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驮山下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从远处的地平线刚刚冒头,一望无际的水面,一瞬间便被映射得通红。驼爷眯了眼,正看得出神,猛不丁打了个喷嚏,随即转身背负着双手,向村庄缓缓走去。他前倾着身子,脖子上青筋暴起,唱道:
  “后帐里转来了诸葛孔明,
  有山人在茅庵苦苦修炼,
  修就了卧龙山一洞神仙……”
  神驮山的夏日清晨,空旷静寂,多少还有些凉意。岸边几只窃窃私语的鸟儿,被驼爷忽高忽低的大秦腔惊得扑簌簌窜向天空。他的白胡子一翘一翘地,不紧不慢地移动在大路之上。这是驼爷几十年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清晨绕村庄走一圈,待太阳冒尖时,结束晨练,回家洗涑喝茶。看着崭新的巷道、砖混结构的平房,整齐划一,他心里美滋滋的,甚至有些得意,脚下不由得也轻快起来。
  推开虚掩的朱漆大门,准备迈步进屋,清晨第一缕阳光却争先恐后地在他之前铺满脚地。一阵洗脸、刷牙的哗哗水响过后,他搬起竹皮藤椅来到门前,却不急着落座,双手叉腰,努力地挺直腰身。一抬眼,便见连绵数十里的神驮山。久久地注视着,眼光柔和而惬意。但长期的驼背却并未因他的力挺而舒展开来。多年了,他喜欢这个姿势,喜欢这个依山而居的“高地”。
  驼爷的新家位于半山腰,站在这里,整个村庄和神驮山之间的开阔地带一览无余,徐水河一年四季静静地流淌着。东西走向的仁义巷,又宽又直,每隔七、八米就有一个路灯杆,上方是明晃晃的光伏板。家家的建筑都是一样的。这是三年前,当地政府拨款新迁的村庄,处处透著新时代的气息。水泥路面从巷子延伸出来,随着坡势向下、向东一直通到三、四里外的沿黄公路。夏季来临,苍翠碧绿的神驮山愈加生机勃勃,驼爷觉得自己跟眼前这山似的。九十二岁了,头上竟然还长出一撮冗细的黑发来。
  神驮山因山势走向极像一个面向东方低头饮水的骆驼而得名,两个驼峰高低错落排开,驼头处有一个天然山洞,如同骆驼的眼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神驮山下的辈辈村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驼爷捋捋花白的胡须,揉了揉眼,接着活动一下胳膊腿儿,拿孝顺挠儿敲着背,再抬头看看,若有所思,不禁哑然失笑。
  “呵呵!驼爷?你们叫我驼爷?”这个绰号曾经令他很不爽,此时倒觉得有些意味了。他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护佑一方的山神。心念及此,胸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其实驼爷不姓驼,他本姓罗,早年在村东黄河古渡摆渡谋生。因船翻救人而落下残疾,听说那人后来做了河对面晋城的大官,曾寻访“驼爷”,还将古渡改名“仁义渡”,一时驼爷侠名传遍十里八乡。也有人唤他老罗,他有些鄙夷,“老罗?老罗锅?这不还是个驼吗?”时间久了,也就不再纠结,任由大伙叫去。这把老骨头,瞧这架势,是奔百岁去了!嗨!神驮━山?难道这是冥冥之中的事么?
