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读书要读活的书,动的书,有用的书。本文旨在围绕行知的教育理论,有效探讨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做到读活书,活读书。
关键词:行知理论;低年段阅读;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比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 兴趣激发——阅读的前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
其实低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阅读兴趣,但因为识字不多,又处于启蒙阶段,光阅读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课外阅读了。因此使孩子们形成阅读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样自然而然他们就会爱上课外阅读。在苏教版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以及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对童话故事情有独钟。
二、 选择教材——阅读的保障
陶行知先生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那么在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材料要活,老师教学的选材更要活!除了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教学中就必须摆脱“就教材教教材”的现象;同时,还应该积极关注课本以外的,一切对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的。
三、 指导方法——阅读的关键
古语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在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更重要的我认为应该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低年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那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指导阅读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一) 图文并茂
低年级的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看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对照插图读课文。如在教学《叶子的眼睛》时,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露珠儿有了形象的记忆,然后让孩子说说这露珠像什么。这样的安排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很有用的。
(二) 读说相连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语言正处在习得阶段,自身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得让学生多读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另外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语境提示,比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需要学生对“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说话,于是我便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境:“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学生根据提示,回答的就更确切,说得更流利、畅通,除此之外,还可以能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讀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在读中感悟,调动学生注意力,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开拓思维,激发情感,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三) 读思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读读、画画、想想,手脑并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课文中乌鸦通过衔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放的方法,终于喝到水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不单单可以用这一个方法,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会用什么聪明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呢?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又教给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
(四) 读演相伴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有声有色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课文内容。比如分角色演诵,改变成解说词、导游词来演说,当成课本剧来表演等。
四、 提升能力——阅读的主旨
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将教学做合一,真正做到“读书活”,让阅读有其实在的价值。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更应该做到知行统一。而我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倡导“教学做合一”,正是把教与学整合到一起,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爱上了阅读,又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大量的阅读中,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也能做到书活读。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对于指导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是十分有效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低年级就开始重视阅读教学,多角度地启发孩子进行阅读,这样长此以往,我坚信孩子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2]赵景瑞.优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透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
作者简介:
高灵,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关键词:行知理论;低年段阅读;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比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 兴趣激发——阅读的前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
其实低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阅读兴趣,但因为识字不多,又处于启蒙阶段,光阅读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课外阅读了。因此使孩子们形成阅读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样自然而然他们就会爱上课外阅读。在苏教版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以及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对童话故事情有独钟。
二、 选择教材——阅读的保障
陶行知先生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那么在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材料要活,老师教学的选材更要活!除了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教学中就必须摆脱“就教材教教材”的现象;同时,还应该积极关注课本以外的,一切对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的。
三、 指导方法——阅读的关键
古语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在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更重要的我认为应该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低年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那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指导阅读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一) 图文并茂
低年级的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看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对照插图读课文。如在教学《叶子的眼睛》时,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露珠儿有了形象的记忆,然后让孩子说说这露珠像什么。这样的安排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很有用的。
(二) 读说相连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语言正处在习得阶段,自身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得让学生多读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另外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语境提示,比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需要学生对“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说话,于是我便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境:“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学生根据提示,回答的就更确切,说得更流利、畅通,除此之外,还可以能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讀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在读中感悟,调动学生注意力,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开拓思维,激发情感,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三) 读思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读读、画画、想想,手脑并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课文中乌鸦通过衔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放的方法,终于喝到水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不单单可以用这一个方法,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会用什么聪明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呢?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又教给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
(四) 读演相伴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有声有色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课文内容。比如分角色演诵,改变成解说词、导游词来演说,当成课本剧来表演等。
四、 提升能力——阅读的主旨
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将教学做合一,真正做到“读书活”,让阅读有其实在的价值。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更应该做到知行统一。而我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倡导“教学做合一”,正是把教与学整合到一起,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爱上了阅读,又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大量的阅读中,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也能做到书活读。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对于指导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是十分有效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低年级就开始重视阅读教学,多角度地启发孩子进行阅读,这样长此以往,我坚信孩子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2]赵景瑞.优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透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
作者简介:
高灵,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