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带着感动出发
窗外风儿清清,鸟儿啁啾。窗内阳光跳动,梦儿甜甜。时间之舟悄悄驶进梦境,拉开惺忪的眼帘。生活的风车每天都周而复始地转动,而我却不感觉到那是一座褪色的雕塑,因为感动每天与我同行。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感动,哪怕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带着感动出发,我发现生活之河中,每一种水滴碰撞声都是那样清脆悦耳。
清晨,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走在通往教室的小径上时,那嵌满的花石让我感动,它们给我以抚摩,让我在惬意中送走梦之神。充满雾气的石亭会让我感动,仿佛置身于仙境,让我感觉自己已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那冲破云层跳动的红日,像是亭顶上的一颗宝石,却又像我人生的明灯。我快步奔向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
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灵感会让我感动,它让我与知识并肩走入同一扇大门,开始我的行程;它让我与美同行,去欣赏行云流水的古今佳作,与跳动的音符共舞;它让我从迷雾中走出,不再犹豫,而让自己多一分自信。老师那广博的知识,会让我感动,那感动如催化剂,加速我向梦想进程的速度。总之,感动让我吮吸每一节课的精华,充实我的知识行囊。
放学路上的一见一闻会让我感动。当花季来临时,群芳争艳。繁忙的蜜蜂,煽动着水晶般的翅膀,穿梭在花蕊间,嗡嗡地叫着,吮吸着,似乎在相互庆祝这美好的时节。这情景让我感动,这些小生命在自己的灿烂时期竞相展现自己,并不为生命的短暂而悲伤。这又鼓足我奋斗的勇气,去采摘生活中的花朵。
带着感动出发,每一天都会将行囊充实,无论是喜还是忧。我都会觉得那是自己阅历上的一个个字码。
点评:安徽作文题是2008年全国18份高考试卷中惟一一个典型的散文题。散文并不好写,然而这位聪颖的考生却写出一篇令人叫绝的散文。
尽管作文题没有要求运用哲学思维方法,然而本文却巧妙地显示出辩证思维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写散文不能成功,就因为不知道怎样具体地表达抽象的情感。本文把“出发”限定在一天之内,以点代面;一天里又以清晨、课堂和放学路上来具体展开;清晨又以花石、石亭和红日具体展开:本文当然不会存在写散文大而无当的通病。作者深谙情与景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具体的景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景之皮存,情之毛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取材也可见作者的智慧,他不写汶川救灾,不写神舟飞天,不写南方冰雪,不写奥运圣火……因为作者知道只有是亲历的,只有是微不足道的,往往才属于自己,往往才会避开雷同,才会消除审美疲劳,也才容易感人。
本文作者语言基本功相当不错。整句散句交错,叠词的运用增加音乐感;语言调动多种感觉手段,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穿插使用,表现出艺术的张力:借鉴古典诗歌以形象抒情的传统手法,以灵动形象的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感动: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强化形象效果,强化抒情效果。
本文有一个明显问题,就是字数没有符合题目要求,刚好达到600个字,距离“不少于800字”的限定几乎少200字,按照要求应扣去4分。本文在内容上还存在着平面化的不足,缺少开掘的深度。如花石、灵感和见闻让我感动,这些平心而论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何就能如此打动“我”,成为“我”前进道路的独特风景,成为“我”成长的动力。如果作者考虑再深入周密一些,文章的思想高度也出来了,字数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
带着感动出发
老妈变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老妈就没完没了地找我。麻烦”,不是觉得我东西到处乱扔,就是觉得我动作太慢了,什么事都觉得我干得不好。