  村子东头,南北贯通的沿黄公路将黄河隔了开来。东望黄河,白茫茫一望无际,偶尔有游船经过,黄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宽阔水域。在省城工作的大孙子说,这是“陕西第一公路”,全长八百多公里,能通到陕北府谷县哩!驼爷似信非信,但他能确切地感受到,静默了几十年的小山村,因为这条路而渐渐热闹起来。他偷偷谋划着,哪天趁牛一样倔的儿子不在,偷偷骑上电摩去兜个风,看看这些娃们到底是不是忽悠老汉。
  村西此起彼伏的犬吠声隐隐传来,夹杂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爷,您老人家怕是锻炼回来了?今早唱诸葛戏么?”驼爷笑着,挥手示意。他知道巷里这些个年轻媳妇泼辣能干,准是去镇上打工挣钱去了。她们把电摩骑得飞快,驼爷扬着手嘶喊:“慢些……慢些……想听,回来爷给你们唱……”
  俯瞰山脚下的徐水河,自西向东,日夜不停歇地奔向母亲河,它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村庄的往事,更像是聆听着古村新貌的神奇变革。
  山下新建的伊人湖,是孩子们的乐园。可在驼爷心里,却总有挥之不去的阴影。这里,曾经是三十多年前的家园,那场灾难,至今让他心有余悸,时常从噩梦中惊醒。那是一个秋雨连绵的季节,大家都窝在家里。午饭后,驼爷打着伞转到河边,凭他的经验,黄河水还在继续上涨。他忧心忡忡,总感觉有种不祥之兆。不行!得去找村长二虎说道说道。生在河边,长在河边,他深知这水的厉害。驼爷连走带跑,找了两条巷,愣是没找见二虎。六十岁的人,气喘吁吁,气得直想骂娘。正在这时,赵乡长带着乡政府十来号人,穿着雨衣雨靴也匆匆赶来,他带着乡政府的指示:阴雨持续,黄河大幅涨水,村庄必须立即集体搬迁到临时指定的安全地带。因一时找不见二虎,赵乡长只好先吩咐乡上干部们分头入户,说服村民。
  天阴沉沉的,像一口大黑锅,罩在村庄上空。沥沥拉拉的秋雨,毫无停歇的意思,让人心里发毛。驼爷带着赵乡长终于打听到二虎在北巷会计家里。
  “叔,这连阴雨怕是要出烂子(大祸)咧!”
  “不是是啥!二虎得是在你家里?”
  “哼!那帮人,打麻将哩!我让他们出去看看黄河水势,硬说早上看了,没事!”
  “这些狗日的,就不晓得水火无情是咋哩!”
  驼爷再也不听会计媳妇嘟囔,一把豁开她,抬起大脚就踹门。看驼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会计媳妇吓得闭了嘴。屋里一干人正在打麻将,旁边桌子上还有几个空酒瓶。驼爷踹开门,几步上前,一把抓着二虎领口提起来,右手抡圆了,劈头盖脸就是几个耳光。“狗日的,火都烧到脚罢上了,你还在弄这事?全村人的命你都不要了?咹!”二虎缩着脖子用手护头,急赤白脸地嚷道:“叔,这,这是咋了?……你咋打人嘛?有啥事不能好好说嘛!”随后跟进屋的赵乡长,铁青着脸,朝着二虎声嘶力竭地吼道:“你真他妈扯淡!也不看看河套成啥了!现在,我命令你,跑步到村部,大喇叭上通知村民赶紧出来,立马搬家!形势严峻,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二虎愣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他挣脱驼爷铁钳般的大手,转身向门外奔去。临出门,大声吩咐着会计召集所有村干部。
  神驮山因山势走向极像一个面向东方低头饮水的骆驼而得名,两个驼峰高低错落排开,驼头处有一个天然山洞,如同骆驼的眼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神驮山下的辈辈村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驼爷捋捋花白的胡须,揉了揉眼,接着活动一下胳膊腿儿,拿孝顺挠儿敲着背,再抬头看看,若有所思,不禁哑然失笑。   “呵呵!驼爷?你们叫我驼爷?”这个绰号曾经令他很不爽,此时倒觉得有些意味了。他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护佑一方的山神。心念及此,胸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其实驼爷不姓驼,他本姓罗,早年在村东黄河古渡摆渡谋生。因船翻救人而落下残疾,听说那人后来做了河对面晋城的大官,曾寻访“驼爷”,还将古渡改名“仁义渡”,一时驼爷侠名传遍十里八乡。也有人唤他老罗,他有些鄙夷,“老罗?老罗锅?这不还是个驼吗?”时间久了,也就不再纠结,任由大伙叫去。这把老骨头,瞧这架势,是奔百岁去了!嗨!神驮━山?难道这是冥冥之中的事么?
