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F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多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紧跟教育改革趋势,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 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 为了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对于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着特别重要的完成意义.下面, 我就从这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在教学方法中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自主探究学习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和其他学科相比较, 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多的理论知识都是抽象的.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信息技术课,课堂一定会死气沉沉,学生只会厌学,教学的效果当然也就比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我觉得一定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兴趣,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教师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起指导作用.Internet上具有海量的教学资源,学校机房配备了多媒体投影系统, 能连通因特网, 为开展教学提供了必备的软硬件条件.这样教学设_计就可以依据下列程序: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发现学习的目标, 设_计研究方案;其次, 学生自主廣泛搜集Internet及其他学习资源中的各种相关信息;然后, 学生通过与计算机、学习伙伴、教师的多渠道对话, 逐步析疑, 由表及里探询事物的本质;最后学生将所学习与发现的知识同已有知识结构重构, 促进知识迁移, 并将学习成果与问题向老师报告.
  例如在讲“网页制作”一章时,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采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通过上一章Internet知识的学习, 我们只需鼠标点点, 便可坐看世界风云变幻, 尽揽祖国气象万千.然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意于网上的浏览, 纷纷制作出自己的网页, 并在Internet上发布.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你, 难道还能任凭风浪起、我自不开船吗?你是否也想在Internet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是否也想在互联网上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家园……从现在开始, 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步入一个感动人心的章节——网页制作的殿堂!我相信,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 通过同学们的不懈追求, 你们一定会梦想成真!”在网页制作章节学习完毕后, 笔者又以“走近白衣天使”为主题发动学生张开了一次网络探究式活动.本人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的组, 要求每组各自建立一个网站并在网上发布, 活动中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优势和方便快捷的通讯功能.通过这次活动, 每个人都有收获, 每个组员都能体会到为集体作出贡献的喜悦, 通过实际运用和探索, 同学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二、采用任务教学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提高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任务教学法”, 即每一章节均有一个详细的任务, 能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把握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一个任务完成了, 一个目标达到了, 就会产生新的任务, 新的目标.例如, 在学习邮件的课程时, 我用演示法在教师机演出示如何发邮件, 如何收邮件, 当学生恰当把握了知识后, 这时我就布置本堂课的作业, 而作业的内容就是让每位学生把上一堂课的作业用邮件的方式发给我.当收到作业时, 如果做得合格的或比较好的学生, 我就回信表扬, 如果做得不合格的学生, 我就回信进行指导错在哪里并要求学生在次把作业交到老师处, 这样 “任务教学法”使学生由浅入深, 按部就班地学好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水平差异较大, 课难上”是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中面临的难题, 针对这一现象,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当小先生”.让已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给把握较慢的学生当小老师, 既克服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 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且, “小先生”可以采用“轮流制”, 谁这部分知识把握的好, 谁就是小老师,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教学法“又称“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 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先备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 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 互相激励, 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不仅达成个人绩效, 提高学习效果, 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 依据学习目标, 独立寻找相关资料, 自己阅读与分析后, 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 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 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因此, “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一种有结构、有系统的教学方法, 是一种面向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如在“上网查询信息”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懂得查询信息的方法, 我先提出要查找的内容, 再以小组竞赛的形式, 让小组的同学协作思考如何能查找相关内容.各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争相发表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此时, 教师再略作分析, 向学生提出: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更是激发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最终得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 每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都要走入课堂, 不断地实践, 不断地反思, 不断地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将会日新月异, 跨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徐福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 2005年12期
  [2]段延兴.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07期
其他文献
孔子哲学思想中"仁"与"学"思想的研究是把握孔子思想之真义的重要环节。作为人性至善理解的"仁",不是以"学"为手段而成"仁","学"是一种生命的思想与目的,"学"的过程就是"仁"
【摘要】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教学中,这是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指让学生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焕有生命力的中国型现代标志。  【关键词】传统图形;标志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已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上来,旧的化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化学教学观念所取代。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应该有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即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识;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法,又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感知,想像思维,科学的发声法,情感教育、互动合作以及欣赏这几方面不断的提高并能有机联系在一起,这不断的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思维、和兴趣,使他们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是音乐教学“
【摘要】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要摒弃单纯知识教学的做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我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 自主探究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过多注重知识的教学,过分注重静态知识的机械记忆,忽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学
【摘要】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下,“快乐教学”已经成为课改中的主流。岑松江夫人小学教学教研在“爱”与“会”理念的正确指引下,树立“快乐教学”的思想,沿着“爱会课堂”教研方向,即教师“爱教—教会—会学”,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快乐教学” 发展为本
【摘要】高中德育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作为德育过程的主导者,必须要在提高自身素养、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上下工夫。  【关键词】高中德育 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  一、高中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索,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方面已有不少的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平台,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思想认识上,我很赞同“主题参与、主导互动”的教学方法,或者称为德育过程民主化。这