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班班通”的常态化应用之有效性分析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图通过“班班通”在农村学校常态化应用的有效性分析,并借助各级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们能熟练使用“班班通”设备,从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究出农村学校“班班通”的常态化应用的模式。在“班班通”常态化应用的基础上,借助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校;“班班通”;常态化;有效性分析
  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为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2012年我校在庐江县教育局装备中心配备的“班班通”硬件的基础上,不惜重金,购置了教育应用软件 ,旨在建设好“班班通”设备,推广“班班通”的常态化使用。
  1 背景
  通过初步了解,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教育信息化”还是新生事物,很多教师心目中“电化教育”可望而不可即。我学区共有三所初中,教师老年化趋势明显,接近休息的老教师有20多人,中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青年教师中女性占绝大多数,他们对新建的“班班通”设备近而远之,中老年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望洋兴叹,认为这是青年人的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干净利落;另外各级职称受指示数限制,很多老师对职称晋升感觉渺茫,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拒绝感;也有青年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感兴趣,但人孤势单,不成气候,没有研究氛围。
  鉴于上述背景,我们成立课题组,试图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探索本学区“班班通”建设和本学区农村学校的“班班通”常态化应用,并力争通过各级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们能熟练使用“班班通”设备,并借助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开展各级“班班通”培训和课题培训
  要推进“班班通”的常态化应用,首先必须更新课题组教师的理念,培养他们厚实的理论素养,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因此,白山镇中十分注重提高课题组成员在“班班通”应用方面的教科研水平。
  (1)用新的教学理论引领教育教学,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修,组织校本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素养,更新教育理念。
  (2)组织参加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提高教师“班班通”应用能力。
  2.1 “走出去”,眼界无限开阔。
  白山镇中派课题组成员积极外出学习,2014年10月18日,“班班通”项目学校畅言软件升级后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在城北小学报告厅举行。白山镇中派艾家荣同志参训。会议由县教育局装备中心主持,科大讯飞培训师吴鹏程主讲:软件的安装与启动(看视频);电子课本界面,在书库里选书,下载,同时打开电子白板;课文朗读与聚集键的使用、語音评测功能、理化仿真实验室的使用;备课演示;电子白板使用;登陆安徽教育基础资源平台等。这次培训,把“电子白板”带回了学校,引起了白山镇中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革命,也把课题研究带入的新的阶段。
  2014年10月26日,白山镇中参加全省“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中期交流会暨2014年度立项课题培训会。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部黄天元博士作专题讲座:全国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央电教馆王晓芜副馆长讲话: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当前信息技术现状及发展等问题。下午会议内容有中期成果汇报交流、省电教馆张富胜解读《课题管理办法》,信息中心谢刚介绍《安徽电化教育》杂志。这次培训拓宽了课题研究的视野,提供了理论信息和实践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5年11月03日,全省2015年度教育信息技术立项课题培训暨"十二五"课题中期交流会在合肥白金汉爵大酒店举行。白山镇中课题组负责人艾家荣参加了会议。
  上午会议由安徽省电教馆副馆长杨善竑主持,8:30开幕,宣读立项文件,朱庆馆长讲话。9:10华南师大柯清超教授作学术讲座“教育信息化应用和发展趋势”;10:30北京师大陈美玲教授作“新技术与教学变革”的讲座。11:30分专家与会议代表互动。下午会议由谢刚主持,14:00开始课题交流发言,15:30安庆市电教馆何学忠作“中小学教师如何做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的学术讲座。这次培训,将课题研究最新信息带回学校,我们调整了课题研究范围,并将研究区域缩小为本学区,便于进行后期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每次学习都大开眼界,回到学校及时总结,把学到的点点滴滴归纳、整理。
  2.2 “请进来”,向专家当面取经。
  白山镇中积极与庐江电教馆县马春霖馆长联系,请城关小学的多媒体运用的先行者来校上课,请县教研室专家视导,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手把手请教,解决在“班班通”应用上的难题。
  2.3 同课异构,体验“班班通”的优越性。
  白山镇中教学开放周,语文组传统上课模式与运用“班班通”设备上课,同课异构,在比较中体验“班班通”的优越性。
  2.4 开设“班班通”观摩课,做“班班通”应用的先行者。
  自课题立项后,我们支持、鼓励课题组成员做先行者。
  2014年05月16日,课题组录播观摩课,晚间全体教师在办公楼四楼会议观看观摩,这次的课堂教学由艾家荣老师主讲,课件制作精致,引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教学资源,让中老教师叹为观止,运作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切实转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并有想尝试使用“班班通”设备的愿望。课题组成员进行一对一帮扶,手把手教会中老教师怎样下载使用资源平台里的资源。
  2014年12月19日,“班班通”应用典型课例交流在代桥初中召开,代桥初中许云飞老师主讲,把多媒体应用演绎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中老教师应用的信心。   2015年3月我学区派教师参加庐江县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多名教师获奖,胡伟老师获庐江县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合肥市评选。我们将获奖课例带回来,重新评议,找出不足,并让全体教师观摩,推动我校“班班通”教学应用的常态化。
