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大师眼中的陈罗平
10月22日晚7时30分,有缘千里来相逢,早一天到达菲律宾的我和菲律宾象棋协会理事长洪家川,前去菲律宾马尼拉国际机场迎接象棋大师葛维蒲。闲聊之中,我深深感到葛维蒲大师和菲律宾象棋界有着深厚感情。晚餐后,我俩被安排住进菲律宾华人区“大连国际酒店”,并在同一个房间,于是我特别采访了他,从深夜22时30分直至次日凌晨。
一、上海相见陈罗平,音容笑貌脑海中
葛维蒲告诉我,转瞬间,陈罗平先生已仙逝五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仍清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先生一生对象棋文化贡献巨大,他的才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亚洲象棋联合会”主要创始人之一,“世界象棋联合会”促成者之一,“菲华象棋协会”几十年的领导人。陈罗平先生担任“亚洲象棋联合会”秘书长十二年,工作成绩卓有成效。作为象棋宣传家,六十年坚持在报纸上主办象棋专栏。他是杰出棋手,几十年的“菲岛棋王”,1997年在中国成都举办的“象棋国际名人邀请赛”上,陈罗平先生获得海外组冠军,同时他对象棋排局艺术的提倡及创作也贡献很大。
第一次见到陈罗甲先生,那是1999年10月27日的中国上海浦东第六届世界(中国)象棋锦标赛上。在比赛间隙穿插安排了象棋国际擂台赛作为助兴赛事,由胡荣华担任擂主,特邀吕钦、徐天红、柳大华等高手设擂,当时我作为裁判员,被邀请参加了守擂方,恰好我的对手是菲律宾棋王陈罗平先生,当年陈罗平先生80岁高龄了,我42岁。
我清楚地记得,陈先生执红先手,以中炮七路马直横车对我的屏风马双炮过河。开局陈老先生攻守有方,中盘以后双方兵力交换后,局势简化进入残局,陈老先生功力深厚,我也没有突破机会,最后双方握手言和。局后我俩聊了很多,我深深感到陈老先生尽管80高龄,但性格活泼热情,平易近人,我们之间没有距离,有着只是相见恨晚的感觉。
二、相隔五年得邀请,几经周折终成行
葛维蒲告诉我,当年我第一次见到陈罗平老先生,在我俩的话语当中,陈老先生对我热情有加,并特别介绍了菲律宾风情名胜及象棋界的有关情况。加之先前菲律宾象棋协会已经先后邀请了北京象棋大师傅光明和浙江象棋大师陈孝堑,来非律宾进行短期的象棋培训,中国国内有着相应的宣传资料,使我加深了对菲律宾象棋界的了解和认识。
葛维蒲作为象棋大师,当时还带了多名学生,最突出的一个是现今的象棋特级大师孙勇征,还有自己的女儿葛慧莹。他们俩人当时战绩不错,受到了菲律宾象棋协会,特别是陈老先生的高度重视。2001年厦门“九天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当时菲律宾象棋界名宿谢添顺作为特邀嘉宾来赛场观摩,专门前来看望了我,并再次介绍了菲律宾象棋界的有关情况。
到了2002年初,新任菲律宾象棋协会理事长(原浙江大学教授)旅菲陈坤法先生,特别在电话中有意征求我的意见,期望能邀请我来菲律宾象棋协会执棋上课,培养当地棋手,使我深深感受到非律宾象棋协会的诚心,如同一股暖流不断涌上我的心头,并初步达成意向。
2002年底,陈坤法先生再次联系牵线,希望我能在2003年来菲律宾讲学,后因故放弃。主要原因:一是当时国内正处于非典时期;二是因我代表上海浦东参加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2003年春,陈坤法先生回浙江老家探亲期间专程来上海见我,再次邀请我去菲律宾讲学,·直等到2004年春,我作为上海市闸北区体育局公派,终于在当年的3月3日至5月30日,得以成行千岛之国菲律宾。
三、菲国三月教象棋,以棋会友情融融
从1999年10月起,我得到陈罗平先生和菲律宾象棋协会的诚意邀请,直至2004年3月成行,我和陈罗平先生有过多次电话和信件联系,特别是当我得知陈罗平先生已身患癌症多年,心情格外激动,并从内心深处感谢他对我的信任。
2004年阳春三月,葛维蒲正式赴菲任教,这是继象棋大师陈孝堃、傅光明之后第三位“援菲”的中国象棋界名将。在成行之前,葛维蒲还见缝插针完成了新作《象棋实用布局新招》的校阅工作,这也是他继《象棋布局飞刀》、《象棋布局例典》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部布局力作。
到马尼拉后,葛维蒲被安排在华人区“富都大旅社”,每星期(三次)下午3时到菲律宾棋协俱乐部讲课两小时,主要对象是菲律宾青少年精英棋手(最大18岁,最小10岁),课后和棋手们切磋棋艺,晚上有时会得到成年棋手邀请,进行研究。