  村子东头,南北贯通的沿黄公路将黄河隔了开来。东望黄河,白茫茫一望无际,偶尔有游船经过,黄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宽阔水域。在省城工作的大孙子说,这是“陕西第一公路”,全长八百多公里,能通到陕北府谷县哩!驼爷似信非信,但他能确切地感受到,静默了几十年的小山村,因为这条路而渐渐热闹起来。他偷偷谋划着,哪天趁牛一样倔的儿子不在,偷偷骑上电摩去兜个风,看看这些娃们到底是不是忽悠老汉。
  村西此起彼伏的犬吠声隐隐传来,夹杂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爷,您老人家怕是锻炼回来了?今早唱诸葛戏么?”驼爷笑着,挥手示意。他知道巷里这些个年轻媳妇泼辣能干,准是去镇上打工挣钱去了。她们把电摩骑得飞快,驼爷扬着手嘶喊:“慢些……慢些……想听,回来爷给你们唱……”
  俯瞰山脚下的徐水河,自西向东,日夜不停歇地奔向母亲河,它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村庄的往事,更像是聆听着古村新貌的神奇变革。
  山下新建的伊人湖,是孩子们的乐园。可在驼爷心里,却总有挥之不去的阴影。这里,曾经是三十多年前的家园,那场灾难,至今让他心有余悸,时常从噩梦中惊醒。那是一个秋雨连绵的季节,大家都窝在家里。午饭后,驼爷打着伞转到河边,凭他的经验,黄河水还在继续上涨。他忧心忡忡,总感觉有种不祥之兆。不行!得去找村长二虎说道说道。生在河边,长在河边,他深知这水的厉害。驼爷连走带跑,找了两条巷,愣是没找见二虎。六十岁的人,气喘吁吁,气得直想骂娘。正在这时,赵乡长带着乡政府十来号人,穿着雨衣雨靴也匆匆赶来,他带着乡政府的指示:阴雨持续,黄河大幅涨水,村庄必须立即集体搬迁到临时指定的安全地带。因一时找不见二虎,赵乡长只好先吩咐乡上干部们分头入户,说服村民。
  天阴沉沉的,像一口大黑锅,罩在村庄上空。沥沥拉拉的秋雨,毫无停歇的意思,让人心里发毛。驼爷帶着赵乡长终于打听到二虎在北巷会计家里。
  “叔,这连阴雨怕是要出烂子(大祸)咧!”
  “不是是啥!二虎得是在你家里?”
  “哼!那帮人,打麻将哩!我让他们出去看看黄河水势,硬说早上看了,没事!”
  “这些狗日的,就不晓得水火无情是咋哩!”
  驼爷再也不听会计媳妇嘟囔,一把豁开她,抬起大脚就踹门。看驼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会计媳妇吓得闭了嘴。屋里一干人正在打麻将,旁边桌子上还有几个空酒瓶。驼爷踹开门,几步上前,一把抓着二虎领口提起来,右手抡圆了,劈头盖脸就是几个耳光。“狗日的,火都烧到脚罢上了,你还在弄这事?全村人的命你都不要了?咹!”二虎缩着脖子用手护头,急赤白脸地嚷道:“叔,这,这是咋了?……你咋打人嘛?有啥事不能好好说嘛!”随后跟进屋的赵乡长,铁青着脸,朝着二虎声嘶力竭地吼道:“你真他妈扯淡!也不看看河套成啥了!现在,我命令你,跑步到村部,大喇叭上通知村民赶紧出来,立马搬家!形势严峻,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二虎愣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他挣脱驼爷铁钳般的大手,转身向门外奔去。临出门,大声吩咐着会计召集所有村干部。
  古老的村庄,位于神驮山和北山之间的峡谷,有三条巷道,住着八百余口人。上了东面那扇大坡,隔路便是黄河。这几天,窗外唰唰的雨声里,时不时传来黄河滔滔水声,老人们隐隐感到了不安,尽着不让小孩子出门。
  喇叭声、哭闹声,嘈杂的村庄就像炸了锅。村长二虎提着扩音喇叭,组织村干部和民兵搭建临时帐篷。经历过洪灾的老人,虽然唉声叹气,但手底下不闲,恨不得把所有的家当都搬走。年轻人不知轻重,疲疲踏踏,这让二虎大为光火。他骂骂咧咧,督促着搬家的队伍。望着慌乱的村民,急火攻心,嗓子也嘶哑了。他真恨不得一个人背着村庄撤离。
  这当口,驼爷和赵乡长早已进了巷,直奔那几个“钉子户”而去。他们心里明白,几次搬家,让消停了没几年的人们很难接受,可性命攸关,岂能儿戏!县里紧急通知上说,这次是百年不遇的汛情,今天必须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一切不必要的伤亡。赵乡长早已横下一条心,就是抬,也得把这些人抬出来!
