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锈时代,银行业的一破一立

来源 :金融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h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锈时代的主题是一破一立,银行业的主题也是如此,退出落后产业,然后介入新兴产业。
  老产业正在淘汰,新产业正在兴起但还成不了支柱,有点青黄不接的味道。这就是铁锈时代。银行业面临两个问题,同样是一破一立。
  很多产业处于淘汰过程中,这些产业的贷款存量,肯定有一部分收不回来了,这已在所难免。银行作为经济的主要债权人,要为其自身的债权投资行为承担风险。当然,银行业其实在好几年前就已按监管要求,开始收缩过剩产业的信贷了。
  但是,不良率会升到多高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没有人能够回答的。笔者经常拿温州案例做分析,因为温州其实是把“产业淘汰——资产价格下跌——银行不良上升”这一过程小范围预演了一遍。温州较早地完成了原始积累,但没能实现产业升级,资本都去炒房炒矿了,最后在2011年宏观调控中,刺破了泡沫。经过几年时间,不良还没暴完,但最高峰是过去了。不良率开始下行,说明处置进度已经超过暴露进度了。
  初步来看,我们认为全国不良率达到温州这个水平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全国大多地方不具备温州那样的前提,比如过度信贷、短贷长投等。但市场对银行不良的预期,早已超过5%。以前不良集中暴发于浙江或长三角,从2014年开始则是全国遍地开花,说明内地的重化工、资源类开始去产能进程已经开启。
  如果僵尸企业去化加速,对银行来说,虽然会一时抬高不良率,但也意味着一块压低估值的毒瘤被切除,后面可慢慢康复。
  关键问题在于,未来会爆出来的不良率,要与预期不良率比个高低。前文已述,全国未来的不良很难超过温州水平,那么仍然是低于预期的。这就是投资机会。
  新兴产业在兴起,这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新兴产业内容宽泛,官方提过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但很多新兴产业都有个特点,就是不太适合用银行贷款来融资。这里存在一个类似“企业优序融资理论”的现象。
  企业初创时,一般适合用民间金融融资,如果是高科类则可引进创投融资,成长到一定规模后,才慢慢用上银行贷款。随着越来越成长,银行就越来越敢向其放款。然后到很大规模后,企业就可能转向公开市场融资(股票或债券)。或者到了某一天企业经营得不好,银行又慢慢退出了。
  所以,银行信贷主要是服务企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也就是风险最小的时期。因为银行是拿存款去放款,而存款是要求高度安全的,所以其放款也要保障安全,所以银行信贷只能服务风险较小的一群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产业处于成熟期,现金流很容易预测,一般也会有很多抵押物,所以银行会放心给他们放款。
  而铁锈时代,银行原有的一堆老客户慢慢进入夕阳期,银行正在退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却要么是处于初创期,要么是因为没有抵押物,风险较高,因而不适合贷款融资了,而是更多采用直接金融(发行证券等)。
  银行怎么办?
  其实很多银行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介入直接金融。毕竟银行手里还掌握着最庞大的企业和个人客户体系,有先天优势。以前是存贷业务联结双方,现在改为直接金融,直接撮合投融资双方。介入直接金融,最简单的是做承销业务,协助企业发行证券。但这个业务的“粘性”不够。
  银行会更多采用资产管理业务介入直接金融。一边是为企业发行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另一边则将金融工具包装成金融产品,出售给合适的投资人。以此来实现投融资双方的对接,同时实现双边的融资、投资需求。
  银行其实已经齐全了开办资产管理业务所需要的神器,已能够为客户提供不同风险——收益等级的产品。具体包括四种类型产品:第一,保障型产品:银行通过参控股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保险产品;第二,中低风险产品: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或债券基金(由银行的参控股基金公司提供)、信托产品(银行也可下设信托公司);第三,中高风险产品:股票投资基金(由基金公司或私人银行部提供);第四,高风险产品:PE、创投、另类等,部分银行已下设类似的基金,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相应产品。
  细细数来,银行综合化程度已经很高,完全能够运用手中的十八般武器,为客户提供不同风险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然后把资金投向相应的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融资。
  铁锈时代的主题是一破一立,银行业的主题也是如此,退出落后产业,然后介入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不适合用信贷融资,所以银行要为其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是资产管理业务,可以服务多种投融资客户。
  目前,银行集齐了多种牌照,已经可以召唤综合化经营的神龙。监管改革也在逐步跟上,银行经营环境已日趋转暖。
其他文献
本文制作了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块,测量了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基于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块的抗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普通混凝土降低14.7%、剪切模
政策暖风频吹,不少企业发力装配式建筑市场,甚至装备制造业龙头也跨界杀入。  2016年被不少企业视为装配式建筑的转折之年。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  政策暖风频吹,不少企业发力装配式建筑市场,甚至装备制造业龙头也跨界杀入。  今年,装配式建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