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家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ezhent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作家》是由理查德·拉·格拉文斯执导,希拉里·斯万克、帕特里克·德姆西主演的传记电影,于2007年在美国上映。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高中老师古爱琳·格鲁维尔的教育感化一群沮丧的青少年,让他们逐渐成长为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1994年的秋天,二十四岁的老师古爱琳·格鲁维尔站在了学生面前,这群孩子都来自最贫穷的底层社会,并且生活在严重的种族歧视之下。他们从来不曾听过老师的话,甚至开始打赌古爱琳老师会在什么时候被气走。老师想尽各种方法希望跟他们好好相处,结果总是失败。
  直到一天,一幅关于非洲和美国的种族讽刺画在教室里流传的时候被古爱琳拦截了,里面的内容让她想到了当年二战中纳粹对待犹太人的态度。此时的古爱琳老师开始意识到,这群学生的叛逆和愤怒可能来自他们生活的那个充满暴力的世界。在她的讯问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了他们的手,揭开他们的衬衣展示出身上的累累伤痕……古爱琳老师走进学生、保护学生、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
  教师的教学艺术
  影片中古爱琳老师非常注重量力性原则。古爱琳老师鼓励学生们写日记,能写多少写多少,不必一定为了写什么而去写,随时带着日记本,想起什么就去写什么,想倾诉什么就在日记本里倾诉。古爱琳老师一手培养出了自由作家,《街头日记》1999年出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就算只是说给自己听都很重要。可以写日记,也可以写诗、写歌,好事或坏事,什么都行。不过每天都要写,随身带着笔,想到什么就先写下来。我不会打分数,我怎么能替真相打分数?你们同意我才会看你们的日记。不过我要确定你们都有写。我每天都会瞄一下你们的日记。同学们要我看的话,就放在这个置物柜,上了锁,上课期间会打开。
  高一下学期古老师带学生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引导学生读《安妮日记》。学生马可斯非常喜欢《安妮日记》这本书,马可斯认为安妮·弗兰克了解他们的处境,米基普斯将安妮藏起来,马可斯也很喜欢米基普斯。古爱琳老师受到了马可斯的启发,将之前布置的“读书报告”作业换为“写信给米基普斯——替安妮一家人提供庇护的女士”。米基普斯在欧洲,还活着。古爱琳老师邀请学生把自己在读过《安妮日记》之后的感受写下来,但是信的内容一定要文法正确,且经过多次修改。
  马可斯问古爱琳老师:“米基普斯会看信吗?”古爱琳老师回答:“我会看,这是作业。”然后其他同学也开始非常热烈地讨论起来:“我们应该把信寄给她……我们应该请她来演讲……再吃一顿大餐……”古爱琳老师觉得难以实现:“她年级大了,就算她肯来,那也要花很多钱。”学生开始出主意:“我们可以募捐。”学生们很希望米基普斯可以来。马可斯主动请求:“古老师,米基普斯来的时候,我能护送她进来吗?”
