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四百击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四百击》由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索瓦 特吕弗执导,是法国新浪潮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人说,它相当于导演的自传性作品。这是一部经典的黑白片,于1 9 5 9年上映,但影片里的许多镜头,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仍然相当熟悉,课堂上,淘气好动的男孩犯了一点错,被老师粗暴地罚站、责骂、赶出教室,被家长训斥……为了逃避这一系列惩罚,他逃学;为了吃饱饭,他偷东西。于是他被家与学校彻底放逐,最终沦为社会弃儿。它让人看到,青春期是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少年想独立,又那么无力;想向世界告白,但无人真正倾听,更无人相信。看这部电影,让人心情沉重,你不由得心生困惑:個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个人与群体规则的矛盾如何调和?很多时候,家庭与学校似乎常常代表一种冷漠的刻板与秩序,一旦你行为出格,就会被毫不留情地赶出主流道路,陷入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你向善向好的一个个瞬间,你散发光彩的一个个时刻,完全被黑暗吞噬。于是,你只好待在黑暗里。
  影片的结尾,少年在逃离,逃离少年管教中心,他一直在跑啊,跑啊,他将奔向何方?引人深思,让人担忧。
  (许 妍)
其他文献
1  我这国产吉普刚上好牌照,就派上了用场。  那天我给媳妇买花,庆祝我们结婚三十周年。  花店里,我问营业员结婚纪念日送什么花?营业员说,玫瑰加百合,玫瑰代表爱情,百合意味着……说着说着,营业员的介绍突然停了下来,愣了片刻,说,您是老康吧?跳芭蕾舞的?我在电视上见过您!我说是的,营业员说,呀!您是我的偶像,我是花店老板,我这店就是因您而开!要什么花您尽管说,我送您!我说这可不行。说话间,我听到门
期刊
本期的重磅,无疑是《问身:精神病院随笔录》。  现代人肉身的病痛常常与内心互为表里,而疯人院里的精神病人,是因为灵魂的程序出错,表现出一堆乱码,以致无法用常理解读的人吗?他们的内心世界如何阅读?作者笔下的“精神病人”,包括“我”的起病肇因,呈现了尘世众生的灵魂核磁共振,是现实世界的真实镜像。或许,疯人院里的“疯子”,才是没有被规则和现实扭曲的真实的人,保留了最本真最强大不得不仰仗药力和诸多强制手段
期刊
声音的孤魂  日夜游荡  渴望  涅槃  阳光下的声音  黑夜里的声音  下雨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世界的天籁  凡尘的俗音  都在等待  重生  听见  一、手术:耳朵里的蜗牛  2017年3月22日。终于,我来到一扇门前,门上有三个亮着的红字:手术室。  进这扇门的决定是我自己下的,我的梦想需要在这扇门里实现。  我的梦想原本只是颗被坚硬的外壳重重包裹的种子,靠我自己无力打开。破不了壳的种子
期刊
鬼鱼(艺术学硕士,小说见《作品》《西部》《飞天》等刊物,被《小说选刊》及《长江文艺·好小说》选载。)  本文用涉及荷尔蒙和精神世界的言说,勾织了市—县—镇—村男女的浪漫与世俗。在出身门第论道德高度的意识网中,两性的交往最复杂也最体勘人性,作者以主人公中间阶层的符号性对前后(上下)两段情感挣扎进行了寓言般的图解,最终又使命题陷入亘古哲学圈套,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具备了一篇好小说该有的元素特质
期刊
原文  题持约画轴①  陈与义②  日落川更阔,烟生山欲浮。  舟中有闲地,载我得同游。注释  ①持约:陈与义的朋友,擅长书画。  ②陈与义(1 0 9 0—1 1 3 8),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阐发  一抹淡淡的醉红滑过远远的山头,山头那轮不舍得离开大地的红红的太阳,还是回到山下面的家里去了,却把醉人的余红涂在西边的天空,让人想象它曾经无限动人的丽影。  或许是被思念拉
期刊
时间:  曹魏末年,故事背景在公元三世纪;战国末期,故事背景约在公元前四世纪。  场景:  魏国山阳,魏都洛阳;齐国乡野,韩都阳翟。  人物:  嵇康/聂政 嵇康,字叔夜,魏末名士,四十岁,风神俊逸,才冠群伦,然恬静寡欲,狷而不狂,性峻烈,有侠气,擅论辩,好打铁,著《琴赋》;聂政乃流落齐国的义人,二十多岁,好读书,高大清俊,家境贫寒承父业打铁营生,后以琴艺进见韩相行刺。  阮籍/严遂 阮籍,字嗣宗
期刊
1  婚纱照拍到下午的时候男人们早都累了,婚纱们却都还兴致很高,各自在镜头跟前顾盼生辉。趁她们拍个人写真,几个同时在摄影基地做道具的男人暂时晾在一边,然后不知谁热情了点,借助一支烟,这些“油头粉面”的新郎便攀谈起来。一边聊天一边还要赞叹摆拍的新娘。从妻子们压制的嗔怒里,郑一介似乎能看出他们未来家庭风暴的端倪,然而当时,他们只是疲倦地微笑着,一脸幸福的模样。  郑一介拢拢额前的发丝,又点上一支,在烟
期刊
>>魏傩(小说作者。)  投给《少女诗人寻爱记》。小说前半段寻“诗”,后半段寻“爱”,依托题目,勉强用这两个词表达两种集合概念。寻“诗”的过程写了一系列的人,“我”的父母、男友、女友们……将每一个人处理成几条理论/态度的集合,“我”在经历和评价每个人,也是经历和评价这些理论与态度。相比于人,重心是我的反馈,这关照着另一条线上我理解和思考出的与“诗”/“艺术”……的关系。小说的后半段,开始寻“爱”。
期刊
游子衿是诗人游文君的笔名,甫一看到这名字,自然想起唐代诗人孟郊那首著名的儿诗,同时又联想起《诗经·郑风》中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青衿指代秀才,感觉这又是一个当代诗人中喜好卖弄古典的个案。可一旦我读了他的一些诗歌,我收起了我的不屑与鄙夷,其诗歌中可圈可点之处不少。  凭直觉,在宏观俯视与微观描述的互渗中展示现代人复杂的情绪活动,是游子衿诗歌创作一个特色。他找到了适应自己诗歌表达的艺术形式
期刊
1  从记事起,村子中央就有一个  白色的大磨盘  盘面平滑像坐久了的板凳  小时候,磨盘  是我们的舞台  夏夜,躺在上面数星星  感受太阳的余温  腊月,磨盘  成为猪羊的断头台  长大后,村子中央盖了房  磨盘不知去向  2  跳过小水沟,迎接我的是蜻蜓  平日无人光顾  小蟹无防备地出动  爬向石头的另一侧晒太阳  无数蚂蚁匆忙地列队成行  原始的杂木林枯枝散乱  落叶铺成地毯  青苔宛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