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课程改革后,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题材涉及面广,不仅涉及艺术、科技、音乐、天文地理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急救、健康饮食、肢体语言、文化遗产和未来生活等。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正好反映了课程和教学这个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
教育者之所以要设置课程,實质上就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以便学生作用于课程这个客体,发生教学认识过程,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说,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
由于主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掌握客体的结果,所以客体就有促进主体发展的功能,并且客体的性质决定着主体发展的性质。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就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主体人才的要求不同,这就必然要对我们的教材实施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这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在教学之前要先把这些内容了解地透彻。
二、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
教学工作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课程主要是知识,学生的发展就是对知识展开教学工作的结果。教学工作不是别的,主要就是对知识进行种种“加工”的工作。
客观知识究竟要怎样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呢?把定理,公式等等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由教师领导着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也就是建构主体的学习活动。
首先,将知识打开,所谓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例如,应尽量在日常教学中设法给学生创造交际情景,便于学生在口头上和笔头上运用所学的语言。交际情景的创设在对话课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利用视听效果增强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课文中的许多情景(如地震等)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或体验,而文字的抽象描述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让学生观看地震资料片段,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体验“quake”和“shake”等词的意义,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cut off”和“fall down”等词组用法。
2、利用声像效果拓宽学生的交际领域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机等设备给学生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有机会相互交流。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原原本本地照搬或复制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展开和简化,特别是简化有两种水平和形式,即物质的水平和形式,言语的水平和形式,以及多种过渡的形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言语描绘。通常理科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方法,则是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或表演,或实验、报告、评价。其中,物质水平和形式占主导,也包括语言及多种过渡形式。按照加里培林的研究,内化的一般规律先是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进行具体动作思维,同时用言语来表述,进而脱离直观,借助表象进行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是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要如何转变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性格的学习者。
四、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小学教师。而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怎样去教,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去推敲,去思考。要注重研究,注重分析,注重不断地兴利去弊,推陈出新,注重不断地改革,改善它。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
教育者之所以要设置课程,實质上就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以便学生作用于课程这个客体,发生教学认识过程,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说,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
由于主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掌握客体的结果,所以客体就有促进主体发展的功能,并且客体的性质决定着主体发展的性质。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就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主体人才的要求不同,这就必然要对我们的教材实施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这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在教学之前要先把这些内容了解地透彻。
二、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
教学工作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课程主要是知识,学生的发展就是对知识展开教学工作的结果。教学工作不是别的,主要就是对知识进行种种“加工”的工作。
客观知识究竟要怎样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呢?把定理,公式等等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由教师领导着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也就是建构主体的学习活动。
首先,将知识打开,所谓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例如,应尽量在日常教学中设法给学生创造交际情景,便于学生在口头上和笔头上运用所学的语言。交际情景的创设在对话课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利用视听效果增强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课文中的许多情景(如地震等)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或体验,而文字的抽象描述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让学生观看地震资料片段,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体验“quake”和“shake”等词的意义,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cut off”和“fall down”等词组用法。
2、利用声像效果拓宽学生的交际领域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机等设备给学生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有机会相互交流。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原原本本地照搬或复制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展开和简化,特别是简化有两种水平和形式,即物质的水平和形式,言语的水平和形式,以及多种过渡的形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言语描绘。通常理科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方法,则是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或表演,或实验、报告、评价。其中,物质水平和形式占主导,也包括语言及多种过渡形式。按照加里培林的研究,内化的一般规律先是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进行具体动作思维,同时用言语来表述,进而脱离直观,借助表象进行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是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要如何转变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性格的学习者。
四、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小学教师。而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怎样去教,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去推敲,去思考。要注重研究,注重分析,注重不断地兴利去弊,推陈出新,注重不断地改革,改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