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 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治療的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硝苯地平10~20mg舌下含服,一天三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30~40滴/min,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胸闷痛恢复率为95.0%,对照组胸闷回复率是75.0%,伴随症状恢复情况:对照组的有效率是97.9%,观察组的有效率是66.7%;心电图恢复情况:观察组恢复率是97.9%,观察组的有效率是52.1%,胸闷痛及心悸、气短等伴随症状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病例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 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66-01
冠心病是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是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冠心病病程较长,多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史,以至冠脉病变复杂广泛,尤其是糖尿病容易造成血管弥漫性损伤和心肌功能损伤。参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成,具有降低血压、扩张周围血管、减轻经自由基所造成抗凝血酶Ⅲ的损伤作用。为探讨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我们收集2010年2月~2011年4月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73例,女17例,年龄41~82岁,平均64.6岁,病程1~17年。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硝苯地平10~20mg舌下含服,一天三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 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30~40滴/min,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两组根据病情适当降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或降脂药)。
1.3 疗效判定[2]: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79年9月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2]。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显效:胸闷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可不用硝酸酯类药物,伴随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心电图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胸闷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50%以上,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减少50%以上,伴随症状及心电图有改善;无效:胸闷痛次数及持续时间无改变,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无减少,伴随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的对比:观察组胸闷痛恢复率为97.8%,对照组胸闷回复率是75.6%,伴随症状恢复情况:对照组的有效率是97.8%,观察组的有效率是64.4%;心电图恢复情况:观察组恢复率是97.8%,观察组的有效率是51.1%,胸闷痛及心悸、气短等伴随症状总有效率比较,P<0.05,见表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病例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冠脉血流减少造成的。中医认为:冠心病属真心痛,在病因病机上可分为心肾阳虚、心肾阴虚、心气虚弱、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等,但各种病因导致的不通则痛、气血瘀阻、心脉凝塞是最重要的发病机制。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x±s
参麦注射液由红参、麦冬组方。红参益气养心,麦冬养阴生津,二药一起可以增强疗效,使气血津液和畅。经研究表明:红参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红参还可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向组织释放,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控制或减缓动脉硬化程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供氧是治疗冠的重要环节。
本组实验表明,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循环,开窍止痛,活血散瘀,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纠正血液高凝状态,能够缓解心绞痛及心悸、减少发病频率,气短等伴随症状,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对心电图动态观察亦有明显改善,因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学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2] 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66-01
冠心病是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是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冠心病病程较长,多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史,以至冠脉病变复杂广泛,尤其是糖尿病容易造成血管弥漫性损伤和心肌功能损伤。参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成,具有降低血压、扩张周围血管、减轻经自由基所造成抗凝血酶Ⅲ的损伤作用。为探讨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我们收集2010年2月~2011年4月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73例,女17例,年龄41~82岁,平均64.6岁,病程1~17年。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硝苯地平10~20mg舌下含服,一天三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 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30~40滴/min,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两组根据病情适当降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或降脂药)。
1.3 疗效判定[2]: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79年9月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2]。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显效:胸闷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可不用硝酸酯类药物,伴随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心电图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胸闷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50%以上,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减少50%以上,伴随症状及心电图有改善;无效:胸闷痛次数及持续时间无改变,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无减少,伴随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的对比:观察组胸闷痛恢复率为97.8%,对照组胸闷回复率是75.6%,伴随症状恢复情况:对照组的有效率是97.8%,观察组的有效率是64.4%;心电图恢复情况:观察组恢复率是97.8%,观察组的有效率是51.1%,胸闷痛及心悸、气短等伴随症状总有效率比较,P<0.05,见表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病例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冠脉血流减少造成的。中医认为:冠心病属真心痛,在病因病机上可分为心肾阳虚、心肾阴虚、心气虚弱、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等,但各种病因导致的不通则痛、气血瘀阻、心脉凝塞是最重要的发病机制。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x±s
参麦注射液由红参、麦冬组方。红参益气养心,麦冬养阴生津,二药一起可以增强疗效,使气血津液和畅。经研究表明:红参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红参还可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向组织释放,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控制或减缓动脉硬化程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供氧是治疗冠的重要环节。
本组实验表明,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循环,开窍止痛,活血散瘀,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纠正血液高凝状态,能够缓解心绞痛及心悸、减少发病频率,气短等伴随症状,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对心电图动态观察亦有明显改善,因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学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2] 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