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重视建筑的“高品质”,不仅关注“环境保护”和“高效”,也注重使用者的体验。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分析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原则,进一步阐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理念;节能环保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原则
1.基本特征
整体关联性。绿色建筑强调建筑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绿色建筑不应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在大环境中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时应强调宏观与微观环境的互相作用,影响,加强各因素和建筑之间的普遍联系,这便是反映了绿色建筑的整体性。
开放循环性。绿色建筑的实质是整个系统的首尾衔接的,既开放,又闭合的良性循环,开放是指循环过程中,在任何环节、任何时间都可进行自由的输入,输出;闭合是指在循环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能够通过从废料到原料的方式加入到循环过程中。这种良性的循环能够使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及废弃物能被自然所吸收或净。
生态经济性。绿色建筑也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经济产物,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承载负荷下进行合理的建设发展,是绿色建筑的基本观点。进行合理的建设规模,对资源与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及强调研究人类在与自然共同进化、发展中形成的“生物性,节律性”,根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建设,避免无谓的浪费与污染,都从生态的角度反映了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智能反应性。人类的大脑具有十分复杂且高效的思维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让这种能力能够在建筑上得到体现,使建筑能够呈现出类似于生命的有机特征。让绿色建筑在与环境中各要素的交互中通过类人的智能反应性,来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的目的。
2.设计原则
“3R”原则。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涉及到的资源即能源、水、土地、材料等应注意3R原则,即减少浪费、再利用、再循环。减少浪费:是指在设计之初即考虑到进入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会使用的资源(能源、水、土地、材料等)的消耗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量,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再利用:是指尽可能保证所选择的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最大限度地使用。再循环:是指在选择资源时,应将该种材料能否再次利用纳入到考虑。
“环境友好”原则。在建筑设计领域,“环境”一词一般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建筑物内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二是建筑区域的周边环境。对于建筑物内和外的环境,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的功能要求和使用者心理、生理需求,创造安全健康、和谐舒适的空间环境。对于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应尽量避免使用煤、石油等高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也应充分考虑消除污染源,减少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危害。
地域性原则。尊重传统文化,在设计时注意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利用场地中的地形、光照、植物、水体等,唤起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以及对当地材料的利用,无论植物或是建材。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绿色设计理念贯穿整个建筑施工生命周期
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无论是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还是建成运营阶段,所需要进行的工作都应严格遵循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原则,如在规划设计阶段应考虑建筑的用途,需要多大的空间,各个功能空间如何分布,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关系、与气候的关系等;在建造施工过程中应遵循低影响开发施工的思想,注意各种污染物的产生,注意对水土资源的保护,避免水土的流失;而在建成运营阶段,应充分利用能源、水的分项计量功能与建筑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时跟踪建筑的整体能耗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及時的调整,还可以参加当地电网的削峰填谷响应计划,为降低建筑能耗做出贡献。
2.建筑设计与文化相结合
绿色建筑应尊重且继承与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并注意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气候相结合,尽可能的使用当地的乡土材料与适宜当地的绿色建筑策略、技术。
例如,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以达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对建筑进行调整,如当地降水丰富,则应收集雨水替代市政供水,当地有特定的盛行风,则应避免使建筑位于污染源的下风区等;利用如竹子等快速生长周期的植物作为建筑的装饰性材料,既可避免将成本浪费在装饰性构件上,还可以使建筑更具有乡土气息。
3.促进公众参与
绿色建筑在乡镇地区的推广应用应充分尊重甲方与当地居民的意愿进行个性化的变更设计,如将建筑的最佳朝向与当地建设环境、街道走向等整体风貌进行调整。
在设计阶段与建设方、当地居民共同商讨,集思广益,并告知绿色建筑的优点,让居民真正感受到绿色建筑是在为自己谋福利,提高公众参与绿色建筑的积极性。这也充分体现绿色建筑内涵中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4.空调及新风系统的选用
空调的形式较为多样,常见的有冷媒空调和全空气系统空调,冷媒空调又可以分为分体式空调和冷媒中央空调。
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管道截面较大,对建筑室内净空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其输送的空气质量较好,但是不同空间的空气温度无法灵活进行分区控制。冷媒式空调较为灵活,管道截面较小,能够灵活满足不同高度空间的需求,温度也可以自由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的温度需求,但是空气质量循环次数有限,内部空气质量较差。
在选用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时,风机盘管一定要选带回风静压箱的回风口,直接抽取室内风,不能选用吊顶回风,从而避免一个房间感染造成整个区域感染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新风系统需要一直保持运行状态,保持管道出于正压状态。
在条件允许时,新风系统还可以设置成为可变新风量运行,既可在过渡季通过加大新风量运行实现节能,又可在加大室内换气次数,降低空气中的病毒浓度,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由于全空气系统,由于空气的回风会带来空气的污染,因此解决此类空调系统的污染传播,最好是选用全新风运营的模式。如果没有条件做到全新风,也可以设置高效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和消毒。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设计理念贯穿整个建筑施工生命周期,能够将建筑设计与文化相结合,并促进公众参与,提供建筑设备选型,实现建筑的节能。为了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中绿色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发展可持续经济,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绿色施工管理的有关事项的宣传,尽快的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学贵.绿色建筑设计中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的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3):140-141.
[2]张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4):85-86.
