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目连戏研究——以宗族戏班“马山班”为例

来源 :中国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连戏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有"百戏之祖"和"中国戏剧活化石"之誉。本文将中国大陆地区的"目连戏"划分为三种类型:1.独立剧种的目连戏;2.保留在其他高腔剧种中的目连戏;3.其他声腔剧种中的《目连传》。徽州是目连戏流传的核心区域,论文对"马山班"的戏班历史、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宗族观念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认为"马山班"作为宗族戏班,其强烈的宗族观念为保留古老的目连戏唱腔和表演形式做出了贡献。笔者总结了局内人(目连戏新老两代演员)和当地学者对目连戏唱腔的分类,并尝试性地对"马山班"保存的目连戏唱腔进行了记谱和重新分类,认为它可以分为民间音乐(戏曲—高腔、说唱—数板和民歌—小调三种类别)和宗教音乐(旋律性唱腔和宣叙性唱腔两种类别)两大类。此分类法既对徽州目连戏唱腔的不同音乐成分进行了归类,也展示出目连戏"驱鬼、娱人"的双重功能。
其他文献
本文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开发对策的提出,做两项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其一,从官方和学者两个角度,归纳现有的实践、措施与建议,力图为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开发的决策提供一
王西麟是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交响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以表现重大题材、体现社会责任感、揭示人性、表现悲剧性的交响曲而广为人们知晓。而作为展现民俗风情、民间画卷的交
集学术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系列丛书,以多维的视角从不同侧面勾勒了贵州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所依托的人文社会历史背景,对域内少数民族群落
克林顿政府执政初期 ,由于对中国情况不了解 ,以及受大选政治和国内反华势力的影响 ,对华实行“遏制”与“接触”政策 ,不断在人权、贸易、台湾和军售等问题上制造事端 ,使中
<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诗词,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阳春白雪",它是怎样通过一档电视节目走进千家万户百姓生活的呢?它是怎样做到"曲高和众"?又是怎样与新时
经过近60年的探索实践,高校少数民族音乐课程逐渐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范式。一种是开展少数民族音乐专业技术教育的"技能中心课程范式",主要以"专业主课"的形式出现在
竞争是中国地方法院重要的行为方式,体现出发展目标、审判质效、服务地方、制度创新、司法知识五类竞争样态,竞争背后具有深厚的背景、主体、制度生成基础,还存在司法政绩利
采用数学推导建立了Mo粉末压制与烧结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了Mo粉末压坯烧结密度预测专家系统;从客户登录与保护模块、压制工艺分析模块、烧结密度预测模块、显示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5例术前诊断为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行宫腔镜电切术,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生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