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任务之一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入选篇目为基本出发点,贯彻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审美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素质教育;语文教师
我们的中学生渴望“美”,追求“美”,甚至希望创造“美”。那么什么是美,美在何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教材的主载体作用,与学生一起发掘、感受美在审美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
一、导语激生
课前导语,先声夺人,往往能唤起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备课时,从内容和形式上精心设计课前导语,缜密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每一步骤,或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应心灵的震动;或唤起他们的积极思维,体会教材的思想观点,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我设计的导语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故事、谜语、诗词入手,巧妙编排,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二是侧重评论抒情,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渲染课堂气氛,自然引入对新课的学习。如:教《枣核》一文时,我以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当我以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背诵完毕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流淌字里行间的浓浓的亲情,绵绵乡思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古以来,凡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海外华人,每时每刻都在深爱着自己的家园、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祖国。因为祖国有古老的文明,辽阔的土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勤劳勇敢的人民,这些怎能不引起远离故土的游子对她的思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咀嚼一下《枣核》中蕴含的赤子深情吧!”这段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这样,带着对课文思想内涵的初步认识去学习,就会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
二、以情悟文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刘勰说:“情者文以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派”语文大师于漪说过:“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也正是如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喜爱之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要把作者之情,化为学者之情。当我们满怀愤慨地朗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激发的是一种慷慨激昂、气势非凡的崇高情感,喷发的是一种师生同仇敌忾、满腔义愤的愤怒情感。这样,使学生入情、动情,创设了一种与学生审美心理相融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性情得到陶冶,美感得到升华。
三、引入意境
好的文学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谓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又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指情与景完美融合的意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选准触发点,以光线、声音、色彩、形体、动作、表情等描摹出作品的意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认真观察,获取直观的视觉形象,让学生陶醉其中,使学生通过欣赏“景语”而感受“情语”,从而领悟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中描写济南雪景一段时,教师可运用配乐朗诵、录像展演画面,声情并茂的讲解等手段,让学生去感受那斑斓绚丽的色彩和和谐优美的形态:矮松是青白分明,像日本看护妇;山尖是蓝白对照,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是黄白相间,像穿上带水纹的花衣;山腰是粉白掩饰,像害了羞的姑娘。只有使学生进入这样一种用色彩及形态构成的意境,学生才能感受到济南雪景的协调、对比、均衡的秀丽美,理解“顶着一髻儿白花”“镶上一道银边”“微微露出点粉色”等形象、生动的语言美,进而体会到文中蕴含的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才能美、心灵美。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投入作品的欣赏,这样沟通学生视听,使之“思接千载”,产生美感。
四、挖掘内涵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反映生活的,它有明确而深刻的思想性,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有鲜明特色和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理解本质,理解其形象内蕴。此时欣赏者对形象美的认识及由美引起的主观情感,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为基础。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蕴于海。”就是人们审美情感活动伴随对象而感知的具体体现,即“情景交融”的境界。王夫之在他的《姜斋诗话》中曾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和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而要发掘课文中情感因素,必须从语言入手,一般说来抒情性的或描写性的文字学生较易捉摸,很快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末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学生一般都能从句中体会到作者宁愿自身受苦,也希望天下人得到安乐的思想感情。但若再仔细推敲一下作者在用一个“独”字的含义,那么学生对作者甘愿独苦自己一个而免天下人之苦的崇高精神境界就会体会更强,感染也更强烈,美感也自蕴其中。如在教授《听潮》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掩卷静听配音朗读,在提醒学生从散文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语,反复诵读——默读、低声读或齐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中语言、情节的理解,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就会交融在一块,这时,美感就自然产生了,通过“海潮音”的感染去欣赏“伟大的乐章”并认识到“海的美”,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向上的愿望。当然在理解记叙性、议论性、说明性的文字就稍微困难,不易引起美感。但只要肯钻研、发掘,也一样能体验文中的情感因素。一样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美育的效果。