早上起床总是最忙乱的,好不容易把衣服穿好,早饭吃了,却又发现钥匙找不到了,正着急着呢,就听见家门外传来的脚步声,“怎么还不走啊,要迟到了啊!”我连忙抬头去看钟,哎呀,不好,“我的钥匙……”“在我这里啊,我下去帮你拿车的。”老妈说得很平静,好像拿我的钥匙是理所当然的一样,我不开心地“哼”了一句,拿过钥匙出门,和从门口进来的她擦过的那一刹那,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我心里撞了一下。老妈是个那么爱面子的人,平时不打扮半个小时绝不出门,现在就穿了我的一件旧外套,平时柔顺的头发松松地垂在肩头,脸上还带着未消的倦意,昨天晚上,她可是等我睡了才睡下的。
原来,那在我心里乱撞的东西就叫感动,我真是幸福,每天,我都可以带着感动出发。
去学校的路上,我骑得飞快,风“呼”得一下把我的帽子吹掉了。这下可不好了,帽子掉在马路中间,我是去捡好呢,还是先过马路好?旁边有人好心提醒“帽子掉了。”我却没胆子在马路中间停下来去捡。刚过了马路,打算回去捡帽子,却看到 个不认识的阿姨拿着我的帽子,交给我,嘱咐我戴好,然后又骑着电瓶车走了。我连忙说了声“谢谢”,戴着帽子,继续向学校出发。
原来,那个阿姨在帮我捡帽子的时候,用感动把帽子塞得满满的,我真是幸福,感动就在我身边。
汶川地震,不敢想象的灾难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发生在我们面前,让所有的人震惊。一幕幕悲欢离合,一次次感动着所有人。谁能忘记那血肉模糊的紧握铅笔的小手,谁能忘记那操场上一排排装满希望的碎片的书包?电视上多少双手一次次把爱心投到捐款箱,多少双手为了寻找华夏同胞而磨出血泡。刚才在为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撑开保护伞的老师流泪,马上却又被颤抖着向解放军敬礼的孩子感动。地震,震动了半个中国,华夏儿女的行为也震惊了整个世界,感动了所有人。
原来,血液里溶解的东西叫感动,我是真自豪,原来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因为感动,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好,因为感动,我们可以感受世间各种温情,因为感动,我们可以品味人生的真谛。
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
点评:本文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写的一篇比较优秀的习作。作为一篇习作,其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够通过具体的材料采表达自己的一份感动,不是泛泛而谈,架空抒情。三则材料,前面两则很不错,作者懂得作文要写自己的思想、经历、情感等,懂得以小见大,干细微之处见感动的技巧。第三则材料可能是实在想不到了,只好拿电视报纸上的新闻来凑足全篇,多少有点强弩之未的感觉。作者运用对比反对的手法较为娴熟,自然得当,显示出几分老到。
本文语言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生动活泼的口语,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但是语言有点拖沓,不够简洁。表达抽象情感的语句,往往比较直接,也比较单一,借助形象表达抽象的技巧还有待提高。
结构上大致清晰完整,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分写三则材料较为随意,内容和结构的重点提炼还不够明晰:二是前两则材料与第三则材料的转换明显突兀,不自然。
总评
这两篇同题散文,一篇是高考满分作文,一篇是现在高三学生的习作。两篇文章的共同优点有三点。一是文体都切题,知道这个题目最佳选择就是写散文,而且写的散文像模像样。二是没有现在学生散文流行的,因为学余秋雨学得不伦不类而强行喷洒上去的“文化香水”。都基本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三是语言基本功都不错,表达生动形象。
两篇文章立意还显得一般化,所反映的内容,都可以窥见现在学生生活积累不足,视野不开阔,对经历的生活没有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实质是学生的思想品位、文化品位、文学品位不高的问题。沉溺于书山题海,满足于卷面分数,没有文学名著的熏陶,不站在前代哲人的肩上,对学习生活缺乏热情,怎么可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散文?这两篇文章的不足,正是当代中国高中生共有的不足。
两篇作文的结构,还显得简单,甚至粗糙。散文与诗歌一样,讲究精致,除非是张中行这样的得道高者往往以不经意的平淡彰显出众的功力,一般中学生还是应当努力提高散文的谋篇布局的技巧。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带着感动出发
