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y_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它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美育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关键词:美育 语言 形象 情感
  《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提升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为进行美育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须体现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
  第一,清新优美的语言。
  语文课本随处可以观赏到“美”的风景。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如果我们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 将使学生认识到祖国语言文字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的质美意深,同时思想情操也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并使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描绘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当读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处,我们仿佛也置身于富春江上那种宁静幽深的境地,领略、享受那种静态之美;又当读到“千百成峰”、“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文句时,我们又似乎感觉到那里两岸山峰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读着读着,我们觉得自己也徜徉山水之间,恬淡超逸的心境脱颖而出,山水与我交融为一,整个身心获得了怡情欢愉的享受。
  第二,鲜明可感的形象。
  美育是用美好的事物让人获得美感,而美好的事物总离不开形象。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塑造了众多的文学形象,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孟子,“伏骥千里”的曹操,抨击“苛政猛于虎”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欧阳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拍案而起”的闻一多,不食“嗟来之食”的朱自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木兰诗》中深明大义、勇敢刚毅、胸怀柔情的木兰,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惟钱是亲的菲利普夫妇等;也描绘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如《行道树》中的行道树、《爱莲说》中的荷花,《海燕》中的海燕……不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抑或是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通过慧眼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经过选择和酝酿,用自己的匠心,创造出了鲜明可感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又无不寄寓着作者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还有一些“丑”的形象,与“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激发了学生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憎恶,唤起了学生对悲剧人物的同情,引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
  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既是对美的欣赏,又是道德的比较与默化。这些课文以活生生的人和事给人以美的启示,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突出教材描绘的形象,让学生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
  第三, 至真至美的情感。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别出心裁地把美育叫作“情育”,足见感情对于美育的极端重要性。例如在范读余光中先生的名作《乡愁》时,沉静、低缓的语调,哀婉的语气,使整个课堂自始至终都流淌着浓浓的亲情,把作者思念亲人、眷恋亲人和祖国的感情表现了出来。这种氛围也感动着学生,对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在的感情很有帮助,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对课文的阅读,得到了深刻的情感熏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如教学《背影》一课,我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有了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如《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通过情感审美,语文教学自然地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的任务,当学生真正体会到课文中某种感情的崇高、伟大时,其真善美的情操才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美育无处不在。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只要我们认真去领会,认真去把握,就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美的环境,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我们的时代需要美,我们的生活需要美,我们的心灵需要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美,用心引导学生感受,让美育走进语文课堂中,让语文课堂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让教材中那些闪光的精神、美好的形象、高尚的情操伴随语言文字渗入学生的心田,就定能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的审美教育。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如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 将识字教学的精彩延续到课外生活  识字是阅
期刊
新课,都有一个导入的教学环节。所谓导入,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恰当的引子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的综合体现。精心设计的开场白,像磁石,牢牢地吸引学生;又像发动机,启动学生的思维;还像桥梁,引导学生走入未知的殿堂。如何进行引导,对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构建师生互动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意义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亟待
期刊
摘 要: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班集体,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要求班主任具有较高的素质,必须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应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才能。要认真组织、教育和指导好班集体,积极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联系协调起来,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勇敢挑起时代赋予班主任的重任。  关键词
期刊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的条件,是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我园改变以往环境是以美化为主要任务的传统观念,注重挖掘环境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功能,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者,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进行探索,在探索中不断表现,在表现中不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
期刊
一、现象例举  1.上课说话。老师正在讲课,他(学生,不唯一)侧转头问同桌:“老师刚才说什么?”同桌问:“哪一句?”两人一起没听见此后的讲课。  2.随意插话。老师正在批评某个同学,生气地说:“你认真点,不行吗?”他(董××等)在那儿答:“行——”让人哭笑不得。  二、问题学生  黄××、辛××、王××、卢××等。  三、解决的方式和步骤  个别教育、主题班会、家长督导、结果总结。  四、分解过程
期刊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的唐僧有一颗菩萨心肠,西天取经的途中他遇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在他眼中都是善男信女;而孙悟空恰恰相反,遇见谁都用火眼金睛检验一番,仿佛每个人都是妖精。我欣赏唐僧的唯美主义,但不敢像他那样是非不分;惊奇于孙悟空火眼金睛的精确无误,但我不认同他的苛刻!在十多年班主任的实践工作中,我觉得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拥有唐僧的心、孙悟空的眼,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学生身上一点一滴美好的地方,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力争给予孩子更多,而许多孩子却没有幸福感,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把家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文明行动的传承,我们应给孩子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关键词:语文教学 育人典型 品词析句 感恩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父母们力争给予孩子更多,然而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把家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