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造船技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电气化建设虽然已发展到规模化、自动化程度,但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的管理制度加上前期有规划的生产方案,可以大大的缩短生产时间,有效地提高电气设备的安装,充分发挥船舶操作的好处,保证企业效益的同时,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备;安装;施工
前言:
目前,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密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港口的发展。船舶又是港口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确保高效运行港口船舶、船舶电气设备必须重视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施工,为了更好地提高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减少失败的概率问题,促进港口的良好的发展。本文从电气设备类型,安装要点,施工工艺分析及优化设备管理体系进行探究。
1、电气设备类型
船用电气设备种类繁多。为了保证今后安全、高效的施工,有必要准确了解和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种类及相关安装要求,做好船舶电气设备的重点分析工作。根据功能的不同,船舶电气设备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导航设备。导航设备多为集成系统,如供电配电设施、甲板天线和计算机处理设备等。导航设备作为船舶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保证其正常运行。其次,电气设备种类繁多,如防爆电气设备、供配电硬件设施设备等。电气设备安装时,电缆设备和开关设备应统一安装,以保证安装的稳定性,促进设备的稳定运行。最后,对于不同的船舶功能,检测设备的类型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考察船的探测设备主要包括测深声纳设备和海平面定向通信设备。该系列检测设备与供配电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紧密相连,保证船舶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
2、安装要点
2.1准备工作
在船体断面生产过程中,全面加强电气设备安装的前期工作,准备电缆桥架参考、电缆桥架采购申请、电气安装图等技术图纸。根据技术资料和工程图纸的要求,完善电缆桥架的准备和连接,并将配套施工设备准确的放置在分区内,为今后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2电缆配件安装
船体段制作完成后,需要安装电缆支架和射孔器。船上电缆主要负责电力传输、信号传输、信息传输等。由于电缆敷设环境差,绑扎件和电缆支架必须安装牢固,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工作。
2.3调试
船舶本身的质量好坏,以及后期能不能安全高效的航行,其中电气设备的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的人员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齐心协力完成调试工作,使船舶的状态达到最好。在设备启动之前,再次检查各部位部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从而确定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应按设计图进行接线观察和检查,防止联轴器脱落和丢失,并严格检测接线的绝缘。
3、施工工艺分析
3.1控制屏安装
首先,要做好员工的准备工作。在正式安装的前期,检查和处理各种安装条件,特别是辅助设备和电缆完好、外观完整、内部性能良好。安装位置的脚手架必须处于良好状态,才能进行正式安装。其次,在实际安装操作中,大型机械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维修,并根据不同的机器尺寸和型号,指派专门的人员共同写下“日本和澳大利亚”进行安装。对于发电机组等数量较多的机器,安装时必须保证给安装人员的图纸一致,避免安装偏差。吊车安装时,工人需要在器械的左下角临时用螺栓固定,以便尽快将整个器械吊起安装。然后,在正式安装之后。检查设备开度,防滚装置是否有倾覆危险。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
3.2通航设备安装
首先是安装日志。在安装原木时,一方面,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安装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定位、钻孔和焊接操作。对于安装在靠近船体龙骨的位置,计程仪必须保持平坦,并与内部测深仪的探头保持适当的距离。另一方面,安装日志传感器后,法兰焊接应采用的方法尽可能海水阀应该正确使用,海水阀应打开从上到下,和传感器应该插入合理与船保持平衡。另外,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接部位必须用环氧树脂密封。机组人员将被要求进行特殊的气密操作测试,并且必须重新安装以防泄漏。以上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对计程仪船头标志进行校准。为了控制误差,中心线必须与整个船的中心线平行。在电缆敷设的这一阶段,可以单独敷设,并有外部屏蔽。应避免对使用的传感器造成严重损坏。
接下来,安装音响。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安装图纸和回声测深换能器的详细信息确定安装位置并进行标记。最好的安装位置是安装期间传感器和龙骨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在仪器的实际安装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临时的三角固定器将传感器固定在焊接位置,为今后法兰的焊接和维护打下基础。测深仪传感器焊接法兰。桥架在焊接前应焊接均匀,整体倾斜度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以上焊接作业完成后,还应进行双面环焊,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打磨。同时,为了使螺栓固定好,必须对螺栓进行固定,外围可涂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处理,进行有效的密封试验操作。测深仪的探测电缆应穿过管道敷设。探头与主缆的距离应小于30m,测深仪探头不应损坏。
3.3无线电设备安装