  2015年06月,课题组召开实践研究研讨会,将“班班通”应用推向常态化。这次会议研究结果得到白山中心学校的认可,并在学区内开展多媒体技术应用比赛,加快我学区“班班通”应用常态化步伐。
  2015年09月,课题组在同春学校召开“班班通”应用研讨,王业青老师上了一节观摩公开课,让电子白板颠覆传统教学,获得一致好评。课题组在交流研讨中决定将电子白板应用向学区推广,让课题研究走向新的高度。
  3 面向全体教师,推进班班通的常态化应用。
  3.1 激发中老年教师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教师也是常人,教师对“班班通”多媒体技术的学习,首先要让他觉得有趣、有用。通过动员研讨、现场观摩、参观学习、视频学习等多种途径,我们的组员和绝大多数老师都对“班班通”这一新兴事物兴趣盎然、觉得用与用不一样。2014年05月16日,课题组录播观摩课,晚间全体教师在办公楼四楼会议观看观摩,让中老教师叹为观止,运作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切实转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并有想尝试使用“班班通”设备的愿望。会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一对一帮扶,手把手教会中老教师怎样下载使用资源平台里的资源。
  3.2 加强培训形成能力
  2012年7月我校在本学区率先安装30套“班班通”设备,一开始只有少数教师能运用这些设备,课题组成立后,一方面外出取经,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培训,课题组采用了“集中培训、分类指导、个别帮扶”的策略,让组员和有兴趣的老师们都获得了“班班通”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制度和激励机制向全体教师辐射,力争人人能使用“班班通”,让“班班通”应用趋于常态化,推动了课题研究的发展,实现课题研究的既定目标。
  案例研究就是一种实践研究,也是一种改善实践的研究。2012年我们学校安装“班班通”设备,在本学区是第一家,周边乡镇学校也刚刚起步,我们除了“农远工程”留我们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外,没有先例。“班班通”对我们来说是新生事物,当然城市学校已搞得轰轰烈烈,为我们提供了示范。一开始我们用的是“拿来主义”,拿别人的案例来分析研究。我们知道,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自己做,怎样将相关内容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出来,就要剖析别人的课件,运用已有的技术,比照制作,反思总结。遇到技术上的难题,我们在网上查找解决;依然不能解决的,我们就请教电教馆马馆长和贺老师,他们及时为我们排难解忧,解决了技术难题,也增强了我们继续研究的信心。渐渐地,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案例研究中,我们分享别人的成功经验,也能汲取别人失败的教训,从而全面提升我们“班班通”应用技术素养。
  3.3 常态应用精细打磨,集体备课形成風气。
  组员和教师掌握了“班班通”设备的使用技术,并不等于是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体现教学艺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靠一个人来完成,费时费力,“拿来主义”直接从网上下载或利用购置的课件因教学对象和个人风格不同,用来也不会得心应手。我们课题组提倡集体备课,中老年教师富于经验,提出教学设计方案,青年教师富于激情和想象力,大胆尝试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将教学设计呈现出来,集体创作,共同使用。
  备课分常规课和参赛课。参赛课则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由备课组从专业及教学理论角度集体研讨,学科组再作评价与完善,并通过多次上课、评价,课题组从“班班通”应用及与课程融合角度再作打磨才能定稿。所以我们每一节参赛课都能做到结合学科特点,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找准媒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佳作用点和作用时机,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升华学生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等。2015年3月我学区派教师参加庐江县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多名教师获奖,胡伟老师获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合肥市评选。
  3.4 积极参赛提升水平
  庐江县教研室每年都会举行多媒体应用大赛或课堂教学大练兵,以参加县级大赛为契机,白山镇中心学校先在学区内组织选拨赛,我们课题组全员参加,选手入选后,回校再上课、评议,修改教学设计,优化课件。我们学区派出的选手每每获奖。参赛不仅提升了组员“班班通”应用水平和自身修养,还为课题研究提高了实力,推进课题研究的进程。
  4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对教师、学生发放问卷等,探讨农村教师对“班班通”设备使用的认识。课题组广泛听取了各年级老师对“班班通”使用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并深入班级实地观课,了解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身心状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每次问卷回收后,专人逐卷逐题统计、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分析并探索其中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或建议。
  4.1 任课教师年龄、职称等现状与“班班通”使用调查及结果分析。
  我校现任授课教师69人,其中50岁以上20人,占28.9%,45岁以上共31人,占44.9%,40岁以上43人,占62.3%;35岁以上59人,30岁以上66人,30-40岁之间占33.3%,30岁以下3人;高级职称15人,21.7%,女性15人,21.7%。其中能主动参与白板应用与研究的有8位,基本是课题组成员,积极传递课题研究正能量;能够积极跟进的有10位,他们的“班班通”应用研究都有过获奖经历或受到好评;30位左右老师能够被动应付,其余处于事不关己或无关紧要或反对状态。
  课题组成员年龄组成,80后1位,70后3位(男),60后4位。其中高级教师2位,6位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中青年教师明显偏少,当然调查和实际都表明,学校40岁以上教师中或高级教师中,对“班班通”能够深层应用的全在课题组中。   4.2 学生对“‘班班通’使用频率、是否适宜使用、使用恰当与否”的认识。
  2012年我们在原有“农远工程”的基础上,开始使用“班班通”设备,当时的七年级已有过一年的学习经历,对他们进行问卷最有权威性。
  2013年10,我们八(1)、八(2)、八(3)、八(4)、八(5)、八(6)、八(7)等7个班学生进行“班班通”应用初期问卷调查,分析370份有效问卷,得到如表1结果。
