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酮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化学与生物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 LC-MS/MS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染毒剂量下吡蚜酮在 SD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征。色谱柱为 Phe-nomenex Luna C18(50 mm×4.6 mm,5μm),采用 ESI离子源,定量离子对为218.30/105.30。结果表明,大鼠经口灌胃给予吡蚜酮后,由统计矩参数表示的低、高两个剂量组(100 mg·kg-1、1000 mg·kg-1)主要毒代动力学参数如下: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 h和2 h;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36180μg·L-
其他文献
采用浓HNO3/H2O2混合体系,以微波消解法对干荷叶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样品中矿质元素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从干荷叶样品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丙烯酰胺(AAm)、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发生共聚反应制备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水凝胶PAAm/PEG/PV
采用QCISD(T)/6-311++G(d,p)//B3LYP/6-31G(d,p)双理论方法研究了Cl原子与CH3COCH3的抽氢反应过程。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作了最小能量路
为了有效提高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率,以稻草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氨水预处理实验,考察稻草秸秆粉粒度、氨水质量分数、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温度、液固比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
语文学科,在"互联网+"时代的对话教学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对话内容的选择、对话时新性的确定、对话深刻性的评价,无不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本质是学生在教师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道题目: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