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爱玲的作品还原了殖民主义统治下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表现出当时整体的政治形态与社会形态。文章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人物形象,探索在中国历史特定时期里中西方文化交融发展的历程,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挖掘其背后真正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外国人物;人物形象;西方文化
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红极一时的著名作家,其作品一直以来被广泛关注。与同时期作家作品相比较,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也不尽然全是一副胜利者的面貌,他们生活在这个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国家里,其命运也被打上了殖民时代的烙印。
一、作品中的外国人物形象特征
张爱玲小说中出现过不少典型的外国人物形象,如,《色戒》中珠宝店的印度老板;《年轻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泌西亚劳甫沙维支、妹妹丽蒂亚以及教堂神父;《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男主人公哥儿达;《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艾许太太、艾许小姐;《创世纪》中女主人公的雇主、药店主人格林白格,以及《连环套》《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一众人等。这些外国人物在作品中以不同的外形、身份、性别出现,但整合来看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从外貌描写来看,张爱玲在对外国男性的相貌进行描写时,时常出现讽刺、戏谑的意味,《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关于哥儿达外部相貌的描述,作者用“半孵出来的鸡蛋”来比喻其脸蛋,将脸上的红血丝比作没有烧熟的肉,这些话语读起来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并且使用“俊俏”、“俊秀”等形容女性容貌的词语描写男性,有悖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但张爱玲在描写外国女性的样貌时,欣赏的意味则更加强烈,主要集中于发型与服饰的描写,更多的关注在细节,体现了作者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女性形象背后的社会地位的理解。
其次,从内在性格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外国男性大多被贴上了欲望的标签,对金钱的占有欲、对女人控制欲都得到了充分的描写。他们往往拥有很多财富,能在中上层社会游刃有余地交际,保持着优越感。《连环套》中的雅赫雅,从白手起家到发家致富,越来越吝啬,而且不尊重女性,不仅花钱买霓喜做老婆,还时常拳脚相加,最后将霓喜和儿女一同赶出家门,整片文章对他粗鲁行为的描写充满了讽刺和鄙夷的情感。而小说中的外国女性形象,大部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往往被贴上了悲剧的标签,她们懦弱、顺从、屈服。《年轻的时候》中的沁西亚,为了结婚无奈嫁给俄国下级巡官,婚后病得“下巴与颈项瘦到极点,像蜜枣吮得光剩下核,核上只沾着一点毛毛的肉衣子”。
最后,从人物的身份认同角度来看,与同时期作家作品相比较,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也不尽然全是一副胜利者的面貌,无论是移民、流亡人或是混血儿,他们生活在这个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国家里,其命运也被打上了殖民时代的烙印。身份是一个人对自我认同的构建,不同于當时的中国人,这些外国人形式上“尊贵”的虚假表象,赋予了他们光鲜的外表,然而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里,社会制度与身份认同的冲突扭曲着这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风气,影响了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二、外国人物形象特征的成因分析
中国现代小说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是中西方文化结合与交融的产物,张爱玲的小说中关于外国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其本人受到的中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以及当时社会环境背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原生家庭的熏陶
张爱玲出身名门,其祖父是清末重臣,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她自幼接受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后由于母亲和姑姑从海外返回上海,张爱玲开始接触西方的艺术、语言等,又研读中国古典名著。东方古典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开始共同进入她的视野,两种文化的交融逐步影响着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虽然她并不赞同守旧思想和纨绔子弟的作风,但是当她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后,发现西方文明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处于在古老中国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边缘境地,也让她能更理智地看待这两个世界的文化。
(二)西式教育的塑造