我每周日有固定的象棋讲座,参加人员有菲律宾棋协理事长、会长、常务理事及象棋界精英20多人,我主要是编写象棋资料,针对近期参加亚洲象棋锦标赛和东南亚比赛的棋手,选编亚锦赛、世锦赛和精英赛的对局,结合自己编写的《象棋实用布局新编》100局,讲座后也会和菲律宾棋协领导及棋手们进行交流。
四、陈老先生重友情,带病陪我游菲岛
陈罗平先生曾主编菲京《世界日报》副刊“象艺”,宣扬国粹,结合棋诗词,但终因操劳过度,病倒住院。即使这样,仍然常自费、?L款鼓励一些作者,平素对有困难弈友,亦慷慨解囊,多年来屡次捐助若干象棋组织机构,美德非常人所能及。
从1999年10月到2004年3月,我近五年没有和陈罗平先生见面,这次再次相逢马尼拉,感觉到他老人家消瘦多了,但陈老见到我非常高兴,并特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带上公子陈俊彦邀我游览马尼拉及菲岛游览景区。在行程到菲律宾博物馆时,我看见里面有陈老先生的生平介绍、菲华象棋史及一些实物,让我感受到了菲华先辈们闯荡菲律宾的干辛万苦和菲华近代象棋史的光辉业绩。
五、陈罗平平易近人,怀念他热泪盈眶
葛维蒲说,陈罗平先生平易近人并重友情,在我赴菲律宾讲学期间,他不顾身患癌症住院养病,多次利用休息间隙看望我,并多次邀请我喝早茶谈心。特别是在我即将按期完成菲华讲学回国时,陈罗平先生特别将他珍藏多年的棋书拿出来让我挑选,其中包括菲律宾及东南亚近百年的象棋棋书介绍,以及陈罗平先生主编的象棋书。陈罗平先生至今已经仙逝五年了,每当想起他老人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 陈著远眼中的陈罗平
10月23日18时,在菲律宾马尼拉金海湾鲍翅大酒楼一楼客厅,我准时采访了菲律宾象棋协会陈著远先生。陈先生担任多项重要领导工作,颇有儒家风范。开始我有点拘束,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深深地感觉到他做事严谨、思维有序,特别是讲起老朋友陈罗平来,更饱含着深厚的友情。
一、永远师长刻骨铭心,菲华象棋一座丰碑
陈著远告诉我,我1934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石狮市,1949年15岁的我随家人移民到菲律宾,认识陈罗平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任菲律宾体育总会理事长,陈罗平先生是象棋委员会主任,我们成了工作上的伙伴。在记忆中,陈罗平先生始终给予我最坚定的支持和最温暖的鼓励,尤其是他忍辱负重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始终鼓舞着菲华后辈。
自1948年起,陈罗平先生先后在菲律宾五家华报义务主编象棋专栏,历时六十年,直至生命弥留之际。1954年,陈先生编著《菲岛棋坛》一书,棋迷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
陈罗平先生的象棋人生,成就了太多的辉煌。先生7岁习弈,20岁始征战棋坛,便一鸣惊人,勇夺全菲象棋公开赛冠军。从此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为菲华棋坛赢得了宝贵的荣誉。先牛更于耄耋之年亲征世界大赛,被誉为“弈林常青树”,成就了一段佳话。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致力于推动和发展象棋艺术,发起并组织“亚洲象棋联合会”,参与制定“亚洲象棋比赛规则”,并获得“象棋国际特级裁判”殊荣。
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临别赠言肝胆相照
采访陈著远,他的话语不太多,声音也不太响亮,特别是在讲到陈罗平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刻,陈著远眼含泪花。
在无数光环和荣誉的背后,陈罗平先生在生命的最后,虽然饱受病痛无情的摧残和折磨,但是他以豁达乐观、孜孜以求的态度,与肝癌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搏斗,从未轻言放弃。先生的顽强与勇气,正是“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体育精神的最好写照。
