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兵从地下室搬到阁楼上,花了二十年。所以这么推算,他应该已经四十二岁了。大学毕业时,他实在无路可去。找工作并不顺利,几个室友,纷纷干起了销售。他不是干销售的料。沉默、内向、气质逼人。做个外科医生,才是正途。于是乎他给医院投简历,有一家录用了他。但很不幸,那家医院没过多久就倒闭了。
  他就从外地跑到了北京,一开始住在地下室,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营生。花一块钱买了份《手递手》,上面有诸多招聘信息。那时候上进,找不到工作,每周还跑去北大旁听。也不觉得有多么无助。有一次特朗斯特罗姆居然现身了,坐在轮椅上。这位瑞典诗人朗诵完,旁边有一位长发的中国诗人翻译道:“阴郁的日子灵魂消沉,枯萎/但躯体笔直走向你/夜空哞哞嘶叫/我们偷挤宇宙的奶苟活。”
  这诗句不知怎的,穆兵现在还记得。大约是那个明晃晃的下午,他觉得一堆年轻人,挤在一个空荡荡的教室里,听诗人论诗是很奇怪的事情。似乎没过多久就爆发了911。大街小巷上,各家报纸都出了号外。有些号外就散落在地上。有一张不知怎么给吹到了地下室,穆兵捡起来,看到地球遥远的另一端发生的事故。大事件让他兴奋了一下,甚至眸子里充血,嘴角也在咧开。但那终于转化成了苦笑,也许还有深刻的同情。浓烟滚滚,白人从双子大厦往下跳,像一枚笔直的铅坠。看完了,穆兵如常去上班。挤地铁。领盒饭。盘算着什么时候下班。应付客户,应付领导。他终于还是干上了销售,只不过同学们在卖医疗器材,他在卖广告。
  现在穆兵成了穆总,自己有两家广告公司。当年一起推杯换盏的客户小哥们,如今也都成了行业的把持者。所以生意很好做。格外好做。几个电话,就能处理上千万的业务。但他要扮苦相,经济下行,环境不好,以便哄着员工努力。诉苦的人,内心有别样的苦,但不是你所理解的苦。有一次他听老婆抱怨,现在咖啡越来越不好喝了,猫屎香没有了屎味儿。
  听了这话,穆兵自己搬到了阁楼上。阁楼是个三角形的房子,开发商附送的。穆兵一直想有个阁楼。他憧憬在这个阁楼上,放满男孩子的玩具,各种画、魔方,听爵士乐,光线舒展,倾斜而下。局部形成阴影。从床上到地毯,都能打滚儿。这是他住地下室时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成真了,阁楼存了一堆洋酒,有一套BOSS大音箱,床虽小一点,也还如意。夜晚也能看到星星。但穆兵却对现在的生活有些束手无策。
  他每天只要一走进办公室,就会有些崩溃。他懒于见人。不想接电话。总觉得员工智力低下。他也讨厌应酬,十分重要的行业活动,他向来是拒了又拒。他打不起精神,认为那些都是无聊的活动。但假若不去参加,他又会更加无聊。有时有些行业奖项颁给他,他内心里耻笑评奖人。笑他们是傻波依。然而他也有当评奖人的时候,迫于人情,他必须到现场递上奖杯,他又笑获奖人。耻笑他们是傻波依。
  员工们背后都喊他工作狂,以为他把自己关起来研发新项目。是的,他一直是工作狂。除了工作,他什么都不关心。工作就像是他搭的积木,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坚牢。正是意气风发的行业巨舰。但穆兵却忽然觉得,这样搭积木有什么意义呢?有一天,他跑到大卖场,看一个小男孩在儿童中心搭乐高,看了一下午。秘书说他去研究儿童心理去了。助手以为他要开发儿童市场的广告投放。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实在是无路可去,不知接下来该做点什么。
