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农村的发展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中之重,而这其中金融对于农村的支撑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我国的农村金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这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足与缺陷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建议
1.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足与缺陷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经历了漫长的改变时期。如图1所示,次为目前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从早期的金融合作社到这些合作社的停办,又到2003年,农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大批的回归与农村,起到振兴农村的作用,这个过程反应了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一个决策过程,是一个从试探道走向成熟的过程。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现代的农村发展仍然需要着数量极为庞大的资金,如何能够处理这些资金的来源于去向的问题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需要作出长久的努力。
1.1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资金供给数量不足
我國农村的地域广阔,人口数量极为庞大,农村的发展的稳定与繁荣是提升我国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的重要部分。但是,我国的主要金融机构由于利润率的问题对于农村的资金总量的支持仍显不足。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有许多,农业是一个受到自然环境与不可抗力影响较大的产业,因此,农业贷款所产生的不良数据令银行拒绝向农业提供大量的贷款;另一方面银行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收益率更大,收益周期短并且法人资产明确的大型工业企业上来,这使得农村的资金供给力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1.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
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地区的人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相当匮乏,并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抵触心理。这从目标层面上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一方面,从人的角度来讲,农村人口的收入有限,并且其收入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这就使得其承担还款行为的能力不足,极易造成房贷风险。其次,由于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淡薄,人们对于债务的概念并不清晰深刻,造成了严重的逃贷,甚至是犯罪等严重后果。第三,由于农村人口个人家庭环境的不同,如表2所示,贷款的流向不明,贷款的用途不能及时准确的运用到约定的领域,造成了极大的信贷资金资源浪费。
表2
1.3农村金融行业普遍缺少竞争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尤其特殊的历史因素也有合作机构自身的原因,农村金融合作社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发展的,当时是为了支持一些乡镇的中小企业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为了充分的利用农民手里的闲余资金进行资本运转,农村的金融合作机构正式建立。但是由于合作机构建立之初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中国经济并没有走出框架式的阴影,当时的农业金融合作社仍谈需要严重时受到政府机关的直接领导,另一方面这些机构还要受到中央农业合作社的人物摊派,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业务部门为了达到相应的业绩需求,而忽视了信贷的风险因素,大量发展了信贷业务,却在没有审核严谨的条件下发放了贷款,造成了巨大的坏账代账。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经营仍然存在巨大风险,由于长久以来的稳定与轻微垄断式的经营,这些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竞争力普遍不强,服务意识差,严重阻碍了机构的长远发展。同时,由于金融机构长期在体制下运行,自身的思想僵化创新能力不强。
2.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2.1加大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业务的扶持力
首先,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其次,继续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防止政策效果弱化现象的发生。再次,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提高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对农业保障水平。
2.2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商业性金融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商业性金融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商业性金融对于农村这个市场是非常匹配的,由于农村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商业性金融项目的试水,因此,商业性金融在农村会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的农商银行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国的农商银行以及十分普及,各个城市乡镇都已经相继或正在筹建区域性的农商银行,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对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伟大尝试,目前我国已经有农商银行超过400家,这些银行为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农村的金融市场及基层的金融市场也是关乎到国家发展大略的金融市场,因此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视,这是一个良好的机遇。现有的农村的银行网点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部分农村的银行营业网点存在着服务差效率低的不良现象,这不能满足农村对金融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农村需要最基层的村镇式的银行,因为这类银行能够最直接地提供给农民切实的金融服务。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农商银行是重点的发展对象,可以极大的提升农村的经济活力。
2.3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地区信用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农民及农业企业的信用认知程度和风险防范意识,培育农村信用文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加快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及农村地区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户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的借贷风险。再次,不断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纳入到农业担保体系中,建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既为农户贷款提供了便利,又进一步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孙旸旸.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分析与优化方略[J]. 统计与决策. 2009(12)
[2]吕秀萍,杨兆廷. 农村保险拓展农村信贷抵押物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6)
[3]周健. 保险市场与农村信贷市场的对接模式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09(05)
[4]杨思思,郝志军,张增显. 我国农村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西南金融. 2009(05)