  天擦黑时,人们都搬进了半山腰紧急避难帐篷。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该搬,有的说这是瞎折腾,有的要返回去拿东西,乱哄哄一片,紧张、恐惧的气氛像传染病一样,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着。场面几乎失控!二虎和赵乡长的话,根本不管用。驼爷使劲地安抚着大家的情绪。赵乡长紧紧握着驼爷的手,“驼叔,这情形,千万不敢出乱子呀!你是老支书,老党员,一定得镇住这个场面啊!”只见驼爷拿着手电筒,疾步上前站到场地中间一个木箱子上,他吼了一声:“乡亲们,大家静一静!都听我说!眼下,咱们是遇到难处了,一定得听赵乡长和二虎安排,千万不敢擅自行动!咹!“”我,和黄河打搅了半辈子,深知这家伙的厉害!”村民们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是这,我给大家来一段诸葛戏,咋向(怎么样)?”
  曹孟德领大兵八十三万,
  他一心下江南虎灭孙权。
  孙仲谋听一言心惊胆颤,
  宣来了他朝里文武两班,
  那时节文要降武将要战,
  议事厅一个个争论不安……
  突然之间,狂风大作,一道闪电把天空撕开了一道口子,一声接一声的炸雷就像直接摔到了地面上,脚下的土地开始颤栗。人们紧缩在一起,小孩子惊恐的尖叫声此起彼伏。驼爷一只手向下压着,示意大家安静。他感觉双手有些发抖,不听使唤,强自镇定稳住神,扯着嗓子:   孙━仲━谋━砍去了公案半片,
  那一家━若言降━头挂高杆……
  大雨中,一个黑影踉踉跄跄地向村里跑去。“快拉住五婶家的临河!”有人喊道。五婶哭天抢地,“回来!你给我回来……娃肯定是拉他的牛去了……”臨河是独生子,母子俩相依为命,小时候得过脑炎,留下后遗症,脑子不太灵光。
  二虎气得破口大骂,“这个瓷锤,不想活咧!我得把他撵回来!”“村长,我两家是亲戚,让我去!”听声音二虎便知道是一队的队长。“放屁!我是村长还是你是村长?你呆着,我去!”说完拿着手电筒冲进了大雨中。赵乡长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一出,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急得又骂又跺脚。
  又是一道闪电,排山倒海般的怒吼声,震耳欲聋。顷刻,房屋倒塌声传来,人们屏住了呼吸,心提到了嗓子眼,谁也不敢出声。这个漫长的黑夜,让全村人心惊胆战,刻骨铭心……村民们与死神擦肩而过。五婶受了惊吓,她就像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一下子疯了。数日后,人们不得不承认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无情的洪水永远地带走了村长二虎和傻子临河……
  驼爷的背更驼了,他跪在地上,看着被洪水夷为平地的村庄旧址,老泪纵横。他的身后,不知什么时候黑压压跪倒了一大片,低沉的抽泣声让他心都碎了……敬献河神,肃穆而庄重。大铜鼎里香雾袅袅,随着一阵风消逝殆尽。远处的神驮山驼头似乎低了下去,那只驼眼里,淌着混浊的水。“都,都起来吧!等第七天,咱们糊了河灯,给我们的亲人祈福吧!”驼爷几度哽咽,泣不成声。“哦!记着写上……娃们的名字呀……”
  县上抽调的救援队陆续进驻了村庄,灾后重建有序进行着。傍晚时分,驼爷一个人来到河边,看着黄汤大水,想起自己曾经打过的二虎,爱恨交加,不由悲从中来。
  “忠义--人一个个画成图象
  一笔画一滴泪好不心伤
  幸喜得今夜晚风清月朗
  可怜把众烈士一命皆亡……”
  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到底有多少年历史,就连耄耋之年的驼爷也说不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直到他这辈,青壮年劳力依然是风里来,浪里去,在黄河里讨生活。捕鱼、摆渡的艰辛岁月,依然难解温饱。黄河养育了一辈一辈的神驮山人,却也给他们留下了痛苦和创伤的烙印。驼爷一直想,谁能驯服这条黄龙,谁就是当世功臣。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飞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建设,让他目不暇接,那些靠天吃饭的日子永远地一去不复返了。
  驼爷在往事的畅想中进入了梦乡。黄河岸边,人头攒动,河堤上放着贡品的木盘摆成一行。为首老者,须眉皆白,驼着背,率众焚香叩首,恭迎神灵。老者表情凝重,口中诵读着什么,可是驼爷一句也听不清。他感觉似曾相识,哦!这分明是放河灯前祭祀河神的场面。转眼间,五彩缤纷的河灯聚满了水面,红得耀眼,顺流而下,岸边喊声如潮,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许下美好的愿望。下游已经有人游过去捞河灯了,那些久婚不育的若能捞个河灯,来年必定遂了心愿。突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却是外村那些如愿以偿者还愿来了。驼爷猛地醒了,爬起身,搔搔头,“咦!怪了,难道这会儿功夫做梦咧?”