  八年级有效答卷370份,“经常使用学科”统计结果是(1)班251、(2)班217、(3)班200、(4)班215、(5)班215、(6)班242、(7)班219,其中八(1)、八(6)、八(7)班使用的频率较高,经常使用的学科有语文227、数学223、英语236、政治261、历史227、物理238,而地理(86)、生物(61)不作为中考内容,相对使用较少。“不宜多用学科”统计结果为(1)班68、(2)班71、(3)班44、(4)班47、(5)班58、(6)班59、(7)班78。“那些学科使用不当”统计结果为(1)班55、(2)班30、(3)班9、(4)班29、(5)班27、(6)班26、(7)班26。从整体结果来看,“班班通”的使用频率较高,且适宜使用。
  4.3 在上课方式、教学效果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方面,传统教学与“班班通”教学对比结果。
  2014年11月,我们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内容是对“班班通”应用效果的调查,问卷对象是九年级七个班,因他们见证了我校“班班通”应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他们最有话语权。共发放问卷380份,得到如表2结果。
  九年级有效答卷380份,“你更喜欢啊种方式上课”中,传统的“黑板+粉笔”的统计结果为九(1)46、九(2)22、九(3)45、九(4)19、九(5)45、九(6)25、九(7)28,“班班通”的统计结果为九(1)240、九(2)266、九(3)203、九(4)218、九(5)205、九(6)226、九(7)240。从统计结果明显得出学生更喜欢“班班通”的教学方式。
  “你认为哪种方式学习效果更好”中,传统的“黑板+粉笔”的统计结果为九(1)37、九(2)34、九(3)23、九(4)35、九(5)36、九(6)39、九(7)36,“班班通”的統计结果为九(1),183、九(2)232、九(3)256、九(4)191、九(5)212、九(6)204、九(7)230。从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学生“班班通”教学效果更好。
  “你认为哪种方式更能调动你学习积极性”中,传统的“黑板+粉笔”的统计结果为九(1)31、九(2)39、九(3)36、九(4)36、九(5)32、九(6)31、九(7)25,“班班通”的统计结果为九(1)239、九(2)210、九(3)218、九(4)247、九(5)232、九(6)216、九(7)219。从统计结果不难看出,“班班通”的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各学科来看,语文232、数学215、英语236、政治212、历史206、物理241、化学246,语文、英语是语言类学科,朗读、听力更让学习感兴趣;物理、化学有更多的实验,在农村初中,实体实验不常做时,虚拟实验更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以上数据分析,为“班班通”的常态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5 “班班通”的常态化应用得到推广
  三年来,学校“班班通”硬件设施中显示终端从投影机到短焦投影,再到电视一体机,不断更新。课题组成员身先士卒,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提高。从一开始剖析别人的案例到自己制作课件,优化课件,再到各项比赛中频频获奖,并成为别人的案例,进步喜人。其他教师有的甚至从学习开机关机开始,到现在能熟练“班班通”设备,不只是多媒体运用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教与学的效率都得到提高。
  5.1 “班班通”设备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及时维护维修,确保正常使用”这一管理模式,已在本学区推广使用。
  “分级管理,责任到人”是指班级管理小助手、授课教师、班主任、学校设备维护员四位一体,各司其责。
  班级管理小助手:每班确定1名班级管理小助手,每天上午、下午上课前开启“班班通”设备,放学后关闭设备,上锁;设备遇故障,如不能开机或授课教师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及时报班主任;每天填写好使用记录。
  授课教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下载、安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尽量做到日常应用“班班通”设备,进行常态化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班通”设备管理的直接负责人,设备管理与维护纳入班级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遇设备故障及时报学校设备维护员维修。
  学校设备维护员:负责全校设备的维护、维修与报修。接班主任报修电话后,立即赶赴现场,排除故障,如不能及时排除,更换备用设备,确保正常教学。出故障的设备尽可能自己维修,无能为力的,及时电话报修,与厂家联系。学校给予设备维护员一定的经济补助。
  5.2 “班班通”常态化应用模式
  借助我们课题研究,学校进行“班班通”培训,使每位教师由“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渐逐转变成使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的方式,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交互式”教学的新模式,进而达到“班班通”常态化应用模式。
  “集中培训—学科培训—引用课件—制作课件—优化课件”是“班班通”常态化应用模式的历程。
  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周使用“班班通”设备教学不少于4节课,班级管理小助手的记录将纳入教师考核,用激励机制推进“班班通”常态化应用。
  “班班通”管理模式和“班班通”常态化应用已在本学区推广使用。代桥初中和同春学校借鉴我们课题组的“班班通”管理模式,使得“班班通”设备没有受到任何人为损坏,受到一致好评。通过互帮互助,引领教师积极投身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行列,最终实现大部分教师会应用“班班通”设备进行实际课堂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目标已经达到,白山镇中“班班通”应用已进入常态化,很多老师已离不开“班班通”设备。“班班通”常态化应用现已向代桥初中和同春学校延伸。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三年来,白山镇中初级中学通过“班班通”常态化应用的有效性分析和论证,多媒体运用由一开始的课题小组到全面展开,人人会用;从一开始剖析别人的案例到自己制作课件,优化课件,再到各项比赛中频频获奖,并成为别人的案例,进步喜人。有的教师甚至从学习开机关机开始,到现在能熟练“班班通”设备,这不只是多媒体运用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从而使教与学的效率都得到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佶.“班班通”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教学(中),2012.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3]张文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李艺.信息技术 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安徽省庐江县白山镇初级中学 安徽省庐江县 231531