  在古爱琳老师与同学共同努力之下,他们成功开展了“长堤餐厅协助高中募款活动”。古爱琳老师眼里、心里都有学生,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遇到困难,帮助学生共同解决,充分保护了学生的主动性。古爱琳老师将信寄给了米基普斯,并且成功邀请到了米基普斯。
  古爱琳老师在饭店安排一场晚宴,邀请了大屠杀生还者跟大家见面,包括伊丽莎白·曼恩。伊丽莎白·曼恩说:“我失去父母、姐妹和两个哥哥。手臂刺了数字的人是幸运儿,他们一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就去做苦工,别人没这么幸运,其中包括很多我的家人。”学生有感而发:“我永远忘不了这些人。古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
  古老师把学生的日记集结成册,像安妮日记一样。学生不只是高中生,而是写出自己心声和故事的作家。就算没有人看,这本书也会留下学生们存在的记录。就算这些日记只对彼此很重要,也会永远被记得,书名为《自由作家的街头日记》。
  教师的立场与情怀
  教师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古爱琳老师班上的学生慢慢爱上了写日记。“写日记的感觉很奇妙,不只是因为我从来没写过东西,也是因为后来我觉得别人不会对13岁小女孩的想法感兴趣。”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古老师组织“为改变干杯”(toast for change)酒会,邀请每位同学都上来拿一个纸袋:里面有四本这学期要读的书,全都是很特别的书,每一本都让我想到你们,相信你们,请各位同学互相举杯,我们都要为改变干杯,庆祝“这意味着,从现在起,每一个说你们办不到的声音,都被消音了。每一个认为无法改变的声音,都消失不见了。就在这一刻之前的你们,也随之消失,这是全新的你们”。
  教师也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古爱琳老师细细挑选了《安妮日记》作为教材,并且在她的倡导下,孩子们开始在校车、操场、家里的地板上、卧室床上、床头灯下,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在看古爱琳老师推荐的《安妮日记》。
  古爱琳老师的教师专业情意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学校制度规定新手教师不可以带高三年级,也不可以带资优生。古爱琳老师坚持立场:“你不喜欢他们,不可以教他们。”另一位老师说:“喜不喜欢跟教书有什么关系?”此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学生观,是否将爱学生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情意水平。
  古爱琳老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重要他人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刚开学时,学生们对古爱琳老师置若罔闻,经过长期的相处,古爱琳老师用自己对学生的爱、付出,感化了年轻的学生。古爱琳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学生的榜样,与学生做朋友,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关心学生的衣食起居,关心学生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古爱琳老师班上的孩子形成了良好的非正式群体,最后整个班级形成了统一的精神血脉。学生们觉得我们在这里很放松自由,这是我们唯一的避风港。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凝聚成一股力量,变成一家人。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好师生关系的标准为: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古爱琳老师非常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告知学生:“你们不同意,我不会看你们的日记。”关心学生,认真聆听学生的声音,学生说:“没人关心我,我干嘛来上学?”学生布兰蒂让古爱琳吓了一跳,她从不说话,但是这一次主动进行了分享。
  古爱琳热爱学生,心里装着的都是学生。古爱琳老师回到家中和老公的交流,全部是学生。兼职做内衣导购、酒店招待,都是为了给学生买教材。古爱琳相信学生。古爱琳提议让学生们讨论大屠杀,“反正有书,可以试试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帮派故事。”坎贝主任认为:“不行,他们看不懂。”古爱琳继续坚持。坎贝主任依然觉得:“他们的学测成绩那么低,他们拿到书不是弄丢就是损毁,不能给他们书,只能给《罗密欧与朱丽叶》简易版,就连这些也被弄成这样,不是被撕毀就是在上面涂鸦,我也不能一直替他们买新书。”
  学生知道别人认为他们不会读书,古爱琳老师决定自费帮学生买书。坎贝主任依然认为古爱琳老师帮学生买书是浪费钱。古爱琳老师希望找其他人商量这件事情,难道是教育局不准校方用这些书吗?坎贝主任解释:“这是所谓的校方本位权限,我和校长有权自行决定哪些学生的问题比较需要解决。”可能不少教师认为应让大多数学生受益,而非少数的个别,正是少数的个别最难教,最费心思。更多老师选择放弃,置之不理。
  教师期待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收到戏剧性效果的现象。古爱琳老师相信学生,对学生充满期望,这种积极正向的力量会被学生感知到。而坎贝主任的不信任、质疑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只会让学生更加变本加厉。
  许多自由作家成为他们家庭里第一个毕业上大学的成员,古爱琳老师最后也离开威尔森高中,前往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教书。《街头日记》于1999年出版,古爱琳和自由作家成立了自由作家基金会,致力于在全国高中建立203班的成功典范。
  在古爱琳老师看来,自己只是做了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的事情而已:教师这个行业已经成为整个国家最受人尊敬的一份职业,不仅在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有的时候,孩子们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影片中的“自由作家计划”(Freedom Writers)至今仍在美国延续,并成立了基金会用来指导教师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及教学方式去启发孩子们。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老师成就学生,学生也成就老师。全身心的付出,方可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非常同意坎贝主任的一句话:“你不能逼学生自愿接受教育。”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己愿意学,所有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圣诞节作为一个西方的重大节日,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孩子们对圣诞节的期待一点也不亚于自己的生日和六一儿童节,这其中还多了一份神秘感。因为,圣诞礼物不是父母给的,而是圣诞老人在他们睡梦中送来的。  但今天这个圣誕节尤为特别,既没有纷飞的雪花,也没有驯鹿和雪橇,那圣诞老人怎么给小朋友送礼物呢?别着急,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在图画书《从窗外送来的礼物》中寻找答案吧!  ● 作者简介  《从窗外送来的