我1989年至1993年担任菲华体育总会创办会长,那四年期间与陈先生共事并参与了大小体育活动,后来我离开菲华体育总会,与陈罗平先生接触少了,但足我们还足经常联系并相互问候。陈罗平先生非常乐观豁达,当时我真不知道他已身患癌病多年,只知道他一直在锻炼身体,后来当我知道这个消息后,特别震惊和难过。
2006年,他虽然已经86岁高龄,仍然在病床上用电话组织筹划“第十四届亚洲象棋名手锦标赛”,他孜孜不倦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实践了“活到老、干到老”的人生格言,他为象棋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2007年6月5日,陈罗平先生不幸逝世,享年88岁。他的逝世,不但是菲岛棋坛的损失,也是世界棋坛的巨大损失。
为了纪念这位棋坛英雄,生命勇者,我们特意于2009年10月19日至25日举办了“罗平杯”象棋国际邀请赛。来自东南亚六国的棋坛健儿云集千岛,他们以高超的棋艺和良好的竞技精神,谱写了国际棋坛的光辉一页。
三、象棋中华古老艺术,弘扬国粹责无旁贷
象棋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正是抱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菲华体育素质的美好信念,在我任期内,菲体总先后邀请北京舞蹈学院莅菲演出,香港明星足球队莅菲慈善演出,举办菲华万人步行等重大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陈先生担任筹委会主任一职,负责联络、接待乃至演出等具体事宜,事必躬亲,任劳任怨,着实令人敬佩。后来的日子,我们更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一同亲历北京亚运会,见证祖国体育的崛起;一同观赏黄山云海奇松,赞华夏江山如此多娇。这些难忘的时光,成为我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
第十七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冠名为“陈罗平杯”就是为了缅怀菲律宾一代棋王陈罗平先生,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象棋事业更加蓬勃茁壮。
10月22日晚7时30分,有缘千里来相逢,早一天到达菲律宾的我和菲律宾象棋协会理事长洪家川,前去菲律宾马尼拉国际机场迎接象棋大师葛维蒲。闲聊之中,我深深感到葛维蒲大师和菲律宾象棋界有着深厚感情。晚餐后,我俩被安排住进菲律宾华人区“大连国际酒店”,并在同一个房间,于是我特别采访了他,从深夜22时30分直至次日凌晨。
一、上海相见陈罗平,音容笑貌脑海中
葛维蒲告诉我,转瞬间,陈罗平先生已仙逝五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仍清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先生一生对象棋文化贡献巨大,他的才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亚洲象棋联合会”主要创始人之一,“世界象棋联合会”促成者之一,“菲华象棋协会”几十年的领导人。陈罗平先生担任“亚洲象棋联合会”秘书长十二年,工作成绩卓有成效。作为象棋宣传家,六十年坚持在报纸上主办象棋专栏。他是杰出棋手,几十年的“菲岛棋王”,1997年在中国成都举办的“象棋国际名人邀请赛”上,陈罗平先生获得海外组冠军,同时他对象棋排局艺术的提倡及创作也贡献很大。
第一次见到陈罗甲先生,那是1999年10月27日的中国上海浦东第六届世界(中国)象棋锦标赛上。在比赛间隙穿插安排了象棋国际擂台赛作为助兴赛事,由胡荣华担任擂主,特邀吕钦、徐天红、柳大华等高手设擂,当时我作为裁判员,被邀请参加了守擂方,恰好我的对手是菲律宾棋王陈罗平先生,当年陈罗平先生80岁高龄了,我42岁。
我清楚地记得,陈先生执红先手,以中炮七路马直横车对我的屏风马双炮过河。开局陈老先生攻守有方,中盘以后双方兵力交换后,局势简化进入残局,陈老先生功力深厚,我也没有突破机会,最后双方握手言和。局后我俩聊了很多,我深深感到陈老先生尽管80高龄,但性格活泼热情,平易近人,我们之间没有距离,有着只是相见恨晚的感觉。
二、相隔五年得邀请,几经周折终成行
葛维蒲告诉我,当年我第一次见到陈罗平老先生,在我俩的话语当中,陈老先生对我热情有加,并特别介绍了菲律宾风情名胜及象棋界的有关情况。加之先前菲律宾象棋协会已经先后邀请了北京象棋大师傅光明和浙江象棋大师陈孝堑,来非律宾进行短期的象棋培训,中国国内有着相应的宣传资料,使我加深了对菲律宾象棋界的了解和认识。