  同学给他联系了个心理医生,嘱他去看看。他十分不情愿,但真的去了。坐定后,先是填了一堆表,做了测试。后来医生又给他讲了一番道理,用了很多术语,他听得云里雾里。他以为心理医生会是个美丽的女士,没想到却是个皮肤黝黑的大汉,这使他很困惑,也很不适应。但他还是耐心地接受了辅导。内心依然充满着嘲笑,他填表的速度赶上了做市场调查,飞快打钩,尽拈正面的、积极的语言填。穆兵并没有暴露内心,如果暴露了,他会嘲笑全天下的人。
  因此这项义诊活动以失败告终。他看出来医生想惹恼他,但多年的经验告诫他,不能被挑衅和刺激性的语言激怒。他深呼吸,决定打败对手。他表现得异常冷静。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妙语连珠。医生说你各项指标都很好,跟忧郁症不沾边。也许,你只是有点亚健康。办公室坐长了,难免。
  他盯着医生幽暗的脸庞,想起庞德的诗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穆兵的记忆向来很好,读书时练就过目不忘的本事。他在大学图书馆借过许多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克尔凯郭尔的《勾引者手记》。他照本宣科,按着书里的步骤寻找女朋友,给女同学写情书,结果全然失败了。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也因此他决定“远离这个城市”。正如郑智化所唱:“亲爱的,我依然爱你,但我不会再回头。”某些时候,情感与自尊像一对仇敌。人们从情感中获得的是对自尊的满足。因此愛人实在是因为爱己。情感的投射,起乎对象,而终折射于自身。倘若情感未得到满足,那自尊心一定倍受伤害,倍受打击。似乎灵魂无着,孤立无援,这是天底下最悲伤的事。
  他碰到姚娜是后来的事。那时他离开小城,来到北京。也就顺其自然地住进了地下室。这样,每月还能存上五百块钱。他掰着指头算,一年能存个五千块钱。一半给父母,一半买书。似乎生活也顺心。住差点也不是个事,地下室有地下室的乐趣,只要你观察蟑螂的走向、产卵的习性,定会获得许多乐趣。穆兵从来不踩死蟑螂,他有教训,附着在鞋上的虫卵,走到哪里,会传播到哪里。墙壁上污水的痕迹,幻化出一个少女的模样。盯的时间长了,看起来也是一幅名画。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穆兵惊得从床上跳起来,仿佛自己跟主人公一样,变成了一只昆虫。
  他从床上跳起来的时候,头碰到了天花板,砰的一声,响声巨大。穆兵把自己吓了一跳。
  然后,姚娜便来敲门了。双手叉腰,腰显得有些细。她怒气连连,问,还让不让人睡觉了,明天还要去八达岭带团。大半夜的,能消停些吗。穆兵还没来得及言语,就见几只大蟑螂在门口爬来爬去,姚娜吓得落荒而逃。
