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紫外显微检测系统在生命科学及半导体工业等领域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筒镜是无限共轭显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紫外显微筒镜系统对变倍性能的要求与变倍精确性之间存在的矛盾,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355~500nm,具有三倍率、高分辨率、大视场及低畸变特性的近紫外-可见筒镜系统.其结构特殊之处在于由共用前固定组和齐焦后更换组构成,可通过更换后组实现筒镜放大倍率的准确切换.使用Zemax软件对筒镜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分析了系统的像差和调制传递函数.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在三种倍率模式下,空间频率70lp/mm处系统
【机 构】
: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外显微检测系统在生命科学及半导体工业等领域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筒镜是无限共轭显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紫外显微筒镜系统对变倍性能的要求与变倍精确性之间存在的矛盾,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355~500nm,具有三倍率、高分辨率、大视场及低畸变特性的近紫外-可见筒镜系统.其结构特殊之处在于由共用前固定组和齐焦后更换组构成,可通过更换后组实现筒镜放大倍率的准确切换.使用Zemax软件对筒镜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分析了系统的像差和调制传递函数.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在三种倍率模式下,空间频率70lp/mm处系统各视场的MTF均接近衍射极限;畸变均小于0.5%,具有高相对像面照度,在合理的公差参数下能较好地满足设计指标,可适配多种紫外显微物镜进行准确的显微检测成像.
其他文献
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X射线能谱CT,通过增加能谱分辨率实现了CT图像由灰度向彩色的转变,提高了材料识别能力。然而随着能谱通道数量的增加,通道中的噪声也显著增加,降低了材料识别的准确性。为充分利用能谱CT图像的稀疏性以及能谱通道之间图像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多约束窄谱CT迭代重建算法,可在降低噪声的同时有效保留图像的边缘及细节部分。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窄谱CT图像中的能谱信息进行估计,并建立主成分图像
机采籽棉杂质分类检测为调整棉花清理机械加工参数和工序提供参考依据,对提升皮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籽棉棉层分布不均匀,使得图像检测难度增大,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无法有效检测各类杂质。采用高光谱成像方法对机采籽棉中的棉叶、棉枝、地膜和铃壳(内外)五种杂质进行分类判别检测。首先采集120个机采籽棉样本的高光谱图像,选取感兴趣区域获取平均光谱曲线。发现由于物质构成的差异,不同杂质体现出不同的吸收和反射特
针对铁氧体电感表面裂纹和隐含裂纹的检测,传统机器视觉方法存在裂纹成像模糊,识别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热成像技术的电感器裂纹检测方法。使用热像仪捕捉样品表面的温度变化,并基于二阶微分算法进行图像合成;使用轮廓提取算法去除外围轮廓的干扰和次大值滤波均匀图像,使用边缘检测对裂纹进行提取;最后利用裂纹的面积和长宽比并结合图像的HOG特征当作输入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图像识别。结果表明,对于
减少叶面滞尘对茶树叶片水分有效光谱信息提取的干扰,有利于建立更加稳健的茶树叶片水分高光谱估算模型。以"舒茶早"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随机采集鲜叶样品,测定叶片原始光谱反射率、含水量以及滞尘率。比较分析滞尘对茶树叶片原始光谱的影响,分别基于归一化计算与比值计算方法构建新波段植被指数,并利用相关系数法筛选叶片水分含量相关性最高的新波段植被指数,结合相对变率分析获取滞尘对叶片水分估算影响不敏感的待选指数。
针对准Z源逆变器(qZSI)系统中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策略存在权重系数调整繁琐和控制性能依赖于准确模型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qZSI的自适应级联模型预测控制(AS-MPC)策略.该策略根据被控对象的优先级,依次计算各自对应的代价函数,从而消除了权重系数.同时,针对负载电气参数摄动,将其当做系统总扰动,用自适应方法进行估计并更新控制律,因此所提策略无需依赖准确负载电气参数,从而提高了系统对负载电气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AS-MPC策略无需设计权重系数,结构简单,且电感电流、电容
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的红外弱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基于人类视觉注意机制,设计了差异直方图耦合显著性映射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考虑真实目标与其邻域之间的强度差异,通过采用DFT变换来计算红外图像的幅度与相位频谱,以计算二者之间的频谱残差,并联合高斯滤波方法,输出显著性映射,从而有效突出显著区域。分析目标与背景区域的梯度幅度和梯度方向之间的差异,计算红外图像的差异直方图,以充分抑制背景杂波和噪声。联合显著性映
为了减小全向移动机器人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稳态误差,提出了一种具有积分作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即积分模型预测控制(IMPC).积分模型预测控制不仅能够保留模型预测控制中预测和优化的功能,并且可以抑制系统稳态误差,从而使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跟踪能力.为了验证积分模型预测控制的先进性,将积分模型预测控制器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性能对比,采用四差速全向移动机器人作为模拟实验模型,测试了2种控制器在3种不同路径下的轨迹跟踪性能.测试结果证明,积分模型预测控制器比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器拥有更好的跟踪性能,验证了所提出
波长探测作为科学技术中的一个基本工具,在分析化学、生物传感和光学通信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从多模光纤信号传输理论出发,在绝热、准直模型中建立基于模式干涉效应的强度干涉图像理论;实验测量时,在光纤尾端引入缓变(斜率约为0.01)锥形区域设计,保证收集到侧面辐射信号的同时,也近似满足理论模型和数值仿真结果.在搭建的显微共焦成像系统中,连续扫描窄带激光器进行干涉图像存储,经过区域选取、向量拼接以及奇异值分解等步骤得到由器件特性决定的校样矩阵.波长的探测过程共分为两个步骤:在工作带宽内纳米量级粗略扫描光波长得到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介质,在大气压下产生氦氩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利用电压电流探头、数字示波器和数码相机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介质阻挡氦氩混合气体放电的电学特性和发光特性.发现随氩气含量增加,每半个电压周期出现一个或多个电流脉冲,放电由均匀放电转变为斑图放电.利用衍射光栅和CCD探测器组成的光谱系统测量了氩原子谱线(696.54,763.13,772.09,811.17和911.81 nm)光谱强度.研究了氩气含量、峰值电压对氩原子谱线光谱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峰值电压较低时,上述五条氩原
针对吊车制动器故障诊断中故障机理复杂、先验知识欠缺、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精度不高和人工依赖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制动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柔性薄膜传感器阵列获取制动器不同工况的实时特征数据及信号,利用网络的无监督特征学习和有监督微调,构建制动器故障诊断的深层网络模型,从而实现了对制动器的故障诊断及预测.最后,分别与支持向量机(SVM)和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