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对肛肠科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 将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的5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80例。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規护理,对实验组进行全面的人性化护理。结果 实验组50例(约18%)病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87例(约67%)病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98%的患者对术后恢复表示满意,而对照组中仅47%的病患者表示满意,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肛肠科病患者进行术后的人性化护理,不仅有利于对治疗效果的保障,还符合绝大多数病人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值得大力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肛肠病患;术后恢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47-02
肛肠科疾病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病发后将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困扰,也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很多患者因为害羞、怕痛等往往对病症难以启齿。再加上受肛肠病本身带有的解剖特点与生理功能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极易引发并发症,比如疼痛、尿潴留等,给患者身心带来更大的伤痛[1]。因此,对肛肠科病人术后进行全方面人性化的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的560例患者,其中男性320例,女性240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为(45±4.5)岁。所有患者当中,有肛裂的183例,有肛瘘的157例,混合痔的160例,肛周脓肿的60例。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8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全面的人性化护理。
1.2.1 培训相关的护理人员 实验组的护士要在患者术后住院的过程中给予全面的人性化服务,所以在进行人性化服务之前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系统的培训,让其熟知人性化护理的整个服务流程,并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2]。
1.2.2 树立人性化的服务意识 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必须知晓患者是服务的中心,任何服务都应该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全身心的关注患者病情的进展,摒弃以往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服务方式[3]。此外还要多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得患者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1.2.3 保持疗养环境的舒适度 患者术后通常是在住院期间对术后进行疗养恢复的,所以医护人员有必要为患者建立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建立并完善个性人性化的服务内容。比如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书报、杂志等阅读项目,也可以组织患者一起参加棋牌类或者座谈类的活动。
1.2.4 实施人性化的护理途径 当患者需要接受空腹检查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检查的时间,提供符合患者康复需要的早餐,并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患者手术后对自己的生活无法自理,护理人员应该在其生活起居方面给予协助,并定时查房等。
1.2.5 分阶段评价护理效果 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对术后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2 结 果
实验组50例(约18%)病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87例(约67%)病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实验组98%的患者对术后恢复表示满意,而对照组中仅47%的病患者表示满意,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 论
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的人性化护理过程,提高了服务医疗的品质。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而将护理人员的工作从疼痛护理延伸至身心整体的护理,说明了患者在心理和社会等诸方面都希望得到更完善的护理。全面人性化的护理过程,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肛肠病人对病症的陌生感,从而减轻了患者在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便更强,也增强了患者对肛门疾病的认知,进一步缓解了其在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恐惧以及羞涩等心理。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不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满意度也必对照组高出许多(P<0.05)。所以,综上所述,对肛肠科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具有显著的成效,指的大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燕,李泽辉.人性化护理服务对肛肠病术后疼痛与尿潴留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3-14.
[2] 范江苹.肛肠手术后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体会[J].求医问药,2013(2):115.
[3] 陈秀云.护理模式对肛肠科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情绪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26):5492-5493.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肛肠病患;术后恢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47-02
肛肠科疾病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病发后将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困扰,也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很多患者因为害羞、怕痛等往往对病症难以启齿。再加上受肛肠病本身带有的解剖特点与生理功能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极易引发并发症,比如疼痛、尿潴留等,给患者身心带来更大的伤痛[1]。因此,对肛肠科病人术后进行全方面人性化的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的560例患者,其中男性320例,女性240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为(45±4.5)岁。所有患者当中,有肛裂的183例,有肛瘘的157例,混合痔的160例,肛周脓肿的60例。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8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全面的人性化护理。
1.2.1 培训相关的护理人员 实验组的护士要在患者术后住院的过程中给予全面的人性化服务,所以在进行人性化服务之前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系统的培训,让其熟知人性化护理的整个服务流程,并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2]。
1.2.2 树立人性化的服务意识 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必须知晓患者是服务的中心,任何服务都应该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全身心的关注患者病情的进展,摒弃以往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服务方式[3]。此外还要多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得患者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1.2.3 保持疗养环境的舒适度 患者术后通常是在住院期间对术后进行疗养恢复的,所以医护人员有必要为患者建立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建立并完善个性人性化的服务内容。比如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书报、杂志等阅读项目,也可以组织患者一起参加棋牌类或者座谈类的活动。
1.2.4 实施人性化的护理途径 当患者需要接受空腹检查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检查的时间,提供符合患者康复需要的早餐,并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患者手术后对自己的生活无法自理,护理人员应该在其生活起居方面给予协助,并定时查房等。
1.2.5 分阶段评价护理效果 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对术后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2 结 果
实验组50例(约18%)病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87例(约67%)病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实验组98%的患者对术后恢复表示满意,而对照组中仅47%的病患者表示满意,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 论
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的人性化护理过程,提高了服务医疗的品质。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而将护理人员的工作从疼痛护理延伸至身心整体的护理,说明了患者在心理和社会等诸方面都希望得到更完善的护理。全面人性化的护理过程,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肛肠病人对病症的陌生感,从而减轻了患者在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便更强,也增强了患者对肛门疾病的认知,进一步缓解了其在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恐惧以及羞涩等心理。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不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满意度也必对照组高出许多(P<0.05)。所以,综上所述,对肛肠科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具有显著的成效,指的大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燕,李泽辉.人性化护理服务对肛肠病术后疼痛与尿潴留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3-14.
[2] 范江苹.肛肠手术后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体会[J].求医问药,2013(2):115.
[3] 陈秀云.护理模式对肛肠科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情绪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26):5492-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