窗外风儿清清,鸟儿啁啾。窗内阳光跳动,梦儿甜甜。时间之舟悄悄驶进梦境,拉开惺忪的眼帘。生活的风车每天都周而复始地转动,而我却不感觉到那是一座褪色的雕塑,因为感动每天与我同行。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感动,哪怕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带着感动出发,我发现生活之河中,每一种水滴碰撞声都是那样清脆悦耳。
清晨,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走在通往教室的小径上时,那嵌满的花石让我感动,它们给我以抚摩,让我在惬意中送走梦之神。充满雾气的石亭会让我感动,仿佛置身于仙境,让我感觉自己已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那冲破云层跳动的红日,像是亭顶上的一颗宝石,却又像我人生的明灯。我快步奔向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
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灵感会让我感动,它让我与知识并肩走入同一扇大门,开始我的行程;它让我与美同行,去欣赏行云流水的古今佳作,与跳动的音符共舞;它让我从迷雾中走出,不再犹豫,而让自己多一分自信。老师那广博的知识,会让我感动,那感动如催化剂,加速我向梦想进程的速度。总之,感动让我吮吸每一节课的精华,充实我的知识行囊。
放学路上的一见一闻会让我感动。当花季来临时,群芳争艳。繁忙的蜜蜂,煽动着水晶般的翅膀,穿梭在花蕊间,嗡嗡地叫着,吮吸着,似乎在相互庆祝这美好的时节。这情景让我感动,这些小生命在自己的灿烂时期竞相展现自己,并不为生命的短暂而悲伤。这又鼓足我奋斗的勇气,去采摘生活中的花朵。
带着感动出发,每一天都会将行囊充实,无论是喜还是忧。我都会觉得那是自己阅历上的一个个字码。
点评:安徽作文题是2008年全国18份高考试卷中惟一一个典型的散文题。散文并不好写,然而这位聪颖的考生却写出一篇令人叫绝的散文。
尽管作文题没有要求运用哲学思维方法,然而本文却巧妙地显示出辩证思维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写散文不能成功,就因为不知道怎样具体地表达抽象的情感。本文把“出发”限定在一天之内,以点代面;一天里又以清晨、课堂和放学路上来具体展开;清晨又以花石、石亭和红日具体展开:本文当然不会存在写散文大而无当的通病。作者深谙情与景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具体的景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景之皮存,情之毛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取材也可见作者的智慧,他不写汶川救灾,不写神舟飞天,不写南方冰雪,不写奥运圣火……因为作者知道只有是亲历的,只有是微不足道的,往往才属于自己,往往才会避开雷同,才会消除审美疲劳,也才容易感人。
本文作者语言基本功相当不错。整句散句交错,叠词的运用增加音乐感;语言调动多种感觉手段,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穿插使用,表现出艺术的张力:借鉴古典诗歌以形象抒情的传统手法,以灵动形象的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感动: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强化形象效果,强化抒情效果。
本文有一个明显问题,就是字数没有符合题目要求,刚好达到600个字,距离“不少于800字”的限定几乎少200字,按照要求应扣去4分。本文在内容上还存在着平面化的不足,缺少开掘的深度。如花石、灵感和见闻让我感动,这些平心而论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何就能如此打动“我”,成为“我”前进道路的独特风景,成为“我”成长的动力。如果作者考虑再深入周密一些,文章的思想高度也出来了,字数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
带着感动出发
老妈变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老妈就没完没了地找我。麻烦”,不是觉得我东西到处乱扔,就是觉得我动作太慢了,什么事都觉得我干得不好。
