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传统小学阅读教学来看,所延续的是师讲生听模式,阅读课成了讲授课,学生没有深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不够,体会不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五步教学法,结合背景而导入新课,以情境而引导学生初读感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结合问题而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再总结深化,组织学生练习,这样方可更好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在阅读教学中,大多教师都会忽视背景对整个文章的影响,认为只要让学生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理解了。其实不然,背景是文章整个脉络所在,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获得体验的基础。如《欢乐的泼水节》的阅读中,只有了解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的习俗,在阅读中感受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的活动热情,才能更好地体会祖国各民族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还要结合背景而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如《普罗米修斯》就应结合背景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普罗米修斯与众神之间发生的故事。
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课题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背景,为新课的阅读奠定基础。如《普罗米修斯》的阅读中,提前布置学生了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在课堂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追问“课文中写了哪几个神”,由此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对于课文的背景,可提前以任务形式布置学生利用教辅资料进行了解,在课堂中再以故事、话题等方式过渡,引入新课。
二、设置情境,初读感知
在了解作品背景的基础上,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该环节的阅读是初步阅读,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初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如《半截蜡烛》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后,要引导学生在初读中知道文章主要写了那三个人,围绕这三个人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初读环节,要求不宜过高,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能自主阅读课文,在自主阅读中学会归纳课文的内容。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在读后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述内容。
在初读环节,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注重以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以问题启发学生深入课文阅读。以《草原》导入中的情境为例,先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辅以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揭示课题后以问题“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的人们怎么样?”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在初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会提出问题,如对段落的概括,对层次的归纳等。
在情境创设中需要注意,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教学中切勿因情境而忽视了问题,否则,情境过于花哨,学生停留在感官刺激中,对阅读的促进效果并不是很好。同时,在时间安排上,情境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为3—5分钟,不宜过长。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除了应用问题启发学生外,还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
三、提出问题,阅读探究
在学生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课文而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归纳,弄清课文的层次,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该环节中,要注重以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纳。如《草原》的阅读中,整个课文是围绕“美”而展开的,具体落实到“风光美”和“人情美”,那么,在阅读中就可用问题“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来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的阅读进行归纳概括,弄清文章的脉络。在对课文内容、层次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先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再点拨。如《黄果树瀑布》中对描写顺序的探究,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教师再点拨,借助幻灯展示:刚进入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指出“移步换景”的方法并作简要说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展开,要借助问题探究而促进目标的达成。如《桂花雨》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可问“课文围绕‘我’和妈妈讲了一件什么事?”由此而引导学生围绕主人公归纳。当教师提出问题后,不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结合内容自主归纳,教师再进行点拨。如《桂花雨》中对层次含义的概括,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教师再以“思故乡”、“恋故乡”及到杭州后赏桂花,恋故乡帮助学生总结。
探究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且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但需要注意,一是问题不能过多,要紧密结合目标提出。以《草原》为例,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那么,在阅读中问题就可设计为“草原的景色如何?”由此问题而引导阅读并找出描写草原的相应句子,展开合作交流活动。二是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问题提出后,教师不应急于干预学生,而应留时间给学生讨论。三是在讨论中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句段展开讨论,避免讨论的盲目性。如《桂花雨》中对桂花“香”的特点的探究,要引导学生围绕“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才能看到那些小花”、“桂花盛开的时候……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三句话展开。
