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于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强化混凝土试验检测管理,确保混凝土各项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同时应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实现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本文对混凝土试验检测及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试验检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一、混凝土试验检测
1、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
1.1水泥试验检测项目
(1)细度。水泥的细度主要是表征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其表征值表則主要是借助于比表面积以及0.08mm方孔筛筛余量来体现。比表面积的测定通常采用勃氏法进行测定,而0.08mm方孔筛筛余量则一般是利用负压筛法进行测定,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比表面积一般按>300m2/kg控制,而0.08mm方孔筛筛余量则需要控制在≤10%的范围内。
(2)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与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通常采用凝结时间测定仪(维卡仪)来测定,用于工程施工的水泥其初凝时间不得低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低于10h。
(3)水泥安定性。水泥安定性主要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试验测定方法主要采用沸煮法进行测定。
(4)水泥的化学性质。水泥化学性质的试验检测项目一般主要包括不溶物含量、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以及碱含量等内容。
1.2砂的试验检测
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砂又称细集料,细集料的试验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一系列的质量指标,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在细集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取样,确保细集料质地坚硬、干净而且具有良好的级配。
1.3碎石、卵石的试验检测
碎石、卵石的试验检测项目主要是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坚固性以及碱活性试验等一系列的技术指标,试验检测方法应该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开展。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中碎石或卵石的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而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
1.4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生产中所使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早强减水剂以及防冻剂等类型。对于混凝土的外加剂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外加剂能够改善强混凝土的减水性,并起到缓凝降温、减少收缩等功能,从而充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混凝土试验检测项目
2.1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检测
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主要是指混凝土具有便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的特性,而且具有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其试验检测方法主要有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法以及维勃稠度法等几种试验方法。其中最经常使用的就是坍落度法。坍落度法通过测试筒高与坍落后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差,进而评价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在控制指标上,通常情况下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不小于160mm,流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则介于100~150mm之间,塑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0~90mm范围内,干硬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则小于10mm需用时间s来表示。
2.2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测
(1)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主要是通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的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并在温度20士2℃,相对湿度95%以上标准养护条件下养生28d龄期,所测定的抗压强度值。根据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度等级将其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14个强度等级。
(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对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进行测定主要是为了确保测得的混凝土强度接近于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情况。而且对于轴心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中,也主要是利用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作为设计依据的。轴心抗压强度的试件主要是采用150mm×150m×300mm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测定轴心抗压强度值。
(3)混凝土的劈裂强度。根据我国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混凝土的劈裂强度主要是利用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试件,并按照相应的试验方法在劈裂抗拉试验装置测得的强度为劈裂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也是混凝土强度评定的重要指标。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混凝土的制备过程控制
混凝土的制备即是把水,水泥,集料和外加剂等拌合物放在搅拌楼内搅拌均匀,但是在搅拌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搅拌楼在投入生产前要进行标定和试拌;
(2)根据拌合物的性质确定最佳的搅拌时间;
(3)掺入外加剂之前应先把其稀释;
(4)正确的投拌顺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节约水泥,一般先把水和水泥放在搅拌楼内搅拌均匀,使其成为水泥浆,然后依次加入其它拌合物。
2、混凝土运输过程的控制
根据项目所需混凝土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以免污染地面,车辆要平稳前进,以防出现离析现象。还要注意结合项目施工的进度,所需混凝土量,浇筑地点至拌合站的距离等因素选配合理的车型和车辆。
3、混凝土浇筑(摊铺)过程的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时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混凝的施工质量:
(1)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的刚度和尺寸,还要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控制在20~40mm之间;
(2)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在浇筑过程中,应连续进行还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离析现象,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米
(4)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在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模板。振捣后发现有缺料时应立即填补找平。
4、施工缝的布置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因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在混凝土新老浇筑交接的地方,应设置施工缝,施工缝一般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容易施工的部位,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施工缝有以下几种:
(1)沉降缝:由于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一些不均匀沉降,应设置沉降缝;
(2)伸缩缝:防止因温差过大,混凝土热胀冷缩形成断板,应设置伸缩缝。
5、施工后的控制
施工后的控制包括养生和拆模。混凝土浇筑(摊铺)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混凝土养生初期严禁通行,当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弯拉强度时,方可开放交通。当混凝土经过养护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拆模,拆模应先按先不承重后承重的顺序进行。
结束语
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需求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强化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混凝土质量的试验检测以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混凝土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为工程项目顺利投入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成武,谈当代混凝土检测技术[M]河南建筑大学报,2012.
[2]孙海平,包明宽,对混凝土检测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M]中国建筑,2013.
[3]欧阳郑华,李纪恨.再议关于混凝土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初探[J].国家建筑发展导刊,2010.