一是安装无线电设备。在实际安装条件下,避免直接焊接到无线电设备的底座上。一旦出现底座和支座,必须先焊接底座支座,然后才能焊接主要设备。无线电设备安装在舱内,避免与外部湿气接触,是密封的,并配备了一系列水密处理措施。对于罗盘甲板上存在的电缆管,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鹅颈管进行处理,也可以使用防火防水材料堵住孔。另外,在无线电设备的实际应用中,要设置临时应急电池,做好机舱内的工作,防止电池不良移动或碰撞。无线电设备的焊接部件应及早清洗。禁止使用酸剂和无水酒精剂。最后,铺设无线电设备电缆。在船舶设备的安装中,无线电设备电缆的铺设非常重要。工作人员的无线电缆按电源和照明方式分开敷设。此外,为了使维修工作到位,无线电设备所铺设的电缆需要有足够的库存。
4、优化设备管理体系
4.1制定管理、保养制度
准备船舶电气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主人应该坚持“顶层设计”的概念,根据船舶电气设备的实际操作,建立一个强大的执行能力,科学、全面的管理系统,为了限制:,监督指导船长船员和完成一项任务,全面落实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目标。
4.2明确责任
建立责任机制,调动积极性的船员,和指导人员连续工作方式,明确电气设备维护和管理的个人关系,责任机制的支持下开展相关工作,避免电气设备连接管理不当,重复维修,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电气设备管理,并建立基于电气设备备份管理网络的责任机制,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中来。
4.3制定工作计划
为了有效地实现电气设备管理制度和指导人员的职位负责维护的电气设备,船舶必须充分利用非生产时间如装卸、停泊在完成施工和生产间隙,导航和生产。为了充分利用非生产时间,优化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资源的配置,必须根据船舶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多方位、立体的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体系。
结束语:
船舶建造技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船舶电气安装工程又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建立适合现代造船理念的电气设备安装的工艺流程,合理地选择和科学计划组织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方法的制定应该基于一个完整的理解当前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不断的优化现有的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达到生产力的提高,减少不必的人力物力的开支,让企业在当今市场环境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旺东.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No.266(12):49.
[2]许冬晨,刘彤.小型船舶电气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
[3]王元宝.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探讨[J].中国水运,2012,No.354 01:46-48.
[4]印爱荣.浅析船舶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机电信息.2018(18).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备;安装;施工
前言:
目前,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密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港口的发展。船舶又是港口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确保高效运行港口船舶、船舶电气设备必须重视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施工,为了更好地提高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减少失败的概率问题,促进港口的良好的发展。本文从电气设备类型,安装要点,施工工艺分析及优化设备管理体系进行探究。
1、电气设备类型
船用电气设备种类繁多。为了保证今后安全、高效的施工,有必要准确了解和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种类及相关安装要求,做好船舶电气设备的重点分析工作。根据功能的不同,船舶电气设备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导航设备。导航设备多为集成系统,如供电配电设施、甲板天线和计算机处理设备等。导航设备作为船舶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保证其正常运行。其次,电气设备种类繁多,如防爆电气设备、供配电硬件设施设备等。电气设备安装时,电缆设备和开关设备应统一安装,以保证安装的稳定性,促进设备的稳定运行。最后,对于不同的船舶功能,检测设备的类型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考察船的探测设备主要包括测深声纳设备和海平面定向通信设备。该系列检测设备与供配电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紧密相连,保证船舶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
2、安装要点
2.1准备工作
在船体断面生产过程中,全面加强电气设备安装的前期工作,准备电缆桥架参考、电缆桥架采购申请、电气安装图等技术图纸。根据技术资料和工程图纸的要求,完善电缆桥架的准备和连接,并将配套施工设备准确的放置在分区内,为今后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2电缆配件安装
船体段制作完成后,需要安装电缆支架和射孔器。船上电缆主要负责电力传输、信号传输、信息传输等。由于电缆敷设环境差,绑扎件和电缆支架必须安装牢固,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工作。
2.3调试
船舶本身的质量好坏,以及后期能不能安全高效的航行,其中电气设备的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的人员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齐心协力完成调试工作,使船舶的状态达到最好。在设备启动之前,再次检查各部位部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从而确定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应按设计图进行接线观察和检查,防止联轴器脱落和丢失,并严格检测接线的绝缘。
