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什么?虽然教语文二十多年了,但静思良久,竟然发现自己很难用极凝练又精确的语言阐释它。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语文是我的生活,是我的生命。我对语文一往情深,当归功于孩童时代所受的熏陶。直至今日,我依然记得童年随父母生活在一个大厂子里,每天到学校一趟要步行二十多分钟,可是一日四次的二十多分钟,我从没有感到寂寞、无聊过,相反,觉得时光、世界是那么美好。因为每天这些时候,厂子分布在各处的高音喇叭中就会同时传出奇妙的声音:扣人心弦的广播剧,让人痴醉癫狂的评书《岳飞传》,而那一句“小铃铛开始广播了”更让我的心儿欢跳不止……每天我就这样一边轻移着步子,一边凝神谛听,其中的欢愉只有自己知道。
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但我的语文教学不知不觉地烙上了童年深深的印记。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探寻“‘语文’在哪里?”的答案。
一、“语文”在空气中弥漫
每天清晨,随着一阵清脆的鸟鸣,悠扬的音乐响起,学校的大门打开了,一群群烂漫孩童迈着轻盈欢愉的步履走在校园的大道上,微笑荡漾在脸上,一个童稚的声音响彻在他们耳畔——“晨诵之声”,继而是学生声情并茂的美文诵读,每个人都似乎在倾听,“慢慢走,欣赏啊!”已成为他们的习惯,这是他们进入校园的第一道营养早餐;上课了,没有俗套的机械的师生问好,代之的是师生齐诵名言警句或经典片段,这是和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课间,在恢弘的音乐声中,千人齐诵“少年中国说”的铿锵之韵萦绕在操场上空,传至瓦蓝的天宇;中午、晚上放学了,为孩子们的值日和步履伴奏的是校园音响系统播送的“午读之音”“暮吟之韵”,诗词歌赋在动听的旋律中轻轻地浸润到孩子的心田……孩子们有时也会轻轻地应和着: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二、“语文”在方寸间绽放
“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一滴水里拥有一个海洋”,学校的每一方寸都是语文课程资源,让校园氤氲在绵长的书香之中,真正成为陶冶学生心灵的圣洁之地。瞧,每一点绿旁不仅有文字介绍,还有学生的观察日记、咏赞诗行;每一个楼道空置处都是温馨的开放书吧,课余饭后,这里是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聚集地,或坐,或立,或卧,或仰,虽然姿势不一,但那齐刷刷全神贯注盯着书本的模样让人感受到生命向上拔节的蓬勃。厕所不仅净化美化,还文化,每一个厕位前都有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在等待观赏。校园里的长廊文化、楼梯文化、橱窗文化、板报文化、音响文化、视屏文化、网络文化、植被文化都如心灵鸡汤,学生步入校园就如沐浴在母语的海洋,真是“一墙一角皆教育,一花一草蕴文化”。徜徉其间,校园真就是一本厚厚的书,只要师生睁眼就能随心所欲地去阅读。
三、“语文”在心海里荡漾
每次新接一个班,开学第一课,总是喜欢和学生一起谈谈语文,给他们讲都德的《最后一课》,读《难忘的一课》,列举著名作家,引导每一个学生深切认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最能促进大脑发育的语言,是我们每个人的根。希冀学生建立起对语文——母语的崇敬和热爱。
阅读的孩子是幸福的,能够有声有色、深情深意阅读的孩子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我信奉,并一以贯之。
语文是丰厚的沃野。没有理解的阅读是空洞的,没有情感的理解是虚假的,没有表达的情感是枯萎的;在我的阅读教学中,更注重“因文入境”“因文造境”,课堂上我们含英咀华,把一篇篇课文中的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画面,读文章就是在看电影,继而是美读吟诵,不仅抑扬顿挫,更是声声传情。正如朱熹所言:“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样的语文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语文就是给学生最美的母语,而母语是灵魂的语言!
“课文无非只是一个例子”,我注重“点面辐射”式的导读。久了,有学生自己看到好文章,就在家里自己朗读录音,带到教室,请老师、同学共分享,读书已蔚然成风。后来条件好了,我经常在网络搜索美文诵读,文、画、音并茂,这里有文字之美、文韵之美、文句之美、文辞之美、文段之美、文风之美、文体之美、文化之美……以审美的视角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美丽的汉语世界,在审美中思索,在思索中审美,在审美中提升,这便是我们最美母语课堂的无穷无尽的魅力!
