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课堂,把追问权交给学生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针对第一个问题的再提问。课堂教学中追问权不仅属于老师,也属于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所谓高效,对课堂秩序要求过高,学生被要求在课堂上严守规矩,即便对知识点有所疑问也时常不允许在课堂提问,更不允许在课堂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这往往使得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实现,久而久之,他们对课堂的兴趣也减弱,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有的老师有时也会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追问学生,但学生在课堂上仍然显得很被动,创造性思维很难得到培养,我们迫切需要解放课堂,把追问权交给学生。现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解放课堂,把追问权交给学生的教学价值及追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学生追问的教学价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是“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毋庸讳言,到目前为止,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许多地方执行的过程中,尚不够理想,甚至一些地方“新瓶装旧酒”,新课程,旧方法。很多学校、很多高中历史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很多老师仍然存在着自己在课堂上“一言堂”的现象,忽视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这些显然都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课堂?是表面安静却死气沉沉的课堂,还是表面乱哄哄但却充满思维碰撞的课堂?是老师在讲台激扬文字的课堂,还是学生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的课堂?据说,美国的学生家长每天会问自己孩子:“你今天有没有在课堂问几个问题?有没有老师回答不出来的?”而中国的学生家长每天会问自己孩子:“你今天有没有遵守班级纪律?”中国的教育改革该如何做?新课程改革路在何方?相信大家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解放课堂,把追问权交给学生,把质疑的机会让给学生,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追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长期以来,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很多老师只注重传授史学知识,缺少与学生的共同探究,本该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十分枯燥,学生学起来也觉得历史课索然寡味。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不好。今年我们学校举行了“成长杯”教学大赛,我有幸担任了大赛的评委。一位老师在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时,基本上自己“一言堂”,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激动处甚至手舞足蹈,但学生似乎不买账,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成了他自己的表演,这样的课堂肯定效果很差。主要原因就在于整个课堂,老师很少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学生根本没有融入到课堂中。而另一个老师在讲授同样一课时,他自己讲得很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质疑、追问、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如在讨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时,学生立即追问:“工业革命为什么不在中国首先发生?”。教师讲述爆发的前提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的确立,又有学生立刻追问:“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不在荷兰首先发生?”“中国的市场辽阔吗?”通过不断的追问,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试想,如果这一连串的追问由老师自己提出,课堂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其次,追问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质疑、追问,机械的禁止显然不符合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而且,也打压学生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追问,已经不是机械的记忆、重复历史知识,而是学生综合自己所学知识产生的疑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这种思维的火苗需要我们去呵护,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大胆的追问,千万不能去扑灭这宝贵的火苗。
  此外,追问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追问的问题往往也是很多同学共同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连续的追问,同学们会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升华。在那一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在讨论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时,通过学生上述一连串的追问,最后学生几乎都能轻松地得出一个结论:工业革命不仅需要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还需要市场、技术、劳动力等条件,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发生的结果。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中国古代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市场。荷兰虽然很早走上资本主义,但是技术、市场、劳动力条件均不发达。而英国很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又有雄厚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工业革命注定首先在英国发生。可见,追问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不断升华的过程。
  二、学生追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以高中历史必修一《开创外交新局面》为例,谈谈追问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
  思路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追问、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案例1】問题情境:中美关系正常化
  师: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方针为什么发生重大变化?
  生: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说越南战争的泥潭,导致国内经济衰退。
  学生追问:中国为什么要缓和同美国的关系呢?
  生: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中苏关系恶化;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中国重返联合国,国际地位提高。
  学生追问: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制度,曾经的亲密战友,为什么说中苏关系恶化呢?
  生:中国和苏联曾经是亲密的战友,但是,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长期以社会主义的老大自居,经常在外交上表现出大国主义,影响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发展。以后,双方在1969年还发生著名的珍宝岛之战。
  规律总结:中美关系的缓和是双方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
  过程评价:通过追问、讨论,学生基本能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外交方针的调整,根源都是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外交上有一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案例2】问题情境:中日关系正常化
  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日本政府一直追随美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对日本震动很大,日本加速与中国建交谈判。
  学生追问:日本曾经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为什么中国还愿意同日本建交?
  生:国家间的亲疏冷热是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中日两国的建交是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生追问:中日关系目前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生:日本政府如何认识历史问题,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否定他们曾经对中国人们犯下的滔天罪行、篡改历史教科书。
  学生追问:中日之间目前还有什么纠纷呢?
  生:领土纠纷,日本阴谋占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
  学生追问:钓鱼岛问题如何产生?
