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专利侵权和无效程序中涉及权利要求内容解释的处理问题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利要求中的全部技术特征所限定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承担着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的作用,2009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一方面是司法机关对于专利权人合法权利的救济手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众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形成合理的预期。
  一般认为,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以及权利要求内容的解释更多地反映在侵权诉讼或者专利授权审查过程中,而由于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控侵权一方通常会采取申请宣告涉案专利无效的对策。无效的理由除了部分涉及保护范围是否清楚;是否得到说明书支持等方面之外,大多主要围绕是否具备创造性的问题,将较难避免对权利要求的解释,进而很可能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产生影响。
  许多接触专利纠纷工作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尽管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解释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规则,但如果离开具体的侵权纠纷去讨论某个专利的保护范围,似乎有些不切实际。侵权纠纷中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最终不能离开对具体的侵权行为的认定,不结合具体被控侵权行为的对比分析,通过判断该具体行为是否落入保护范围来显示其保护范围的大小,仅仅凭空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则不仅十分困难,甚至可以说没有意义,同样,在侵权纠纷引起的专利无效纠纷案件中,不可能离开具体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空谈专利是否具有创造性。当侵权案件引起无效宣告案件涉及保护范围是否清楚以及具有创造性等问题时,同一涉案专利,特别是在侵权案件中主张侵权的权利要求,会不可避免地在人民法院和专利复审委两个相对独立的程序中涉及保护范围的确定和权利要求内容的解释。当涉及侵权对比存在争议的内容,比如某个技术术语的解释,某个技术特征的技术效果的认定等,在无效程序中同样存在争议或受无效理由和证据影响时,如何处理便会成为突出的问题。
  侵权程序和无效程序中所依据的规则不同
  从法律依据上看,侵权纠纷中对权利要求内容的解释与无效中对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存在不同。无效宣告程序归入专利的确权纠纷,复审委对无效案件的审查属于行政审查,其适用的依据包括《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等。而法院处理的专利侵权纠纷是民事司法的审查,适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09司法解释”)等。由于2009司法解释涉及说明书及附图对权利要求内容解释的条款,与《审查指南》之间在一些问题上有不一致的规定,有观点认为,除了在部分情况下对审查实践存在间接的影响和作用,司法解释对于专利审查不具备约束力。而民事案件审理中,《审查指南》等行政规章起到的只能是参照作用,不能作为案件审理的直接依据。
  具体而言,2009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可以采用,如该司法解释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运用说明书及附图、权利要求书中的相关权利要求、专利审查档案进行解释”的内部证据,和该条第二款规定的“以上述方法仍不能明确权利要求含义的,可以结合工具书、教科书等公知文献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进行解释”的外部证据,而专利审查中则没有如此的划分。
  侵权诉讼中,专利审查档案可以作为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的内部证据之一,这与侵权判定时考虑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也包括与该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是分不开的,而等同原则的适用,受到禁止反悔规则的限制,审查档案的作用对侵权的认定作用不容忽视。人民法院对审查档案的查明可以依职权进行,目的是“合理地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另一个明显的差异是功能性技术特征内容的解释规则。《审查指南》中规定“对于权利要求中所包含的功能限定的技术特征,应当理解为覆盖了所有能够实现所述功能的实施方式”,而在2009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对于权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术特征,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该功能或者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确定该技术特征的内容,即明确了专利侵权判断过程中对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性限定特征采取与专利审查不同解释的立场。