张爱玲的学生时代是在西方式的学校中度过的,11岁开始进入上海圣玛利亚女校读书,学校注重教授英文,教材也结合了西方的课程并用英文讲授。西方的思维模式和教育理念开始进入张爱玲的视野,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思想逐渐成熟。她广泛涉猎外国文学作品,对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非常热衷,除此之外,她对西方的一些理论也有一定了解,如在《心经》、《茉莉香片》等作品中,她融入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同时,她接触到西方电影并且对其非常喜爱,尤其着迷于秀兰邓波等出演的电影。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上海是张爱玲生活成长的地方。这个时代的上海滩,成为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是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碰撞冲突最显著的地点。殖民主义统治下,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发展成了“中国式”特色,既保留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道德伦理,又加入了西方主流资本主义的自由开放。1939年,张爱玲求学香港,香港之于上海,殖民主义更加显著,封建思想与制度被更加坚决的摒弃,“西方化”程度更高。两座城市相似又各具特点,也为张爱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
三、外国人物形象的价值解读
张爱玲独特的家庭背景以及人生经历,使得她成为了当时兼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色彩的少数女性作家之一。她从个人的文化立场出发,根据自己对外国文化的感受,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外国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殖民时代国民对外国文化的接受与理解。
在《年青的时候》一书中,张爱玲对于西方形象的描写多为乌托邦式的夸饰形象。例如潘汝良眼中的西方人都是电影明星和香烟、肥皂广告的漂亮俊美的模特儿,他觉得沁西亚是一个完美的女孩,即便沁西亚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表现跟他想象有所出入,他也会将不完美的形象自动忽略,只认同他自己喜欢的部分。潘汝良将沁西亚看做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形象,表达出对于西方文明的向往,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又如,哥儿达即便相貌丑陋、年纪又大,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金钱来买回来中国老婆;潆珠总是自豪地说“我做事的地方是外国人开的”等等这些描写,体现了殖民时代部分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对自己国家弱小落后的自卑心理。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文学作品不只是单纯的文学创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特殊时期历史印记。在研读张爱玲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包含的东方古典与西方现代相融合的文学色彩,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研究殖民时代国民意识特征。这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爱华,郎少萍.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J].理论研究,2013(08).
[2]韩雄飞.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朱智秀.西方文化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2006(06).
2017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张爱玲与外国文学关系的综合考察”(项目编号:201710172000183)
作者简介:李镇,男,汉族,籍贯:辽宁省丹东市,生于:1995-10-11,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关键词:张爱玲;外国人物;人物形象;西方文化
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红极一时的著名作家,其作品一直以来被广泛关注。与同时期作家作品相比较,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也不尽然全是一副胜利者的面貌,他们生活在这个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国家里,其命运也被打上了殖民时代的烙印。
一、作品中的外国人物形象特征
张爱玲小说中出现过不少典型的外国人物形象,如,《色戒》中珠宝店的印度老板;《年轻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泌西亚劳甫沙维支、妹妹丽蒂亚以及教堂神父;《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男主人公哥儿达;《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艾许太太、艾许小姐;《创世纪》中女主人公的雇主、药店主人格林白格,以及《连环套》《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一众人等。这些外国人物在作品中以不同的外形、身份、性别出现,但整合来看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从外貌描写来看,张爱玲在对外国男性的相貌进行描写时,时常出现讽刺、戏谑的意味,《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关于哥儿达外部相貌的描述,作者用“半孵出来的鸡蛋”来比喻其脸蛋,将脸上的红血丝比作没有烧熟的肉,这些话语读起来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并且使用“俊俏”、“俊秀”等形容女性容貌的词语描写男性,有悖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但张爱玲在描写外国女性的样貌时,欣赏的意味则更加强烈,主要集中于发型与服饰的描写,更多的关注在细节,体现了作者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女性形象背后的社会地位的理解。
其次,从内在性格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外国男性大多被贴上了欲望的标签,对金钱的占有欲、对女人控制欲都得到了充分的描写。他们往往拥有很多财富,能在中上层社会游刃有余地交际,保持着优越感。《连环套》中的雅赫雅,从白手起家到发家致富,越来越吝啬,而且不尊重女性,不仅花钱买霓喜做老婆,还时常拳脚相加,最后将霓喜和儿女一同赶出家门,整片文章对他粗鲁行为的描写充满了讽刺和鄙夷的情感。而小说中的外国女性形象,大部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往往被贴上了悲剧的标签,她们懦弱、顺从、屈服。《年轻的时候》中的沁西亚,为了结婚无奈嫁给俄国下级巡官,婚后病得“下巴与颈项瘦到极点,像蜜枣吮得光剩下核,核上只沾着一点毛毛的肉衣子”。
