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外国人物形象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爱玲的作品还原了殖民主义统治下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表现出当时整体的政治形态与社会形态。文章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人物形象,探索在中国历史特定时期里中西方文化交融发展的历程,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挖掘其背后真正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外国人物;人物形象;西方文化
  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红极一时的著名作家,其作品一直以来被广泛关注。与同时期作家作品相比较,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也不尽然全是一副胜利者的面貌,他们生活在这个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国家里,其命运也被打上了殖民时代的烙印。
  一、作品中的外国人物形象特征
  张爱玲小说中出现过不少典型的外国人物形象,如,《色戒》中珠宝店的印度老板;《年轻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泌西亚劳甫沙维支、妹妹丽蒂亚以及教堂神父;《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男主人公哥儿达;《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艾许太太、艾许小姐;《创世纪》中女主人公的雇主、药店主人格林白格,以及《连环套》《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一众人等。这些外国人物在作品中以不同的外形、身份、性别出现,但整合来看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从外貌描写来看,张爱玲在对外国男性的相貌进行描写时,时常出现讽刺、戏谑的意味,《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关于哥儿达外部相貌的描述,作者用“半孵出来的鸡蛋”来比喻其脸蛋,将脸上的红血丝比作没有烧熟的肉,这些话语读起来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并且使用“俊俏”、“俊秀”等形容女性容貌的词语描写男性,有悖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但张爱玲在描写外国女性的样貌时,欣赏的意味则更加强烈,主要集中于发型与服饰的描写,更多的关注在细节,体现了作者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女性形象背后的社会地位的理解。
  其次,从内在性格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外国男性大多被贴上了欲望的标签,对金钱的占有欲、对女人控制欲都得到了充分的描写。他们往往拥有很多财富,能在中上层社会游刃有余地交际,保持着优越感。《连环套》中的雅赫雅,从白手起家到发家致富,越来越吝啬,而且不尊重女性,不仅花钱买霓喜做老婆,还时常拳脚相加,最后将霓喜和儿女一同赶出家门,整片文章对他粗鲁行为的描写充满了讽刺和鄙夷的情感。而小说中的外国女性形象,大部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往往被贴上了悲剧的标签,她们懦弱、顺从、屈服。《年轻的时候》中的沁西亚,为了结婚无奈嫁给俄国下级巡官,婚后病得“下巴与颈项瘦到极点,像蜜枣吮得光剩下核,核上只沾着一点毛毛的肉衣子”。
  最后,从人物的身份认同角度来看,与同时期作家作品相比较,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也不尽然全是一副胜利者的面貌,无论是移民、流亡人或是混血儿,他们生活在这个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国家里,其命运也被打上了殖民时代的烙印。身份是一个人对自我认同的构建,不同于當时的中国人,这些外国人形式上“尊贵”的虚假表象,赋予了他们光鲜的外表,然而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里,社会制度与身份认同的冲突扭曲着这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风气,影响了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二、外国人物形象特征的成因分析
  中国现代小说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是中西方文化结合与交融的产物,张爱玲的小说中关于外国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其本人受到的中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以及当时社会环境背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原生家庭的熏陶
  张爱玲出身名门,其祖父是清末重臣,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她自幼接受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后由于母亲和姑姑从海外返回上海,张爱玲开始接触西方的艺术、语言等,又研读中国古典名著。东方古典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开始共同进入她的视野,两种文化的交融逐步影响着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虽然她并不赞同守旧思想和纨绔子弟的作风,但是当她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后,发现西方文明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处于在古老中国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边缘境地,也让她能更理智地看待这两个世界的文化。
  (二)西式教育的塑造
  张爱玲的学生时代是在西方式的学校中度过的,11岁开始进入上海圣玛利亚女校读书,学校注重教授英文,教材也结合了西方的课程并用英文讲授。西方的思维模式和教育理念开始进入张爱玲的视野,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思想逐渐成熟。她广泛涉猎外国文学作品,对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非常热衷,除此之外,她对西方的一些理论也有一定了解,如在《心经》、《茉莉香片》等作品中,她融入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同时,她接触到西方电影并且对其非常喜爱,尤其着迷于秀兰邓波等出演的电影。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上海是张爱玲生活成长的地方。这个时代的上海滩,成为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是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碰撞冲突最显著的地点。殖民主义统治下,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发展成了“中国式”特色,既保留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道德伦理,又加入了西方主流资本主义的自由开放。1939年,张爱玲求学香港,香港之于上海,殖民主义更加显著,封建思想与制度被更加坚决的摒弃,“西方化”程度更高。两座城市相似又各具特点,也为张爱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
  三、外国人物形象的价值解读
  张爱玲独特的家庭背景以及人生经历,使得她成为了当时兼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色彩的少数女性作家之一。她从个人的文化立场出发,根据自己对外国文化的感受,创造出了形形色色的外国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殖民时代国民对外国文化的接受与理解。
  在《年青的时候》一书中,张爱玲对于西方形象的描写多为乌托邦式的夸饰形象。例如潘汝良眼中的西方人都是电影明星和香烟、肥皂广告的漂亮俊美的模特儿,他觉得沁西亚是一个完美的女孩,即便沁西亚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表现跟他想象有所出入,他也会将不完美的形象自动忽略,只认同他自己喜欢的部分。潘汝良将沁西亚看做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形象,表达出对于西方文明的向往,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又如,哥儿达即便相貌丑陋、年纪又大,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金钱来买回来中国老婆;潆珠总是自豪地说“我做事的地方是外国人开的”等等这些描写,体现了殖民时代部分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对自己国家弱小落后的自卑心理。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文学作品不只是单纯的文学创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特殊时期历史印记。在研读张爱玲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包含的东方古典与西方现代相融合的文学色彩,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研究殖民时代国民意识特征。这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爱华,郎少萍.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J].理论研究,2013(08).