四、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接下来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人、事、物而展开深入的探究。在该环节中,要摒弃教师讲授的方式,而以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在探究中,可先以问题方式组织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再结合学生探究情况进行指导,通过师生互动而帮助学生获得理解,丰富其体验。
以《黄果树瀑布》阅读中对黄果树瀑布雄伟壮观特点的探究为例,先过渡“黄果树瀑布气吞山河的声响震撼人心,令人沉醉”,设问“它的形态究竟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句子)以问题“你看到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的?”而引导学生交流,找出“宽幅白练”、“悬挂在岩壁上”等句子;接着幻灯出示叶圣陶《瀑布》第二部分,引出“悬挂在岩壁上……机上泻下来”一句,问“这瀑布是怎样泻下来的?”学生交流“泻”的好處,教师再点拨。接着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一句,引导学生对该句展开交流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依然是主导,否则,只是让学生探究,学生很容易脱离目标。在阅读中,当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此时,一是要对学生的交流活动进行监控,毕竟有的学生在交流中容易开小差的现象;二是要及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尤其是当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如在《珍珠鸟》的第14节的“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的探究中,学生虽然觉得该句话深有内涵,但却不知如何表述,为此,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动作和神态描写方面分析,感悟小鸟对人的信赖。
五、总结升华,练习巩固
结合课堂内容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后,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体会,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再次把握课文。在总结归纳过程中,依然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先归纳,教师再借助板书帮助学生树立。如《黄果树瀑布》的总结中,从三方面引导学生归纳,一是聆听,围绕“訇然作响”展开,二是观赏,围绕“雄伟壮观”展开,三是感悟,围绕“无限生机”展开,最终领悟“真是大自然的杰作”的感悟。总结环节要凝练,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汇、句子、段落进行。
在总结的基础上,围绕课文内容而组织学生展开课堂练习。在课堂练习中,除了对生字词进行巩固外,重点是要围绕内容而引导学生练习。在练习中,一是可用主题交流的方式组织小组学生进行,如《荷花》中对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就可分组交流。二是要注重结合课文进行拓展练习,如《普罗米修斯》的学习后展开讲故事活动,如《荷花》《珍珠鸟》学习后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在练习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组织学生展开小组竞赛,如诗歌学习中组织学生背诵比赛,如好词佳句的巩固,可组织学生仿写。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相反,要极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进行阅读,获得感悟。应用五步教学法,目的就是要通过情境、问题、活动而帮助学生参与到课文阅读活动中,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当然,在课堂中,为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也应用结合课文内容而引导学生展开练习,尤其是要注重进行生活化的拓展练习,这样效果会更好。
秦赛萍,浙江象山县实验小学教师。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在阅读教学中,大多教师都会忽视背景对整个文章的影响,认为只要让学生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理解了。其实不然,背景是文章整个脉络所在,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获得体验的基础。如《欢乐的泼水节》的阅读中,只有了解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的习俗,在阅读中感受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的活动热情,才能更好地体会祖国各民族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还要结合背景而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如《普罗米修斯》就应结合背景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普罗米修斯与众神之间发生的故事。
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课题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背景,为新课的阅读奠定基础。如《普罗米修斯》的阅读中,提前布置学生了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在课堂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追问“课文中写了哪几个神”,由此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对于课文的背景,可提前以任务形式布置学生利用教辅资料进行了解,在课堂中再以故事、话题等方式过渡,引入新课。
二、设置情境,初读感知
在了解作品背景的基础上,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该环节的阅读是初步阅读,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初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如《半截蜡烛》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后,要引导学生在初读中知道文章主要写了那三个人,围绕这三个人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初读环节,要求不宜过高,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能自主阅读课文,在自主阅读中学会归纳课文的内容。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在读后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述内容。
在初读环节,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注重以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以问题启发学生深入课文阅读。以《草原》导入中的情境为例,先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辅以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揭示课题后以问题“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的人们怎么样?”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在初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会提出问题,如对段落的概括,对层次的归纳等。