3、施工工艺分析
3.1控制屏安装
首先,要做好员工的准备工作。在正式安装的前期,检查和处理各种安装条件,特别是辅助设备和电缆完好、外观完整、内部性能良好。安装位置的脚手架必须处于良好状态,才能进行正式安装。其次,在实际安装操作中,大型机械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指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维修,并根据不同的机器尺寸和型号,指派专门的人员共同写下“日本和澳大利亚”进行安装。对于发电机组等数量较多的机器,安装时必须保证给安装人员的图纸一致,避免安装偏差。吊车安装时,工人需要在器械的左下角临时用螺栓固定,以便尽快将整个器械吊起安装。然后,在正式安装之后。检查设备开度,防滚装置是否有倾覆危险。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
3.2通航设备安装
首先是安装日志。在安装原木时,一方面,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安装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定位、钻孔和焊接操作。对于安装在靠近船体龙骨的位置,计程仪必须保持平坦,并与内部测深仪的探头保持适当的距离。另一方面,安装日志传感器后,法兰焊接应采用的方法尽可能海水阀应该正确使用,海水阀应打开从上到下,和传感器应该插入合理与船保持平衡。另外,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接部位必须用环氧树脂密封。机组人员将被要求进行特殊的气密操作测试,并且必须重新安装以防泄漏。以上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对计程仪船头标志进行校准。为了控制误差,中心线必须与整个船的中心线平行。在电缆敷设的这一阶段,可以单独敷设,并有外部屏蔽。应避免对使用的传感器造成严重损坏。
接下来,安装音响。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安装图纸和回声测深换能器的详细信息确定安装位置并进行标记。最好的安装位置是安装期间传感器和龙骨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在仪器的实际安装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临时的三角固定器将传感器固定在焊接位置,为今后法兰的焊接和维护打下基础。测深仪传感器焊接法兰。桥架在焊接前应焊接均匀,整体倾斜度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以上焊接作业完成后,还应进行双面环焊,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打磨。同时,为了使螺栓固定好,必须对螺栓进行固定,外围可涂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处理,进行有效的密封试验操作。测深仪的探测电缆应穿过管道敷设。探头与主缆的距离应小于30m,测深仪探头不应损坏。
3.3无线电设备安装
一是安装无线电设备。在实际安装条件下,避免直接焊接到无线电设备的底座上。一旦出现底座和支座,必须先焊接底座支座,然后才能焊接主要设备。无线电设备安装在舱内,避免与外部湿气接触,是密封的,并配备了一系列水密处理措施。对于罗盘甲板上存在的电缆管,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鹅颈管进行处理,也可以使用防火防水材料堵住孔。另外,在无线电设备的实际应用中,要设置临时应急电池,做好机舱内的工作,防止电池不良移动或碰撞。无线电设备的焊接部件应及早清洗。禁止使用酸剂和无水酒精剂。最后,铺设无线电设备电缆。在船舶设备的安装中,无线电设备电缆的铺设非常重要。工作人员的无线电缆按电源和照明方式分开敷设。此外,为了使维修工作到位,无线电设备所铺设的电缆需要有足够的库存。
4、优化设备管理体系
4.1制定管理、保养制度
准备船舶电气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主人应该坚持“顶层设计”的概念,根据船舶电气设备的实际操作,建立一个强大的执行能力,科学、全面的管理系统,为了限制:,监督指导船长船员和完成一项任务,全面落实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目标。
4.2明确责任
建立责任机制,调动积极性的船员,和指导人员连续工作方式,明确电气设备维护和管理的个人关系,责任机制的支持下开展相关工作,避免电气设备连接管理不当,重复维修,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电气设备管理,并建立基于电气设备备份管理网络的责任机制,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中来。
4.3制定工作计划
为了有效地实现电气设备管理制度和指导人员的职位负责维护的电气设备,船舶必须充分利用非生产时间如装卸、停泊在完成施工和生产间隙,导航和生产。为了充分利用非生产时间,优化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资源的配置,必须根据船舶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多方位、立体的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体系。
结束语:
船舶建造技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船舶电气安装工程又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建立适合现代造船理念的电气设备安装的工艺流程,合理地选择和科学计划组织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方法的制定应该基于一个完整的理解当前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不断的优化现有的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达到生产力的提高,减少不必的人力物力的开支,让企业在当今市场环境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旺东.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No.266(12):49.
[2]许冬晨,刘彤.小型船舶电气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
[3]王元宝.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探讨[J].中国水运,2012,No.354 01:46-48.
[4]印爱荣.浅析船舶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机电信息.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