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古诗词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语文教材选入多篇经典古诗词,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语言为抓手,感悟经典古诗词的情趣、理趣。以中职教材“千古流芳”单元为例,探讨在古诗词教学中以品味语言为起点,从而构建语言表达体系、提升语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语言建构;语言重组;语言运用;古诗词教学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古诗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中职语文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千古流芳”共选取了六篇经典的古诗词。这六篇经典作品重在让学生品味语言,领略诗词的文化意蕴,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笔者拟从语言建构、重组、实践运用三个方面谈一谈古诗词教学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词语用规律的学习和内化。
  一、注重因气求声,建构语言
  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诗人在语言表达中通过韵脚、节奏等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教师要依据古诗词的文本特点,选准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声韵和谐之美,进而体悟古诗词的深刻内涵。
  首先,在整体文脉中建构语言。有序的意脉、曲折的情脉构成中国古典诗词的整体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古诗词的脉络层次,把握其结构,从而理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建构语言。比如,针对“千古流芳”单元的六篇古诗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和作品整体风格的角度理清古诗词的文脉,从而准确把握语言的深刻意蕴。学生通过梳理发现这六首诗在文脉上有明显的差别,其中《静女》是《诗经》中最为典型的一首诗歌,以叙事的口吻表达情感;《旅夜抒怀》中杜甫则遵循了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学生鉴赏古诗词学会把握整体文脉,才能全面地感知语言,体悟古诗词的深刻内涵。
  其次,抓住关键字词形成语言感知,构建语言结构。古诗词的语言跳跃性大,意脉也不是非常清晰连贯。教师要抓住古诗词的关键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发挥想象,从而充实古诗词的空白点、未定点。比如,《诗经·静女》共三章,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四言短诗。学生初读此诗,理解诗歌的大意“男女之间互相爱慕,互赠信物”。为了让学生深入解读这首诗,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细读文本。笔者执教时紧紧扣住学生比较陌生而又十分关键的两个字“姝”和“娈”,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明确这两个字的意思。因而得出:“姝”“娈”这两个字从女,表达“美好”的意思。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境思考:以“美丽”为主题,结合诗歌的意境进行画面描述;思考“姝”“娈”都是“美好”的意思,用这两个字是否重复?学生结合这两个字重新回归文本,展开深入思考,形成了以下见解:“姝”形容女子的容貌,古有“女为悦己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面容姣好却春心荡漾的女子;“姝”这个字有文雅之意,美丽的女子在一个幽静的夜晚文雅地与自己心爱的男子约会,这符合中国女子“大方、文静、雅致”的形象特点;“娈”刻画了一个容貌姣好、心灵美好、略带调皮的青年女子形象。学生聚焦文中“关键”字词,立足古诗词和生活实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古诗词意境、形象的理解,从而实现了自我独特的语言建构。
  二、注重还原和重组,重构语言
  古诗词运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意蕴。教师要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对语言进行还原和重组,从而引导学生体悟作者表达的深层情感。
  首先,注重还原情境,在理解意蕴中重组语言。语言的建构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按照语言内部系统来建构话语;另一方面是用词汇组成句子,用句子组成段落和篇章。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有其内在规律,教师要注重还原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重组,解读古诗词的内在意蕴。比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一》,学生初读文本,提出问题:“陶渊明为何而归?又将归向何处?”由于文本与学生之间存在时空距离,学生难免对文本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教师需要还原情境,让学生以“陶渊明”的身份走进文本,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笔者在执教这首诗时,要求学生考虑以下问题:“陶渊明的这首诗写得景美、情美,你是否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田园里?请写出理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还原情境,走进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农村的景色很美,但是长期生活会感到医疗、教育、交通等不方便,所以不愿长期生活在那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何归向田园?”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文本《五柳先生传》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想到陶渊明生活的落魄艰辛,从而感悟陶渊明回归田园是世俗所迫。可见,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形成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寻找到了一个“真性情”的陶渊明,深度解读出“陶渊明心中的田园”的深层内涵。
  其次,注重重组,在审美过程中提升语言。对古诗词中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师要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全面地分析。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解构重组,进而深度解读诗词的内涵。比如,学习《诗经·静女》时,教师可以抓住“城隅”一词,引导学生展开重构。“城隅”的解释有二:一是城上的角樓,二是城边的角落。据此,笔者要求学生对“静女”与“男子”约会的画面进行重构。学生产生这样的质疑:“男女之间会选择在城上的‘角楼’约会吗?”作为古代重要防御系统工程的角楼不可能成为男女约会之处,这缺少了一种意境,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由此,学生指出:“城隅”应该指城边的角落。这符合中国古代女子文雅、羞涩的性格特点,也符合爱情故事含蓄、内敛的审美特点。
  三、注重活动和表达,提升语用能力
