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杯上的“新闻头条”

来源 :执行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fe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简述】 数字阅读日益盛行,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报纸的没落,常常令人唏嘘不已。在迷恋往日时光的人们眼里,甚或意味着一个美好时代的终结。然而,阿拉伯报纸Gulf News 与当地的咖啡连锁品牌 Tim Hortons 合作,在咖啡杯的防烫环上做起了文章。他们利用特制的打印机,将每个小时在 Twitter 更新的新闻头条打印到咖啡杯套上。人们在品尝咖啡时,自然会留意上面的新闻,甚至会通过短链接和二维码访问报纸的 Twitter 账户和网站。官方twitter 粉丝和报纸订阅量由此跃升不少,卖出的 84 万杯咖啡上印出了 1440 条新闻,网站的流量大幅成长,订阅者不断增加 。
  创新传播手段满足需求
  特约点评专家①:孙波 时代周报总经理
  传统媒体的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是其主要特征,读者基本属于被动阅读;数字媒体时代需要个性化、快速化、简单化的阅读方式,读者需要主动获取信息。所以,传统媒体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地位没有变化,但如何在内容制作、传播及营销上进行创新,如何与读者构建更简洁的渠道,更加满足读者、客户的需求,是未来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特约点评专家②:牛全中 中山市河南商会秘书长
  报纸有自己的制作流程,以至于报纸拿到手都是6 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这在网络上已经是旧闻了,所以越来越少的人去专门买报纸浏览新闻。新闻往往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播,人们通过Twitter、微博、微信知道世界上刚发生的事情。网络的特点是“快速性、图片化”,报纸的特点是“权威性、内容更丰富”。在咖啡馆的这段时间,是人们心情最为放松的时间,端起咖啡杯,看到刚刚发生的新闻,简直是强制阅读,很容易勾起顾客对新闻的好奇心。想了解新闻事件的更多东西,那就只有去找报纸。传统媒体放下架子,从互联网向传统媒体引流量,这个办法对传统纸质媒体走向灭亡起到很好的延缓作用。
  体验与互动的完美结合
  特约点评专家③: 张鸿玮 Dragon China International Trading Limited 总经理
  营销的本质是挖掘和满足客户的需求,难就难在“挖掘”上,Tim Hortons 咖啡品牌这个创意不仅做到了,而且产生了互动,顾客在体验美味的咖啡的同时了解最新和最快的资讯,并且让顾客与报纸媒体产生了互动,咖啡和报纸看似不相关的产品通过这个创意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同时,这个创意对消费者定位也非常清晰,通常买握杯咖啡的人群大多是职场人员,没有太多闲情去一边品尝咖啡一边翻阅报纸,他们更关注最新最快的头条资讯,Tim Hortons 这个创意恰恰挖掘和满足这一需求,销售上升就不足为奇了。这个案例值得国内品牌学习和借鉴。
  打开了营销新思路
  特约点评专家④:梁伯强 广东非常小器有限公司总裁
  在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当中“速度”已成为了一个关键词。如:速达、速递、快餐、高铁等等, 无不与速度有关。作为一家传统媒体联合一家咖啡馆,再运用互联网实时发布信息,实现了从信息源头直插终端的扁平化销售,实为营销的一大创举。此举,不单只充实了消费者的碎片时间,同时打造了一个多赢的营销渠道。赞!
  特约点评专家⑤:马选建 龙舟公关顾问机构事业部总监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新媒体崛起,其交互性、快速响应及便利等特性极大的迎合了读者习惯,数据告诉我们传统媒体被冠上“没落”一词并非空穴来风。就本案例中而言:1、新媒体崛起倒逼传统媒体创新意识加剧,发布渠道、发布内容及战略合作的创新;2、传统媒体发布者本位向消费读者本位的换位转型,新媒体信息呈现碎片化,Gulf News 巧妙运用传统媒体内容制造能力,重新整合内容,创造新的产品形式来“创造市场”,再通过与咖啡品牌合作为新的产品“找到市场”,这无疑为许多陷入发展迷雾的传统媒体打开了营销新思路。
  利用优势资源促进销售
  特约点评专家⑥:胡宁 黄埔工程机械城营销副总经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就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利润。拒绝,只会然自身更加封闭。通过咖啡防烫环,GULF NEWS 准确地找到了有时间的愿意阅读的人群,再通过要闻吸引了人们的视线,最后通过二维码及短链接等让读者找到了报纸网站及twitter 账户。促进了新闻阅读和报纸的销量。同时,也利用已有的采购纸张的优势资源,获得了防烫套这一新产品的销售增长。这一点,和商业地产利用商场内部进行电台选秀等活动,扩大人流及商场的影响,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特约点评专家⑦:肖荣燊 韩后电子商务总经理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到移动互联网的急行军,消费者的碎片化阅读已经不可逆转。品牌的大媒体、大投放、大回响的边际效用越来越低。善于利用细分的碎片传播时间、碎片传播环境、碎片传播内容进行沟通,已经不仅是媒体经济效益问题,更加是消费者精准沟通,兴趣体验共鸣的方式。设想一下:大数据的精准下,品牌和消费者在同一个碎片的片段中,用美丽的方式邂逅,谁会拒绝给她一个美美的拥抱?拥抱碎片化时代的小媒体吧!
