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策划是开展新闻工作的一种智力投入,新闻策划不仅仅是报道计划,而且要对事实进行连续的、系统的、有层次地规划。通过对民生新闻资源的整合,提高民生新闻的受众认同感。
[关键词]民生新闻 策划 人文关怀
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以记录百姓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为己任,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社会保障,“三农”等等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民生理念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要提高民生新闻的宣传力度,提高民生新闻的感染力,就要对新闻进行策划。新闻策划不仅仅是报道计划,而且要对事实进行连续的、系统的、有层次的、主题鲜明的报道。它是集体的创作,能够在不引人注目的新闻线索群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新闻策划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使新闻报道的质量得到提升。
一、加强策划,提高民生新闻的受众认同感
什么是策划?在《辞海》中定义为:计划、打算之意。在《辞源》中被解释为:想办法、筹划。民生新闻节目要保持较高的收视率,一方面民生新闻节目应具有本土化、人本色彩,新闻内容要从民众日常生活采集而来,为平民百姓生活所关注,与日常生活、生计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需对新闻节目进行策划。所谓新闻策划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规律,對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发生的事件进行创意的谋划、设计,以更好配置和利用新闻资源,对节目制作增加智力投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媒走上产业化运作的道路,传播的理念也在发生改变,传受关系也从传者本位走向受众本位。强调新闻传播活动要从满足受众的需要出发,以受众为中心来开展传播活动。要办好民生新闻节目,就必须在实践中努力运用好新闻策划,从而大大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和持续传播力。
新闻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受众提供各种信息,满足受众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民生新闻贴近百姓,更要求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品种的新闻信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的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共鸣。但民生新闻在经过几年的过渡开掘后,呈现出琐碎化的现象,因为民生新闻关注的焦点是好人好事、民事纠纷、奇异现象、生活变化等,观众在收视时,因为琐碎容易产生疲劳。那么如何消除这不利因素,在生生不息的“民生”中寻找持续增长点,贴近民生,体现人文关怀呢?这就必须强化策划意识。
策划就是出主意,想办法,让节目具有特色,与众不同。新闻的基本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策划只是对现实的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把一些隐性的新闻资源变为显性,把许多分散的新闻资源集纳成为一个整体,更加系统、全面、深刻的展示在受众面前,让受众在一次次策划中享受一道道精神大餐。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就是为百姓说话,说百姓想说的话。使节目即好看,又具有一定的寓意。因此不能仅仅依赖新闻热线,而要寻找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此应对民生栏目的短期、长期以及具体选题进行策划。如,在西部开发十周年之际,贵州电视台与新华社贵州分社优势互补,携手合作,策划举行“西部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报道活动的立足点是:立足贵州,走遍西部,放眼全国。采访深入12个西部省份,以贴近民生的形式,感受普通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变化。充分展现了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地区的亲切关怀。
二、通过策划,使新闻更具人文关怀
新闻同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新闻界流行“受众为本”的路线和“新闻本位”路线就是人文精神的鲜明体现。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因此在民生类新闻报道中,注意选题与策划,对于灾害、事故出现人命的报道,应表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不能一味为追求标新立异,在新闻标题中极尽渲染;对在灾难中承受痛苦的或者已经去世的人们应表现出尊重的态度。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央视的白岩松看到了一组画面:50个遇难的孩子躺在操场上,他们的老师在鞠躬。白岩松说,那场景“的确感人,但坚决不播!有些东西播出之后,给人的打击确实太大了。”这足以说明,媒体在自己的传播活动中,应自始至终保持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只有牢牢地守住这一点,新闻报道才不会走上漠视生命、违反人性的歧途。2008年元月,贵州遭受冰灾期间,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报道了“绿丝带”行动。这一系列报道充分展现了在灾难面前,人间自有真情的感人场面。冰灾无情人有情,为了共同对抗无情的冰灾,给贵阳市民温暖和方便,有关部门发起了“绿丝带”温暖行动。不管是出租车还是私家车,只要愿意都可以免费领取“绿丝带”,只要是拴有绿丝带的的车辆,市民都可以招手求助,热心的市民还把绿丝带拴在手臂上,对过往需要帮助的市民给予无偿帮助。小小绿丝带,在风雪中飘扬;一辆辆满载爱心的车在风雪中缓缓行驶;一颗颗火热的心温暖着人们的心扉。人们用爱温暖了整个城市。
民生新闻的策划中,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把人的情感、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的各个环节中。其一,要关注制度安排,这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条件。我们所要关怀并选择的所有的制度安排只是为了导向一个目标——所有人都能享受公平权利,沐浴在正义的阳光下。其二,关注弱势群体,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是民生类新闻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三、在报道中,应规避个人隐私,规避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其四,要特别注意采编技术的具体操作层次的把握。在传播内容的表现上,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如“马赛克”特效的使用,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采访更应注意遵循采访原则。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要把握好什么该曝光,哪些不宜在电视屏幕上呈现,把握好度,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不能借口隐性采访任意侵犯公民的权利。