  从字面理解行政与司法审查规则的相同之处在于,不论侵权纠纷还是专利无效纠纷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均应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理解为准。尽管如此,由于法官和专利审查人员的专业背景不同,加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只是法律上虚拟的概念,在实践中往往或多或少带有裁判人员的主观色彩,难以避免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案件中,由于裁判人员或代理人对技术问题的认知程度、案件具体情况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导致存在不同的理解。如何在具体案件中避免出现此类偏差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基于专利获得垄断性保护的前提是对技术所做的相应贡献的理论基础,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同一个专利其保护范围应当是相对稳定和确定的。由于侵权和无效中对权利要求解释的依据不同,判定的机关不同,难免会导致侵权中的解释和无效中的解释会产生不一致,那么在无效中的解释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在侵权中的解释,而侵权中的解释如何对当事人在无效中的主张产生限制?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而言,应如何把握才不至于无所适从,这些实践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实际案例中遇到的未决问题
  案例一,发明专利200410004652.9“登机桥辅助支撑装置和带有该装置的登机桥及其控制方法”侵权纠纷案件中,专利权人主张侵权的权利要求包括权利要求2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登机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等等,其中步骤5为“设置一辅助支撑装置并支撑于地面上,形成辅助支撑点,辅助支撑该行走横梁及其上部的登机桥结构”。专利审查档案反映,在专利的审查过程中,专利权人应审查员的要求删除了原申请公布文本权利要求20中的“使得登机桥在行驶过程中有一定幅度的侧摆时,该辅助支撑装置起作用,防止登机桥的摆动”,理由是:该部分内容不适用于限定保护范围的技术特征,而是对发明原理的描述,导致该权利要求不简明。而被控侵权产品恰恰是在登机桥行驶过程中,相应装置不起作用。被告主张权利要求20的保护范围的确定应考虑“在行驶中发生作用”的限制。   在被告提出的涉案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中,认为这种修改扩大了专利的保护范围,不符合专利法第五十六条和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专利复审委在作出的第19135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中认为,上述删除的内容是对本专利目前的权利要求20的技术方案客观所产生的技术效果的描述,根据本专利目前的权利要求20中对辅助支撑装置的相应限定及其与登机桥其他部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已经可以明确得出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即使将上述对技术效果的描述删除,对该权利要求来说其保护范围并未改变,并且,目前的权利要求20的技术方案明确地记载于原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因此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复审委该决定作出后,双方当事人均将该决定书提交处理侵权纠纷的法院,被告认为根据该决定书认定的内容,对权利要求20的内容的解释不应排除“在行驶中起作用”的技术效果的限定,并且还将影响对专利中分别对辅助支撑装置和带有该装置的登机桥提供保护的其他权利要求内容的解释,但被告该抗辩法院未予以采纳。
  案例二,发明专利95102640.2“一种海绵状泡沫镍的制备方法”侵权纠纷一案中,说明书中对技术方案的描述除了将权利要求照抄了一遍,没有其他实质性的技术内容,即说明书对权利要求的支持仅是形式上的支持,在侵权诉讼的被告提出涉案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后,无效程序由于种种原因被长期中止,不能及时做出决定,而双方当事人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存在较大争议,被告为了减少无效程序被中止带来的不利影响,支持己方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相关术语的理解的主张,被告在侵权诉讼中进行了大量举证,除了教科书、字典等,还包括了相关产品国家标准和部分专利文献。
  其中,被告认为,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权利要求的理解,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泡沫镍产品只能是片式块状,而被控侵权的方法由于采用了连续镀的生产方式(由于生产方式不同,其方法中主要步骤的组成、各步骤中采用的控制技术参数及其数据均与专利相差较远),制得的泡沫镍产品是连续卷式带状,不仅方法在是否可以连续生产方面存在不同,而且根据专利方法制得的产品,和被控侵权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也不同,故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在法院对如何解释方法权利要求的内容问题上,被告首先指出,根据说明书中记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专利方法制得的泡沫镍产品应是片式块状。另外,为佐证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识问题,被告还进行举证:一是电池用泡沫镍国家标准,其中“产品分类”中明确,泡沫镍按生产方式不同,分为卷式带状和片式块状两种,并且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产品分类,相应规定了不同的包装、检测、测定的方法和标准,反映行业内以片式生产还是卷式生产作为区分泡沫镍产品的重要标准;二是举证证明原告受让涉案专利前,自己对涉案专利的评价“是片式生产”,据此,由于方法的不同使直接获得的产品具有实质性的区别,足以说明被控方法未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遗憾的是,上述被告的举证在一审和二审法院进行权利要求的解释时均未予以评述,而此案因被告方申请最高院再审,目前处于再审中。这个案例还涉及专利审查档案在权利要求解释中的作用问题。在实践中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样本,但据此对法院在权利要求的解释方面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说明书没有相应的实质性依据支持时,法院是否完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作出相应的保护范围认定,而且,若案件中出现了相反证据,是否应据以进行评述采纳?