  穆兵爬上姚娜的床,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他给姚娜介绍了一单活,正好有一票外地客户来北京开会。顺便旅游一下。他想起姚娜,也许正是个合适的地陪导游。便敲门陈述详情。这次姚娜态度好了。请他坐了会儿,倒了茶。穆兵看姚娜腰肢细软,自己双腿便先软了,挪不动步子。好在生意成功,客户尽兴而归,给了姚娜不少小费。姚娜便在一楼租的单间里,做饭庆祝,单请了穆兵一次。穆兵去超市买了一瓶二锅头。度数太高,穆兵喝完,看姚娜腰肢更细,双腿依例更软,挪不动步子。姚娜只得将喝醉的穆兵扶到床边,看他挣扎着爬上自己的床。万般无奈,自己委屈睡了沙发。   他原本只是来看看,没想到地下室还在。他离开家门,不想去公司了,顺着脚步而走,两个小时后,他发现自己来到了破旧的小区。而那个地下室还在。门没锁,里面空着,空气污浊,他就这样躺下来,四肢大开,头脑空白。他感觉到自己的大脑不运转了。世界像一个脱轨的巨石离他而去,他感觉到轻松、惬意、舒展。你只是累了,一个声音说。他头脑里的声音。不,你是厌倦,厌弃,你是一个弃世者,想当隐士,头脑中又一个声音说。哈哈哈,没这么崇高,你是生病了。又多了一束脑神经在开会。他终于缓过劲来,确认了“无意义”这件事。他找不到价值感。一切都没劲。他提不起劲来。他使劲地吸着鼻子,寻求些氧气。他集中注意力,但仍然没有劲头。是的,当有他人在场时,他可以进行一场完美的表演。一切都很好,谈吐优雅,风度迷人。处理救火的事,也没什么难度。这不正是他存在的意义吗?博得一个好人的称谓。或者是,能干的好人。噢,这个面具挂在他脸上好久了。他撕都撕不下来。他怜惜地看着女伴时,女伴说他是能干的好人。他激励同事时,同事们也投过来如此的眼神。他多想离经叛道一下,但在某种套子里待久了,便丧失了这种能力。
  少年时代,穆兵无数次想过离家出走。父亲揍他时,其实并不狠。跟别的家长一样,只是吓唬一下,恩威并施嘛。但这,穆兵就受不了。默默流泪,幻想自己能逃离家门。然而夜晚太黑,又没有另外的依靠。只得断了念想。他多么想独立呀。自己挣钱,自己花钱。不与他人往来。天王老子,也管不住自己。他敬佩哪吒,剔骨刎颈,把身躯还给父母,精神上得到了大自由。是不是每个男孩都有这样隐秘的念头?穆兵不知道,但他隐隐感觉,随着年岁渐长,每一次掌声与欢呼,每一次成功与厚报,都是上帝加给他的枷鎖。如今这无形的枷锁,已经让他生了锈,让他的脑子彻底不运转了。
  中学时,他成绩不错,却最欣赏一个总是和老师对着干的坏小子。有时也会暴力升级,老师骂他,这个坏小子就还嘴。老师扔本书砸他,这个坏小子就扔回去。也有体格庞大的老师便上前去揪他,他就格挡突围,跳出门去。留下门后一阵哄笑。穆兵却不发笑,他内心为坏小子打抱不平。学校首先要建立规矩,然后时间便被限制死了。课余时间,又多的是作业。个人的心性,实在难以顺利发展。最终不过是被社会以教育之名加以驯化。天性被视作野性,个性被视作出格。穆兵也多少次想离校出走。再也不回来,但他能去哪里呢?不是学校,就是家里。茫茫人海,与他有关系吗?他对这个世界,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陌生。同时,还有难言的恐怖。一切都是为你好,你要成为能干的好人。在这样的教诲下,穆兵循规蹈矩,饱受赞扬,也经受起社会竞争的考验。他出人头地,混出来了。人五人六地当评委和领奖。虽然总是没坐到主席台中间的位置,但那也是引人瞩目的啊。因此,穆兵在某个阶段,对自己的人生特别满意。
  但没过多久,他就气馁了。有一次洗澡,他盯着自己的下体发呆,一丛毛发,有一根竟然变白了。他觉得恐惧,恐惧而酸楚。跟妻子或另外的女人做爱,他也力不从心。某天说,只是想让阳具在阴道里待待,避免孤独。人生的至暗时刻啊,来得太早。来得太迅猛突然猝不及防。来得没有任何征兆。假若有,谁会想到是下体的一根毛呢?
