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柏液涂剂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nanq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复方黄柏液涂剂外用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确诊的深Ⅱ度烧伤火毒伤津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1%体表面积创面外用碘伏溶液35 mL,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予1%体表面积创面分别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17.5,35 mL,每日换药1次.观察各组治疗后14 d病理学改变;各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量化创面局部症状体征,于治疗后21 d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7,14,21 d各组计算创面愈合率,分别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FGF-7,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半胱胺酸天冬氨酸水解酶-3(Caspase-3)含量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创面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p65)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治疗前各组局部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在治疗后7 d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4,21 d创面愈合率明显增高(P<0.05);在治疗后21 d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7,14,21 d局部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创面组织中VEGF,FGF-2,FGF-7,EGF,IL-10水平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Caspase-3,TNF-α及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之间上述指标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光镜下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4天均较对照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且高剂量组表现更显著.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外用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有明显治疗效果,可剂量依赖性的通过上调生长因子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并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愈合.
其他文献
肠黏膜屏障作为肠道内环境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防线,是肠道防御机制最重要的环节,能够维持机体内的稳定环境.肠黏膜屏障损伤,会使肠道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菌移位、内毒素入血,从而诱发一系列由炎症反应引起的相关组织损伤,加重原发疾病的发生.脾为后天之本,能维持人体的内外平衡,抵御外邪,其生理功能与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具有相似之处.脾气亏虚,易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因此益气健脾、恢复脾胃之气的防御和运化功能是防治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基础及关键所在.近年来研究表明,健脾类中药可通过促进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调节肠道免疫功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 HRMS)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桑姜感冒注射液治疗普通感冒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Orbitrap HRMS鉴定桑姜感冒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4%~15%A;10~35 min,15%~30%A;35~45 min,30%~33%A;45~55 min,33%~60%A;55~58 min,60%A),流速0.2 mL· min
济川煎出自《景岳全书》(明·张景岳),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经典名方之一.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了相关古籍数据43条,涉及中医典籍26部,系统地梳理了济川煎的历史源流、主治病证、组成及方义衍变、剂量、炮制、煎服方法等,为经典名方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古代文献证据支持.归纳分析发现济川煎历代主治病证有所扩展,除原方记载的虚秘、产后便秘、气瘕之外,此方还可用于燥结、血瘕、阴结、小儿大便闭结、目病及肺(肠).其方证的适应人群从成人、产妇扩展到了小儿,病证范围也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疏肝健脾解毒方对三阴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能机制.方法:实验设置正常血清组、吡柔比星组和低、中、高剂量疏肝健脾解毒方含药血清组.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按照体表面积换算分别予以16.8,8.2,4.05 g·kg-1的疏肝健脾解毒方药液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制备血清.取血清配置各组药液后,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利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细胞划痕法和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法检测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