  在古诗词阅读中,教师需跳出传统的学科视野,注重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首先,教师应结合古诗词的内容设计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比如,学习《诗经·静女》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电影脚本,并拍摄成MTV上传到班级群。教师还需提醒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戏剧相关知识,并且播放电影剧本的镜头,从而让学生将知识与实践巧妙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在创意表达中提升语用能力。古诗词往往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教师可以寻找诗歌创意表达的落脚点,提取信息,表达语言,展示思维。比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一》《旅夜书怀》《将进酒》这三首诗歌,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绘画的方式解读诗歌,做到“披文入情”。笔者设置了以下创意表达的任务:围绕这三首诗歌中的意象,绘制相关的图画,并且写上推荐词;请替李白或者陶渊明给对方写一封信,劝说对方改变原有出世或者入世的观点;假如陶渊明和杜甫两人穿越时空相聚,会跟对方说些什么?发挥想象,编写“志士与隐士”的剧本。上述写作任务需要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地解读,进而进行创意性表达。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有效地进行创意表达,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黄海燕(1980—),女,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研方向为古诗词教学。
其他文献
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一种传统题型,为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记忆能力。纵观2009年的高考18套试卷,名句名篇默写呈现出以下特点:  从考查的形式看,题型以上句或下句填空为主,兼有理解填空。上海、安徽等9份试卷出现了选做题,这种形式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  从考查的内容看,以初、高中教材为主,兼顾课外。作品多选择名家名篇,屈原的《离骚》、荀子的《劝学》、苏轼的《赤壁赋》、柳永的《
我搞不清楚我的爷爷涂雅博士整天在他的实验室里干什么。他那个实验室就设在我家的阁楼上。自从爷爷退休以后,我再也没有上过阁楼。  爷爷不让上。他对全家人说,阁楼是他一个人的,没有他的批准,任何人不要试图上去。爸爸妈妈知道爷爷的怪脾气,不想惹他生气。  我才不管呢,我是爷爷的宝贝孙子,爷爷喜欢我。  所以当爷爷去出席世界科学家大会(爷爷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爸爸妈妈也上班去了,家里只剩下我一
摘要:《孔雀东南飞》中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除了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外,在整篇诗中还有一些细节的刻画,笔墨虽不多,却极精彩,以诗中对“哭”这一细节的分析,体会其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细节;哭;性格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诗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结构完整紧凑、细腻,还有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特
摘要:作文低效的原因有很多,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不外乎施教主体、学习主体、课堂环境、训练内容及方法等因素的关联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而在教学实践中,训练不当导致作文低效的原因才是最直接的。从作文源头、心理、方法几个层面剖析出作文训练中的低效做法,以期得到改进。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观察;真情;方法技能;效率  作文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喜欢追求“时尚”,学生作文中越来越多的“时尚病”在蔓延。大家
经常看到有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评语中写道,“人物太扁平化了,能不能立体一点”或者“事件经过太普通了,能不能曲折点啊”?而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多半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他觉得自己看到的人物或者经历过的事件就是这样的,原本就没什么曲折,怎么能写出曲折呢?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中的情节多一点曲折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四个“一”入手,较为巧妙、直观地让学生掌握了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  一、把对人的真实态度先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经典名著节选的文章,而且随着新课标的修订与颁布,高中语文逐步推进整本书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语文课程的名著阅读教学由于是节选,故存在简单化、碎片化问题,教师应依据学情,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推进名著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學;名著阅读;阅读策略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高考的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高中语文教学中,名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主导方向。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当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有敏锐的观察与分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以及独特的感受
摘要:小说是高中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式,通常是学生“喜欢读”却无法真正“读懂”“读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解读情况,在学生阅读的肤浅处、困惑处根据小说的体式特点,以问促读,让学生细读精思,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进而实现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说教学;有效路径;相机而问  相机而问,是指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教学观察依据,随时留意学生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呈现的解读状态,根据学生的课堂
摘要: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达成高效教学的前提基础。所谓深入,不应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奇思妙想”,而是将文本置于课标之下、专题之中、文本之上的个性化解读。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预设才有可能生成高效课堂。  關键词:文本解读;有效性;高效课堂  优质的教学设计源于高效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位名师的成长是靠其文本解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支撑起来的。那么
针对不少人对老年性生活的担忧和误解,美国某大学老年医学中心开展了调查,并在不久前公布了以下调查结果。老年人、即将步入老年的中年人,以及关心老一辈健康幸福的青年人都不妨一读。  长期配偶对性并没有腻烦 在事业和孩子的双重压力下把做爱变成“例行公事”的那些年月里,不少夫妻常常对性失去激情。然而,调查表明,当孩子离开家庭、夫妻单独相处的时间增多后,他们的性生活频率和满足感开始回升。  由一位社会学博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