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大力倡导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小学语文课文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人生价值观还尚未形成,认识事物以形象感知为主,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巧妙借鉴多媒体,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 诵读 多媒体 小学语文
汉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由汉字构成的文章更是美仑美奂,魅力四射。只要你翻开书页,捧读一篇篇美文,那《欢庆》《我们成功了》中催人奋发的社会美,《日月潭》《春雨的色彩》中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地球爷爷的手》《我是什么》中启迪才智的科学美……会让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干扰,他们的精力一时很难集中到书本上来。当然,这时强制也好得不偿失,还需要我们巧用课文中美的因素,去唤醒学生对文字、对语文、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课堂上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走进文本,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形象直观的情镜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如:在《北京亮起来了》的阅读教学中,可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北京的夜景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之后,向学生提“现在你想说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说的话,我就抓住其中一名学生的“哗,好美啊!”这一句,让学生就“哗,好美啊!”这一句话,读课文,从文找出你认为美的地方并读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个个争着读课文,课堂气氛活跃,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品读悟情内化美
中国人喜欢品茶,刚泡好的茶颜色鲜亮,香气四溢,凑近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植入鼻孔,钻入肺腑,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而端起茶杯呷一口,更有一种甘甜留于唇舌之间,正所谓“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而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注意课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句式的点拨,引导学生像品茶一般通过咬文嚼字,朗读吟诵,好好地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让语言文字深深地感染学生,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从那阵阵墨香中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
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第一节中有一句“菜園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我问学生:“为什么一个用‘躺’,一个用‘挂’” ?学生窃窃私语,但似乎又说不清楚。于是,我出示了菜园里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学生一下豁然开朗,形象地说出了:“因为冬瓜很胖,就像躺在地上的胖娃娃。茄子细细的,所以挂在枝上。”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美的启蒙者、引领者,就必须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捕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和学生一起探究文学词语精粹,挖掘语言文化。而词句是文章最丰富细致的“血肉”,没有词句的挖掘、感悟和赏析,语文教学将会变得空洞无物、枯燥乏味。我认为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借助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最直觉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语言比较中体悟人物形象美,从语言想象中体悟意境美,把课文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课文中美好的人物、意境由自己的心灵内化、洋溢开来。
三、熟读成诵积淀美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放声吟诵,字字响亮,字正方圆,既可体验课文的音韵美,又感受文章的内容美,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7至12岁,尤其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是发展记忆力的最佳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邓小平同志说:“小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得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甚至可以起相当大的影响。”
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课堂中完成背诵的任务比较困难,学生也容易把背诵变成死记硬背。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变“死记硬背”为“活记硬背”是指导低年级学生熟读成诵的着力点。低年级学生的背诵,更应强调感情投入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在诵读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语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诵读课文,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文,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可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课文形式美、音韵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模仿课文中的美点进行重新加工和提升,创造出新的美的靓点(如音韵、句式、艺术形象等)。当然,创造美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或用自己的嘴说出来,或拿出手中的笔画出来,或我手写我心,将读文后的美好感受写出来……这种形式多样的仿说、仿写与配画,是学生学习课文后理解美、感受美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良好开端。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始终以培养学生语言美为教学宗旨,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教学语言美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感染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的生活,创造美的世界。
【关键词】情境 诵读 多媒体 小学语文
汉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由汉字构成的文章更是美仑美奂,魅力四射。只要你翻开书页,捧读一篇篇美文,那《欢庆》《我们成功了》中催人奋发的社会美,《日月潭》《春雨的色彩》中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地球爷爷的手》《我是什么》中启迪才智的科学美……会让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干扰,他们的精力一时很难集中到书本上来。当然,这时强制也好得不偿失,还需要我们巧用课文中美的因素,去唤醒学生对文字、对语文、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课堂上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走进文本,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形象直观的情镜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如:在《北京亮起来了》的阅读教学中,可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北京的夜景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之后,向学生提“现在你想说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说的话,我就抓住其中一名学生的“哗,好美啊!”这一句,让学生就“哗,好美啊!”这一句话,读课文,从文找出你认为美的地方并读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个个争着读课文,课堂气氛活跃,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品读悟情内化美
中国人喜欢品茶,刚泡好的茶颜色鲜亮,香气四溢,凑近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植入鼻孔,钻入肺腑,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而端起茶杯呷一口,更有一种甘甜留于唇舌之间,正所谓“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而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注意课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句式的点拨,引导学生像品茶一般通过咬文嚼字,朗读吟诵,好好地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让语言文字深深地感染学生,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从那阵阵墨香中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
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第一节中有一句“菜園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我问学生:“为什么一个用‘躺’,一个用‘挂’” ?学生窃窃私语,但似乎又说不清楚。于是,我出示了菜园里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学生一下豁然开朗,形象地说出了:“因为冬瓜很胖,就像躺在地上的胖娃娃。茄子细细的,所以挂在枝上。”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美的启蒙者、引领者,就必须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捕捉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和学生一起探究文学词语精粹,挖掘语言文化。而词句是文章最丰富细致的“血肉”,没有词句的挖掘、感悟和赏析,语文教学将会变得空洞无物、枯燥乏味。我认为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借助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最直觉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语言比较中体悟人物形象美,从语言想象中体悟意境美,把课文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课文中美好的人物、意境由自己的心灵内化、洋溢开来。
三、熟读成诵积淀美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放声吟诵,字字响亮,字正方圆,既可体验课文的音韵美,又感受文章的内容美,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7至12岁,尤其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是发展记忆力的最佳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邓小平同志说:“小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得多了,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甚至可以起相当大的影响。”
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课堂中完成背诵的任务比较困难,学生也容易把背诵变成死记硬背。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变“死记硬背”为“活记硬背”是指导低年级学生熟读成诵的着力点。低年级学生的背诵,更应强调感情投入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在诵读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语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诵读课文,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一种释放。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文,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锻炼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可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课文形式美、音韵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模仿课文中的美点进行重新加工和提升,创造出新的美的靓点(如音韵、句式、艺术形象等)。当然,创造美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或用自己的嘴说出来,或拿出手中的笔画出来,或我手写我心,将读文后的美好感受写出来……这种形式多样的仿说、仿写与配画,是学生学习课文后理解美、感受美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良好开端。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始终以培养学生语言美为教学宗旨,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教学语言美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感染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的生活,创造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