早上起床总是最忙乱的,好不容易把衣服穿好,早饭吃了,却又发现钥匙找不到了,正着急着呢,就听见家门外传来的脚步声,“怎么还不走啊,要迟到了啊!”我连忙抬头去看钟,哎呀,不好,“我的钥匙……”“在我这里啊,我下去帮你拿车的。”老妈说得很平静,好像拿我的钥匙是理所当然的一样,我不开心地“哼”了一句,拿过钥匙出门,和从门口进来的她擦过的那一刹那,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我心里撞了一下。老妈是个那么爱面子的人,平时不打扮半个小时绝不出门,现在就穿了我的一件旧外套,平时柔顺的头发松松地垂在肩头,脸上还带着未消的倦意,昨天晚上,她可是等我睡了才睡下的。
原来,那在我心里乱撞的东西就叫感动,我真是幸福,每天,我都可以带着感动出发。
去学校的路上,我骑得飞快,风“呼”得一下把我的帽子吹掉了。这下可不好了,帽子掉在马路中间,我是去捡好呢,还是先过马路好?旁边有人好心提醒“帽子掉了。”我却没胆子在马路中间停下来去捡。刚过了马路,打算回去捡帽子,却看到 个不认识的阿姨拿着我的帽子,交给我,嘱咐我戴好,然后又骑着电瓶车走了。我连忙说了声“谢谢”,戴着帽子,继续向学校出发。
原来,那个阿姨在帮我捡帽子的时候,用感动把帽子塞得满满的,我真是幸福,感动就在我身边。
汶川地震,不敢想象的灾难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发生在我们面前,让所有的人震惊。一幕幕悲欢离合,一次次感动着所有人。谁能忘记那血肉模糊的紧握铅笔的小手,谁能忘记那操场上一排排装满希望的碎片的书包?电视上多少双手一次次把爱心投到捐款箱,多少双手为了寻找华夏同胞而磨出血泡。刚才在为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撑开保护伞的老师流泪,马上却又被颤抖着向解放军敬礼的孩子感动。地震,震动了半个中国,华夏儿女的行为也震惊了整个世界,感动了所有人。
原来,血液里溶解的东西叫感动,我是真自豪,原来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因为感动,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好,因为感动,我们可以感受世间各种温情,因为感动,我们可以品味人生的真谛。
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
点评:本文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写的一篇比较优秀的习作。作为一篇习作,其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够通过具体的材料采表达自己的一份感动,不是泛泛而谈,架空抒情。三则材料,前面两则很不错,作者懂得作文要写自己的思想、经历、情感等,懂得以小见大,干细微之处见感动的技巧。第三则材料可能是实在想不到了,只好拿电视报纸上的新闻来凑足全篇,多少有点强弩之未的感觉。作者运用对比反对的手法较为娴熟,自然得当,显示出几分老到。
本文语言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生动活泼的口语,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但是语言有点拖沓,不够简洁。表达抽象情感的语句,往往比较直接,也比较单一,借助形象表达抽象的技巧还有待提高。
结构上大致清晰完整,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分写三则材料较为随意,内容和结构的重点提炼还不够明晰:二是前两则材料与第三则材料的转换明显突兀,不自然。
总评
这两篇同题散文,一篇是高考满分作文,一篇是现在高三学生的习作。两篇文章的共同优点有三点。一是文体都切题,知道这个题目最佳选择就是写散文,而且写的散文像模像样。二是没有现在学生散文流行的,因为学余秋雨学得不伦不类而强行喷洒上去的“文化香水”。都基本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三是语言基本功都不错,表达生动形象。
两篇文章立意还显得一般化,所反映的内容,都可以窥见现在学生生活积累不足,视野不开阔,对经历的生活没有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实质是学生的思想品位、文化品位、文学品位不高的问题。沉溺于书山题海,满足于卷面分数,没有文学名著的熏陶,不站在前代哲人的肩上,对学习生活缺乏热情,怎么可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散文?这两篇文章的不足,正是当代中国高中生共有的不足。
两篇作文的结构,还显得简单,甚至粗糙。散文与诗歌一样,讲究精致,除非是张中行这样的得道高者往往以不经意的平淡彰显出众的功力,一般中学生还是应当努力提高散文的谋篇布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