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年人随着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退化,其心理行为疾病呈现出自身特点。科学开展心理护理有利于解除老年病人的负面心理、适应环境与角色变化,减少医患矛盾,提升生活品质。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行为疾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1-0068-01
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老年人随着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逐步退化,其心理行为疾病呈现出自身发展特点。合理科学开展心理护理,能够影响老年病患的感受和认知,改变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解除负面心理,适应环境与角色变化,尽可能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恢复,减少医患矛盾,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1 老年心理行为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1.1 一般分类
由于个体的异常心理、不良应激与异常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组和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的疾病,即心理行为疾病。作为一个相当大的疾病谱范围,其大致可分为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注意力障碍、记忆障碍、动作和行为异常等。
1.2 老年期临床特点
老年期作为生命历程中的“丧失期”,尤其是入住医疗或护理机构以后,其心理行为疾病凸显自身的发展特点,较多表现为:焦虑(疑病、害怕死亡等)、抑郁(厌世、自杀等)、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非器质性的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排泄障碍等)、情感冷漠(阻抗、自闭等)、记忆力减退等。在配合医疗服务开展的同时,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
2 老年人心理行为疾病心理护理的一般过程
2.1 开始阶段
建立关系。护理人员须热情有礼、耐心慎重,与老年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真诚、接纳的护患关系,这也是开展好护理工作的基础,并将这种好的关系保持维系下去。
收集资料。护理人员须了解老年病患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既往病史、家庭和社会生活背景等。充分的资料收集有助于对老年人可能产生的主要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把握。
评估诊断。如发现心理行为异常,首先需确定问题的类型及性质,判断是否适用心理护理。如需心理治疗及时转介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医生;如适用心理护理,须分析成因与发展程度,有针对性地并加以区别对待。
2.2 指导帮助阶段
制定目标方案。明确的目标与可操作的方案,能够使老年病患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与动力。须注意在制定中要坚持共同选择与制定的原则,以提高老年病患在未来实施中的配合度。
实施心理护理。灵活运用鼓励和指导,积极予以表扬和支持,适时给予提醒和解释,将目标计划贯彻实施。须坚持过程老年病患的自我决定,避免心理护理变成单纯的健康讲座甚至是说教。
2.3 巩固与结束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老年病患与护理人员共同对实施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明确通过心理护理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巩固心理护理效果,并将有益的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为老年病患观念、行为方式和能力,使之能够独立有效地适应未来的环境及自身生理的变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预防新的问题发生。
3 老年人心理行为疾病心理护理的技巧应用
3.1 妥善处理“阻抗”
在护理实践中,老年人往往会通过隐藏、迁怒等方式来隐匿内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回避敏感话题,呈现“阻抗”现象,如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心理护理的方向性错误或难以为继。对此护理人员需循循善诱,适时表现出同理心,鼓励老人勇敢谈论、分析和面对让他感到害怕、羞耻或怨恨的事情,直击问题根源。但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循序渐进,务必把握好老人的耐受度和敏感性。
3.2 善于利用“移情”
这里所述的移情,是指老年病患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的某些重要任务的感情或态度投射到护理人员身上的过程,并相应作出一些行为。当老年病患产生“移情”时,护理人员不但要注意观察、处理好这种关系,更要善于利用这种关系,使其有机会改变老年病患过去病态的人际关系。
3.3 开展怀旧与生命回顾
怀旧是指让老年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年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年人找回自尊和荣耀。这一方法对于调整老年人心态十分有效。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让老年人重建完整的自我,以达到内省的目的。相较于怀旧,生命回顾更系统详细,已被成功地运用于治疗多种老年心理行为疾病,特别是老年抑郁症,配合药物治疗被临床证明疗效明显。
3.4 做好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
心理行为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虽然,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具有偶发性和和暂时性特征,但老年服务对象的人格、态度、认知方式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随着老年病患入住医疗或护理机构,在其逐步丧失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生命阶段,又割裂了其与原本熟悉的社区和家人的联系,尤其是一些入住护理院的老年病患需长期在院治疗生活,这就给心理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调整。护理人员应当做好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心理护理工作坚持到底。
参考文献
[1] 杨艳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 关菊香,朱银星,张月华等.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现代康复,2001,5