期刊
绘本是一种专门为幼儿创作的书,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以及图文合奏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内涵。  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笔者在学校开设的语言活动设计课程和指导实习生到幼儿园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绘本阅读和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不了解绘本的相关知识。  很多的幼儿园开设了绘本教学课程,但教师缺少绘
期刊
教师是幼儿园主题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者、使用者、调整者和完善者,资源库的建设凝聚了教师的智慧。通过将不同的信息资料汇聚到一起,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筛选整合,并创造性地使用它们开展主题教学,不但可以使教师积累资源、建构新知识,还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充分的个性发展,最终达成良好的教育预期。因此,资源库与主题教学相互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条不紊——有计划储备资源  资源库中资源的储备,必须有计
期刊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其延续八百年的历史展现了民族的创造力和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那么如何能将中华民族这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品从幼儿期就进行传承呢?如何让幼儿感知其蕴含的格调韵味所散发出的古朴自然、纯真清新的美呢?如何让幼儿深入了解蓝印花布的相关知识与制作工艺呢?……开展以“蓝印花布”为主题的活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师幼共创主题环境,感知蓝印花布的
期刊
主题活动和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以往教师多数采用统一集体教学、高结构的游戏材料开展活动,目标要求比较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到幼儿的个体需求与个别差异,而区域游戏却可以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个幼儿个体化的需要。  在课程游戏化大力开展的今天,区域游戏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班的实践活动,我们充分认识、体验到区域活动能有效地支持主
期刊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有别于集体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以幼儿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为途径的自主性活动,也是幼儿主动寻求问题解决的一种特定方式。通过区域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发现幼儿在学习品质方面的表现與状态,从而发挥成人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积极有效地与幼儿互动,使区域活动成为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的师幼互动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强调,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期刊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后一直火爆,追其原因之一,可能是节目中各位爸爸与孩子的亲子互动情节,让很多观众感慨良多,更是一碗心灵鸡汤,浸润在每一位家长(甚或教育者)心头,引起许多共鸣。  是的,父母与孩子的浓浓亲情,往往在陪同中,才能感受更深,也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反思到,孩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毫无疑问,陪伴、鼓励和一起成长,才是他们的需要。  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日渐
期刊
案例背景:  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欣喜地观察着这个被冲洗干净的世界,竟也有了许多的小发现,如:荷叶上一颗颗滚动的露珠,还有脚下突然多出的许多蜗牛。而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蜗牛,显然更吸引孩子的眼球。就这样,嗅着孩子们兴趣的味道,有了一场与蜗牛的美丽邂逅!  故事一:雨后寻踪  雨后的世界清亮得像一幅高清图,孩子们新奇地瞅瞅这里,看看那里。突然,张景硕跑过来对我说:“韩老师,小丁捡到了一只蜗牛,你快
期刊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只有家园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的教育合为“双臂”,缺一不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发挥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双方是不可替代的,只有让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互为一体的教育优势。  为了实现“家园合作 共育幼苗”这一目标,我园开展以“安全之家,孝亲之家,节约之家,学习之家,和谐之家”为主要内容的“五家”创建活动
期刊
奥地利女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是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得主,无疑是当代世界上最著名的用德语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30年来出版各种儿童文学作品。她的作品已译成72种语言,许多作品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被拍成电影,而且还多次被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等非德语国家的电影导演搬上银幕。《罐头里的小孩》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她的同名代表作改编的,于1983年在德国上映。  “完美孩子”康拉德  在这部影片中贝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