最后,从人物的身份认同角度来看,与同时期作家作品相比较,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也不尽然全是一副胜利者的面貌,无论是移民、流亡人或是混血儿,他们生活在这个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国家里,其命运也被打上了殖民时代的烙印。身份是一个人对自我认同的构建,不同于當时的中国人,这些外国人形式上“尊贵”的虚假表象,赋予了他们光鲜的外表,然而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里,社会制度与身份认同的冲突扭曲着这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风气,影响了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二、外国人物形象特征的成因分析
中国现代小说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是中西方文化结合与交融的产物,张爱玲的小说中关于外国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其本人受到的中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以及当时社会环境背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原生家庭的熏陶
张爱玲出身名门,其祖父是清末重臣,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她自幼接受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后由于母亲和姑姑从海外返回上海,张爱玲开始接触西方的艺术、语言等,又研读中国古典名著。东方古典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开始共同进入她的视野,两种文化的交融逐步影响着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虽然她并不赞同守旧思想和纨绔子弟的作风,但是当她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后,发现西方文明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处于在古老中国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边缘境地,也让她能更理智地看待这两个世界的文化。
(二)西式教育的塑造
张爱玲的学生时代是在西方式的学校中度过的,11岁开始进入上海圣玛利亚女校读书,学校注重教授英文,教材也结合了西方的课程并用英文讲授。西方的思维模式和教育理念开始进入张爱玲的视野,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思想逐渐成熟。她广泛涉猎外国文学作品,对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非常热衷,除此之外,她对西方的一些理论也有一定了解,如在《心经》、《茉莉香片》等作品中,她融入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同时,她接触到西方电影并且对其非常喜爱,尤其着迷于秀兰邓波等出演的电影。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上海是张爱玲生活成长的地方。这个时代的上海滩,成为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是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碰撞冲突最显著的地点。殖民主义统治下,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发展成了“中国式”特色,既保留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道德伦理,又加入了西方主流资本主义的自由开放。1939年,张爱玲求学香港,香港之于上海,殖民主义更加显著,封建思想与制度被更加坚决的摒弃,“西方化”程度更高。两座城市相似又各具特点,也为张爱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
三、外国人物形象的价值解读
张爱玲独特的家庭背景以及人生经历,使得她成为了当时兼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色彩的少数女性作家之一。她从个人的文化立场出发,根据自己对外国文化的感受,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外国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殖民时代国民对外国文化的接受与理解。
在《年青的时候》一书中,张爱玲对于西方形象的描写多为乌托邦式的夸饰形象。例如潘汝良眼中的西方人都是电影明星和香烟、肥皂广告的漂亮俊美的模特儿,他觉得沁西亚是一个完美的女孩,即便沁西亚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表现跟他想象有所出入,他也会将不完美的形象自动忽略,只认同他自己喜欢的部分。潘汝良将沁西亚看做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形象,表达出对于西方文明的向往,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又如,哥儿达即便相貌丑陋、年纪又大,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金钱来买回来中国老婆;潆珠总是自豪地说“我做事的地方是外国人开的”等等这些描写,体现了殖民时代部分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对自己国家弱小落后的自卑心理。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文学作品不只是单纯的文学创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特殊时期历史印记。在研读张爱玲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包含的东方古典与西方现代相融合的文学色彩,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研究殖民时代国民意识特征。这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爱华,郎少萍.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J].理论研究,2013(08).
[2]韩雄飞.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朱智秀.西方文化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2006(06).
2017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张爱玲与外国文学关系的综合考察”(项目编号:201710172000183)
作者简介:李镇,男,汉族,籍贯:辽宁省丹东市,生于:1995-10-11,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