  [2]韩雄飞.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朱智秀.西方文化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2006(06).
  2017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张爱玲与外国文学关系的综合考察”(项目编号:201710172000183)
  作者简介:李镇,男,汉族,籍贯:辽宁省丹东市,生于:1995-10-11,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回歸传统是当下最热的话题,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在此过程中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本文将通过对务川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的概念、起源发展、内容、“哭姊妹”婚俗现状及与前对比来了解“哭姊妹”这个婚俗,以求回归传统,置身传统,并探讨在今天这种新形势下应如何才能让类似于“哭姊妹”这样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承。  关键词:传统回归仡佬族“哭姊妹”  一、务川仡佬族“哭姊妹”概
期刊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必须学习一门课程,只有学好小学语文知识,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资源整合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小学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把生活化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这样才能把小学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下面该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价值,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落实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推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工作
期刊
摘要:九年级不仅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生的主要转折点,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升学问题,所以九年级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九年级语文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有的方矢,同时还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学习技巧,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水平。所以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九年级语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思考,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分析
期刊
摘要:花鸟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花鸟画家以他们辛勤的艺术劳动,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创作了无数的艺术珍宝。当代,面对转型和重构的局面,对工笔花鸟画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林若熹教授,他以丰富的笔调,特有的绘画风貌,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不落前人的使工笔花鸟画大放异彩,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关键词:林若熹;工笔花鸟画;特征  林若熹立足于传统文化,潜心艺术,进行多方面的探究。其
期刊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托尔斯泰  摘要:“继承前人的传统”与“发扬自己的特色”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能“继承前人的传统”,又能“发扬自己的特色”,将二者辩证阐述,才是得《谏逐客书》之精华。如果只“继承前人的传统”,而忽视“发扬自己的特色”,不敢创新,就会固步自封,更不能推陈出新;如果只“发扬自己的特色”,虽然有个性特色,但会成为无源之水,反过来说,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中重视个性化阅读,重视课内外阅读互相促进,注重读写结合,语文课才能收到实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让阅读课真读真练,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得以不断提升。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课内外阅读;读写结合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提升小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的学习方式,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只有在语文课中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有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他们一定会学得更好。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呢?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初探  一、搭配好合作成员,各司其职  为了合作学习顺利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是当前我国幼儿成长中的重要内容,而在幼儿园开展绿色教育课程则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使幼儿在心里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纵观我过当前的幼儿园绿色教育现状,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怎样提升幼儿园绿色教育课程效果最大化成为摆在我们每个教室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成了相关的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旨在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定的理論参考,为提升我国幼儿的环保意识水平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阅读课外书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还特别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塑造良好和健康的人格。实践证明,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和补充,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能够有效的调动起课堂氛围,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接受课堂知识,掌握文学知识技能。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情况的分析,结合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形式,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高效的应用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