三、在策划中,关注受众的需求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和谐的舆论离不开和谐的互动关系。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能否形成良好的互动,将直接影响传播的质量、水平和效果。民生新闻的特点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和民本取向,关心的是受众身边的事情。
电视民生类节目还有另一种类型,谈话类节目。把有情感纠葛或矛盾的双方请到节目现场,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双方把 问题摊开,最终达到和解。在这类情感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情感显示应是理智与情感合一,不要盲目发问,又要避免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不然会失去感召力。主持人应在情理中体现一种温情,体现人文关怀。可笔者在今年初看到某地方台办的一期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场面。
在这一期节目中,笔者认为嘉宾主持人对自己的定位不清,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在与被采访者交流时,因对某一问题看法不同而发生了争执,且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对另一方进行训斥。此类谈话节目,不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主持都应该是引导者,引导矛盾双方把问题摊开,最终达成共识以便解决。可嘉宾主持人却把自己当成了“权威”,成了节目现场的“麦霸”,根据自己的好恶,由着性子动辄教训斥责当事人,甚至小题大做,上纲上线,措辞偏激极端,给观众以“愤青”形象。实际上,主持人是谈话节目观点载体,不能把自己当成类似大专辩论赛的“辩手”,面对当事人双方,不是从正面解释、引导,而是诘问,也不顾自己的态度,甚至为逞一时之快与某一方发生激烈争执、辩论,以显示口才非凡。此时的主持人已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痛快之后,节目现场显得非常尴尬,也给电视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作为主持人,傲慢偏激不意味着强大,强词争辩不意味着智慧。尤其是民生类的谈话节目,更应体现对民众的一种温情,体现对民众的人文关怀。因此,這类节目除了在策划上应对节目内容进行系统加工、整合外,还要对主持人进行“策划”,人文精神的贯注将深化节目主题,扩充节目内涵,通过主持人把节目的寓意传达给受众,从而完成节目内容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构建,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①郭浔生,《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探讨》,《商情》,2009(11)
②徐莉,《民生新闻:中国电视节目的“本土化”追求》,《商情》,2009(19)
③唐晓煜、张晓菲,《新闻传播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新闻前哨》,2004(9)
④袁祖荣,《浅论电视新闻和生命意识》,《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19)
⑤李启咏,《新闻发言人的公共姿态》,《杂文月刊》,2010(2)上
责编:周蕾
[关键词]民生新闻 策划 人文关怀
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以记录百姓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为己任,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社会保障,“三农”等等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民生理念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要提高民生新闻的宣传力度,提高民生新闻的感染力,就要对新闻进行策划。新闻策划不仅仅是报道计划,而且要对事实进行连续的、系统的、有层次的、主题鲜明的报道。它是集体的创作,能够在不引人注目的新闻线索群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新闻策划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使新闻报道的质量得到提升。
一、加强策划,提高民生新闻的受众认同感
什么是策划?在《辞海》中定义为:计划、打算之意。在《辞源》中被解释为:想办法、筹划。民生新闻节目要保持较高的收视率,一方面民生新闻节目应具有本土化、人本色彩,新闻内容要从民众日常生活采集而来,为平民百姓生活所关注,与日常生活、生计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需对新闻节目进行策划。所谓新闻策划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规律,對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发生的事件进行创意的谋划、设计,以更好配置和利用新闻资源,对节目制作增加智力投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媒走上产业化运作的道路,传播的理念也在发生改变,传受关系也从传者本位走向受众本位。强调新闻传播活动要从满足受众的需要出发,以受众为中心来开展传播活动。要办好民生新闻节目,就必须在实践中努力运用好新闻策划,从而大大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和持续传播力。
新闻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受众提供各种信息,满足受众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民生新闻贴近百姓,更要求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品种的新闻信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的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共鸣。但民生新闻在经过几年的过渡开掘后,呈现出琐碎化的现象,因为民生新闻关注的焦点是好人好事、民事纠纷、奇异现象、生活变化等,观众在收视时,因为琐碎容易产生疲劳。那么如何消除这不利因素,在生生不息的“民生”中寻找持续增长点,贴近民生,体现人文关怀呢?这就必须强化策划意识。
