一种血清酶对胆囊疾患并无特异性,对肝胆疾患的鉴别价值也有限,对血吸虫性肝损害更缺乏特异性,但由几种酶组成酶谱进行综合分析,对血吸虫病分期和鉴别诊断也许会有一定帮助。本文即在于探索这方面的可能性。
我院于1978年8月至1981年4月用甘草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8例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又名Epiloia),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眼睛、脑等器官。以皮脂腺瘤、癫痫、智力发育迟钝和低色素斑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与儿科、皮肤科、神经精神科、眼科、放射科等常有关系。国内自1940年开始报告本病以来,虽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曾有讨论,但均没有涉及本病遗传表现的分析。本文将我院近3年来所见到的2例患者,以及通过对他们的家庭调查共发现8例的资料,
陈某,60岁,已婚,炊事员,住院号62877,于1979年3月28日入院。
自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资料发表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青蒿素抗疟作用,上海药物研究所研制了青蒿素衍生物“224”与“242”,经动物实验证明其抗疟作用比青蒿素高六倍。我们于1979年8~10月在德宏州陇川县章凤公社卫生院进行了“224”与“242”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研究,并选用氯喹标准疗法作对照来评价“224”与“24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