[5]卫新江. 经济下行时期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探讨[J].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9(04)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建议
1.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足与缺陷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经历了漫长的改变时期。如图1所示,次为目前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从早期的金融合作社到这些合作社的停办,又到2003年,农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大批的回归与农村,起到振兴农村的作用,这个过程反应了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一个决策过程,是一个从试探道走向成熟的过程。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现代的农村发展仍然需要着数量极为庞大的资金,如何能够处理这些资金的来源于去向的问题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需要作出长久的努力。
1.1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资金供给数量不足
我國农村的地域广阔,人口数量极为庞大,农村的发展的稳定与繁荣是提升我国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的重要部分。但是,我国的主要金融机构由于利润率的问题对于农村的资金总量的支持仍显不足。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有许多,农业是一个受到自然环境与不可抗力影响较大的产业,因此,农业贷款所产生的不良数据令银行拒绝向农业提供大量的贷款;另一方面银行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收益率更大,收益周期短并且法人资产明确的大型工业企业上来,这使得农村的资金供给力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1.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
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地区的人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相当匮乏,并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抵触心理。这从目标层面上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一方面,从人的角度来讲,农村人口的收入有限,并且其收入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这就使得其承担还款行为的能力不足,极易造成房贷风险。其次,由于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淡薄,人们对于债务的概念并不清晰深刻,造成了严重的逃贷,甚至是犯罪等严重后果。第三,由于农村人口个人家庭环境的不同,如表2所示,贷款的流向不明,贷款的用途不能及时准确的运用到约定的领域,造成了极大的信贷资金资源浪费。
表2
1.3农村金融行业普遍缺少竞争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尤其特殊的历史因素也有合作机构自身的原因,农村金融合作社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发展的,当时是为了支持一些乡镇的中小企业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为了充分的利用农民手里的闲余资金进行资本运转,农村的金融合作机构正式建立。但是由于合作机构建立之初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中国经济并没有走出框架式的阴影,当时的农业金融合作社仍谈需要严重时受到政府机关的直接领导,另一方面这些机构还要受到中央农业合作社的人物摊派,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业务部门为了达到相应的业绩需求,而忽视了信贷的风险因素,大量发展了信贷业务,却在没有审核严谨的条件下发放了贷款,造成了巨大的坏账代账。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经营仍然存在巨大风险,由于长久以来的稳定与轻微垄断式的经营,这些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竞争力普遍不强,服务意识差,严重阻碍了机构的长远发展。同时,由于金融机构长期在体制下运行,自身的思想僵化创新能力不强。
2.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2.1加大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业务的扶持力
首先,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其次,继续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防止政策效果弱化现象的发生。再次,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提高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对农业保障水平。
2.2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商业性金融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商业性金融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商业性金融对于农村这个市场是非常匹配的,由于农村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商业性金融项目的试水,因此,商业性金融在农村会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的农商银行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国的农商银行以及十分普及,各个城市乡镇都已经相继或正在筹建区域性的农商银行,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对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伟大尝试,目前我国已经有农商银行超过400家,这些银行为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农村的金融市场及基层的金融市场也是关乎到国家发展大略的金融市场,因此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视,这是一个良好的机遇。现有的农村的银行网点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部分农村的银行营业网点存在着服务差效率低的不良现象,这不能满足农村对金融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农村需要最基层的村镇式的银行,因为这类银行能够最直接地提供给农民切实的金融服务。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农商银行是重点的发展对象,可以极大的提升农村的经济活力。
2.3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地区信用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农民及农业企业的信用认知程度和风险防范意识,培育农村信用文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其次,加快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及农村地区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户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的借贷风险。再次,不断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纳入到农业担保体系中,建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既为农户贷款提供了便利,又进一步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孙旸旸.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分析与优化方略[J]. 统计与决策. 2009(12)
[2]吕秀萍,杨兆廷. 农村保险拓展农村信贷抵押物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6)
[3]周健. 保险市场与农村信贷市场的对接模式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09(05)
[4]杨思思,郝志军,张增显. 我国农村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西南金融. 2009(05)
[5]卫新江. 经济下行时期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探讨[J].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