葛维蒲作为象棋大师,当时还带了多名学生,最突出的一个是现今的象棋特级大师孙勇征,还有自己的女儿葛慧莹。他们俩人当时战绩不错,受到了菲律宾象棋协会,特别是陈老先生的高度重视。2001年厦门“九天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当时菲律宾象棋界名宿谢添顺作为特邀嘉宾来赛场观摩,专门前来看望了我,并再次介绍了菲律宾象棋界的有关情况。
到了2002年初,新任菲律宾象棋协会理事长(原浙江大学教授)旅菲陈坤法先生,特别在电话中有意征求我的意见,期望能邀请我来菲律宾象棋协会执棋上课,培养当地棋手,使我深深感受到非律宾象棋协会的诚心,如同一股暖流不断涌上我的心头,并初步达成意向。
2002年底,陈坤法先生再次联系牵线,希望我能在2003年来菲律宾讲学,后因故放弃。主要原因:一是当时国内正处于非典时期;二是因我代表上海浦东参加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2003年春,陈坤法先生回浙江老家探亲期间专程来上海见我,再次邀请我去菲律宾讲学,·直等到2004年春,我作为上海市闸北区体育局公派,终于在当年的3月3日至5月30日,得以成行千岛之国菲律宾。
三、菲国三月教象棋,以棋会友情融融
从1999年10月起,我得到陈罗平先生和菲律宾象棋协会的诚意邀请,直至2004年3月成行,我和陈罗平先生有过多次电话和信件联系,特别是当我得知陈罗平先生已身患癌症多年,心情格外激动,并从内心深处感谢他对我的信任。
2004年阳春三月,葛维蒲正式赴菲任教,这是继象棋大师陈孝堃、傅光明之后第三位“援菲”的中国象棋界名将。在成行之前,葛维蒲还见缝插针完成了新作《象棋实用布局新招》的校阅工作,这也是他继《象棋布局飞刀》、《象棋布局例典》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部布局力作。
到马尼拉后,葛维蒲被安排在华人区“富都大旅社”,每星期(三次)下午3时到菲律宾棋协俱乐部讲课两小时,主要对象是菲律宾青少年精英棋手(最大18岁,最小10岁),课后和棋手们切磋棋艺,晚上有时会得到成年棋手邀请,进行研究。
我每周日有固定的象棋讲座,参加人员有菲律宾棋协理事长、会长、常务理事及象棋界精英20多人,我主要是编写象棋资料,针对近期参加亚洲象棋锦标赛和东南亚比赛的棋手,选编亚锦赛、世锦赛和精英赛的对局,结合自己编写的《象棋实用布局新编》100局,讲座后也会和菲律宾棋协领导及棋手们进行交流。
四、陈老先生重友情,带病陪我游菲岛
陈罗平先生曾主编菲京《世界日报》副刊“象艺”,宣扬国粹,结合棋诗词,但终因操劳过度,病倒住院。即使这样,仍然常自费、?L款鼓励一些作者,平素对有困难弈友,亦慷慨解囊,多年来屡次捐助若干象棋组织机构,美德非常人所能及。
从1999年10月到2004年3月,我近五年没有和陈罗平先生见面,这次再次相逢马尼拉,感觉到他老人家消瘦多了,但陈老见到我非常高兴,并特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带上公子陈俊彦邀我游览马尼拉及菲岛游览景区。在行程到菲律宾博物馆时,我看见里面有陈老先生的生平介绍、菲华象棋史及一些实物,让我感受到了菲华先辈们闯荡菲律宾的干辛万苦和菲华近代象棋史的光辉业绩。
五、陈罗平平易近人,怀念他热泪盈眶
葛维蒲说,陈罗平先生平易近人并重友情,在我赴菲律宾讲学期间,他不顾身患癌症住院养病,多次利用休息间隙看望我,并多次邀请我喝早茶谈心。特别是在我即将按期完成菲华讲学回国时,陈罗平先生特别将他珍藏多年的棋书拿出来让我挑选,其中包括菲律宾及东南亚近百年的象棋棋书介绍,以及陈罗平先生主编的象棋书。陈罗平先生至今已经仙逝五年了,每当想起他老人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 陈著远眼中的陈罗平
10月23日18时,在菲律宾马尼拉金海湾鲍翅大酒楼一楼客厅,我准时采访了菲律宾象棋协会陈著远先生。陈先生担任多项重要领导工作,颇有儒家风范。开始我有点拘束,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深深地感觉到他做事严谨、思维有序,特别是讲起老朋友陈罗平来,更饱含着深厚的友情。
一、永远师长刻骨铭心,菲华象棋一座丰碑