[3] 郭克锋,杨文清,白宪光等.心理行为疾病的临床特征与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2,11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行为疾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1-0068-01
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老年人随着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逐步退化,其心理行为疾病呈现出自身发展特点。合理科学开展心理护理,能够影响老年病患的感受和认知,改变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解除负面心理,适应环境与角色变化,尽可能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恢复,减少医患矛盾,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1 老年心理行为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1.1 一般分类
由于个体的异常心理、不良应激与异常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组和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的疾病,即心理行为疾病。作为一个相当大的疾病谱范围,其大致可分为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注意力障碍、记忆障碍、动作和行为异常等。
1.2 老年期临床特点
老年期作为生命历程中的“丧失期”,尤其是入住医疗或护理机构以后,其心理行为疾病凸显自身的发展特点,较多表现为:焦虑(疑病、害怕死亡等)、抑郁(厌世、自杀等)、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非器质性的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排泄障碍等)、情感冷漠(阻抗、自闭等)、记忆力减退等。在配合医疗服务开展的同时,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
2 老年人心理行为疾病心理护理的一般过程
2.1 开始阶段
建立关系。护理人员须热情有礼、耐心慎重,与老年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真诚、接纳的护患关系,这也是开展好护理工作的基础,并将这种好的关系保持维系下去。
收集资料。护理人员须了解老年病患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既往病史、家庭和社会生活背景等。充分的资料收集有助于对老年人可能产生的主要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把握。
评估诊断。如发现心理行为异常,首先需确定问题的类型及性质,判断是否适用心理护理。如需心理治疗及时转介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医生;如适用心理护理,须分析成因与发展程度,有针对性地并加以区别对待。
2.2 指导帮助阶段
制定目标方案。明确的目标与可操作的方案,能够使老年病患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与动力。须注意在制定中要坚持共同选择与制定的原则,以提高老年病患在未来实施中的配合度。
实施心理护理。灵活运用鼓励和指导,积极予以表扬和支持,适时给予提醒和解释,将目标计划贯彻实施。须坚持过程老年病患的自我决定,避免心理护理变成单纯的健康讲座甚至是说教。
2.3 巩固与结束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老年病患与护理人员共同对实施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明确通过心理护理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巩固心理护理效果,并将有益的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为老年病患观念、行为方式和能力,使之能够独立有效地适应未来的环境及自身生理的变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预防新的问题发生。
3 老年人心理行为疾病心理护理的技巧应用
3.1 妥善处理“阻抗”
在护理实践中,老年人往往会通过隐藏、迁怒等方式来隐匿内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回避敏感话题,呈现“阻抗”现象,如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心理护理的方向性错误或难以为继。对此护理人员需循循善诱,适时表现出同理心,鼓励老人勇敢谈论、分析和面对让他感到害怕、羞耻或怨恨的事情,直击问题根源。但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循序渐进,务必把握好老人的耐受度和敏感性。
3.2 善于利用“移情”
这里所述的移情,是指老年病患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的某些重要任务的感情或态度投射到护理人员身上的过程,并相应作出一些行为。当老年病患产生“移情”时,护理人员不但要注意观察、处理好这种关系,更要善于利用这种关系,使其有机会改变老年病患过去病态的人际关系。
3.3 开展怀旧与生命回顾
怀旧是指让老年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年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年人找回自尊和荣耀。这一方法对于调整老年人心态十分有效。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让老年人重建完整的自我,以达到内省的目的。相较于怀旧,生命回顾更系统详细,已被成功地运用于治疗多种老年心理行为疾病,特别是老年抑郁症,配合药物治疗被临床证明疗效明显。
3.4 做好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
心理行为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虽然,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具有偶发性和和暂时性特征,但老年服务对象的人格、态度、认知方式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随着老年病患入住医疗或护理机构,在其逐步丧失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生命阶段,又割裂了其与原本熟悉的社区和家人的联系,尤其是一些入住护理院的老年病患需长期在院治疗生活,这就给心理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调整。护理人员应当做好长期工作的心理准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心理护理工作坚持到底。
参考文献
[1] 杨艳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 关菊香,朱银星,张月华等.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现代康复,2001,5
[3] 郭克锋,杨文清,白宪光等.心理行为疾病的临床特征与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