  2016年春节前,人们欢天喜地地迎来了百年间的第四次搬迁,从此彻底摆脱了黄河的威胁,并且实现了黄河灌溉的夙愿。大年初一早上,驼爷望着摆了满满一茶几的干果、水果,欢喜得合不拢嘴。坐在沙发上,白胡子向前翘着,一边感叹着如今日新月异的生活,一边等待着每年一次的大拜年。
  “爷!爷!你看谁来了?”孙媳妇的喊声里充满了惊喜。说话间,脖子上挂着相机的老赵进了门。“叔!给您拜年了!”驼爷仔细一看,今年第一个拜年的竟然是赵乡长!
  “赵乡长,这大年初一的,你不在家过年,咋跑到咱这小村村来咧?”
  “叔!这是咱乔迁新村的第一个春节,我得来看看您!还要为大家拍一张集体合影,就在老址上,将来留个纪念!”
  “好么!好么……你说你都退休了,还这么牵心我们这些农民,你让叔咋谢你呀!唉!叔知道那年你受了委屈,在咱村人的心里,你永远都是个好干部!”
  “玲子!你给咱村微信群里发个消息,就说我给大伙照相来了!”老赵眼里闪着泪花,笑着嘱咐驼爷的孙媳妇。
  一会儿功夫,来了一二百人,这可把老赵忙坏了。他把驼爷安置在正中间,随着“咔嚓”一声,一张珍贵的照片就此诞生。
  接下来的事情让老赵始料未及,村里年长的人排着队给驼爷磕头拜年!驼爷忙不迭地摆着手,“快起来,快起来!如今新社会了,不兴这个了!”孩子们轮流作个揖,匆匆跑了开去。大人们于是笑骂着,“碎怂!敢不给老神仙磕头,你还想考上大学不?!”驼爷站起身,使劲招着手,“娃们,甭跑,老爷爷给你们发压岁钱!每人一块,每人一块……”在场的人们,笑成了一团。爆竹声中,驼爷满是皱纹的脸,绽放成了一朵花。
  老赵弓着腰,不停地抓拍这千载难逢的镜头。他心里涌动着无限的感慨,他要用镜头永远记住这些纯朴善良、靠勤劳和聪明才智改变家乡面貌的人们。
  神驮山下,驼爷紧握着老赵的手,不停嘱托,一年一度河灯节时,一定得来。他要亲手为老赵做一盏最漂亮的河灯……
  责任编辑阿探
  作者简介:邓军喜,陕西合阳人,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小说、评论等散见于《西岳》、《华山文学》、《奔流》、《沙苑》、《华山风》等杂志报刊。
其他文献
读袁方《生死杨村》札记  《生死杨村》读了多遍。其中13个人物的15个故事,虽未身经目睹,却再熟悉不过。每每展读,容动心恻。但要写出,竟苦思累月,终难成篇。于是乃以札记出之。  一、散点的视角  从开头的后稷/摩西式的“块肉余生记”,到最后母亲之死的撕心裂肺,贯通全文的是诉说性的“内视”———身在农村之内的零距离所见,而不是站在农村之外的评头品足,更不是俯视式的悲悯、打赏式的赞美。接地气最为可贵,
期刊
2007年12月9日夜告别重庆  参加了全国煤炭新闻工作会,出席了作家王成祥报告文学《冰点》首发式,我等将要告别重庆,开始不寻常的长江三峡之旅。一行八人,两女六男,除过福建龙岩那个哥们,通通都是旱鸭子。第一次亲近大江,又尽是喜欢行吟山水之人,心怀满满的期待。  晚八时许,开始由朝天门码头登船。由候船大厅出检票口便至一室,刚刚坐好,就随着一阵玲音,缓缓地滑向江面,方知是乘坐了缆车之类的交通。及至,便
期刊
那条巷子无疑有点挤,虽然是冬日,虽然树已没有了叶,但仍是挤压。树的枝干从有点窄的路两边压过来,像两只手,压向中间,想要捂住什么,像时间的流逝,更像空间的延续。  他是有些莫名悲伤的,但仍有着可有可无的表情,似乎一切都能承受,或者都不去承受,那个红衣的男人在稍嫌挤压的路面行进着。此时的冬有耀目的光,甚至于温婉之气,不像北方。  他用不着整理记忆,其实记忆里无非是那些,苦寒或饥饿,被极度之爱或极度抛却
期刊
1  那天早上起床时,邢大林左眼就一直跳,他没有放心上。这段时间,一会儿左眼跳,一会儿右眼跳,他麻木了,不知是跳财运还是祸水?  到店里就开始做生意,忙得屁颠屁颠的。正在发货,门口有人喊他的名字,听声音好耳熟,抬起头,见是弟媳梅子站在门口。他没当回事,还要继续发货。梅子又叫了一遍他的名字,这回他听得真切,他有点不快,又有点疑惑地盯着梅子。梅子却一阵风般刮到他面前,不紧不慢地递给他一张放大了的彩色照