  适应变化方可赢得巿场和未来
  特约点评专家⑧:白云鹏 深圳市研成控股副总裁
  从边喝咖啡边看报纸到边喝边看手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媒介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正如当年文字从竹简转移到纸张上一样,信息传播的数量、广度和速度以及读者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推持、微博等新媒体使普通读者从被动阅读到互动式阅读,对媒体人的要求更高了,在杯套上印制即时信息进而增加了网站流量,其实质还是借助了新媒体技术。如何及时便捷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是媒体人必然面临的新挑战。"时代变了,咱也得变,一变,还得是绝话"。适应变化方可赢得巿场和未来。
其他文献
很多人对终端陈列的理解非常粗浅,认为陈列就是摆货,把货摆得整齐、美观就可以了。事实上,终端陈列是一门专业的学问,不深入其中,很难了解其中奥妙。领先陈列创始人魏来金将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为三个操作方面。  第一,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店面的设计和外观要与众不同,别出心裁,消费者进入商业街或卖  场很远就能看到你的店面,这是很重要的。  1、位置  位置是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第一要素。在终端零售领域,位置的
期刊
我想说一个事情,媒体一边倒的谴责地铁,谴责警察,觉得很冷漠,谴责所有微观的人,觉得你们太冷漠了。我觉得作为企业家,不能扮演一个微观者的角色,更多的应该思考怎么样利用商业力量去改变人心,改变人性,改变社会。  在谈商业之美的时候,很多企业觉得自己过得很困惑,做得不愉快,做得不愉快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你跟别人一样,你要想办法做得不一样一点,活得快活一点。第一个,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传统企业,最大的改变真的可
期刊
3年前,以互联网电视为突破口的互联网产品的概念开始兴起。对于第一代的电蟒音响,纯属于机缘巧合之做,或者说是整合资源的结果。电蟒科技首席营销官蔡伟杰表示,现在推出的电蟒云音响已经是其团队的第四代产品了。  说起“电蟒云音响”这款产品,可以说是电蟒科技一群满怀互联网情怀的“大叔”们历经三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也是这群人尝试跨界整合,用互联网思维的方式,对音响市场、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
期刊
“制造企业不要因为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就感到恐惧,事实上,互联网并不神秘,它只是传统制造企业的工具。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至少制造、供应链、售后等方面的优势是存在的。”杨东文表示,“同时我们要大胆去试点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思维建立新的产业模式和渠道。”  中国彩电 30 年高速发展首次负增长。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内销零售总量 1090 万台,同比下降 10.5%;销售额366
期刊
现今奉“互联网思维”为灵丹妙药的公司,大多却沉溺于战术的炫技却忽略了消费者。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成功,背后实则有大数据作为支撑,他们也懂得通过大数据的捞取与分析,理解消者的价值取向与偏好。而大多数传统公司却缺乏这种大数据的能力,只是学会了形,未能理解背后的实质。  “互联网思维”在这一两年甚嚣尘上,加上诸多的培训、书籍的鼓吹,一些传统企业甚至表现出了比互联网企业更大的狂热,颇有一些“赶英超美”的气概。
期刊
在中国,每个有追求的规模企业中,几乎都有一个“500 强”梦。那是美国的《财富》  杂志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财经媒体评出来的、全球顶级企业的代名词,也是上个世纪中国启  动改革开放后西方各种思潮涌进国门在企业界留下的一个梦想标杆。  它曾经离中国企业显得那么遥远。1999 年,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500强的200 多位CEO 们批次进入中国。那时的中国除台湾、香港各有一家上榜外,内地仅有9
期刊
做品牌,企业其实只有两条路。做内贸的企业,要么做品牌,要么给品牌企业代工,没有第三条路。目前快消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这样的情况决定了一个内贸的企业,如果不从品牌的基础做起,不去做长远的谋划,最后战略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毛巾是快消品当中一个比较内用的产品,做品牌其实是很难。因为中国人比较好面子,相对而言外穿的东西比较容易做品牌,而毛巾或者类似于家庭内用的一些消费品,是很私密的,外人看不见。多年来
期刊
当公司处于转型期,一个真正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如何在方式上支持这种转型,它必须超越直线经理和顾客的短期满意度。因此我们应对公司的中长期战略有清晰的认识这将使我们能够认识自己的潜在产出与贡献。  第一项修炼:明确人力资源部门的价值定位  明确人力资源部门的价值定位是人力资源经理的第一项修炼。人力资源的价值定位,也可以说成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部门的使命与愿景。  你必须问自己:在公
期刊
“只有一个原则,必须要用年轻人。年轻人是唯一的选择,要把年轻人变成企业的主人是最大的挑战,就这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了。很多老板最大的问题是信不过年轻人。你要让年轻人知道,进来企业三年后你就是总经理,他就会卖命。”  眼前这位架着眼镜的斯文男子就是芬尼克兹的掌舵者宗毅,他说话的速度极快,恰好反映他的思维能力极强,有时简直没有给你喘息的机会,直接跳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样”、“很简单”、“没什么了
期刊
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再次来到中国。23 年前,《第五项修炼》风靡一时,连续三年登全美最畅销书榜首。从2002 年首次来华,彼得·圣吉便开始了对中国长达十年的关注。师从国学大师南怀瑾,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融合东方与西方思维,不断修正与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彼得· 圣吉认为, 定位比盈利更为重要,需要被解答的问题是: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怎么样才让社会变得更好?“盈利对于一个公司的意义,就好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