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会计电算化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教学中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核算型财务软件、管理型财务软件、灵活使用多品牌软件四个层次。针对每个层次,阐述了学习原因、教学内容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教学时,要循序渐进,随时补充相关的知识,将最新的发展趋势带入课堂。
【关键词】 层次教学 计算机基础知识 核算型软件 管理型软件 多品牌软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趋向成熟。据统计,2010年,80%的基层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蓬勃发展,会计软件不断推陈出新,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现有的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尽可能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上好这门课,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即教学目的,教学以实用为主,兼顾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需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
基于十多年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经验,我认为会计电算化教学是层次化的教学,要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教学层次,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层次
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办公应用软件,计算机语言。这是要求最低的一个层次。计算机知识对就业有相当的大的影响。在企业中,对外的所有报表、对内的大部分会计资料,都是机制的。会计人员不能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不能使用计算机已成为新时代的文盲。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因为学历层次较低,能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不多。如能以计算机操作员,办公文员找到工作,也是不错的契机。
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等级证考试联系紧密。会计人员必须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初级考试,在考题中,计算机知识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对口升学时,计算机操作员初级工证已成为一个必备条件。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会计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和计算机学科的有机结合。计算机知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并已列入统考科目,已不具有专业性。作为基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会计电算化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课程来讲,还是深度不够的。但实际教学中,时间有限,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能同时学习专业会计、专业计算机的课程,能将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对学生来讲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应用计算机知识,为会计电算化学习提供有利的工具。学生要能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对财务软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可以这样讲,如果一个学生会计知识扎实,能学会操作现用的Windows系统,那他不需要任何老师,就能摸索着使用财务软件,从而实现计算机做账。计算机基础一般在第一学期作为基础课开设。因课时限制,在计算机教学中,不可能讲的太深,太细致,满足不了计算机等级证考试的要求。在第二学期统考前还要针对等级证的要求进行培训。会计电算化会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计算机知识的应用,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会计电算化等级证考前,还要对计算机和电算化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辅导。
2 核算型财务软件层次
大企业毕竟是少数的,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部门级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很普遍。我们的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占到多数。从人才需要情况来看,主持或参与会计电算化的规划设计的很少,多数企业需要的是能熟悉掌握软件使用,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在中小企业版的核算型财务软件的使用上做好教学。
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根据财务软件发展的状况,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也应先从简单易学的核算型软件着手。在教学中,我首先选用了金蝶KIS财务软件作为教学演示,而没有用教材附带的软件。原因就是金蝶KIS简单专业、易学易用。因底子弱,学生在学习中,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好。在财务软件的学习中,通过对软件业务流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使手工做账与实践接轨,初步掌握手工与电算化的区别与联系。
在核算型软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衔接;从手工向电算化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电算化工作流程与手工核算流程的差异;数据库在财务软件中的基本应用;电算化会计数据输出的方式;一些电算化中出现的专用会计名词,如核算项目的理解和使用;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如何开展电算化工作等。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要能将手工实习的会计模拟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转化为软件所需要的电算化实习用模拟资料。学生要能在规定的课时完成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这样使教学与实践接轨,使学生就业后所经历的适应期缩短。
3 管理型财务软件层次
在管理型ERP软件中加入了购销存管理及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理念,加强了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深化了管理一体化的新思想。在大中型企业,已普及了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管理型财务软件。现行教材中,理论的重点内容在于软件的操作使用。这些内容固然是会计电算化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网络技术、信息革命带来许多管理新理念,并充分体现于不断升级换代的会计软件设计思路上,简单的操作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飞速发展。
在教学中,因有了核算型软件使用的基础,操作管理型软件并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会计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与功能,提高学生对前沿问题的兴趣。在这一教学层次,不但要补充管理理论,还要将各相关专业课引入电算化。结合审计学习审计电算化;结合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习运用计算机预测、决策、复杂计算和内容管理表格的设计、生成;结合会计制度设计学习电算化下会计制度的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实习条件也受到限制。学生不能自由地深入到企业实习,应付发生的各种程序化和非程序化的会计事务。这一层次的教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学生在社会工作实践后,对会计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充分掌握。
4 灵活使用多种品牌财务软件
在市面上,流行的会计软件很多。学生就业的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品牌也会有很多。在学校,我们只能重点讲两到三个软件,不能穷尽所有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随技术发展而落后。因此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
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方法,会计电算化是以会计为教学导向的。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进行操作,而是让学生把握先进的管理思想,形成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对电算化会计流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能熟练地操作、比较各个流行的会计软件。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教会学生把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联系起来,运用会计学原理分析、解释会计软件操作的一般步骤。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不同的现象,归纳结论,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自觉灵活运用现有的计算机及其网络资源,完成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如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中,不能仅着力于个别故障的排除,应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方法,加强对计算机硬件及专业英语的知识拓展。这样,通过两、三个会计软件的操作,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不同软件的大同小异,再通过网络下载各品牌软件的试用版,拓宽学生视野。如果进一步要求学生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通用方法进行书面总结和讨论,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保证适应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现行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一本财务软件的使用说明书,传授知识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教师在要根据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随时补充相关的知识,将自己的学习体会、知识积累教给学生,将最新的发展趋势带入课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目标应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发展后劲。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在教学中形成高科技、现代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 层次教学 计算机基础知识 核算型软件 管理型软件 多品牌软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趋向成熟。据统计,2010年,80%的基层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蓬勃发展,会计软件不断推陈出新,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现有的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尽可能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上好这门课,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即教学目的,教学以实用为主,兼顾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需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