陈著远告诉我,我1934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石狮市,1949年15岁的我随家人移民到菲律宾,认识陈罗平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任菲律宾体育总会理事长,陈罗平先生是象棋委员会主任,我们成了工作上的伙伴。在记忆中,陈罗平先生始终给予我最坚定的支持和最温暖的鼓励,尤其是他忍辱负重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始终鼓舞着菲华后辈。
自1948年起,陈罗平先生先后在菲律宾五家华报义务主编象棋专栏,历时六十年,直至生命弥留之际。1954年,陈先生编著《菲岛棋坛》一书,棋迷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
陈罗平先生的象棋人生,成就了太多的辉煌。先生7岁习弈,20岁始征战棋坛,便一鸣惊人,勇夺全菲象棋公开赛冠军。从此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为菲华棋坛赢得了宝贵的荣誉。先牛更于耄耋之年亲征世界大赛,被誉为“弈林常青树”,成就了一段佳话。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致力于推动和发展象棋艺术,发起并组织“亚洲象棋联合会”,参与制定“亚洲象棋比赛规则”,并获得“象棋国际特级裁判”殊荣。
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临别赠言肝胆相照
采访陈著远,他的话语不太多,声音也不太响亮,特别是在讲到陈罗平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刻,陈著远眼含泪花。
在无数光环和荣誉的背后,陈罗平先生在生命的最后,虽然饱受病痛无情的摧残和折磨,但是他以豁达乐观、孜孜以求的态度,与肝癌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搏斗,从未轻言放弃。先生的顽强与勇气,正是“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体育精神的最好写照。
我1989年至1993年担任菲华体育总会创办会长,那四年期间与陈先生共事并参与了大小体育活动,后来我离开菲华体育总会,与陈罗平先生接触少了,但足我们还足经常联系并相互问候。陈罗平先生非常乐观豁达,当时我真不知道他已身患癌病多年,只知道他一直在锻炼身体,后来当我知道这个消息后,特别震惊和难过。
2006年,他虽然已经86岁高龄,仍然在病床上用电话组织筹划“第十四届亚洲象棋名手锦标赛”,他孜孜不倦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实践了“活到老、干到老”的人生格言,他为象棋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2007年6月5日,陈罗平先生不幸逝世,享年88岁。他的逝世,不但是菲岛棋坛的损失,也是世界棋坛的巨大损失。
为了纪念这位棋坛英雄,生命勇者,我们特意于2009年10月19日至25日举办了“罗平杯”象棋国际邀请赛。来自东南亚六国的棋坛健儿云集千岛,他们以高超的棋艺和良好的竞技精神,谱写了国际棋坛的光辉一页。
三、象棋中华古老艺术,弘扬国粹责无旁贷
象棋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正是抱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菲华体育素质的美好信念,在我任期内,菲体总先后邀请北京舞蹈学院莅菲演出,香港明星足球队莅菲慈善演出,举办菲华万人步行等重大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陈先生担任筹委会主任一职,负责联络、接待乃至演出等具体事宜,事必躬亲,任劳任怨,着实令人敬佩。后来的日子,我们更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一同亲历北京亚运会,见证祖国体育的崛起;一同观赏黄山云海奇松,赞华夏江山如此多娇。这些难忘的时光,成为我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
第十七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冠名为“陈罗平杯”就是为了缅怀菲律宾一代棋王陈罗平先生,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象棋事业更加蓬勃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