四、“语文”在笔尖流淌
让阅读的过程成为一个孩子的精神成长史,让学生感知敏锐,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继而生长出“第三只眼睛”看世界。这样学生就能拥有“诗眼慧心”,拥有一颗善感的心,能以水见汪洋,才会在一朵白云、一株小草、一粒细沙……中发现诗意,感悟生活,才会让思想和情意在文字中流淌。这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焦点的作文教学,我坚持作文如做人,真实是表达的真谛,强调“我笔写我心”,即使奇思妙想也由真情催发。恩格斯说:“地球上最高花朵——思维着的精神。”我赞赏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鲜活表达,发端于心的都是作品,值得珍藏。
循环日记成为了几个闺蜜或“兄弟”的心灵的狂舞;有感而发,信手涂鸦成为了朝花夕拾的偶得天成。内心的丰盈不满足于随笔,有的还写起了连载,长篇小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一份份习作,构成一串串成长的足迹。日常生活的文字记录如一滴滴晶莹的水,折射出生命长河中的光辉。
一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语文习惯也不同,当然语文观也不同。期盼同仁们就“‘语文’在哪里”的话题发表高见。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郭根福)
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但我的语文教学不知不觉地烙上了童年深深的印记。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探寻“‘语文’在哪里?”的答案。
一、“语文”在空气中弥漫
每天清晨,随着一阵清脆的鸟鸣,悠扬的音乐响起,学校的大门打开了,一群群烂漫孩童迈着轻盈欢愉的步履走在校园的大道上,微笑荡漾在脸上,一个童稚的声音响彻在他们耳畔——“晨诵之声”,继而是学生声情并茂的美文诵读,每个人都似乎在倾听,“慢慢走,欣赏啊!”已成为他们的习惯,这是他们进入校园的第一道营养早餐;上课了,没有俗套的机械的师生问好,代之的是师生齐诵名言警句或经典片段,这是和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课间,在恢弘的音乐声中,千人齐诵“少年中国说”的铿锵之韵萦绕在操场上空,传至瓦蓝的天宇;中午、晚上放学了,为孩子们的值日和步履伴奏的是校园音响系统播送的“午读之音”“暮吟之韵”,诗词歌赋在动听的旋律中轻轻地浸润到孩子的心田……孩子们有时也会轻轻地应和着: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二、“语文”在方寸间绽放
“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一滴水里拥有一个海洋”,学校的每一方寸都是语文课程资源,让校园氤氲在绵长的书香之中,真正成为陶冶学生心灵的圣洁之地。瞧,每一点绿旁不仅有文字介绍,还有学生的观察日记、咏赞诗行;每一个楼道空置处都是温馨的开放书吧,课余饭后,这里是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聚集地,或坐,或立,或卧,或仰,虽然姿势不一,但那齐刷刷全神贯注盯着书本的模样让人感受到生命向上拔节的蓬勃。厕所不仅净化美化,还文化,每一个厕位前都有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在等待观赏。校园里的长廊文化、楼梯文化、橱窗文化、板报文化、音响文化、视屏文化、网络文化、植被文化都如心灵鸡汤,学生步入校园就如沐浴在母语的海洋,真是“一墙一角皆教育,一花一草蕴文化”。徜徉其间,校园真就是一本厚厚的书,只要师生睁眼就能随心所欲地去阅读。
三、“语文”在心海里荡漾
每次新接一个班,开学第一课,总是喜欢和学生一起谈谈语文,给他们讲都德的《最后一课》,读《难忘的一课》,列举著名作家,引导每一个学生深切认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最能促进大脑发育的语言,是我们每个人的根。希冀学生建立起对语文——母语的崇敬和热爱。
阅读的孩子是幸福的,能够有声有色、深情深意阅读的孩子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我信奉,并一以贯之。
语文是丰厚的沃野。没有理解的阅读是空洞的,没有情感的理解是虚假的,没有表达的情感是枯萎的;在我的阅读教学中,更注重“因文入境”“因文造境”,课堂上我们含英咀华,把一篇篇课文中的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画面,读文章就是在看电影,继而是美读吟诵,不仅抑扬顿挫,更是声声传情。正如朱熹所言:“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样的语文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语文就是给学生最美的母语,而母语是灵魂的语言!
“课文无非只是一个例子”,我注重“点面辐射”式的导读。久了,有学生自己看到好文章,就在家里自己朗读录音,带到教室,请老师、同学共分享,读书已蔚然成风。后来条件好了,我经常在网络搜索美文诵读,文、画、音并茂,这里有文字之美、文韵之美、文句之美、文辞之美、文段之美、文风之美、文体之美、文化之美……以审美的视角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美丽的汉语世界,在审美中思索,在思索中审美,在审美中提升,这便是我们最美母语课堂的无穷无尽的魅力!
四、“语文”在笔尖流淌
让阅读的过程成为一个孩子的精神成长史,让学生感知敏锐,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继而生长出“第三只眼睛”看世界。这样学生就能拥有“诗眼慧心”,拥有一颗善感的心,能以水见汪洋,才会在一朵白云、一株小草、一粒细沙……中发现诗意,感悟生活,才会让思想和情意在文字中流淌。这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焦点的作文教学,我坚持作文如做人,真实是表达的真谛,强调“我笔写我心”,即使奇思妙想也由真情催发。恩格斯说:“地球上最高花朵——思维着的精神。”我赞赏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鲜活表达,发端于心的都是作品,值得珍藏。
循环日记成为了几个闺蜜或“兄弟”的心灵的狂舞;有感而发,信手涂鸦成为了朝花夕拾的偶得天成。内心的丰盈不满足于随笔,有的还写起了连载,长篇小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一份份习作,构成一串串成长的足迹。日常生活的文字记录如一滴滴晶莹的水,折射出生命长河中的光辉。
一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语文习惯也不同,当然语文观也不同。期盼同仁们就“‘语文’在哪里”的话题发表高见。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郭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