在情境创设中需要注意,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教学中切勿因情境而忽视了问题,否则,情境过于花哨,学生停留在感官刺激中,对阅读的促进效果并不是很好。同时,在时间安排上,情境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为3—5分钟,不宜过长。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除了应用问题启发学生外,还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
三、提出问题,阅读探究
在学生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课文而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归纳,弄清课文的层次,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该环节中,要注重以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纳。如《草原》的阅读中,整个课文是围绕“美”而展开的,具体落实到“风光美”和“人情美”,那么,在阅读中就可用问题“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来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的阅读进行归纳概括,弄清文章的脉络。在对课文内容、层次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先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再点拨。如《黄果树瀑布》中对描写顺序的探究,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教师再点拨,借助幻灯展示:刚进入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指出“移步换景”的方法并作简要说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展开,要借助问题探究而促进目标的达成。如《桂花雨》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可问“课文围绕‘我’和妈妈讲了一件什么事?”由此而引导学生围绕主人公归纳。当教师提出问题后,不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结合内容自主归纳,教师再进行点拨。如《桂花雨》中对层次含义的概括,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教师再以“思故乡”、“恋故乡”及到杭州后赏桂花,恋故乡帮助学生总结。
探究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且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但需要注意,一是问题不能过多,要紧密结合目标提出。以《草原》为例,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那么,在阅读中问题就可设计为“草原的景色如何?”由此问题而引导阅读并找出描写草原的相应句子,展开合作交流活动。二是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问题提出后,教师不应急于干预学生,而应留时间给学生讨论。三是在讨论中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句段展开讨论,避免讨论的盲目性。如《桂花雨》中对桂花“香”的特点的探究,要引导学生围绕“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才能看到那些小花”、“桂花盛开的时候……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三句话展开。
四、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接下来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人、事、物而展开深入的探究。在该环节中,要摒弃教师讲授的方式,而以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在探究中,可先以问题方式组织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再结合学生探究情况进行指导,通过师生互动而帮助学生获得理解,丰富其体验。
以《黄果树瀑布》阅读中对黄果树瀑布雄伟壮观特点的探究为例,先过渡“黄果树瀑布气吞山河的声响震撼人心,令人沉醉”,设问“它的形态究竟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句子)以问题“你看到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的?”而引导学生交流,找出“宽幅白练”、“悬挂在岩壁上”等句子;接着幻灯出示叶圣陶《瀑布》第二部分,引出“悬挂在岩壁上……机上泻下来”一句,问“这瀑布是怎样泻下来的?”学生交流“泻”的好處,教师再点拨。接着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一句,引导学生对该句展开交流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依然是主导,否则,只是让学生探究,学生很容易脱离目标。在阅读中,当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此时,一是要对学生的交流活动进行监控,毕竟有的学生在交流中容易开小差的现象;二是要及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尤其是当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如在《珍珠鸟》的第14节的“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的探究中,学生虽然觉得该句话深有内涵,但却不知如何表述,为此,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动作和神态描写方面分析,感悟小鸟对人的信赖。
五、总结升华,练习巩固
结合课堂内容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后,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体会,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再次把握课文。在总结归纳过程中,依然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先归纳,教师再借助板书帮助学生树立。如《黄果树瀑布》的总结中,从三方面引导学生归纳,一是聆听,围绕“訇然作响”展开,二是观赏,围绕“雄伟壮观”展开,三是感悟,围绕“无限生机”展开,最终领悟“真是大自然的杰作”的感悟。总结环节要凝练,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汇、句子、段落进行。
在总结的基础上,围绕课文内容而组织学生展开课堂练习。在课堂练习中,除了对生字词进行巩固外,重点是要围绕内容而引导学生练习。在练习中,一是可用主题交流的方式组织小组学生进行,如《荷花》中对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就可分组交流。二是要注重结合课文进行拓展练习,如《普罗米修斯》的学习后展开讲故事活动,如《荷花》《珍珠鸟》学习后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在练习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组织学生展开小组竞赛,如诗歌学习中组织学生背诵比赛,如好词佳句的巩固,可组织学生仿写。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相反,要极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进行阅读,获得感悟。应用五步教学法,目的就是要通过情境、问题、活动而帮助学生参与到课文阅读活动中,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当然,在课堂中,为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也应用结合课文内容而引导学生展开练习,尤其是要注重进行生活化的拓展练习,这样效果会更好。
秦赛萍,浙江象山县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