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其实,“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只不过是落实“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即课堂流程和手段,但备课时教学目标和达标措施都必须考虑到。
下定义作为一种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用于语文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学会下定义(2003年高考就要求给“遗传”下定义),进而理解课文,又可以检测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思维转换能力、概念辨析能力、语段压缩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对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它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实施下定义这个过程和方法,首先要教会学生下定义的方法。下定义的方法是:被定义概念=种差 属概念。下定义时先把被定义概念置于高一级的属概念之下,然后用种差揭示出这一种概念区别于别的种概念的本质不同之处。比如: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里“生产关系”就是被定义概念,“社会关系”是“属概念”,“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这一性质,就是区别生产关系和一切其他社会关系的“种差”。
然后指导学生通过下定义来理解课文。比如《拿来主义》一文,牵扯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几个概念,不理解“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不理解“拿来主义”就不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我在教学本文时就是通过指导学生仿照注释②“闭关主义”的定义给“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下定义来准确理解这几个概念,进而理解全文的。要给“送去主义”下定义,学生就要从第一段“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这些具体叙述中分析归纳出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人这三件事,然后抽象概括出这些行为都是一种投降卖国的做法,最后再整合文字确定“送去主义”指国民党反动政府媚外求荣的投降卖国做法。给“送来主义”下定义时,学生就要从课文第六段“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这些具体叙述中对应地抽象概括出这是指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英国的鸦片,法国的香粉,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军事(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和文化思想(美国的电影)的侵略。然后用文字表述为:“送来主义”指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侵略。给“拿来主义”下定义时,学生就要从课文第九和第十自然段的论述中筛选出“占有、挑选”和“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信息,然后整合为“拿来主义”指对中外文化占有、挑选,区别对待,批判继承借鉴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区别出几个概念的本质不同及其危害。闭关主义:排外—误国;送去主义:媚外—卖国;送来主义:侵略—亡国;拿来主义:自强—强国。通过下定义,既让学生准确理解了几个概念的内涵,读懂了课文,又训练了他们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筛选信息、整合文字的能力。
《这个世界的音乐》是译介作品,因为语言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学生对本文介绍的动物的音乐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内涵,我设计了主问题:“这个世界的音乐指什么?”即主任务:给“音乐”下定义。我指导学生首先根据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说明,将声音分为“缺乏句法和意义的”(或者“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很难从中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和“有句法和意义的”两种,然后阅读三至十四自然段,并思考把课文中写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据此分别归类,然后筛选概括出“缺乏句法和意义的”声音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共同点分别是“有节奏的、有规律的、有旋律的、重复出现的”和“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是有风险的”,最后再进一步压缩整合文字,给“音乐”下定义为:指动物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重复出现而又不具有某种具体意义的声音。
下定义也适用于文章局部段落的教学。《神奇的极光》一文在讲到极光的来龙去脉时写道:“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这段文字牵扯到好多地理概念,尽管用了比喻,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有困难,谈到极光的成因时仍然不得要领。于是我要求学生根据本段文字给极光下定义,学生反复阅读,从文段中筛选压缩出“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几个关键信息,然后整合表述为:极光是地球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后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从而导致的一种发光现象。这个概念将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三个条件大气、磁场和太阳风都概括进去了。通过下定义,既让学生理解了极光形成的原理,又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压缩语段的能力。
可见,不管是进行全文整体教学还是文章局部教学,只要涉及到概念,都可以采用下定义的办法。给文中概念下定义的过程就是教和学的过程,在下定义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诸如分析思辨、归纳概括、筛选信息、语言转换、思维转换、语段压缩及文字整合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了能力,又理解了课文,可谓切中肯綮,一箭多雕。
(作者单位:正宁县第三中学)
下定义作为一种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用于语文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学会下定义(2003年高考就要求给“遗传”下定义),进而理解课文,又可以检测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思维转换能力、概念辨析能力、语段压缩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对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它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实施下定义这个过程和方法,首先要教会学生下定义的方法。下定义的方法是:被定义概念=种差 属概念。下定义时先把被定义概念置于高一级的属概念之下,然后用种差揭示出这一种概念区别于别的种概念的本质不同之处。比如: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里“生产关系”就是被定义概念,“社会关系”是“属概念”,“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这一性质,就是区别生产关系和一切其他社会关系的“种差”。
然后指导学生通过下定义来理解课文。比如《拿来主义》一文,牵扯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几个概念,不理解“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不理解“拿来主义”就不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我在教学本文时就是通过指导学生仿照注释②“闭关主义”的定义给“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下定义来准确理解这几个概念,进而理解全文的。要给“送去主义”下定义,学生就要从第一段“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这些具体叙述中分析归纳出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人这三件事,然后抽象概括出这些行为都是一种投降卖国的做法,最后再整合文字确定“送去主义”指国民党反动政府媚外求荣的投降卖国做法。给“送来主义”下定义时,学生就要从课文第六段“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这些具体叙述中对应地抽象概括出这是指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英国的鸦片,法国的香粉,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军事(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和文化思想(美国的电影)的侵略。然后用文字表述为:“送来主义”指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侵略。给“拿来主义”下定义时,学生就要从课文第九和第十自然段的论述中筛选出“占有、挑选”和“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信息,然后整合为“拿来主义”指对中外文化占有、挑选,区别对待,批判继承借鉴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区别出几个概念的本质不同及其危害。闭关主义:排外—误国;送去主义:媚外—卖国;送来主义:侵略—亡国;拿来主义:自强—强国。通过下定义,既让学生准确理解了几个概念的内涵,读懂了课文,又训练了他们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筛选信息、整合文字的能力。
《这个世界的音乐》是译介作品,因为语言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学生对本文介绍的动物的音乐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的内涵,我设计了主问题:“这个世界的音乐指什么?”即主任务:给“音乐”下定义。我指导学生首先根据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说明,将声音分为“缺乏句法和意义的”(或者“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很难从中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和“有句法和意义的”两种,然后阅读三至十四自然段,并思考把课文中写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据此分别归类,然后筛选概括出“缺乏句法和意义的”声音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共同点分别是“有节奏的、有规律的、有旋律的、重复出现的”和“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是有风险的”,最后再进一步压缩整合文字,给“音乐”下定义为:指动物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重复出现而又不具有某种具体意义的声音。
下定义也适用于文章局部段落的教学。《神奇的极光》一文在讲到极光的来龙去脉时写道:“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这段文字牵扯到好多地理概念,尽管用了比喻,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有困难,谈到极光的成因时仍然不得要领。于是我要求学生根据本段文字给极光下定义,学生反复阅读,从文段中筛选压缩出“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几个关键信息,然后整合表述为:极光是地球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后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从而导致的一种发光现象。这个概念将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三个条件大气、磁场和太阳风都概括进去了。通过下定义,既让学生理解了极光形成的原理,又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压缩语段的能力。
可见,不管是进行全文整体教学还是文章局部教学,只要涉及到概念,都可以采用下定义的办法。给文中概念下定义的过程就是教和学的过程,在下定义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诸如分析思辨、归纳概括、筛选信息、语言转换、思维转换、语段压缩及文字整合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了能力,又理解了课文,可谓切中肯綮,一箭多雕。
(作者单位:正宁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