[3]张晓炅.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门窗,2017(10):20.
[4]彭珂.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5.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理念;节能环保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原则
1.基本特征
整体关联性。绿色建筑强调建筑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绿色建筑不应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在大环境中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时应强调宏观与微观环境的互相作用,影响,加强各因素和建筑之间的普遍联系,这便是反映了绿色建筑的整体性。
开放循环性。绿色建筑的实质是整个系统的首尾衔接的,既开放,又闭合的良性循环,开放是指循环过程中,在任何环节、任何时间都可进行自由的输入,输出;闭合是指在循环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能够通过从废料到原料的方式加入到循环过程中。这种良性的循环能够使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及废弃物能被自然所吸收或净。
生态经济性。绿色建筑也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经济产物,在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承载负荷下进行合理的建设发展,是绿色建筑的基本观点。进行合理的建设规模,对资源与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及强调研究人类在与自然共同进化、发展中形成的“生物性,节律性”,根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建设,避免无谓的浪费与污染,都从生态的角度反映了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智能反应性。人类的大脑具有十分复杂且高效的思维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让这种能力能够在建筑上得到体现,使建筑能够呈现出类似于生命的有机特征。让绿色建筑在与环境中各要素的交互中通过类人的智能反应性,来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的目的。
2.设计原则
“3R”原则。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涉及到的资源即能源、水、土地、材料等应注意3R原则,即减少浪费、再利用、再循环。减少浪费:是指在设计之初即考虑到进入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会使用的资源(能源、水、土地、材料等)的消耗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量,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再利用:是指尽可能保证所选择的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最大限度地使用。再循环:是指在选择资源时,应将该种材料能否再次利用纳入到考虑。
“环境友好”原则。在建筑设计领域,“环境”一词一般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建筑物内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二是建筑区域的周边环境。对于建筑物内和外的环境,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的功能要求和使用者心理、生理需求,创造安全健康、和谐舒适的空间环境。对于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应尽量避免使用煤、石油等高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也应充分考虑消除污染源,减少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危害。
地域性原则。尊重传统文化,在设计时注意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利用场地中的地形、光照、植物、水体等,唤起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以及对当地材料的利用,无论植物或是建材。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绿色设计理念贯穿整个建筑施工生命周期
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无论是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还是建成运营阶段,所需要进行的工作都应严格遵循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原则,如在规划设计阶段应考虑建筑的用途,需要多大的空间,各个功能空间如何分布,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关系、与气候的关系等;在建造施工过程中应遵循低影响开发施工的思想,注意各种污染物的产生,注意对水土资源的保护,避免水土的流失;而在建成运营阶段,应充分利用能源、水的分项计量功能与建筑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时跟踪建筑的整体能耗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及時的调整,还可以参加当地电网的削峰填谷响应计划,为降低建筑能耗做出贡献。
2.建筑设计与文化相结合
绿色建筑应尊重且继承与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并注意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气候相结合,尽可能的使用当地的乡土材料与适宜当地的绿色建筑策略、技术。
例如,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以达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对建筑进行调整,如当地降水丰富,则应收集雨水替代市政供水,当地有特定的盛行风,则应避免使建筑位于污染源的下风区等;利用如竹子等快速生长周期的植物作为建筑的装饰性材料,既可避免将成本浪费在装饰性构件上,还可以使建筑更具有乡土气息。
3.促进公众参与
绿色建筑在乡镇地区的推广应用应充分尊重甲方与当地居民的意愿进行个性化的变更设计,如将建筑的最佳朝向与当地建设环境、街道走向等整体风貌进行调整。
在设计阶段与建设方、当地居民共同商讨,集思广益,并告知绿色建筑的优点,让居民真正感受到绿色建筑是在为自己谋福利,提高公众参与绿色建筑的积极性。这也充分体现绿色建筑内涵中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4.空调及新风系统的选用
空调的形式较为多样,常见的有冷媒空调和全空气系统空调,冷媒空调又可以分为分体式空调和冷媒中央空调。
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管道截面较大,对建筑室内净空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其输送的空气质量较好,但是不同空间的空气温度无法灵活进行分区控制。冷媒式空调较为灵活,管道截面较小,能够灵活满足不同高度空间的需求,温度也可以自由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的温度需求,但是空气质量循环次数有限,内部空气质量较差。
在选用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时,风机盘管一定要选带回风静压箱的回风口,直接抽取室内风,不能选用吊顶回风,从而避免一个房间感染造成整个区域感染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新风系统需要一直保持运行状态,保持管道出于正压状态。
在条件允许时,新风系统还可以设置成为可变新风量运行,既可在过渡季通过加大新风量运行实现节能,又可在加大室内换气次数,降低空气中的病毒浓度,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由于全空气系统,由于空气的回风会带来空气的污染,因此解决此类空调系统的污染传播,最好是选用全新风运营的模式。如果没有条件做到全新风,也可以设置高效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和消毒。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设计理念贯穿整个建筑施工生命周期,能够将建筑设计与文化相结合,并促进公众参与,提供建筑设备选型,实现建筑的节能。为了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中绿色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发展可持续经济,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绿色施工管理的有关事项的宣传,尽快的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学贵.绿色建筑设计中节水与污水再利用技术的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3):140-141.
[2]张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4):85-86.
[3]张晓炅.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门窗,2017(10):20.
[4]彭珂.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