关键词:混凝土;试验检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一、混凝土试验检测
1、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
1.1水泥试验检测项目
(1)细度。水泥的细度主要是表征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其表征值表則主要是借助于比表面积以及0.08mm方孔筛筛余量来体现。比表面积的测定通常采用勃氏法进行测定,而0.08mm方孔筛筛余量则一般是利用负压筛法进行测定,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比表面积一般按>300m2/kg控制,而0.08mm方孔筛筛余量则需要控制在≤10%的范围内。
(2)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与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通常采用凝结时间测定仪(维卡仪)来测定,用于工程施工的水泥其初凝时间不得低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低于10h。
(3)水泥安定性。水泥安定性主要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试验测定方法主要采用沸煮法进行测定。
(4)水泥的化学性质。水泥化学性质的试验检测项目一般主要包括不溶物含量、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以及碱含量等内容。
1.2砂的试验检测
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砂又称细集料,细集料的试验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一系列的质量指标,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在细集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取样,确保细集料质地坚硬、干净而且具有良好的级配。
1.3碎石、卵石的试验检测
碎石、卵石的试验检测项目主要是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坚固性以及碱活性试验等一系列的技术指标,试验检测方法应该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开展。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中碎石或卵石的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而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
1.4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生产中所使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早强减水剂以及防冻剂等类型。对于混凝土的外加剂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外加剂能够改善强混凝土的减水性,并起到缓凝降温、减少收缩等功能,从而充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混凝土试验检测项目
2.1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检测
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主要是指混凝土具有便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的特性,而且具有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其试验检测方法主要有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法以及维勃稠度法等几种试验方法。其中最经常使用的就是坍落度法。坍落度法通过测试筒高与坍落后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差,进而评价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在控制指标上,通常情况下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不小于160mm,流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则介于100~150mm之间,塑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0~90mm范围内,干硬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则小于10mm需用时间s来表示。
2.2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测
(1)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主要是通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的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并在温度20士2℃,相对湿度95%以上标准养护条件下养生28d龄期,所测定的抗压强度值。根据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度等级将其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14个强度等级。
(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对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进行测定主要是为了确保测得的混凝土强度接近于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情况。而且对于轴心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中,也主要是利用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作为设计依据的。轴心抗压强度的试件主要是采用150mm×150m×300mm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测定轴心抗压强度值。
(3)混凝土的劈裂强度。根据我国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混凝土的劈裂强度主要是利用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试件,并按照相应的试验方法在劈裂抗拉试验装置测得的强度为劈裂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也是混凝土强度评定的重要指标。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混凝土的制备过程控制
混凝土的制备即是把水,水泥,集料和外加剂等拌合物放在搅拌楼内搅拌均匀,但是在搅拌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搅拌楼在投入生产前要进行标定和试拌;
(2)根据拌合物的性质确定最佳的搅拌时间;
(3)掺入外加剂之前应先把其稀释;
(4)正确的投拌顺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节约水泥,一般先把水和水泥放在搅拌楼内搅拌均匀,使其成为水泥浆,然后依次加入其它拌合物。
2、混凝土运输过程的控制
根据项目所需混凝土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以免污染地面,车辆要平稳前进,以防出现离析现象。还要注意结合项目施工的进度,所需混凝土量,浇筑地点至拌合站的距离等因素选配合理的车型和车辆。
3、混凝土浇筑(摊铺)过程的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时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混凝的施工质量:
(1)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的刚度和尺寸,还要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控制在20~40mm之间;
(2)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在浇筑过程中,应连续进行还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离析现象,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米
(4)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在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模板。振捣后发现有缺料时应立即填补找平。
4、施工缝的布置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因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在混凝土新老浇筑交接的地方,应设置施工缝,施工缝一般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容易施工的部位,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施工缝有以下几种:
(1)沉降缝:由于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一些不均匀沉降,应设置沉降缝;
(2)伸缩缝:防止因温差过大,混凝土热胀冷缩形成断板,应设置伸缩缝。
5、施工后的控制
施工后的控制包括养生和拆模。混凝土浇筑(摊铺)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混凝土养生初期严禁通行,当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弯拉强度时,方可开放交通。当混凝土经过养护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拆模,拆模应先按先不承重后承重的顺序进行。
结束语
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需求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强化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混凝土质量的试验检测以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混凝土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为工程项目顺利投入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成武,谈当代混凝土检测技术[M]河南建筑大学报,2012.
[2]孙海平,包明宽,对混凝土检测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M]中国建筑,2013.
[3]欧阳郑华,李纪恨.再议关于混凝土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初探[J].国家建筑发展导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