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救援为何那么难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of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0日傍晚,一辆载着最后一名获救人员的救护车驶入泰国清莱惠民医院时,等候在街道旁的人们鼓掌欢呼。
  至此,被困山洞18天的泰国少年足球队员及教练共13人全部获救。
  救援行动总指挥那荣萨宣告救援行动成功结束时说:“我们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世界救援的创举,是爱的力量,是国际社会给予这些孩子的无私大爱。”
  12名11岁到16岁的泰国少年足球队员和1名教练6月23日进入清莱一处洞穴后与外界失去联系,泰国政府出动军警救援。消息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洞潜专家和专业山洞救援队伍云集于泰缅边境的山林。两支由中国潜水教练和洞潜专家组成的中国民间救援队6月29日和30日先后抵达救援现场,参与了这场举世瞩目的营救行动。
  这场被称为有史以来最艰难救援的难度到底在哪里?
  足球队被困的位置在泰国北部清莱府坦銮—坤南南暖森林公园坦銮洞穴群内,地处泰国、缅甸、老挝的交界处,紧靠着考龙山国家公园。教练带队员们去的洞穴就在公园里面,全长10公里,这是泰国第四长的洞穴,里面密布着石笋与钟乳石,旁支错综复杂,至今没人能走完全程。
  当时正是泰国的雨季,这个北部小镇全年85%的降雨都在雨季。
  下雨后,雨水会顺着石灰岩滴下来打湿人的衣服。不过最令人担心的是洪水,雨像是要把这里填满似地向洞内灌去。根据地势的高低不同,洞内有些部位的积水深达7米,水距洞壁的顶部没有一点空隙。而他们13个人几乎都不会游泳。
  此前也经常有游客进洞避暑,从来没出过大问题。这支少年足球队之前也去过,但这一次他们在进去之后,外面开始下起了暴雨。因为洞内岩壁很厚根本听不见雨声,所以在他们意识到之前,雨水已经封住了他们进来时的入口,并且水位在不断上升。他们迫于水位,不得不一直往前走,越走越深。
  这次救援需要完成一个极限操作:洞穴潜水。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挑战性和危险性的极限运动之一,被称为是“极限中的极限”。要知道,一名参与救援的前泰国海军特种部队成员7月6日在执行运送氧气瓶的任务时,因缺氧和过度劳累而身亡。
  “全世界有据可查的洞潜救援的成功案例一共也就一二十例,可见它的难度。这次被困人员全部存活本身已很少见,又基本上是体力不支、不会游泳的孩子,要救出来难度大大增加。”资深洞穴潜水员、杭州蓝旗潜水总教练韩颋介绍说,这次救援其实是结合了旱洞的复杂地形和洞穴潜水两者的难点,容错率极低,一旦失去空气补给、失去照明,或失去出洞引导,可能连去救援的潜水员都会发生危险,所以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不是100%,而是需要考虑超过300%的因素。
  这里的水也不干净,雨水混着泥沙,能见度几乎为零。“即使本来水是干净的,窄洞爬行时也马上是零能见度。”韩颋说,即便有专业潜水员全程“二对一”前后保护,他们在水下也无法完全看清身边的孩子们有什么需求,是否出了什么状况。而且随时发生的降雨,也在时刻增加救援工作的风险。
  “地下洞穴是‘老虎’,如果不能掌握具体情况,它很容易‘吃人’。一般情况下,洞穴溫度会随洞穴的高程和纬度而变化,部分洞穴还存在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情况。”中科院地质与地球所研究员尚彦军补充道。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鲨鱼是纯粹的食肉动物。但最近美国一支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一种窄头双髻鲨不仅吃肉,也以海草为食。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获得确认的杂食性鲨鱼。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  窄头双髻鲨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鲨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西大西洋以及墨西哥湾的浅海水域,主要捕食螃蟹、虾、贝类以及小鱼。此前有研究显示窄头双髻鲨会摄入海草,但大部分人认为,这是鲨
为了解决乌鲁木齐地区电站锅炉在燃用高沾污性准东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炉内受热面结焦和沾污严重问题。首先介绍了德国、美国规定的高钠煤燃烧中的沾污特性指标以及在避免炉膛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日前与国际科学家合作,揭示了“地球上最大火山”——大塔穆火山深部结构。该火山作为全球海底火山的经典代表,对研究火山结构、火山形成机制、岩浆活动特征、板 块边缘过程、地壳均衡以及洋中脊-地幔柱相互作用等一系列地球动力学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新华社4月1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
《人民公安部》2018年11月3日报道: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2日在公安部直属机关警示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