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是结束更是开始
离婚不仅意味着两个人关系的瓦解,还意味着个人身份的改变,特别是对于那些习惯于婚姻中妻子角色的女人,身份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极大的失落感。无法经营好自己生活的直接后果是,极具加深对另外一半的怨恨,一句念念不忘的“都是他让我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只会把自己定型为受害者。只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新支点,离婚后的关系才有处理好的基础。
离婚可能让习惯的亲密感消失不见,但是它也会带来久违的自由感。视离婚为新机会而不是人生判决的人更容易从婚姻解体的冲击中走出,甚至彻底翻身。他们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尝试那些之前没机会做的事儿,无论兴趣爱好还是职业发展,让自己忙起来也是恢复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手段,被需要的感觉可以冲抵被抛弃的感伤。还有人会因为重获自由之身,而有更多时间回归朋友圈,社会支持不仅有助于缓解离婚后孤立无援的感觉,还可能带来新的缘分。
育儿,要合作不要对抗
在中国的文化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核心。但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为了孩子维持形式上婚姻的完整,不见得对孩子有益。气氛奇怪的家庭、不快乐的父母,也许分开对孩子也是一种解脱。但是那些离婚后互相指责、诋毁对方,甚至逼迫孩子站队的父母,他们似乎并不重视孩子的感受,反而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情绪。要知道,抹黑另外一方只会让孩子从内心感到混乱和分裂,甚至自恨,同时,也会让孩子彻底相信离婚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与父母爱的关系。
离婚后在共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有效合作的最大障碍往往是恨自己的前任超过了爱自己的孩子,最终以惩罚前任而不是养育孩子为第一要务。离婚后能做的是一起想想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其实,不光婚姻中的夫妻需要接受育儿咨询,哪怕已经分开的两个人,为了有效地共同养育子女也需要咨询和指导,我们无法期望两个因为无法沟通而分开的人在离婚后自然学会如何有效交流。
关系,转型不代表终结
离婚是婚姻关系的终结,但不代表两个人之间不能再有其他形式的关系,有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刹那似乎彼此面目突然不再那么可憎,有人甚至会友好地吃顿散伙饭,有人甚至在离婚一段时间后怀疑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和对方离婚。
事实是,距离产生美,有些东西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特别在乎,比如对方的缺点,对方的父母亲戚,甚至是对方不拘小节的卫生习惯,可是退回到朋友或熟人的距离,一切都不再有那么大的杀伤力,期望降低之后失望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让人无法忍受了,从关注缺点到关注优点,距离远了,关系反而轻松。
如果多年的婚姻生活证明你们不是好的双人舞舞伴,那么你们也许可以结伴去跳广场舞。失去一个爱人的同时可能收获一个朋友、敌人,或者路人……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双方的意愿与努力。其实,文明地离婚不仅会为上一段婚姻划上一个美好的句号,也有助于双方从过去的婚姻中修炼成长。能把离婚后关系处理好的人,会对自己经营婚姻的能力更自信,而因为离婚撕破脸的人则可能陡增对人性和婚姻的怀疑。从这点上来说,善后有时候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放手,祝福而不是诅咒
停止爱一个人有时候比爱上一个人困难,而停止关注一个人、嫉妒一个人往往难上加难。离婚后,让人愤愤难平的另一个原因是,受不了前任对他现任的种种表现——“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买过花,为什么现在他天天买花送她”“我为了他挤在蜗居里,现在人家一抱怨就有了大房子”……这么想的人,虽然形式上离婚了,但是对方依然住在她内心的家里,依然是她的那个“他”。
情感上承认对方已然自由,和自己并无半毛钱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特别是当前任比自己过得好的时候,谁又能心如止水,毫不在乎?在边界相对清晰的西方文化中,关系的终结往往更干脆利落,但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东方文化中,内心的分离往往是一个缓慢纠结的过程。可是如果做不到这样的分离,不能允许对方开始属于他的新生活,我们也就给自己判了超期徒刑。接受你爱的人离婚后不再为你一厢情愿的期望负有任何责任,接受他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开始新生活,诅咒才能变成祝福,我们的心才能真正自由。