其他文献
摘 要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往往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操作一方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动作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这两方面意义的融合,构成了操作活动的特定内涵。
期刊
摘 要  古诗词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基本上是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学生能顺利地做好答卷,但却不能真正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本文从欣赏品读的角度去探究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品读;感悟;想象;创作  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拥有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
期刊
摘 要  地球的运动是高中地理的最大难点和重点。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备课、课堂、课后等环节多下功夫,为学生化解难度,以使其既轻松又出色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本文就如何化解进行了相关陈述。  【关键词】结合;化解难点;地球运动;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课堂效率  高中地理最难处理的部分是“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学生普遍反应难学,看看都懂,做做不行,听
期刊
摘 要  作为一种现代新型的教学手段,微课已经慢慢走进了幼儿园教学的课堂,成为幼儿园教学的得力助手。它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其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笔者立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了微课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对微课在幼儿园领域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微课;有效;课堂  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
期刊
摘 要  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一年级的英语学习在整个中学时期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因为这一年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及成绩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能否顺利的完成。因此,如何把握这一关键时期,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英语教与学,顺利的完成初高中英语学习过渡,成为每一位高一新生和高一年级教师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就初高中英语的差别以及如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由微博、微信等衍生出的“微写作”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相对于大作文,微写作篇幅小,耗时少,形式灵活,操作简单,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关键词】微写作;语文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由微博、微信等衍生出的“微写作”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相对于大作文,微写作篇幅小,耗时少,形式灵活,操作简单,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关
期刊
摘 要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的物流行业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着物流行业要求的个性化越来越强,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和平台化因科技应用率较低、创新驱动力度不足、主体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小,导致信息化发展滞后并已成为我国物流行業必须要突破的瓶颈之一。同时,物流企业针对物流行业内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需求也日渐多样化,长期的粗放式管理造成车队运营成本很难降低,车队的安全运营、精
期刊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成为了人们闲暇时间最常见的生活方式,我国地大物博,也吸引了许多的国外游客,那么我国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运用于景点名称的翻译,让国外游客可以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景点导游词的选择,能使导游词显得亲切、易懂同时富有人情味,可以让国外游客快速的了解我国景点的历史内涵与相关历史人物。在此基础上,准确而生动的翻译旅游景区信息,可以有效的消除跨
期刊
摘 要  我国社会治理存在着公民、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意识不明,能力不强等问题。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公民自治、共治。作者以唐山社区社会治理为例探讨了以地方特色文化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手段。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创新;社会治理  1 我国社会治理现状  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
期刊
摘 要  作品《夜巡》是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摆脱了以往肖像画创作的固定模式,实现了肖像画功能和精神的巨大变革与提升。它的形成与画家“富贵不能 淫”的高贵人格是分不开的,尽管它的完成给画家后期的生活带来诸多磨难,但却唤起了人民捍卫独立与自由的责任与勇气,是在荷兰人民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土壤中长出的璀璨之花。  【关键词】富贵;人格;璀璨之花  伦勃朗(1606.7.15-16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