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体制改革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而艰巨的课题,特别是随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任务的提出,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就更加彰显出其迫切性和现实意义,正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那样,“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词:协商民主;民主;政治体制
一、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难度
如何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环境下建立新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在经历了30多年改革的今天,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些变化都是深刻的。从政治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的政治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体现在:领导人的政治权威从过去的人格权威转向职位的权威;政治决策日益重视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尽管这些程序和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正统的意识形态正在淡化,意识形态对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方面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弱化;政府的职能在转变,工作单位的政治控制功能和社会福利功能都在逐步减弱,国家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和控制的能力在弱化。从社会经济的层面来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有: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化和都市化进程加快;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完成;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二是从政治稳定的基础现在看来都遇到一些困难。三是政治体制改革一旦触及到利益,必然会引发矛盾和各种阻力。
二、大力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
政治体制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共同的参与公共决策。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建立科学民主决策体制机制的重要一环。协商民主畅通了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和参与政治的通道,使得政府在决策前需进行全方位的协商民主,汇民意,集民智,将各阶层的实际需求和主张进入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决策过程中,协商民主可以避免个别领导在做决策时随意“拍脑门”,给人民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进而破坏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二)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反应群众诉求
毛主席说过: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人民赞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政治体制改革实施的好坏,是否得到群众的满意,通过协商民主途径可以得到最及时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协商民主让人民群众的意见上通下达,能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使决策能够真正反应民智,体现民意,真正做到为民谋利,避免与民争利的事情发生。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中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如何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实现人民大众利益与社会稳定的有机统一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协商民主有利于通过公开的对话、交流和协商,增进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做好协商民主的相关措施
一是要不断完善协商民主体制机制。一要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贯彻落实协商民主就是要使协商依照法定的、制度化的程序进行,以确保人民能有序的参与协商,避免协商民主走过场,搞形式,真正做到协商民主在事前有章可循,过程透明公开,事后有据可查,逐步形成人民参与政治的一种常态方式。
二是努力探索深化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发展。一要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协商能力。政协委员都是受邀参加的各界别代表,作为协商的主体,要树立强烈的协商民主意识,有自信心、有责任感。
三是积极营造协商民主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政协要带头践行贯彻落实协商民主制度,形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作为政协的主体,委员们要带头践行协商民主制度。在协商过程中,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创新观念,深入调研,把更多的利益主体纳入到决策领域和决策过程中来,使协商民主不仅体现在制度的约束上,而是落实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逐步把协商民主形成为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思维习惯。努力营造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新局面。把协商民主制度做成各级政府、单位、团体决策过程中的常态议程。另一方面政协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协商民主制度,提高协商民主的广泛参与度。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协作,大力宣传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宣传协商民主所取得的成效,让人民群众能切实感受到协商民主制度真正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参与管理国家的事物。另外,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各种传媒工具传播协商民主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协商民主意识和水平。使各级政府、单位、组织以更加浓厚的氛围推进协商民主制度的落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民主状态。
关键词:协商民主;民主;政治体制
一、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难度
如何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环境下建立新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在经历了30多年改革的今天,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些变化都是深刻的。从政治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的政治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体现在:领导人的政治权威从过去的人格权威转向职位的权威;政治决策日益重视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尽管这些程序和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正统的意识形态正在淡化,意识形态对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方面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弱化;政府的职能在转变,工作单位的政治控制功能和社会福利功能都在逐步减弱,国家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和控制的能力在弱化。从社会经济的层面来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有: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化和都市化进程加快;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完成;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二是从政治稳定的基础现在看来都遇到一些困难。三是政治体制改革一旦触及到利益,必然会引发矛盾和各种阻力。
二、大力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
政治体制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共同的参与公共决策。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建立科学民主决策体制机制的重要一环。协商民主畅通了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和参与政治的通道,使得政府在决策前需进行全方位的协商民主,汇民意,集民智,将各阶层的实际需求和主张进入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决策过程中,协商民主可以避免个别领导在做决策时随意“拍脑门”,给人民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进而破坏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二)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反应群众诉求
毛主席说过: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人民赞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政治体制改革实施的好坏,是否得到群众的满意,通过协商民主途径可以得到最及时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协商民主让人民群众的意见上通下达,能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使决策能够真正反应民智,体现民意,真正做到为民谋利,避免与民争利的事情发生。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中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如何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实现人民大众利益与社会稳定的有机统一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协商民主有利于通过公开的对话、交流和协商,增进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做好协商民主的相关措施
一是要不断完善协商民主体制机制。一要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贯彻落实协商民主就是要使协商依照法定的、制度化的程序进行,以确保人民能有序的参与协商,避免协商民主走过场,搞形式,真正做到协商民主在事前有章可循,过程透明公开,事后有据可查,逐步形成人民参与政治的一种常态方式。
二是努力探索深化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发展。一要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职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协商能力。政协委员都是受邀参加的各界别代表,作为协商的主体,要树立强烈的协商民主意识,有自信心、有责任感。
三是积极营造协商民主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政协要带头践行贯彻落实协商民主制度,形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作为政协的主体,委员们要带头践行协商民主制度。在协商过程中,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创新观念,深入调研,把更多的利益主体纳入到决策领域和决策过程中来,使协商民主不仅体现在制度的约束上,而是落实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逐步把协商民主形成为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思维习惯。努力营造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新局面。把协商民主制度做成各级政府、单位、团体决策过程中的常态议程。另一方面政协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协商民主制度,提高协商民主的广泛参与度。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协作,大力宣传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宣传协商民主所取得的成效,让人民群众能切实感受到协商民主制度真正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参与管理国家的事物。另外,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各种传媒工具传播协商民主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协商民主意识和水平。使各级政府、单位、组织以更加浓厚的氛围推进协商民主制度的落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民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