编辑 宴子
离婚不仅意味着两个人关系的瓦解,还意味着个人身份的改变,特别是对于那些习惯于婚姻中妻子角色的女人,身份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极大的失落感。无法经营好自己生活的直接后果是,极具加深对另外一半的怨恨,一句念念不忘的“都是他让我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只会把自己定型为受害者。只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新支点,离婚后的关系才有处理好的基础。
离婚可能让习惯的亲密感消失不见,但是它也会带来久违的自由感。视离婚为新机会而不是人生判决的人更容易从婚姻解体的冲击中走出,甚至彻底翻身。他们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尝试那些之前没机会做的事儿,无论兴趣爱好还是职业发展,让自己忙起来也是恢复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手段,被需要的感觉可以冲抵被抛弃的感伤。还有人会因为重获自由之身,而有更多时间回归朋友圈,社会支持不仅有助于缓解离婚后孤立无援的感觉,还可能带来新的缘分。
育儿,要合作不要对抗
在中国的文化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核心。但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为了孩子维持形式上婚姻的完整,不见得对孩子有益。气氛奇怪的家庭、不快乐的父母,也许分开对孩子也是一种解脱。但是那些离婚后互相指责、诋毁对方,甚至逼迫孩子站队的父母,他们似乎并不重视孩子的感受,反而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情绪。要知道,抹黑另外一方只会让孩子从内心感到混乱和分裂,甚至自恨,同时,也会让孩子彻底相信离婚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与父母爱的关系。
离婚后在共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有效合作的最大障碍往往是恨自己的前任超过了爱自己的孩子,最终以惩罚前任而不是养育孩子为第一要务。离婚后能做的是一起想想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其实,不光婚姻中的夫妻需要接受育儿咨询,哪怕已经分开的两个人,为了有效地共同养育子女也需要咨询和指导,我们无法期望两个因为无法沟通而分开的人在离婚后自然学会如何有效交流。
关系,转型不代表终结
离婚是婚姻关系的终结,但不代表两个人之间不能再有其他形式的关系,有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刹那似乎彼此面目突然不再那么可憎,有人甚至会友好地吃顿散伙饭,有人甚至在离婚一段时间后怀疑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和对方离婚。
事实是,距离产生美,有些东西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特别在乎,比如对方的缺点,对方的父母亲戚,甚至是对方不拘小节的卫生习惯,可是退回到朋友或熟人的距离,一切都不再有那么大的杀伤力,期望降低之后失望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让人无法忍受了,从关注缺点到关注优点,距离远了,关系反而轻松。
如果多年的婚姻生活证明你们不是好的双人舞舞伴,那么你们也许可以结伴去跳广场舞。失去一个爱人的同时可能收获一个朋友、敌人,或者路人……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双方的意愿与努力。其实,文明地离婚不仅会为上一段婚姻划上一个美好的句号,也有助于双方从过去的婚姻中修炼成长。能把离婚后关系处理好的人,会对自己经营婚姻的能力更自信,而因为离婚撕破脸的人则可能陡增对人性和婚姻的怀疑。从这点上来说,善后有时候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放手,祝福而不是诅咒
停止爱一个人有时候比爱上一个人困难,而停止关注一个人、嫉妒一个人往往难上加难。离婚后,让人愤愤难平的另一个原因是,受不了前任对他现任的种种表现——“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买过花,为什么现在他天天买花送她”“我为了他挤在蜗居里,现在人家一抱怨就有了大房子”……这么想的人,虽然形式上离婚了,但是对方依然住在她内心的家里,依然是她的那个“他”。
情感上承认对方已然自由,和自己并无半毛钱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特别是当前任比自己过得好的时候,谁又能心如止水,毫不在乎?在边界相对清晰的西方文化中,关系的终结往往更干脆利落,但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东方文化中,内心的分离往往是一个缓慢纠结的过程。可是如果做不到这样的分离,不能允许对方开始属于他的新生活,我们也就给自己判了超期徒刑。接受你爱的人离婚后不再为你一厢情愿的期望负有任何责任,接受他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开始新生活,诅咒才能变成祝福,我们的心才能真正自由。
编辑 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