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ryonec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中关于课程的目的做了如下阐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的教育观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學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既有“教”的活动,又有“学”的活动,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一定的训练途径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以学定教即根据学生发展和学习的状态,细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
  1.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在《标准》中的要求和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切以学生需要、以学生已有的基础为前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关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启发思维的重要条件,它为思维活动提供了动力,丰富了学习者的想象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新课程改革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有较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所关注且经常谈论的话题,追求的目标,向往的生活,崇拜的人物,等等,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地沟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初中生的认知较感性,缺乏理性,缺少恒心,所以教师只有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尽量提起他们较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讲、想表现。这是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讲英语,自觉练习英语的有效策略。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英语课程教学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传统的教师形象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就没有多少兴趣,且很容易精神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学生有做样子、完任务的心理。新课程提倡课堂上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各层面的学生都设计好适合的教学任务,有简单的,也有适中的,当然,还得有部分有一定难度、具有探究性的任务。这样,全体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层次较低的学生完成简单的任务,适中的任务可以让中等的学生完成,高难度的内容能给学习好的学生带来不小的成功感。比如同样一篇听力理解或阅读理解,可以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理解题。第一类为TrueorFalse的判断题或YesorNo的简答题,有意识地让基础较弱的学生来回答,第二类为特殊疑问句,让学生回答关于时间、人物、地点、原因、事情等具体内容,安排中等层次的同学完成,最后设计部分经过提升的任务,如获取信息,或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之后,才能提炼出来答案,这部分任务可以让学生举手发言,但基本上需要能力较强的同学才能完成。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使他们对英语的课堂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
  问题的设计既可以针对听力理解而进行,又可以是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这可以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确定,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分享的形式来完成。这样一来,就相当于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学生回答起来更有信心。总之,一堂课,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各层次学生的注意力,设法让所有学生都学得轻松愉快,这是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兴趣,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常变常新,激发学生的热情
  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重复的工作,同一节课,总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它的魅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热情,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积极营造开放式教学氛围,尽量让学生多想、多听、多看、多讲,教师不包办代替。比如词汇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同义解释、情景等不同的形式呈现,让学生理解词的意思,然后通过句式、对话或情景等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操练,使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如在教学“Shopping”时,我把教室布置成卖各种物品的商店,有文具、水果、服饰、玩具等,安排学生为营业员和购物者,进行购物交际。这次活动不仅操练了本课重点句型“CanIhelpyou?”,“Iwouldlike...”等,而且使以前所学的语言得到了巩固,充分调动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更使学生的感官和心理需求得到了快乐和满足,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顺利开展了认知活动。这样,学生既记住了单词,又熟悉了词组搭配,既练习了听,又训练了说,而且学生不觉得被动、乏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老师也可以采取接龙或小组竞赛的方法,安排每个小组完成一部分,最后把各个部分综合在一起。这样,循序渐进,复杂的课文简单化,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比较明了的印象,学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兴趣就浓,学生练的机会多,效果自然就好,这对强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学生的认知还很感性,叛逆心理较明显。我们中间有这样的情况,某个老师很受学生的喜欢,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和谐,相应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高涨,学起来轻松愉悦,考试成绩也高。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很重要。要让学生对英语课堂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的课上得好自不待言,但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魅力来自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才华和能力,幽默风趣的个性,而教师课外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学技巧高、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而融洽、协调的师生关系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你是受学生尊重的老师,课堂上学生会积极配合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优先学好你这一科,首先完成你布置的任务;如果你是受学生尊重的老师,学生对你的批评、说的话、做的思想工作会多些理解、多些信任,不容易产生抵抗情绪和逆反心理;如果你是受学生尊重的老师,学生就相信你,如果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就乐意跟你交流,这就有利于你及时调整教学工作,强化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情感态度,多些关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总之,效率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初中英语教学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笔试中,对运用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上。死记硬背的内容或许可以临时抱佛脚地突击一下,但是运用能力的提高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了,如果仅靠初三的时间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远远来不及的。本文就如何在起始年级做好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学习能力 英语阅读 能力培养  本学期,我刚从毕业年级回到初一起始年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结合现今中考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我
摘 要: 英语听力是英语学科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在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在交流中必备的能力之一。英语注重的是听、说、读、写、译,听自始至终在这几个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听,就不可能有说,而听的能力是各项能力中最难掌握的,需要听者对信息在瞬间反应,并做出判断。  关键词: 有效途径 应试指导 技能训练  长期以来,听力一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在英语考试中,听力理解是学生最没有
摘 要: 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平均水平普遍较低,究其原因,除了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外,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英语有厌恶感和恐惧感。学好英语的前提是学好单词,这是每一个学英语的人都应知道的。早期的英语教学常常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机械重复,学生兴趣不高,老师口干舌燥,马马虎虎完成任务。对于这种现状,如何改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积累经验,放弃“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摘 要: 互动探究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模式,体现了英语的交际性和工具性。围绕情境、过程、活动等环节,突出开放化、任务化和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增强认知体验,便于他们在自觉尝试和主动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组织开展开放化、任务化和生活化的活动,将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增强认知体验,对促进他们知识技能内化生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开放化 任务化 生活化  英语课程标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体现了英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本主义价值理念,点明了学习目标要求。围绕课程知识点和学生学习差异特点,设计探究性和丰富性的学习任务,便于学生在自由学习探究和主动交流中增强认知体验,优化学习过程与方法。任务型模式运用,能使得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疑难问题进行主动合作探究,帮助他们在学习探知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正确学习思维感知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