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训练与双眼视觉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欠矫的疗效对比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duan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笔尖训练法和双眼视觉训练法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轻度欠矫的疗效。

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接受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并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发生术后轻度欠矫(-8~-15)的患者54例。将患者分为笔尖训练组和双眼视觉训练组。笔尖训练为将笔尖由远移近到鼻根至出现复视后再退回,患者反复训练,20个周期为1组,连续做3组,共约15 min,每天2次,每周训练5 d,持续6个月;双眼视觉训练组患者进行每周1次,每次60 min的医院内训练,以及每周5次,每次15 min的家庭训练,持续6个月。所有患者均于训练前,训练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接受看远斜视度、看近斜视度和看远立体视检查。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两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54例患者中,26例进行笔尖训练,28例进行双眼视觉训练。训练前笔尖训练组和双眼视觉训练组的看远、看近斜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3个月时,笔尖训练组看远、看近斜视度均大于双眼视觉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01;t=2.55,P=0.01)。双眼视觉训练组训练1个月和3个月时看远斜视度差值、看近斜视度差值均大于笔尖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03;t=2.32,P=0.02)。训练1个月、3个月时,2组看远立体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6个月时,双眼视觉训练组看远立体视优于笔尖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P<0.001),训练6个月时,双眼视觉训练组正常立体视获得率高于笔尖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P=0.03)。

结论:

笔尖训练和双眼视觉训练均能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欠矫患者斜视度,效果一致,但双眼视觉训练对欠矫患儿立体视功能的恢复优于笔尖训练。

其他文献
影像检查技术在眼底疾病的筛查、评估、诊断、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多模式影像,影像标准化操作及数据分析均得到了蓬勃发展,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眼底影像技术在提高疾病确诊率,加速新药研发,改善诊疗体验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笔者对人工智能与眼底影像结合的研究现状、困难和趋势,并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论述,希望能较为客观地展示此领域研究的主题以及近年来新的发展趋势。
目的:利用Corvis ST评估高度近视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7年6-10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高度近视患者53例,其中男17例,女36例,年龄18~53(33.0±9.6)岁,均取右眼检测数据。应用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第1次压平速率(A1V)、长度(A1L);第2次压平速率(A2V)、长度(A2L)以及最大凹陷位置的形
期刊
目的:观察局灶性脉络膜凹陷(FC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金华眼科医院就诊的FCE患者12例(22眼)。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等检查,部分患者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双眼FCE 10例,单眼FCE 2例。22眼中,正视10眼,近视12眼。患眼初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病变国际分型特征及其与视网膜劈裂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16例(174眼)高度近视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眼科检查信息,所有患者均接受眼底照相及高清OCT扫描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价。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11
目的:观察低中度近视患者行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后中央角膜上皮厚度(CCET)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TPRK手术的近视患者62例(114眼),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3.00~-1.25 D)和中度近视组(-6.00~-3.25 D)。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态变化,并探讨OCTA在诊断该类疾病以及在判断预后方面的优势。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CNV患者17例(17眼)。所有患者常规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以及OCTA等检查,对患眼行玻璃体腔
目的:评估应用Pentacam AXL全景生物测量仪3种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SRK/T、Haigis和Barrett Universal Ⅱ)预测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超高度近视[眼轴长度(AL)≥28 mm]白内障患者,应用Pentacam AXL全景生物测量仪进行角
目的:建立单眼视的模拟方法及周边视觉拥挤效应的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估模拟单眼视下的周边视觉拥挤效应是否较正常情况更严重。方法:实验研究。于2015年3-11月期间选取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在校健康学生和教师20例。正常对照时,双眼均给予清晰的视标(模糊度数为0 D);模拟单眼视时,左眼给予清晰的视标,右眼给予模糊的视标(模糊度数分别为0.75、1.50、2.50、3.50 D,顺序随机)。视觉
目的:采用以双通道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价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视觉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的TAO患者31例(62眼)作为TAO组,其中活动期TAO 28眼,非活动期TAO 34眼;选择就诊于同一医院的眼科健康体检者或门诊眼科检查正常的受检者共31例(62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对TAO患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