引导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中深入挖掘、思索,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美的力量,领会作者丰富的情感,用美的心灵去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奉献社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素质教育;语文教师
我们的中学生渴望“美”,追求“美”,甚至希望创造“美”。那么什么是美,美在何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教材的主载体作用,与学生一起发掘、感受美在审美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
一、导语激生
课前导语,先声夺人,往往能唤起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备课时,从内容和形式上精心设计课前导语,缜密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每一步骤,或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应心灵的震动;或唤起他们的积极思维,体会教材的思想观点,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我设计的导语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故事、谜语、诗词入手,巧妙编排,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二是侧重评论抒情,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渲染课堂气氛,自然引入对新课的学习。如:教《枣核》一文时,我以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当我以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背诵完毕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流淌字里行间的浓浓的亲情,绵绵乡思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古以来,凡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海外华人,每时每刻都在深爱着自己的家园、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祖国。因为祖国有古老的文明,辽阔的土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勤劳勇敢的人民,这些怎能不引起远离故土的游子对她的思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咀嚼一下《枣核》中蕴含的赤子深情吧!”这段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这样,带着对课文思想内涵的初步认识去学习,就会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
二、以情悟文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刘勰说:“情者文以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派”语文大师于漪说过:“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也正是如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喜爱之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要把作者之情,化为学者之情。当我们满怀愤慨地朗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激发的是一种慷慨激昂、气势非凡的崇高情感,喷发的是一种师生同仇敌忾、满腔义愤的愤怒情感。这样,使学生入情、动情,创设了一种与学生审美心理相融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性情得到陶冶,美感得到升华。
三、引入意境
好的文学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谓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又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指情与景完美融合的意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选准触发点,以光线、声音、色彩、形体、动作、表情等描摹出作品的意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认真观察,获取直观的视觉形象,让学生陶醉其中,使学生通过欣赏“景语”而感受“情语”,从而领悟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中描写济南雪景一段时,教师可运用配乐朗诵、录像展演画面,声情并茂的讲解等手段,让学生去感受那斑斓绚丽的色彩和和谐优美的形态:矮松是青白分明,像日本看护妇;山尖是蓝白对照,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是黄白相间,像穿上带水纹的花衣;山腰是粉白掩饰,像害了羞的姑娘。只有使学生进入这样一种用色彩及形态构成的意境,学生才能感受到济南雪景的协调、对比、均衡的秀丽美,理解“顶着一髻儿白花”“镶上一道银边”“微微露出点粉色”等形象、生动的语言美,进而体会到文中蕴含的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才能美、心灵美。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投入作品的欣赏,这样沟通学生视听,使之“思接千载”,产生美感。
四、挖掘内涵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反映生活的,它有明确而深刻的思想性,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有鲜明特色和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理解本质,理解其形象内蕴。此时欣赏者对形象美的认识及由美引起的主观情感,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为基础。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蕴于海。”就是人们审美情感活动伴随对象而感知的具体体现,即“情景交融”的境界。王夫之在他的《姜斋诗话》中曾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和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而要发掘课文中情感因素,必须从语言入手,一般说来抒情性的或描写性的文字学生较易捉摸,很快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末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学生一般都能从句中体会到作者宁愿自身受苦,也希望天下人得到安乐的思想感情。但若再仔细推敲一下作者在用一个“独”字的含义,那么学生对作者甘愿独苦自己一个而免天下人之苦的崇高精神境界就会体会更强,感染也更强烈,美感也自蕴其中。如在教授《听潮》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掩卷静听配音朗读,在提醒学生从散文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语,反复诵读——默读、低声读或齐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中语言、情节的理解,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就会交融在一块,这时,美感就自然产生了,通过“海潮音”的感染去欣赏“伟大的乐章”并认识到“海的美”,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向上的愿望。当然在理解记叙性、议论性、说明性的文字就稍微困难,不易引起美感。但只要肯钻研、发掘,也一样能体验文中的情感因素。一样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美育的效果。
引导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中深入挖掘、思索,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美的力量,领会作者丰富的情感,用美的心灵去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