基于十多年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经验,我认为会计电算化教学是层次化的教学,要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教学层次,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层次
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办公应用软件,计算机语言。这是要求最低的一个层次。计算机知识对就业有相当的大的影响。在企业中,对外的所有报表、对内的大部分会计资料,都是机制的。会计人员不能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不能使用计算机已成为新时代的文盲。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因为学历层次较低,能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不多。如能以计算机操作员,办公文员找到工作,也是不错的契机。
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等级证考试联系紧密。会计人员必须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初级考试,在考题中,计算机知识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对口升学时,计算机操作员初级工证已成为一个必备条件。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会计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和计算机学科的有机结合。计算机知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并已列入统考科目,已不具有专业性。作为基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会计电算化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课程来讲,还是深度不够的。但实际教学中,时间有限,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能同时学习专业会计、专业计算机的课程,能将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对学生来讲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应用计算机知识,为会计电算化学习提供有利的工具。学生要能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对财务软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可以这样讲,如果一个学生会计知识扎实,能学会操作现用的Windows系统,那他不需要任何老师,就能摸索着使用财务软件,从而实现计算机做账。计算机基础一般在第一学期作为基础课开设。因课时限制,在计算机教学中,不可能讲的太深,太细致,满足不了计算机等级证考试的要求。在第二学期统考前还要针对等级证的要求进行培训。会计电算化会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计算机知识的应用,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会计电算化等级证考前,还要对计算机和电算化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辅导。
2 核算型财务软件层次
大企业毕竟是少数的,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部门级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很普遍。我们的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占到多数。从人才需要情况来看,主持或参与会计电算化的规划设计的很少,多数企业需要的是能熟悉掌握软件使用,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在中小企业版的核算型财务软件的使用上做好教学。
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根据财务软件发展的状况,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也应先从简单易学的核算型软件着手。在教学中,我首先选用了金蝶KIS财务软件作为教学演示,而没有用教材附带的软件。原因就是金蝶KIS简单专业、易学易用。因底子弱,学生在学习中,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好。在财务软件的学习中,通过对软件业务流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使手工做账与实践接轨,初步掌握手工与电算化的区别与联系。
在核算型软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衔接;从手工向电算化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电算化工作流程与手工核算流程的差异;数据库在财务软件中的基本应用;电算化会计数据输出的方式;一些电算化中出现的专用会计名词,如核算项目的理解和使用;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如何开展电算化工作等。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要能将手工实习的会计模拟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转化为软件所需要的电算化实习用模拟资料。学生要能在规定的课时完成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这样使教学与实践接轨,使学生就业后所经历的适应期缩短。
3 管理型财务软件层次
在管理型ERP软件中加入了购销存管理及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理念,加强了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深化了管理一体化的新思想。在大中型企业,已普及了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管理型财务软件。现行教材中,理论的重点内容在于软件的操作使用。这些内容固然是会计电算化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网络技术、信息革命带来许多管理新理念,并充分体现于不断升级换代的会计软件设计思路上,简单的操作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飞速发展。
在教学中,因有了核算型软件使用的基础,操作管理型软件并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会计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与功能,提高学生对前沿问题的兴趣。在这一教学层次,不但要补充管理理论,还要将各相关专业课引入电算化。结合审计学习审计电算化;结合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习运用计算机预测、决策、复杂计算和内容管理表格的设计、生成;结合会计制度设计学习电算化下会计制度的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实习条件也受到限制。学生不能自由地深入到企业实习,应付发生的各种程序化和非程序化的会计事务。这一层次的教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学生在社会工作实践后,对会计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充分掌握。
4 灵活使用多种品牌财务软件
在市面上,流行的会计软件很多。学生就业的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品牌也会有很多。在学校,我们只能重点讲两到三个软件,不能穷尽所有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随技术发展而落后。因此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
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方法,会计电算化是以会计为教学导向的。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进行操作,而是让学生把握先进的管理思想,形成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对电算化会计流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能熟练地操作、比较各个流行的会计软件。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教会学生把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联系起来,运用会计学原理分析、解释会计软件操作的一般步骤。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不同的现象,归纳结论,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自觉灵活运用现有的计算机及其网络资源,完成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如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中,不能仅着力于个别故障的排除,应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方法,加强对计算机硬件及专业英语的知识拓展。这样,通过两、三个会计软件的操作,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不同软件的大同小异,再通过网络下载各品牌软件的试用版,拓宽学生视野。如果进一步要求学生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通用方法进行书面总结和讨论,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保证适应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现行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一本财务软件的使用说明书,传授知识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教师在要根据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随时补充相关的知识,将自己的学习体会、知识积累教给学生,将最新的发展趋势带入课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目标应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发展后劲。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在教学中形成高科技、现代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