  人生无意义。这是穆兵的观念。这个观念一出,他就像断电了一样,整个人瘫软动弹不得。他失去了能量支撑。他的信念,由社会塑造出来的人格特征,瞬间瓦解。他像一条狗一样,瘫软在地下室中,动弹不得。
  这是那天离家出走的事。此后,穆兵在地下室里过起了日子,他以捡破烂为生。自己照料自己,心下坦然。他满脸胡子,脏脏的,看着苍老。他佝偻着腰,仿佛生活很艰难。小区里多的是流浪猫,他能叫出每只的名字。当然,名字是他起的,小红,小绿,他每天依红偎绿。
  我终于和世界没关系了。穆兵想。但他又似乎在致力一个新的世界。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生活不是还得重新来过吗。房东也不是那么好应付,押三付一,这个规矩是不能破的。只能尽量连捡带偷,换些钱先把房租应付过去。消防来检察,居委会查身份证,也是麻烦事。这个世界就没有逃逸者立足的空间。他也看报纸,看到有一阵子网络上铺天盖地讨论他的失踪,他仿佛看到是另一个人的事迹。或是他的前世。前世过得还不错。他乐呵,自言自语。然后他就这么六亲不认,悠然自得地去拾荒。打点了保安、居委会大妈,许多风险,便平稳度过去了。
  那时,监控摄像头还没那么发达。穆兵感叹说,他挨了一回。警察找到他时,已不敢相信是他。但竟然被监控摄像头准确地比对出来了。这是一年零十个月之后。正好是一场举国欢庆的盛会之前。在一次大扫描的行动中,穆兵浮现出来了,一个伪装成赤贫的富裕分子。警察想不通,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好好的家庭不珍惜,好好的日子不过。这人脑子进水了。嘿嘿。富得流油,脑子却进水了。警察想到这一点,忍不住直乐。
  穆兵以为姚娜会衰老得很快,然而没有。令他惊奇的是,她焕发了巨大的力量,俨然一个女强人。上台做评委,上台领奖。落落大方,句句真理。公司也成了独角兽,上市指日可待。姚娜看穆兵的样子,充满怜惜。那眼光像是说:无能的废柴。
  穆兵跟姚娜说:我们离婚吧。姚娜眼光变得温柔,等你病好了再说吧。所有人都认为,穆兵生病了。他是精神出了问题,大脑出了问题。不是忧郁症,就是精神分裂,要么,该送进精神病院。
  穆兵真的害怕了。他知道,如果诊断出精神病,他这辈子就完了。问题是,他这辈子不早就完了吗。他毁了自己的生活。
  好在,姚娜力排众议,没有去做精神鉴定,她坚信他是神智清楚的。穆兵的上大学的儿子穆亮也跑回来看他。那感觉怪怪的,穆亮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也许,他的同学没少讨论这件事。
  有第一次失踪,就有第二次,姚娜把穆兵看得很紧。在家里装了摄像头。手机里装了定位。每天从办公室往家里打三个电话。周末陪他去吃晚餐、看电影。希望他能恢复过来,重整伟业,成就广告界一方霸主。
  穆兵呢,总算圆了一个梦。离家出走的梦。现在,梦醒了,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他听到了这一年多来,诸多老友离世的消息。有的猝死,有的得了癌症。也有翻了身的,一个产品卖爆款了,从欠债大王翻身成为行业巨子。其中有一个,在郊区盖了院落,三十个用人,每天流水席,请人吃饭。自己呢,不露面,躲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研究数学题。的确,此人是用数学赚了股市的钱。但他的心愿,还是研究数学。上大学时,这个朋友考数学时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但是,连他的下铺都成为著名的数学家。他却一条金融的道路走下去,回不了头了。回不了头哇。每天请人吃饭,挥金如土。他不露面。在狭小的屋子里研究数理难题。
其他文献
北门岭的犄角旮旯,有一间不起眼的小铺面,正匾烫金招牌,端端正正地悬着“金三卦”三个金字,左侧的木牌写着“算卦看风水”几个楷书.rn这是金三卦的卦象馆.rn卦象馆初起,金三
期刊
应该说,郑永兵在年届知天命之期,篆刻“人生四十二乐事”组印、小印,既找到了一个主题性、专题性、抒情性极佳的切入点,又是一组能充分展示其篆刻艺术才情的隽永之作.此选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