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幸福:我国公共政策的终极价值取向

来源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mi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富和幸福的不同步增长引发了人们对幸福问题的关注。作为公共政策传统价值基点的公平和效率只是工具性价值范畴,而幸福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终极性的价值范畴。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公众实现幸福的手段或方式,二者内在地统一于社会公众对幸福的追求。公平和效率都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终极价值取向,应该将公共幸福确立为我国公共政策的终极价值取向。
其他文献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孩子一旦犯了错误,无论在哪里,父母马上就教育,不论是当着老师的面也好,同学的面也好,亲友的面也好,其他陌生人的面也好,其实,这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它不仅是对孩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更是尊严的羞辱与剥夺,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及孩子的生命。  有个孩子上课时间逃学上网吧,导致期中考试成绩退步很大,班主任老师把他的父亲请到学校,父亲听了老师的批评以后恼羞成怒
【关键词】 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学生;  综合素质;提升;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4—0027—01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很好的平台。作为乡村中学,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实现学生
【关键词】 乡村;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023—01  目前,我县的乡村幼儿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对于城区幼儿教育,其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仍处于劣势,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从乡村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制定解决乡村幼儿教育发展的有效方法,改善教育环境,缩小城区与农村幼儿教育之间的差距。下面,笔者结合工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最理想境界,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结果.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组织结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内外环境,即以世界性的生产方式和民主制的国家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系二级管理模式;内容;管理  办法;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026—01  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是促进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旅社战捐是抗战时期陕西省财政厅对西安市内旅社、旅栈、旅馆等征收的一项杂税杂捐。在税种名称上,经历了由“旅社附加振捐”到“旅社战时振捐”的变化;征收方式先为房间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