  生: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钓鱼岛连同台湾岛归还中国。因此,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过程评价:通过追问、讨论,学生基本都能得出认识:日本政府在近代以来对中国人民曾经犯下了累累罪行,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应该批判日本军国主义。今天,中日关系缓和,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后记: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生多次追问,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总结、点拨。课堂上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参与度高,每个学生都尝试着发现问题,每个同学都不断思考着如何回答问题。学生思维的火苗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呵护下,不断燃烧。灵感、创新也在课堂教学的不知不觉中生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三、追问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不可否认,追问运用不当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重点有时甚至被淡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把追问的优势发展到最大化。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表现出亲和力,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拒之于千里之外”。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追问,针对即便价值不大的追问,教师也不能嘲笑,而要给予鼓励。针对价值较高的追问,更要予以表扬。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思维的翅膀才会飞起来,才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地追问、质疑。
  其次,针对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追问。课堂教学时间十分宝贵,如果任意时间点、任意内容允许学生去追问,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不大,也会浪费课堂宝贵时间,导致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如在《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这三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维、追问、质疑。
  第三,引导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有的同学课堂上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启发性,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提出了较高质量的启发性问题。提出问题以后,教师不要轻易给出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再适时予以点拨。
  最后,注意追问的层次性。不可否认,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性,提出的问题经常还浮于问题的表面。因此,教師在学生追问时,可以加以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得问题层层递进。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化。
  解放课堂,把追问权交给学生,是我在平常教学中的大胆尝试。这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一线老师不断地去摸索、尝试。相信在我们众多高中一线历史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之花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结出灿烂的果实。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页。
其他文献
公务接待大吃大喝,已经成了主客共同“负担”。据媒体近日报道,公务接待浪费情况仍较为突出,在江苏,一些公务接待仅每个客人的客位菜就多达七八道;在河南某县,公务接待先上凉菜、再上热菜,最后上主食,几十道菜形形色色。餐桌上放着节约标语,实际上却形同虚设。  一直以来,公款大吃大喝现象都饱受民众诟病,也严重败坏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措施的约束之下,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一些地方执行乏力,治
整体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1]可见,“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设计”是课标的应有之意。  学科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所在,是有价值的知识,是最能转化为素养的知识。[2]笔者认为“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设计路径”包括五个环节。即:提炼大概念、确定
【热点导读】  一、热点聚焦  1.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十二五”(2011年—2015年)规划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2. 2010
法制史的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有较大的篇幅。在人民版教材中,法制史主要分布在与中外政治制度相关的专题。在此基础上,新的部编版教材在法律与教化、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等专题中又增加了法制史的内容。篇幅的扩充表明法制史愈加受到重视。但另一方面,法制史具有跨度大、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学实践难度较大,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情感体悟。那么,如何使法制史的教学更为生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和思辨能力?选用
一个药箱,一副拐杖,一辆电动三轮车,在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东瓜地村,有这样一位乡村医生,行医40年,出诊随叫随到,而且一直坚持只收药费、不收诊费。石志利北京市房山区东瓜地村村医  他叫石志利,年近六旬,年幼时因小儿麻痹落下残疾。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东瓜地村老老少少的情况他都了然于心。  5月17日晚9点,石志利从村口的值守点回到家,“疫情防控,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没顾上吃晚饭,他便和记者聊了起
长期以来,对话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话教学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期。库特哈德曾指出,“传统的对话教学方式已经陈旧不堪,急需改变其内容和形式。”[1]对话教学在国内的实践,尤其是与历史学科的结合,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史料观亟需转变。受到教师专业水平和视野的局限,对话教学中的
两年前卸任北京四中校长的时候,刘长铭留下一封“致全体教育者的公开信”,这封信包括致校长、致教师、致家长三部分,浓缩了他从教40余年的经验。  在刘长铭的心中,家长一直是最重要的教育者。“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  “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别把自己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  ……  他的这些家教箴言至今流传甚广。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的
黄河滩区,是指黄河堤坝与黄河水之间的滩涂部分,是黄河河道的组成部分,既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滩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  在山东省,黄河滩区范围内居住着60余万人。长期以来,黄河滩区受汛期洪水威胁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山东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块硬骨头。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黄河滩区陆续实施就地就近筑村台迁建、外迁安置、防洪撤
截至2月3日12时,山东省滨州市新增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11例。  疫情发生以来,滨州市第一时间建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机制,启动联防联控工作。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京东“ABCDE”技术全面对接滨州,政企合作共同抵御疫情。  多年来,通过发挥自身在技术、供应链、物流等方面的优势,京东形成了由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云计算)、Devices(IoT)和Exploratio
笔者查阅资料时,偶然读到曹立群老师的《谁消耗了这么多棉纱?》一文(《历史教学》2016年上半月刊第1期),其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表现是手工棉纺织业日渐衰落,并开始了纺与织分离、耕与织的分离进程。”对于这一说法,笔者心存狐疑,拟结合现行教材及学界观点,从学术史的角度作一辨析,不当之处,敬请诸位同仁斧正。  一、教科书的叙述和学术界的观点  中国自然经济何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