  结语
  权利要求中的全部技术特征所限定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承担着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的作用,2009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一方面是司法机关对于专利权人合法权利的救济手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众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形成合理的预期。但不论是司法机关还是专利行政机关,对同一专利权利要求中术语的解释应保持一致,对专利权利要求中涉及技术效果应作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予以考虑时,无效中的解释和侵权中的解释应保持一致;在程序上而言,根据我国专利授权确权和司法保护相互独立的实际情况,如果在侵权案件中涉及的权利要求解释遇到技术事实上的争议,在无效案件中同样涉及时,应以中止侵权案件审理,等待无效决定作出后再恢复侵权案件审理为妥。若在侵权判定中,涉及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方面,当事人若有确凿的相反的证据,人民法院应予以质证后考虑是否采纳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其他文献
诺基亚610手机和华为C8812E手机是市场热卖机型,不过宸鸿科技(厦门)公司正对这两款机型的品牌商以及销售商提起诉讼,共索赔8751万元。宸鸿主张上述两款智能型手机的触控板,侵犯其“电容式触控板的触控图形结构”专利权。据悉,宸鸿于近日向厦门市中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法院已受理了这两起案件。
期刊
风险交流是并购海外知识产权(IP)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并购企业较以往更多地暴露于IP风险。做好IP风险交流,需要明确建设IP风险交流机制的重要性,明了IP风险交流的成功因素,知晓海外并购IP风险交流的实现途径,以此建设快捷便利的IP风险交流机制。本文着重阐述海外并购IP风险交流原理,并从五个方面讨论IP风险交流机制的建设。  一、建设IP风险交流机制的重要性  风险交流被
期刊
据报道,专利授权公司Unwired Planet近日宣布与爱立信达成协议,获得其2185份专利,其中涉及735项与2G、3G和LTE技术有关的专利。爱立信还将自2014年开始每年为Unwired Planet贡献100项额外的专利,直至2018年。爱立信公司将依据专利营收情况抽取提成,如果Unwired Planet从这些专利中获取净收入1亿美元,爱立信将抽取20%;1-5亿美元抽取50%;5亿美
期刊
国内商标注册势头强劲,数字一路飙升,而国外商标保护相对而言较为薄弱,某种程度上可能与宣传、推广国外商标保护力度相对欠缺不无关联。由于在程序、费用、时间上具有一定优势和特殊性,本文在此重点谈谈马德里国际注册在国内的推广问题。  当前,国内众多企业、社会团体乃至个人对于商标保护都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与重视,大家懂得通过商标注册手段来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与管理,从而更好地使企业或个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
期刊
实践中,企业常常会遭遇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所需的资金、设备和基础技术参数,但疏于管理,未要求程序员定期汇报并保留最新研发数据等书面资料的情况。软件开发成功后,程序员遂以加薪、著作权共有为由拒绝交出源代码,甚至带走或销毁软件源代码。此时,对企业而言,任何维权手段都基于一个前提——软件著作权归企业所有并取得软件源代码。一般而言,确认软件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企业比较容易,但如果程序员仍然拒绝交出源代码,企业是
期刊
[专利行政案件]  案例1:“化学混合物或组合物创  造性判断”专利行政纠纷案  一审案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3)一中知行初字第180号行政判决书  二审案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3)高行终字第1754号行政判决书  【裁判要旨】  当技术主题涉及到化学混合物或组合物时,简单适用三步法判断创造性也是不合适的。二审法院根据此类案件的特点确定了适用“突出实质性特点”作为创造性判断的方
期刊
当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正逐渐演变为知识产权的竞争,尤其是专利的角逐。因为,无论是高端产品还是低端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日益成为企业获取市场份额与利润的保证。  美国作为一个知识产权保护非常完善的国家,中国企业若想在美国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必须做好前期的专利布局。专利之争常常关系到技术能否继续使用、产品能否继续制造、销售或出口,所以,如果争议的专利与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或产品相关,其结果便将关乎这个企业的
期刊
2012年12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集中评审会。经过评审,全国评选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与执法人才、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人才4类首批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共81名。目前,全国基本形成了以领军人才、百名高层次人才、千名骨干人才和万名专业人才为纵向的4个层级,以行政管理和执法、专利审查、服务业、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人才为横向5个类别的
期刊
日前,中央电视台与湖南卫视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结成“电视剧战略联盟”,全面展开电视剧采购、播出等环节的合作。多位业内人士评价,此次是央视首次与地方卫视共同结成电视剧购买、播出联盟,此举将有助于改善国内电视剧版权高价购买的泡沫现状。
期刊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加快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析评议能力的指导意见》,对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析评议能力、支撑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针对政策环境、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析评议能力建设以及规范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市场竞争秩序等提出了具体措施。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从业人员达到万人的规模,培育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能力突出的骨干示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