期刊
在候机大厅,女领队给我们训话:“柬埔寨是个很穷很穷的国家,和我们相比,那里的生活要倒退四五十年;停电很正常;天热,苍蝇蚊子多,还有蟑螂,吃饭要挥动一只手赶苍蝇,另一只手拿筷子;自来水没有过滤消毒,只能洗漱,不可饮用,要买矿泉水喝;千万不能生病,看病贵得很,挂号费30美金,急诊100美金,看个拉肚子起步价400美金,记住,是起步价;东西贵,一份炒面或炒份素菜都要5美元,合35块人民币了;通讯网络不好
期刊
1  有人进来询问迁葬仪式得请多少客人,摆多少座宴席时,小伙子的脸色已经发灰发白了。他的目光游移不定地从几个老年人的脸上掠过,看他们抽烟的抽烟,喝茶的喝茶,都显了凝重神色,目光不肯跟他对视一下。短暂的凝滞对小伙子来讲,仿佛是在穿越一条长长的幽邃昏暗的甬道,总也看不到前头一点光亮。等他打了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忙说:“咱这地方的习俗我也不懂,凡事还要请几位长辈来拿主意。———你们说咋办就咋办,我都没意见
期刊
克莱夫·贝尔说,小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罗其说,小说是一种表现性形式。亨利·詹姆斯说,小说是一种个人的、直接的对生活的印象。谢活力说,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福斯特说,小说是说故事。伊丽莎白·鲍温说,小说是一篇臆造的故事。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关于小说的定义。这些定义,分别从不同角度界定和把握了小说的某种形式规律和审美品格。然而今天,当你再读一些小说之后,你立刻会发现,即使一些约定俗
期刊
1  像一匹脱了缰的烈马,陈光正赤脚奔跑在荒野上。荒野无边无际,一片寂静辽阔,正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或者说闪烁着遍地雪光,散发出令人目眩的白光。陈光热汗淋漓,气喘吁吁,他在紧追着前面一个身影,陈光追逐那个人已很久,又好像刚刚迈开脚步,时间像苦涩的人生一样漫长,又像平庸的人生一样短暂。在荒野尽头一列驼峰形山丘下,那个身影停了下来,然后缓缓地回过了头。陈光看见,那是个女人,一个浑身一丝不挂赤裸着的女人,肌
期刊
龙爷大名章龙国,是国字辈的老大。堡子人没有叫大名习惯,同辈人叫他龙哥,下辈人叫他龙叔,大多人喊龙爷,外姓人也跟了叫。  龙爷故事甚多,凡前篇提及的恕不再述。  “龙爷”这个称谓,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敬畏和恐惧的代名词。若我一人有此感触,不算什么,堡子里一般大的玩伴们,没有不怕他的,且怕得真切,怕得深沉。比如三五个小孩偷摘生产队的豌豆角,摘到兴处,有人喊一句聋子老汉来了,(聋子老汉是队里专门看护庄稼
期刊
当代欧洲诗坛上,谢默思·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是不可绕过也难以绕过的重要诗人。同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作家,相较于叶芝的创作,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希尼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乡土,投向了自己熟悉的亲友和乡民。抒写土地和劳动者的诗歌占希尼诗作的比重极大,而其中蕴含的现实感受与历史文化因素,也为诗歌内容增添了一份值得一读再读的思想性与厚重感。  一、地域性指涉与文化挖掘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