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肛肠科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对肛肠科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 将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的5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80例。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規护理,对实验组进行全面的人性化护理。结果 实验组50例(约18%)病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87例(约67%)病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98%的患者对术后恢复表示满意,而对照组中仅47%的病患者表示满意,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肛肠科病患者进行术后的人性化护理,不仅有利于对治疗效果的保障,还符合绝大多数病人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值得大力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肛肠病患;术后恢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47-02
  肛肠科疾病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病发后将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困扰,也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很多患者因为害羞、怕痛等往往对病症难以启齿。再加上受肛肠病本身带有的解剖特点与生理功能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极易引发并发症,比如疼痛、尿潴留等,给患者身心带来更大的伤痛[1]。因此,对肛肠科病人术后进行全方面人性化的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的560例患者,其中男性320例,女性240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为(45±4.5)岁。所有患者当中,有肛裂的183例,有肛瘘的157例,混合痔的160例,肛周脓肿的60例。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8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全面的人性化护理。
  1.2.1 培训相关的护理人员 实验组的护士要在患者术后住院的过程中给予全面的人性化服务,所以在进行人性化服务之前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系统的培训,让其熟知人性化护理的整个服务流程,并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2]。
  1.2.2 树立人性化的服务意识 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必须知晓患者是服务的中心,任何服务都应该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全身心的关注患者病情的进展,摒弃以往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服务方式[3]。此外还要多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得患者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1.2.3 保持疗养环境的舒适度 患者术后通常是在住院期间对术后进行疗养恢复的,所以医护人员有必要为患者建立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建立并完善个性人性化的服务内容。比如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书报、杂志等阅读项目,也可以组织患者一起参加棋牌类或者座谈类的活动。
  1.2.4 实施人性化的护理途径 当患者需要接受空腹检查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检查的时间,提供符合患者康复需要的早餐,并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患者手术后对自己的生活无法自理,护理人员应该在其生活起居方面给予协助,并定时查房等。
  1.2.5 分阶段评价护理效果 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对术后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2 结 果
  实验组50例(约18%)病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87例(约67%)病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实验组98%的患者对术后恢复表示满意,而对照组中仅47%的病患者表示满意,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 论
  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的人性化护理过程,提高了服务医疗的品质。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而将护理人员的工作从疼痛护理延伸至身心整体的护理,说明了患者在心理和社会等诸方面都希望得到更完善的护理。全面人性化的护理过程,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肛肠病人对病症的陌生感,从而减轻了患者在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便更强,也增强了患者对肛门疾病的认知,进一步缓解了其在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恐惧以及羞涩等心理。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不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满意度也必对照组高出许多(P<0.05)。所以,综上所述,对肛肠科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具有显著的成效,指的大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燕,李泽辉.人性化护理服务对肛肠病术后疼痛与尿潴留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3-14.
  [2] 范江苹.肛肠手术后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体会[J].求医问药,2013(2):115.
  [3] 陈秀云.护理模式对肛肠科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情绪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26):5492-5493.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医学卫生事业正在逐步地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妇产科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如果护理不当定会带来一定的风险,给患者的身体及精神上带来伤害,严重者会引发医疗纠纷。本文通过对妇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30-02  1 护理风险的识别  风险管理通常是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54例头颈肿瘤变压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4例头颈肿瘤患者,在给予变压化疗的同时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在1个疗程结束后,其颈部淋巴结、肿瘤体积均有明显的缩小,且患者均未见有明显的肝肾损伤情况。结论 临床上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时,在优先考虑变压化疗的同时,也应给予相应的护理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焦虑症患者CES微电流导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84例焦虑症患者,6例出现头晕,休息5分钟后症状自行消失,另外78例治疗后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对比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婴儿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2010年——2012年20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体位安置、呼吸暂停的护理、喂养、洗胃、药物治疗等方面。结果 经精心治疗护理,患儿的呕吐症状减轻或消失,呼吸暂停未再发作,无1例猝死发生。结论 通过洗胃、合适的体位安置和合理喂养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胃食管返流;临床护理  文章
期刊
【摘要】 将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做以概括,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膳食指导、体重控制干预、遵医行为干预、运动锻炼干预与家庭护理等。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40-02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已成为我国目前患病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语言告知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患儿及家长12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语言告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规范化语言告知后的护患纠纷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期刊
【摘要】 目的 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术中的护理疗效的观察。方法 嘱患者平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充分暴露大隐静脉,在股动脉内侧切一长约1cm的切口,并于大隐静脉中导入导丝,然后打开激光治疗仪,激光的功率为12W,照射为1s,时间间隔1s。进行血管内激光光凝疗法。术后大隐静脉全程均用弹力绷带包扎紧,伤口缝合三针即可。结果 患者运动无任何异常且静脉曲张明显消失,严重的溃疡患者得到明显改善。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和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各种护理方法,包括心理、卧床、生活、腰椎牵引护理、功能锻炼、针炙推拿护理、中药热敷等,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结果 183例患者优占98例,占53.6%;良45例,占24.6%;可32例,占17.5%;差8例,占4.3%,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合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Dupuytren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Dupuytren骨折患者病例,将其按照每组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临床基础护理法护理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后的恢复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骨折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4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于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8.33%,护理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43%,护理满意度为65.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23例于血液透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