策划就是出主意,想办法,让节目具有特色,与众不同。新闻的基本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策划只是对现实的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把一些隐性的新闻资源变为显性,把许多分散的新闻资源集纳成为一个整体,更加系统、全面、深刻的展示在受众面前,让受众在一次次策划中享受一道道精神大餐。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就是为百姓说话,说百姓想说的话。使节目即好看,又具有一定的寓意。因此不能仅仅依赖新闻热线,而要寻找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此应对民生栏目的短期、长期以及具体选题进行策划。如,在西部开发十周年之际,贵州电视台与新华社贵州分社优势互补,携手合作,策划举行“西部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报道活动的立足点是:立足贵州,走遍西部,放眼全国。采访深入12个西部省份,以贴近民生的形式,感受普通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变化。充分展现了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地区的亲切关怀。
二、通过策划,使新闻更具人文关怀
新闻同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新闻界流行“受众为本”的路线和“新闻本位”路线就是人文精神的鲜明体现。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因此在民生类新闻报道中,注意选题与策划,对于灾害、事故出现人命的报道,应表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不能一味为追求标新立异,在新闻标题中极尽渲染;对在灾难中承受痛苦的或者已经去世的人们应表现出尊重的态度。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央视的白岩松看到了一组画面:50个遇难的孩子躺在操场上,他们的老师在鞠躬。白岩松说,那场景“的确感人,但坚决不播!有些东西播出之后,给人的打击确实太大了。”这足以说明,媒体在自己的传播活动中,应自始至终保持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只有牢牢地守住这一点,新闻报道才不会走上漠视生命、违反人性的歧途。2008年元月,贵州遭受冰灾期间,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报道了“绿丝带”行动。这一系列报道充分展现了在灾难面前,人间自有真情的感人场面。冰灾无情人有情,为了共同对抗无情的冰灾,给贵阳市民温暖和方便,有关部门发起了“绿丝带”温暖行动。不管是出租车还是私家车,只要愿意都可以免费领取“绿丝带”,只要是拴有绿丝带的的车辆,市民都可以招手求助,热心的市民还把绿丝带拴在手臂上,对过往需要帮助的市民给予无偿帮助。小小绿丝带,在风雪中飘扬;一辆辆满载爱心的车在风雪中缓缓行驶;一颗颗火热的心温暖着人们的心扉。人们用爱温暖了整个城市。
民生新闻的策划中,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把人的情感、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的各个环节中。其一,要关注制度安排,这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条件。我们所要关怀并选择的所有的制度安排只是为了导向一个目标——所有人都能享受公平权利,沐浴在正义的阳光下。其二,关注弱势群体,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是民生类新闻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三、在报道中,应规避个人隐私,规避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其四,要特别注意采编技术的具体操作层次的把握。在传播内容的表现上,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如“马赛克”特效的使用,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采访更应注意遵循采访原则。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要把握好什么该曝光,哪些不宜在电视屏幕上呈现,把握好度,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不能借口隐性采访任意侵犯公民的权利。
三、在策划中,关注受众的需求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和谐的舆论离不开和谐的互动关系。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能否形成良好的互动,将直接影响传播的质量、水平和效果。民生新闻的特点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和民本取向,关心的是受众身边的事情。
电视民生类节目还有另一种类型,谈话类节目。把有情感纠葛或矛盾的双方请到节目现场,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双方把 问题摊开,最终达到和解。在这类情感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情感显示应是理智与情感合一,不要盲目发问,又要避免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不然会失去感召力。主持人应在情理中体现一种温情,体现人文关怀。可笔者在今年初看到某地方台办的一期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场面。
在这一期节目中,笔者认为嘉宾主持人对自己的定位不清,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在与被采访者交流时,因对某一问题看法不同而发生了争执,且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对另一方进行训斥。此类谈话节目,不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主持都应该是引导者,引导矛盾双方把问题摊开,最终达成共识以便解决。可嘉宾主持人却把自己当成了“权威”,成了节目现场的“麦霸”,根据自己的好恶,由着性子动辄教训斥责当事人,甚至小题大做,上纲上线,措辞偏激极端,给观众以“愤青”形象。实际上,主持人是谈话节目观点载体,不能把自己当成类似大专辩论赛的“辩手”,面对当事人双方,不是从正面解释、引导,而是诘问,也不顾自己的态度,甚至为逞一时之快与某一方发生激烈争执、辩论,以显示口才非凡。此时的主持人已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痛快之后,节目现场显得非常尴尬,也给电视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作为主持人,傲慢偏激不意味着强大,强词争辩不意味着智慧。尤其是民生类的谈话节目,更应体现对民众的一种温情,体现对民众的人文关怀。因此,這类节目除了在策划上应对节目内容进行系统加工、整合外,还要对主持人进行“策划”,人文精神的贯注将深化节目主题,扩充节目内涵,通过主持人把节目的寓意传达给受众,从而完成节目内容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构建,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①郭浔生,《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探讨》,《商情》,2009(11)
②徐莉,《民生新闻:中国电视节目的“本土化”追求》,《商情》,2009(19)
③唐晓煜、张晓菲,《新闻传播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新闻前哨》,2004(9)
④袁祖荣,《浅论电视新闻和生命意识》,《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19)
⑤李启咏,《新闻发言人的公共姿态》,《杂文月刊》,2010(2)上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